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图|电视剧《楚汉风云》里秦始皇的影视形象
文|大秦之歌
秦始皇第五次出巡,走在山东平原县病倒了。随行的医官把脉看病,开了很多中药给他吃,却丝毫没有作用,一点也不见好转。丞相李斯担心这样下去会出大问题,就建议始皇帝赶紧返回咸阳,结果被他坚定回绝了。
七月初,秦始皇的出巡车队来到了沙丘,北方的气温昼热夜冷,让始皇帝的病情越来越重。他刚好五十岁,正是壮年的时候,本想把大秦江山再守护上二十来年,让大秦的基业像万里长城一样牢不可破。谁知这次一病,竟然始终不见好转。秦皇帝的心里也隐隐有了一丝不安,于是赶紧把赵高叫到跟前,给公子扶苏写了一份“会丧于咸阳”的诏书,让赵高盖上大印,赶紧派人送到扶苏所在的九原秦军大营去。
秦始皇的本意是让公子扶苏见到诏书之后,立刻把兵权交给蒙恬,然后起身回咸阳,如果自己死在回咸阳的路上,就让扶苏名正言顺的监国并成为他的接班人,做大秦帝国的二世皇帝。谁知这封诏书还没有送出去的时候,始皇帝就突然晏驾了。
结果,赵高就把始皇帝临死前写下的诏书给扣压下来,急忙去找到胡亥,把秦始皇死去的消息告知胡亥,并且说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时机,如果胡亥想当皇帝,他就有办法让胡亥继承皇位。胡亥当然很想做皇帝,做了皇帝就没有人约束他,自由自在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多好玩啊!
有了胡亥的应允,接下来就是拿下丞相李斯了。如果没有李斯的加入,胡亥成为皇帝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因为秦始皇一死,整个秦帝国就算李斯权力最大,职务最高了。他不点头同意,很多事情就很难顺利进行。
图1|电视剧《楚汉风云》里胡亥的影视形象
赵高整理了一下思路,梳理好自己和李斯的谈话要点,就找到李斯开始沟通起胡亥继位的事情,李斯刚开始态度坚决,表示强烈反对。但赵高很有耐心,很有诚意,先后找李斯谈了五次。李斯的态度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由刚开始的反对,慢慢地同意了赵高的做法,答应了赵高的一切要求。
取得了李斯的参与,沙丘政变以赵高、李斯、胡亥一派的成功而宣告结束,大秦帝国的最高权力可以说实现了平稳过渡,胡亥也名正言顺成为秦帝国二世皇帝,就差回咸阳正式登基昭告天下了。
既然在神不知鬼不觉中完成了秦帝国继承人问题,赵高就没有必要杀死扶苏,而且公子扶苏这个人性格优柔寡断,对胡亥也没有多大威胁。另外,一旦回到咸阳,胡亥登基做了皇帝,即使扶苏有心反对,恐怕他也没有这个胆,那么,为何在沙丘时,赵高就要迫不及待对扶苏下了杀手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赵高有没有杀死扶苏的必要。
首先,秦始皇吞并六国后,对于国家管理的基本制度进行了变革,最大的变化就是在李斯的主持下,废除了周朝时期的诸侯分封制,在他看来,华夏民族之所有春秋战国时期几百年的纷争乱世,都是分封制惹的祸,搞得国家四分五裂,民不聊生,诸侯之间常年战乱不绝。所以他决定废除这个制度,在秦国推行郡县制,把国家管理权力集中到中央政府。
图2|电视剧《楚汉风云》里李斯的影视形象
郡县制的推行,是秦始皇的很多儿女都成了一种象征,一种摆设,虽然在秦帝国里身份尊贵,但却没有爵位,在政府里也没有职务,实际上跟普通人差不多,区别可能在于吃住行要比一般人好。再说,秦国又是一个依靠军功获得爵位、职位的国家,所以这些王子、公主们不但年纪都小,而且没有职务,都人微言轻,根本成不了气候。所以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也没几个。不像刘邦,建立汉朝以后,首先把他那些未成年的儿子封为王,让他们镇守四方。
