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大飞哥 ,作者许华飞
今晚20:00 抖音搜索:摄影笔记 咱们继续在线聊摄影。
B站搜索:摄影笔记可以同步看直播。
特殊时期,我曾怀疑大家有没有兴趣看一篇关于摄影的推文。昨天在朋友圈做了小调查,将近500位发表意见的朋友里,有2/3建议我继续更新。很多朋友说在口罩不离身的时候,摄影就像一大口新鲜空气,让人精神一振。那好,就让我们坚持自己所爱的,告诉命运我们是勇敢的!
应大家的要求,今天我们谈一谈“灾难摄影”。一百年来,无论是面对天灾还是人祸,摄影传递信息、呼吁帮助、振奋士气,一直人们用来对抗灾难的有力武器。当然,随着时间的淘洗,多数作品早已湮没,但也有一些作品因为独特的价值,成为我们记忆的一部分。寻找这些作品的优点,对于我们的创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这些作品,飞哥把他归纳为六个关键词:
关键词:细节
灾难面前,摄影首要的价值仍然是将灾难的真相,特别是“不到一线不能发现”的细节传递给读者,让读者能够对事实作出合理的判断。虽然影像语言早已经幻化出无数的魔法,但“硬梆梆”的真实,永运最能打动读者。
凯文卡特作品《饥饿的苏丹》,获得1994年普利策奖。小女孩手腕上带着白色的环,说明她正受到人道主义保护
皮包骨的孩子和凶猛的秃鹫,不需要解读你就能理解、不需要渲染你就能恐惧、不需要引导你就想帮助他们。凯文的照片把读者拉进1993年苏丹的大饥荒当中,为贫困中的苏丹争取了无数同情和支援。
要特别说明的是,摄影界一直有声音指责凯文不顾孩子的生死,还说他“因为内疚而自杀”,这是错误的。普利策奖评选后,评委之一约翰卡普兰就表示,评委非常仔细地研究过这张照片。注释说明有人会帮助这个孩子,而且小女孩的手上有一个环,这是救济机构的标志,说明她当时受着人道保护。凯文自杀是因为遭受了“挚友去世”和“工作失败”的双重打击,和《饥饿的苏丹》毫无关系。凯文在苏丹所做的一切完全符合新闻摄影师的操守。
在还原真相方面,中国摄影师也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陈杰作品《天津爆炸》。2015年8月12日,天津滨海新区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15日清晨,新京报记者陈杰通过航拍记录现场实景。
2016年第59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荷赛)上,中国获奖的两件作品都是“硬核新闻”,堪称中国摄影界迄今为止在荷赛上最后的荣光。《天津爆炸》获一般新闻类单幅三等奖。当时爆炸现场一片狼藉,由于仓库存储了大量危险品,进入现场危险系数很高,读者对一线情况知之甚少,一度流言四起。陈杰的照片将一线的实际情况做了全景呈现,为信息传播稳定人心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关键词:对比
面对灾难,摄影有义务反映真实情况。但是摄影叙事其实并不善于总结归纳和概括全局。这时候,“对比”就成为一种传递信息、说明问题的有效手段。
麦克威尔斯作品 《饥饿的男孩和传教士》
这件作品表现的是乌干达1980年的大饥荒。如果作者直接拍摄饥荒的场景,可能需要很多照片才能说明“饥荒到底有多严重”的问题,他采取的比较“巧”的办法,将当地饥饿男孩的手和传教士(此处指代的是“饥荒之外的正常人”)的手做对比。读者内心会将传教士的手带入为自己的手,在读者心中这就变成了饥民的手和读者自己的手进行对比,取得了“触目之外,尤其惊心”的效果。
