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似乎特别钟爱隋唐时代的英雄豪杰,讲述那个时代的古典演义小说有《说唐全传》、《兴唐传》、《混唐传》、《隋唐演义》等等。而单田芳、田连元、陈荫荣、连丽如等先生也有不同版本的讲述隋唐英雄的袍带书传世。大隋唐系列中登场的英雄豪杰多如牛毛,后人有将其变编为“金银铜铁八大锤,四猛四绝十三杰”传世。
罗松
而四绝中的头一绝,便是“神枪将”罗松。罗松,字永年,是罗艺的儿子,是罗成同父异母的兄弟,因为其母姓姜,曾使用姜松这一名字。此人登场于《兴唐传》,在其他版本的隋唐故事中并未出现。
罗松枪术精绝,曾让少保罗成吃过苦头。杨林为破瓦岗寨,摆下一字长蛇阵,最后还是被罗松所破,若非秦琼讲情,杨林早就死于罗松之手。在“一猛会一杰”的故事中,罗士信和李元霸打得不分胜负,二人的武器:枪锤搅在一起,结果被罗松一枪分开,可见其本领如何。
李元霸
罗松的母亲姜氏,其娘家姜家枪法天下一绝,罗松习得七套枪法中的五套,便独步天下。而罗艺在跟姜氏成亲后,将其中一套枪法“五勾枪”中的七十套路学会,并改良成为“罗家枪”,罗艺罗成父子在演义和评书中,便是凭借这套枪法,横行幽燕,名扬天下。
正史上的罗艺,并没有培养出罗松、罗成这么牛的儿子,麾下也没有“燕云十八骑”这样精锐的部队,更没有“罗家枪”传世,也不是小说中的北平王、靖边侯。
电视剧中的“燕云十八骑”
罗艺是将门虎子,其父罗荣,曾在朝中担任监门将军。罗艺本是襄州襄阳人,因为其父在朝为官,全家便寄居于京兆云阳。后来罗艺参军服役,他个性比较顽固,骁勇善战屡立战功的同时,也比较残忍。正史上没提到罗艺枪法如何,但是此人却以骑射闻名(《新唐书》中,称罗艺“勇攻战,善用槊”),并因军功官至虎贲郎将。
隋炀帝发兵高句丽,三征辽左,罗艺所部在北平郡的治所新昌(河北迁安)驻防,隶属于右武卫大将军李景。罗艺治军甚严,部队纪律严明,没有像其他隋军,出现骚扰百姓的事情。但年轻气盛,性格暴戾的罗艺,自视武艺高强,看不起贵族出身、性格平和的上司李景。
二人关系势如水火,罗艺不惜诬陷李景造反,但没有成功。
罗成和罗艺
罗艺跟上司关系不和,也被同僚嫉恨,同样都是担任后方留守的虎贲郎将赵十住、贺兰宜、晋文衍等人,都是无能的废物。当时北平郡、涿郡附近有造反的起义军,垂涎此地富足,多次前来进犯,众人不是义军的对手。
反而罗艺每次出兵,都能大获全胜,赵十住等将领,不去提升本部人马的战斗力,反而嫉恨罗艺,并想联手将其除去。
罗艺和罗成
罗艺提前知晓众将的计划,便以府库中的金银粮米怂恿百姓,获得支持。而后,在班师凯旋的时候,罗艺突然发难,将前来迎接的当地官员和众将擒获。罗艺随后开仓放粮,收买人心,然后利用军队做靠山,在幽州自立。成为当时盘踞在华北、东北地区最强势的地方实力派。盘踞在中原各处的割据势力,纷纷派人拉拢,罗艺前思后想,最后接受唐高祖李渊递来的橄榄枝,宣布投唐。
620年,唐高祖李渊为拉拢罗艺,将其封爵为燕郡王,并赐姓李氏,从此罗艺改称为李艺,直到因谋反被诛,才被改会本姓。罗艺在平定刘黑闼的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并在此战结识了统帅——太子李建成。李建成看到秦王李世民实力强悍,麾下谋士猛将如云,于是有心结交豪杰。割据一方,拥兵自重的罗艺,便是李建成拉拢的重点目标,罗艺也加入太子东宫的派系。
罗艺因军功被唐高祖李渊,封为左翊卫大将军,但罗艺自视甚高,以太子李建成为后盾,经常无故羞辱殴打李世民的使者亲信。虽然对此事略有耳闻的李渊不高兴,但考虑到罗艺能征善战,北方的突厥对其非常畏惧,便让其领兵到西北大门泾州(今甘肃平凉市泾川县)镇守。
罗艺
626年,发动“玄武门之变”,谋害太子的李世民成为最大赢家,登基坐殿成为唐太宗。当时李世民看到罗艺领兵在外,在为功臣加官进爵的同时,拜罗艺为开府仪同三司,并将其食邑加封到一千三百户。这种定心丸,对于从刀头舔血,一路走来的罗艺来说,没有任何意义。
家有贤妻男人不遭横事,罗艺的妻子孟夫人没有当好丈夫的贤内助。当时济阴地区有位姓李的神婆,她曾在燕王府对孟夫人说,您以后肯定成为天下之母。之后李神婆为罗艺看相,又称其富贵不可限量。孟夫人想到这段往事,便极力鼓动丈夫谋反,终于在627年正月十七,罗艺假称自己奉密诏,从泾州带兵入京,并占领了位于西北地区的豳州。
秦琼和罗成
准备多时的李世民,命令长孙无忌、尉迟恭率兵平叛。但朝廷的大军还没赶到,罗艺的内部,便出现了分歧。罗艺治军严格,但仁义不施,很多将领畏惧的是军中的法纪,而非真正敬畏统帅罗艺。所以众人得知罗艺的反叛举动后,纷纷率军攻打罗艺的中军。罗艺的亲兵大败亏输,罗艺抛弃自己的妻儿老小(罗艺的儿子,在正史中没留下姓名,最后也因其父罪行被灭族),率领亲兵精骑几百人准备投奔突厥。
但众人逃到宁州边境的时候,平日鞭笞士卒,仁义不施的罗艺再次遭到了背叛。士兵们不愿意抛家舍业,于是先动手斩杀了主帅罗艺。罗艺被传首京师示众,其弟利州都督罗寿和妻儿老小也因牵连被斩。
沙场上的李世民
演义评书中,那位深得军心,被百姓拥护的罗艺,为李唐流光了最后一滴血,死于苏定方之手。而正史中的罗艺,因为站错队,且仁义不施被部下背叛报复,最后身败名裂。
资料来源:《旧唐书》·卷五十六·列传第六·罗艺传 ,《新唐书》·卷九十二·列传第十七·罗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