扶苏作为秦始皇诸多子女中的一个孩子,他在以郡县制为主体的管理体制内,既不是秦帝国的封疆大吏,也不是统帅一支军队的指挥员,无权无势。虽说当时在蒙恬的北部战区当监军,但与其说是监军,倒不如说是秦始皇把他发配到边关来学习改造,指挥不了一兵一卒。因此以当时扶苏的身份地位,可以说对胡亥当皇帝没有多大威胁,甚至毫无威胁,完全可以不理会他。
其次,在秦国历史文献里,扶苏出彩的地方并不多,史书上留下他的事迹也不是很多。唯一让人能想起与他有关的事情,就是反对秦始皇焚书坑儒这件事情了。说他冒死上书劝谏秦始皇不能用刑过猛,天下初定,应该以仁义治理国家。扶苏给皇帝老爸挑刺,结果被发配到边关修建长城去了。不知道扶苏当时反对秦始皇是受了别人怂恿,还是自己义愤填膺要伸张正义,或者是自己认真思考之后的初心表现。
图3|蒙恬的影视形象
但我们可以从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扶苏在政治上还是比较稚嫩的,他既不了解父亲秦始皇的施政作风,也不了解当时秦国所面对的内外政治环境有多么复杂。结果闷着脑袋去反对老爸,不想惹得秦始皇大怒,被赶到边关接受基层劳动改造去了。扶苏的政治表现,赵高作为秦始皇身边的人,应该有所耳闻,以他这么善于拍马屁的人,一定了解扶苏的为人处世。这么一个没有政治敏感性的人,虽说是个公子,对奸诈狡猾的赵高来说,根本够不成威胁了,这种政治低能公子,只要把工作做到位,弄不好他还会成为自己阵营里的人,赵高根本没有必要去杀他。
另外,秦始皇死在沙丘这个事情,天底下只有李斯、赵高、胡亥三人知道,就连随车队出巡的人都不知道,更别替远在千里之外的扶苏了。赵高不但管理秦始皇的玉玺印章,而且他一直陪伴在秦始皇身边干了二十多年,非常熟悉秦国法律和文书程序,还能随心所欲的模仿秦始皇的字体,那么只要模仿秦始皇的笔迹,按照秦国文书法律程序,写一道诏书宣告天下,告诉他们胡亥是秦始皇指定皇位继承人,这样一来,不用一兵一刀,胡亥就正大光明成为秦国法律上的秦二世皇帝。不但扶苏也要承认,秦始皇其它的儿女都得承认,否则就可以用大秦律进行惩处。似乎完全没有杀死扶苏的必要。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赵高的瞒天过海之术做得天衣无缝,而且取得了李斯的支持,面对无权无势、优柔寡断的扶苏,他完全可以置之不理,只要胡亥登基成为皇帝,大秦的天下就不会翻起多大的大浪,他的努力就会变成现实。那么,为何赵高在已经取得李斯支持的情况下,第一件就是要杀死扶苏呢?
图4|电视剧《楚汉风云》里赵高的影视形象
首先,与其说赵高害怕扶苏,倒不如说赵高害怕蒙恬。虽然扶苏无权无兵,但扶苏背后的蒙恬手握30万秦军精锐,这支力量,赵高不能不防。蒙恬手里不但有雄兵,而且蒙氏一族在朝廷的实力更是不可小觑,蒙恬的弟弟蒙毅也是秦帝国的政治明星,兄弟两个联手,再加上扶苏,这种黄金组合一旦形成,可以说谁也不是对手。所以蒙恬兄弟必须除掉,这样今后在朝廷里就没有反对力量。但除掉蒙恬,就必须先除掉扶苏,否则就很难对蒙恬下手,而且相对于蒙恬,扶苏更容易下手。扶苏死了,蒙恬在政治上就会孤立,收拾起来也比较容易。
其次,选择扶苏下手,不但在政治有剪除对手的作用,而且会杀一儆百,让秦始皇其它子女以及朝廷里所有大臣都能站到胡亥这边来。从赵高后来做了丞相的所导演的“指鹿为马”等辨别忠逆之臣的手法来看,他惯用的伎俩就是混淆视频、黑白颠倒、选边站队这些测试人性的阴险办法。在处理扶苏这件事情上,他宁可错杀,也要给自己立威,既达到剪除政治对手的目的,又能看清谁是将来可以投靠自己的人。以赵高的心机,他一定会有多种目的性。
图5|扶苏的影视形象
最后,可能最关键的是时间问题。秦始皇死在沙丘,赵高所搞得沙丘政变,最担心两个事情,一个事情是秦始皇死去的消息被泄露,第二个是扶苏和蒙恬会不会立刻赶回咸阳,抢在他和胡亥、李斯之前回到咸阳,并控制了咸阳的一切。如果那样的话,他们在沙丘所做的一切都可能会真相大白于天下,到那个时候,他们三人只有死路一条。因此,赵高要和时间赛跑,他要以最快的速度到达咸阳,为了取得绝对的优势,他只能写一道伪造一份诏书,以秦始皇的名义赐死扶苏,这样就可以毫不悬念的回到咸阳,让胡亥顺利登基成为秦帝国二世皇帝。不杀扶苏,就存在很多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