关键词:尊严
尊严是一种难得的品质,特别是在灾难当中,人的求生欲和动物性被放大,保持尊严更是难能可贵。刻画灾难中的尊严,让人物和环境、人物和读者想像形成冲突,能更有效的塑造人物、打动读者。如果我们从”呼吁救助灾区“这个功能性的角度考虑,有尊严的人在读者眼中自救能力更强,甚至还有可能去帮助别人,也更容易获得来自于读者的帮助。
多萝茜亚兰格作品 《移居的母亲》
这件作品我们在飞哥谈影|这场战“疫”,我们能做什么?讲过。这位母亲是大萧条时期因为灾害被迫迁居的农民。她虽然满面愁苦瘦骨嶙峋,但是头发认真梳理、衣服破旧但依然整齐,利索的外表之下蕴藏着令人尊重的理性和克制,在逃难大潮中格外引人注目。一位令人尊重的女士,由于遭遇灾荒也不得不背井离乡,显示了命运的无情和残酷,加倍唤起读者的恻隐之心。兰格没有刻意渲染灾难,却让灾难在读者心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当然,“尊严”的主语不一定是人。比如下面这件作品
张磊作品《雾霾在中国》。2015年12月10日,一片迷雾笼罩的天津。
这件作品同样入选第59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荷赛),获得长期热点类单幅一等奖。天津是一个美丽的城市,即使是在这张“灾难片”中,天津依然是美丽的。然后笼罩着美丽的,其实是夺人性命的雾霾,这就让读者分外心疼。张磊是个一看上去就特别老实的摄影师,但是这张片子拍的“不老实”,牢牢把握住读者的情绪,给他点赞。
关键词:温情
灾难是让人痛苦的,灾难片往往也是让人痛苦的,这件事没办法回避。但是读者看痛苦太多了,需要温暖的东西来调剂。
尤金史密斯作品 美军1944年在塞班岛的战斗中,发现了一个婴儿
美军在太平洋岛屿上战斗极为残酷,日军失去获胜希望后一心开展自杀性作战,两军死伤都十分惨重。在这样近乎于“尸山血海”的环境中,一个婴儿的出现突然让读者的心软了下来。其实战争还在继续,大家仔细看低处的美军士兵,仍然保持着作战的持枪姿势。但是士兵笨拙抱着孩子(在我这个当过爹的人看来,抱的真心不专业啊),小心翼翼生怕他掉下来的画面,真的好温暖啊!而且这种温情很好的和军事宣传结合起来——为什么拼了命和法西斯打仗,不就是为了让孩子们安安稳稳的睡觉吗?
关键词:二线
直面灾难的场域,我们称之为“一线”。那么,稍稍远离的地方,就可以称为“二线”。一线的作品虽然直接,但是内容和情绪相对是比较单一的。二线因为视角不同,有时会产生更丰富的内容。
加拿大摄影师 Amber Bracken 《站立的岩石》(组照之一)。2016年9月10日,美国北达科他州,12岁的杰西进入抗议达科他油气管道建设的示威营地帐篷,帐篷上写满了来自世界各地支持者的留言。
这件作品获得了2017年荷赛当代热点类组照一等奖。示威抗议这件事情,多数人会聚焦于一线的冲突。《站立的岩石》其实也把大部分篇幅放在一线,但是这件“二线”的作品却意外获得最多好评。没有冲突,阳光洒进帐篷很美,孩子的姿态很有活力。这一切美好的仿佛就是在露营,但是支持者的留言孩子提示我们,冲突就在不远处发生着。一线和二线的一张一弛,更多读者阅读丰富的体验感。
关键词:乐观
除了传递信息,激励人心也是“灾难片”重要的职能。表现乐观情绪的时候有一个“诀窍”,展示乐观的主体越弱小,乐观精神就表现的越充分。
杨卫华作品《敬礼娃娃》
这张表现汶川地震的作品不用我多讲。大家想,如果这时候敬礼的是救援官兵,不是不感人,但是冲击力确实有限。敬礼的是刚刚被解救、还躺在担架上的孩子,“劲头儿”一下子就出来了。这张照片是汶川抗震的标志性作品,就是因为人性的光芒,当他在一个孩子身上都闪亮的时候,真的耀眼啊!
