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内容 抄袭必究
文:谢汶青
在我们的生活中,只要有点阅历的人,多多少少都遇到过被人陷害,我也是。可是,被人陷害了该怎么办呢?生生吞下这口气不抱怨,不生气,还是直接反击呢?
我想很多人都会选择反击,可是,如何反击才能成功呢?你想知道吗?接下来我对《甄嬛传》的这段解析会给出你要的答案。
1.甄嬛被人陷害了,她是如何反击的呢?
温宜公主频繁吐奶,太医在她的马蹄羹里发现了木薯粉。于是,大家开始查看谁接触过木薯粉。
查了档案发现只有甄嬛在宫里领过木薯粉。答案一出来,皇帝发话了:就只有莞贵人宫里的人去领过,再无旁人吗?
下人回答是,皇帝说道:这也不能证明就是莞贵人做的。
皇帝在袒护自己的情人。看到这里我想到了一句话:宁愿跟个要饭的老娘,也不要跟个当官的老爹。
男人一旦有了心爱的女人,在自己孩子的安危和心爱的女人中间选择的话,很可能天平会偏向心爱的女人。皇帝也不例外。
皇帝问道“再无旁人吗?”,其潜意识中是希望这事是和别人牵连在一起,而不是甄嬛。
这让我想起了重庆扔一对儿女下楼的恶魔张波,想起了离婚后不再管自己孩子的很多父亲,想起了资金陈说道自己的小时候。
父爱这种感情没有母爱牢固,浓烈到是真的。(我这里说的只是一小部分,相信大多数的父亲还是称职的)
不过,甄嬛毒害温宜公主真找不到动机。
华妃用咳嗽又叫来了两个证人:回皇上,七夕夜宴莞贵人曾独自外出,奴婢见小主好像往华妃娘娘所在的清凉殿方向去了。
华妃这人是个直肠子,说话做事滴水不漏的时候比较少,直肠子的人弯弯比较少,她做事只要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能分析出来。
华妃的咳嗽叫来的两个证人,明显的就是提前做好的准备。不知道这次皇帝是否能洞察出这是华妃搞的鬼。
上次眉庄落水的时候,华妃穿戴整齐,来看眉庄,看到了皇帝,走的时候说道自己准备好了东阿阿胶桂圆羹,这不明摆着自己早就知道眉庄落水,皇帝会去看望的吗?
那个时候,皇帝对眉庄的感情不是很深,没有洞察出来,那这次呢?
华妃戏精上身,秒变福尔摩斯:当日家宴,清凉殿中宫人大多随侍,所余仆妇也都多在偷闲,极有可能被人趁机,在饮食里做了手脚。如此看来,莞贵人你好狠心哪!
曹贵人充当的这个配角当然要趁机疯狂加戏了:姐姐或许言行失当,无意间得罪了莞贵人。只上次勤政殿一事,姐姐确实是无心的,并非有意要引起妹妹与皇上的误会,莞贵人若是因此而怪罪了姐姐,便只打我骂我就是了,千万不要伤害我的温宜,她还是一个襁褓婴儿。
曹贵人这个人脑子很好使,最起码比起华妃要好使多了。她看出了皇帝不相信这事是甄嬛干的,于是,她现在要做的就是添加筹码。
那最好的筹码是什么呢?当然是动机了。一个人要害一个人大多时候是有动机的。那么,甄嬛要害温宜公主,那只有是因为她得罪了甄嬛。
甄嬛因为心中对一个孩子的母亲存有恨意,她才会去毒害她的孩子。
她和甄嬛平日也没有什么明面上的仇恨,有的就是那日在皇帝面前的挑拨,于是,她提了出来。这个挑拨最初开始的时候,
她的目的是想让甄嬛和皇帝之间产生矛盾。这事过去了很大一段时间,即便就是今天她依然没有看到矛盾,相反看到的还是皇帝在极力的维护甄嬛。
这次提出来是想一石二鸟,再次引起皇帝对甄嬛的猜疑,还能为甄嬛毒害温宜提供一个最有利的动机。
在整个电视剧中,曹贵人就是个最标准的LCB,她总是主动想尽办法挑拨矛盾,毒害别人。关键是她还超级的聪明。
我遇到过这样的人,也被陷害过,利用过,但是,我却没有能力去反击。
后来我在网上看到有人说,假如遇到了这样的人,请记住,一定要想办法远离他,因为你是斗不过人家的。
相信只要是个聪明人,看到这里的时候,基本就可以断定出这是华妃和曹贵人陷害甄嬛出演的一副好戏。
甄嬛是个聪明人,她这个时候也算是彻底的明白了。大家看看甄嬛是如何反击的呢?
