作者:润沙
2005年10月上映的一部电影《千里走单骑》,是张艺谋根据一个真实的故事改编,由“第一编剧”邹静之打造而成。张艺谋亲赴日本邀请高仓健担当主演。
故事讲述的是俩父子长期关系紧张,甚至在儿子病危,年迈的父亲来看望时双方都没有迈出释怀的一步。老父亲想多了解下儿子的生活,便观看了儿子旅游时拍摄的录影带。有段录像中儿子和一位中国云南乡村的村民李加民相约去丽江拍他唱的《千里走单骑》。但儿子现在病重,老人家便只身去云南寻找那个村民,想拍下那个戏剧给儿子看,以缓解父子间的隔阂。
影片中那个村民唱的戏曲叫作——傩戏。
“傩”本是传说的一种神鸟,异常高大,常食牲畜,但却怕火和巨大的声响。为了保卫食物,人们便点燃火把,敲打器具,发出呐喊声,以驱赶傩鸟。
据传,周武王率兵伐纣,大军行至麒麟山下,被驻守山下的闻太师挡住去路。姜子牙便利用一个有雾的清晨,命一些身材高大的士兵带上木刻的面具和铠衣护甲,上阵叫骂,其他兵丁则高举火把以壮声势。闻太师大雾之中见一大队面目狰狞、高大魁梧的人马,以为是姜子牙施法借来天兵,顿时失去主意,拔寨而逃。
此事在西岐流传开来,百姓们便将此种形式融入到节日庆典活动中。
在周秦时期,每当有祭祀活动时,便有巫师戴着刻有各种图腾的面具在场舞动,这时普通人就变成了“神”,面具就起到了人与神的转化作用。后来民间效仿并加以改进,就形成了后来的社火。
“社”为土地之神。“火”能驱邪避难。
社火,作为最古老的风俗,在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它产生于原始的宗教信仰,是远古时期巫术和图腾崇拜的产物,是古时人们用来祭祀拜神进行的宗教活动。
社火一词始见于宋代,《东京梦华录》卷八记载:六月二十四日,欢口二郎神生日,二郎庙前露台上设乐棚,有社火呈出露台之上。在汉魏、南北朝、隋唐时期至南宋。皇城的除夕夜还保留有大傩仪。可见宋朝的民间社火已包罗万象。
在民间社火活动中,最震撼的要数锣鼓演奏。
秦汉战鼓是流传咸阳地区的鼓乐,传说是秦始皇掌旗官传下此鼓调。相传,秦皇扫六合,统一中国;汉高祖刘邦东征西战,建立大汉基业,都用过此鼓调。经历两千年时光传承至今。
该鼓阵容少则三五十人,多则数百人。表演者身着古代将士服,旁边战旗飘扬,在整体气势上就给人震慑压迫感。
该鼓阵中心有一门大旗,面绣双龙大秦字。六尺大鼓三人来敲,八尺大鼓五人来擂。周边围绕众多单人鼓配合。鼓阵外围还有人数众多的铙钹和锣。
当鼓声响起,站在很远的地方都能感到空气被鼓声震动,临近时能感到五脏都被震动着,心脏不好的人真扛不住这样的冲击波。饶钹的响声非常响亮,一经响起,耳朵里永远都回荡着它的声响。用手捂住耳朵,那声音都会穿透手掌钻进你的耳朵里,扑进你的大脑中。张大嘴巴都无济于事,仿佛那种声响只会源源不断地涌进你的身体,在体内来回激荡而不会流出去一般。唯一有停顿的时候就是锣的声音,清脆响亮,让观看的人有一下喘息。但它总是预示着后面有更大的鼓声和铙钹声,一波接一波,永不停歇。难怪在古战场上战鼓声能给将士们带来气势上的鼓舞,精神上的激励。使其忘记恐惧,无畏地冲向敌军阵营。
现代民间社火中,在锣鼓演奏中夹杂唢呐、马铃、舞龙、耍狮子配合锣鼓阵乐。
中心大鼓表演者除了鼓调之外还有各种身形棰法,如“追星棰法”“揽月棰法”“冲天棰法”“憾地棰法”甚至还有“大圣闹海”等创新的身形动作。此种鼓乐表演展现了中国秦朝战乐的恢弘气势,对研究秦代军事文化有重要的作用。
随着城市不断发展,远古先人流传下来的锣鼓乐、民间社火都被挤压出城市领地。儿时每逢正月十五在街道上还能见到排着长龙一样的社火游行,人们总是在脸上涂上各色油彩,穿上各式古代服装,或舞或跳,舞龙耍狮、高跷旱船、喷火魔术各种表演节目非常热闹。和小伙伴们跟随游行队伍不断前行一路观看,那时的场景和激动的心情至今难忘。
现如今,也只能在一些商家做活动时偶尔能听得到擂鼓的声音。但是,鼓调及气势已远远不及多年前的阵仗。
难道千年的战鼓声就此消失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