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红高粱》电影,没有留给我太多的印象。但是看这本原著的时候,我被作者朴实的文风、巧妙的构思、传神的动作描写与细节描写、紧凑的结构所折服。不禁感叹这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文学功底实在是深厚!
《红高粱》是莫言的代表作,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高密东北乡为背景塑造了一系列的抗日英雄故事。这本小说在2000年入选《亚洲周刊》评选的“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
小说展现了抗日战争时期,一股为生存而奋起反抗的抗日力量,是一部表现高密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顽强生命力和民族精神的经典之作。
01 恨你没商量
小说中通过一些细节描写,激起人们对日本鬼子的恨,从而怒打鬼子。
一,地上的血,满腔的怒,恨你没商量。
小说中详细描写了戴凤莲家的长工刘罗汉被日本鬼子活剥的场景,真可谓残忍,没有人性。
刘罗汉被日本鬼子抓住,折磨得生不如死的时候,还不放过。鬼子把他架到一个场地来,把全村的人都喊来观看。
日本人强迫当地的屠宰户孙五,活剥刘罗汉。孙五被逼无奈,哆嗦者双手,先是割掉刘罗汉的一只耳朵,放在白瓷盘里。
日本鬼子,端着白磁盘,慢慢地走过全村的村民面前。接着孙五又割掉了刘罗汉的另一只耳朵,刘罗汉的痛苦的声音回荡在整个村庄,让人不寒而栗。
日本人又强迫孙五割掉刘罗汉的男性生殖器。日本人捧着刘罗汉被割掉的器官,给全村人看。以此来恐吓全村村民。
最后日本人又强迫孙五,剥掉刘罗汉的头皮,只听见嗤嗤的扯皮的声音,和刘罗汉的痛苦的呜噜噜的怒骂声。
地上的血,一滩滩的。村民们满腔的怒火燃烧在这片场地。可恶的日本鬼子,让人民怎么能够不恨你。
二,困于井底的煎熬,你不懂。
日本鬼子又来袭击村庄,倩儿和弟弟被父母放进了一口枯井里。
弟弟从进入到井底就开始哭泣,哭得嗓子都哑了,后来发高烧,一直躺在倩儿的怀里昏昏欲睡。
只有15岁的倩儿,煎熬了一天,等待着她的爹娘把她和弟弟救出去,可是左等右等,等的天都黑了,望眼欲穿也没有看见爹娘的影子。
倩儿和弟弟,在井里又渴又饿。
井里仅有的一滩脏水,竟然还有一只可恶的癞蛤蟆,蹲在那儿。倩儿就和这只癞蛤蟆天天对峙着,她感到恶心,感到恐怖。
一直到第二天,她的爹娘仍然没有来救他们,她感觉似乎过了一辈子那么漫长。
饿极了的倩儿,在井底开始寻找吃的,在砖缝里发现了小蘑菇。她嚼也不嚼,就吞下去了,一连吃了十几个小蘑菇。
但是与此同时她发现在这个枯井的砖缝里竟然还有一条吐着毒舌的蛇,倩儿感到害怕。
在井底那种焦急的等待,不是语言能够形容的,那种饥饿,那种口渴,无法描述。还有那可恶的癞蛤蟆,发凉的毒舌,让人感到窒息的害怕。
倩儿也不知道,自己能否走出这口枯井。
幸好后来,余占鳌,想把枪支藏在枯井里,意外的发现了倩儿救了她。
02 巧妙地构思
一、作者在小说开头有一段详细描写了古代女人的小脚,其实这是为后文做铺垫。
戴凤莲和余占鳌的第一次接触就是因为这一双小脚。
当时戴凤莲出嫁坐在花轿里,憋闷的难受,就不由得把脚伸出去了,这是一双迷人的小脚。轿夫们都痴痴地看着,只有余占鳌轻轻地握住把这一双小脚轻轻地送进轿里。这给了戴凤莲温暖的感觉,为后来的二人的相恋相爱打下铺垫。
二,小说详细描写了刘罗汉被活剥的场景,为了激起人民的反抗。
这个细节描写,充满了血腥,充满了仇恨,表现了日本鬼子的残酷无情,畜生不如。从而激起中华儿女反抗日本鬼子侵略的热情,呼唤起人民的斗志!
村民们正是看到了这血腥的场景,才会英勇参军,打击鬼子,把鬼子驱逐出中国。
这为后来的踊跃参军抗战做了铺垫。
三,以狗喻人。
小说中用了一个章节,专门写狗道。
豆官和倩儿等人打狗,刚开始狗儿都很团结,有组织有纪律,很难攻克。后来想办法让三支狗队起矛盾,意见不一致,结果狗的战斗力明显下降。狗是聪明的动物,后来狗队进行整编改造,三队合一,提高了战斗力,即使豆官手里有手榴弹,也被狗队围住,不得不呼喊余占鳌前来解救。
作者在这里明着写狗,实际在暗示人们应当和狗队一样团结起来抗日,才有力量。
内部的分崩离析只会削弱战斗力,最后两败俱伤,只有团结起来,拧成一股绳,才能把日本鬼子打败,驱逐出中国!
四,凄美的爱情。
戴凤莲对自己的夫君充满了期待,对以后的婚姻生活充满了憧憬,可是她那贪财的爹狠心的娘却把她嫁给一个麻风病人。戴凤莲对婚姻的期待凉了。
这时余占鳌出现了,他的温柔体贴唤起了戴凤莲内心的渴望,所以在她被余占鳌挟住,抱进高粱地的时候,她没有反抗,而是仅仅搂住了余占鳌的脖子,以便他更方便抱住她。
正是因为戴凤莲对自己夫君的失望,她才更渴望新的爱情,所以她义无反顾地爱了。在高粱地里,戴凤莲和余占鳌开启了浪漫的爱情故事。
他们的爱情在那个封建社会肯定会受到人们的闲言碎语,不被人接受。但是戴凤莲做了,表现了她的大胆泼辣。真因为如此,她在单家父子死后,才能够雷厉风行,整顿改造烧酒坊,才会使烧酒坊的生意越来越红火,余占鳌才会前来应聘,进入戴凤莲的身边,接近戴凤莲,从而走进戴凤莲的房间。
整本小说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都是作者娓娓道来,情节一环环相扣,让人爱不舍手,更让人抗敌杀敌的爱国之情,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