甄嬛不紧不慢地说道:曹姐姐误会了,妹妹并未觉得姐姐有何处得罪。勤政殿一事也不曾让我与皇上有所误会,又何来记恨一说呢?难道是姐姐认为自己做了什么对不住妹妹的事,妹妹竟不觉得?
我来分解一下甄嬛的这段话:
(1)先防守。
曹贵人说“姐姐或许言行失当,无意间得罪了莞贵人”,甄嬛就回了一句“曹姐姐误会了,妹妹并未觉得姐姐有何处得罪”。
曹贵人说“只上次勤政殿一事,姐姐确实是无心的,并非有意要引起妹妹与皇上的误会,莞贵人若是因此而怪罪了姐姐”,甄嬛回了一句“勤政殿一事也不曾让我与皇上有所误会,又何来记恨一说呢?”。
甄嬛的每一句话都精准的回复了曹贵人的挑拨。甄嬛不是个多事的人,她一般不会主动去挑事,但是,假如有人挑事了,她防守起来也会做的比较精准。
(2)防守做完了,接下来那就要反击了
“难道是姐姐认为自己做了什么对不住妹妹的事,妹妹竟不觉得?”,你说你做了对不起我的事情,我没有感觉到呀!
那难道是你认为你做了对不起我的事情,害怕我报复你,于是,先来陷害我呢?
从甄嬛的这句话可以看出她的思辨能力是很强的,反击的话语中没有一句多余话,但是每一句都精准的对应到了曹贵人的挑拨。
后一句的反击简直就是高潮。关键是她还总是点到为止,还从来不侮辱人,不人身攻击,不牵连太多,这一点比起华妃要高明多了。
2.甄嬛的敦厚长着尖锐的牙齿
皇帝下了朝,连朝服都没有脱就去找甄嬛:刚下朝朕也饿了,今儿有上好的风腌小菜,朕已经叫人送到你的小厨房去了。配上粥,咱们一块儿吃。
我想皇帝除了思念甄嬛以外,肯定还有重要的事情要说。要知道历史上的雍正是很理智的一个人。
甄嬛:这是一早新磨的豆浆皇上尝尝,皇上似乎很高兴的样子,可是有什么高兴的事?
李玫瑾老师讲有的孩子很聪明,学习成绩却不好的原因是因为他关注的点不是知识,而有可能是老师的情绪,老师的脸,老师的神态,以此推论老师高兴还是不高兴。
这样的人你不需要担心,他未来有可能是当领导的。
甄嬛在这一点上就和李玫瑾老师分析的那些未来能当领导的学生有着共同的特征:感知一个人情绪的能力。
我们观察那些情商高的人,还有能在政界平步青云的人,他们都具有这样的特征。
甄嬛对皇帝的喜怒哀乐,能精确地感知到。这也是她后来赢的一个最大的助力。
皇帝:年羹尧大破敌军,西北战事告捷,朕心很是安慰。
甄嬛:皇上天纵英明,运筹帷幄,臣妾以粥代酒相贺。
甄嬛在皇帝说“年羹尧大破敌军,西北战事告捷”时,夸的人却是皇帝,而不是年大将军。由此可见,甄嬛的潜意识有多么的痛恨华妃。
皇帝终于开始步入正题:到了月底就要回京城了,诸事烦琐,朕恐怕皇后心力难支,想让华妃从旁协助一二,你觉得如何?
从这句话就可以看出来,皇帝前面说到的年羹尧立战功是为了让华妃恢复协理六宫之权做的铺设。
看到这里,大家可以回忆一下,上次华妃让余氏下毒毒害甄嬛以后,皇帝想宽恕华妃,故意把甄嬛叫道勤政殿门口让她听到朝臣们请求皇帝宽恕华妃,
于是,甄嬛很可心的随了皇帝的愿,主动要求皇帝恢复华妃协理六宫之权。
这次皇帝又玩上了心计。看来和一个搞政治的人谈恋爱和做夫妻是一件很不轻松的事情。假如是个傻白甜还是放弃吧!因为太tm的累了。
皇帝以为这次甄嬛会和上次一样,随了他的心意,让华妃复宠。
这次甄嬛会吗?甄嬛是一个很聪明,很睿智的女人,她对人比较厚道,会给机会,但是,绝对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没有原则没有底线的给。
甄嬛:那皇后娘娘是怎么个意思呢?