这张照片也唤起我许多回忆。2008年6月,我陪同解海龙副秘书长入川,是中国摄影家协会震后的第一个慰问团。到成都经贾跃红主席介绍,认识的第一个朋友就是卫华兄。15年卫华兄壮年作古,我很怀念他。
卫华兄的朋友圈,永远停在了2015年2月。
那么说拍摄“灾难片”最大的忌讳是什么呢?很简单——绝对不能摆拍!因为“灾难片”本质上是通过事实打动读者。如果事实层面出了差错,就是在玩弄读者的感情,会让作品彻底失去价值。
我们过去的前辈,面对灾难也很勇敢、很积极的去拍摄。比如说我在网上,很随机的找到了两件唐山地震的作品。
原图片说明:唐山钢铁公司震后第二十八天生产出第一炉钢 新华社发。文件质量不太好了,大家仔细看画面右侧的大白纸,上面隐隐可见“贺信”两个字。
原图片说明:1976年8月8日战斗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人民子弟兵。河深海深不如阶级友爱深。在辽南抗震救灾斗争中荣获“抗震救灾模范连”光荣称号的人民解放军某部侦察连指战员,怀着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抢救唐山地震灾区群众。这是连长陈晓东在给被抢救出来的受伤群众喂水。新华社记者肖野摄
这两件作品,选点选的很准,深入生活也很深。在当时的条件下,可以推测出摄影师付出了很多劳动才能在一线拍摄出这样的作品。当然,这两件作品也呈现出当时特殊的历史时期,摄影观念和新闻报道习惯的一些历史局限性,所以传播程度和我前面的八个例子相比,也确实存在比较明显的差距。不必苛责古人,但是我们一定要做的比古人好。
我们梳理“灾难片”的特征,不是鼓励大家现在就出去拍照(飞哥再说一遍,没有拍摄任务的同志,在局势没有得到彻底控制前能猫着尽量猫着。不得病不传染,就是大家为大局作出的贡献!),而是希望大家理解和掌握成功作品的思维方式,把成功者看待世界的方法留住。
最近飞哥看了一部电影,英国的《编写美好时光》,讲述的是二战期间,英国电影编剧的故事。二战期间英国人没什么娱乐,痴迷于电影,也把电影作为重要的战时宣传手段。但是一开始拍出来的电影生硬说教脱离生活,大家都不爱看。后来英国人总结出来了赢得观众的两个办法:忠于真实、积极乐观。我希望传达给读者的,也是这两句话:
忠于真实 积极乐观
仍然,为我身在疫区的朋友们祈福:
希望此刻身在湖北的高才班李风大叔,理论班牛学教授、孟祥斌博士,新媒体班范明、魏世银同学,中青班坚守阵地的张希祉小朋友和千里驰援的马怡睿老哥,少数民族班周阿寒美女,会员班60位湖北兄弟姐妹。壹课三群钟萍班长并各位湖北籍群友,《飞说不可》众多湖北读者(湖北一直都是飞哥的主场啊),还有正在湖北的协会各位同事、湖北摄协各位同仁、湖北摄影界各位同好,还有东西南北四面八方所有我仓促间没有写出名字的所有善良的朋友,以及以上各位阖家老幼,亲朋故旧:双肺未见增粗纹理,肺内未见实质性病灶,肺门不大,纵膈居中,心影不大,膈面光整肋膈角锐利。血尿常规正常,CRP正常,核酸检测阴性,有惊无险,平安无事。
也希望所有的医护人员都没事,平平安安回家吃饭。希望十年之后、二十年之后,哪怕他们今天的功劳被人忘光了,“医生”这个名字还是可以让他们被善待、被尊重。
飞哥是谁:不说实话不舒服的摄影评论人,说大白话讲大道理的天生段子手,揭露行业一切骗局迷局的正义爱好者。对了,我还写了2019年中国摄影界最有意思的一本书,叫做《飞说不可》。
点击文末左下角的了解更多就可以直接购买
我是大飞哥,我不会帮你舒服,但会帮你进步,要记得我是爱你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