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赋》算得上今年为数不多的佳作,无论是整体场面带来的震撼效果,还是细微之处,都让不少网友称赞。演员阵容堪称神仙打架。
由于《大秦赋》是一部历史剧,剧中人物的经历早已为很多观众熟知,而没有写入史册的部分,则给编剧留下了一定的创作空间。
这就导致,一旦某个剧中人物与观众的认知出现差异,必然会引发一些争议。
比如在历史记载中,甘罗是一位传奇式人物,年少成名,年仅12岁被秦王拜为上卿,足见其智慧与才华的过人之处。
再看剧中的甘罗。年龄明显偏大,别说12岁,估计22岁都是有的。相比之下,倒是此前曹骏的表演更符合观众心中的人物形象。
再说事迹。在电视剧中,我们只看到甘罗小小年纪夸下海口,真正做实事的并不是他,而是与他一起出使赵国的姚贾。
姚贾在出使赵国之后,夜间私会赵相郭开,送上贿赂,由郭开游说赵王。等到赵王接见甘罗的时候,自己主动割让五座城池。
所以,这整个过程中,甘罗究竟发挥了什么作用?
就因为他担任的是正使,所以自以为应该拥有所有功劳,还跑去跟秦王说自己这么做都是在吕不韦的指导下,为秦国出力。更让感到无语的是,这位傻乎乎的甘罗跟秦王说,吕不韦觉得自己可以被封为上卿。
结果正撞到枪口上,被秦王一剑刺死,似乎也并不冤枉。
这怕是甘罗被黑得最惨的一次,神童直接变成了憨憨。为什么《大秦赋》要做这番改编?
难道是因为编剧在读这段历史的时候产生了怀疑?
正如很多观众并不了解甘罗,在弹幕中也表达了自己对他的怀疑:一个12岁的孩子,搁在现在还是一名小学六年级学生,放到古代,竟然已经代表一国出使,还成为该国上卿,完全不可思议。
可是,纵览千古历史,能人异士众多,无论是秦国的甘罗,还是汉代的桑弘羊,都是年少成名,得到当时统治者的赏识。况且,甘罗的故事在《史记》中也有明确记载,并非虚构。
不过,甘罗成名之后,再无光辉事迹被记载,而司马迁对他的评价也是有才华却品行不佳。
司马迁并没有详细说明甘罗的人品究竟如何不佳,而后人对甘罗也多有猜测,认为他的迅速销声匿迹源于两种可能:
其一,甘罗的才华并不足以官拜上卿,秦王之所以授官于他,其实是因为他是甘茂之孙,而甘茂逃往魏国,如此举动可以展示秦王宽广胸怀,表达吸纳人才的决心;
其二,甘罗因人品不佳触怒秦王被刺死。
剧中对甘罗这一人物进行重新塑造,抛弃了上述两点,反而让人感觉更加真实。
甘罗自告奋勇提出游说列国,说明他小小年纪有胆识,也可以说明他初生牛犊不怕虎,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姚贾甘愿担当副使,履行实职,却把功劳贡献给甘罗,说明他畏惧吕不韦,也说明他很清楚吕不韦此举会触怒秦王。
只有年少的甘罗不明就里,不知自己已经处于权力争夺漩涡,反而在秦王面前大赞吕不韦,并以吕不韦的名义夸赞自己可以成为上卿。
自以为是的结果只能是被秦王一剑刺死。
如果甘罗被描写成洞悉人性,对内外部形势观察入微的一位神童,秦王将其刺死,显得没有胸怀,同时,神童也不至于当着秦王面说出那番幼稚言论。
甘罗之死,说到底是王权和相权的斗争结果,这一点还体现在郑国渠修建冲突以及李斯得到重用的事件当中。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秦王和吕不韦的关系将发生改变。接下来,力挺吕不韦的赵姬与秦王关系将进一步激化,又会表现在联姻和私生子问题上。
这一系列冲突都会促使秦王内心发生转变,并推动剧情向前发展。
可见,即便是历史剧,也不可能完全依照史书记载去撰写,艺术加工不可少,剧本节奏,人物塑造,逻辑审美,都成为剧本编写中不可忽略的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