甄嬛的圆滑又用上了,她想拒绝皇上,但是,不会直接拒绝,而是把锅甩给皇后。
皇帝:朕还没有问过皇后,先来问问你。
甄嬛勉强说道:皇上体恤华妃,自然没有什么不好的。甄嬛的勉强是渗透在语调和神态中的。虽然语言还是顺着皇帝,但是,皇帝还是get到了。
于是,解释道:华妃有时做事的确是急躁,但是端妃病弱、齐妃庸懦,也就华妃能协助一二。
甄嬛:皇上的心意是好,想来皇后娘娘也不会有什么异议。只是年将军前线刚刚告捷,皇上就立刻恢复了华妃娘娘协理六宫之权,知道的自然是说皇上体恤功臣,不知道的,恐怕会忽略了皇上的英明。只以为皇上仰仗着年家才有胜仗可打,所以要迫不及待重用华妃以做笼络。
甄嬛有着个人魅力,个人魅力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甄嬛是一个有主见和脑子的人。她即便是和皇帝在一起,她也不会一味没有原则的去迁就皇帝。
上一次她在华妃指使余氏毒害了她后,她已经给了华妃一次机会,但是,华妃不但没有感恩,还得寸进尺,以为甄嬛不能怎么了她。
感恩,分寸这样的词汇在华妃的人生字典中是没有的。
甄嬛在浣碧背叛她的时候,她不追究,之后依然善待浣碧,那是因为浣碧之后确实知错,忠心与她。她的宽容,她的善待换来了应得的好结果,而对待华妃的宽容换来的则不是。
聪明的人绝对不是善良的没有原则,没有底线的人。甄嬛是善良的,不过她的善良长着尖锐的牙齿。
所以,甄嬛这次不会做烂好人了。
可是,与自己的金主对着干这可不会有好果子吃,难道甄嬛不知道吗?她是知道的,可是,她又为什么会去冒险呢?
那是因为在她认为她目前也算是有点实力的人,要知道一个人的胆量很大的程度其实和自己的实力是息息相关的。
皇帝能在昨晚临幸华妃,今朝没有脱下朝服就来找甄嬛,就说明了皇帝的心其实是在她这里的,甄嬛有了资本和华妃抗衡了。
再说,以华妃的性子,这次假如再不给点教训,她会更加的肆无忌惮,更加的想更毒辣的方式毒害甄嬛,与其到那个时候,还不如现在就反击。
我觉得甄嬛这次的胆量中也有破釜沉舟的成分。人什么时候胆量最大,那就是被人逼到墙角角,要么死,要么斗。
一想到华妃的手段一次又一次毒辣,甄嬛这样做也是能想得通的。
不过这次确实很险,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那个男人在听到别人说自己是个软饭男的时候不在意的,何况这个人还是皇帝。
虽然甄嬛用的是别人的意思,但是,转述都是会让皇帝觉得很不舒服的。这样的话最好不要说,要说的话不管怎么说都会戳痛皇帝。
甄嬛知道吗?当然知道。可是,她为什么还要冒这个险呢?
我认为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华妃一而再地想害了甄嬛,甄嬛真的生气了,想给个回应,打击一下华妃;二则是甄嬛觉得自己在皇帝面前和别的嫔妃是不一样的。
皇帝的那句“我待你跟别人不同”她信了,所以,她应了华妃说的那句“皇上宠她,她难免失了分寸,失着失着分寸皇上就不喜欢她了。”
皇帝被刺痛了,然后问道:宫中竟有这样的闲话。
甄嬛连忙说:是那起子糊涂人爱在背后嚼舌根,皇上别往心里去。只是一样,年将军已得高功,自然喜不自胜。若此刻皇上授权于华妃,恐怕年将军会一时高兴而忘了形,那就不好了。
这句话是对皇帝的建议,出发点看着是好的,可是,有说教的味道,潜台词就是我比你聪明。
我记得我们办公室当时遇到了点事情,我就给我办公室主任建议如何如何做,我当时的出发点真的是为了我们办公室好,可是,当我激情昂扬的说完后,我的主任只说了一句“你在指挥我?”
我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最初是震惊,然后是疑惑,最后是闭嘴。
多年过去了,我都没有搞明白我的好心怎么成了“我在指挥领导”。现在我知道了,那是因为男人是很要面子的,他们最害怕在女性面前让人觉得他不如你。
皇帝沉默了。
甄嬛突然意识到,急忙跪下:臣妾一时糊涂竟妄议朝政,还请皇上恕罪!
皇帝:无妨,朕说过许你议政。只怕这宫里除了你,没人再敢与朕这样分析利弊。
甄嬛:臣妾今日说这话,并非是妒忌华妃娘娘,而是希望皇上能权衡利弊,暂缓恢复华妃娘娘协理六宫之权。一则以平物议,二来不损皇上天威,三来等大节庆时再行加封,便可名正言顺、水到渠成。
皇帝:今儿是中元不吉利,中秋近在眼前,接下去就是除夕,新岁不宜加封。只怕要等到元宵,到那时再说也不迟。这样也好,只是辛苦了皇后。
皇帝最后还是按照甄嬛的意思既没有恢复华妃协理六宫的职位,也没有加封她。
我是情感领域创作者,喜欢研究婚恋,两性关系,痛恨道德说教,喜欢挖掘事情的根源解刨分析问题,如果喜欢欢迎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