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天放
最近一段时间,老戏骨陈宝国、成龙、宋丹丹、张康尔,演艺界人士崔健、小宋佳、于震、何赛飞、袁立、吴京等,编剧导演如李安、冯小刚、张纪中、尔冬升、赖声川、郭靖宇、高满堂、汪海林等,一大批“大咖”纷纷出来痛批一些仅靠颜值缺乏演技,不思进取的年轻演员,这些“小鲜肉”滥用替身、数字台词、耍大牌、要天价片酬,扰乱影视剧市场。这些档期短、片酬畸高、念不好台词、大用替身、被宠坏了的“鲜肉”们遭到大咖们的集体声讨,是因为这些小鲜肉的行为不仅败坏了风气,也严重影响了影视剧的健康发展,很多年轻演员天价片酬的现状和影响都是恶劣的。
很多网友调侃说当前中国的影视剧已死,盖因绝大多数明星都是靠颜值混饭吃,而不是再靠演技。影视剧不会死,但演员仅靠颜值不拼演技,确属事实。这是一个演艺界只看脸蛋儿不看演技的一段日子。可无论如何,就算颜值高的明星,也得靠演技吃饭,否则就不会走很远。
是的,如今是谁长得好看谁就接戏多片酬高,备受追捧。可问题是不少“小鲜肉”凭颜值高,就对演技不管不顾。据称有些小鲜肉连台词都不背,把对戏交给助理,迟到早退耍大牌家常便饭,随意搭词,很难拿出演技的“干货”。市场追逐小鲜肉的后果就是片酬一再突破新高,天价片酬挤占了制作成本,也使影视剧陷入窘境。李。粉丝经济时代,资本方为吸引特定观众,启用人气较高的小鲜肉本无可厚非,只要能支付高额的片酬而压缩制作成本就行。然而,付给小鲜肉那么多钱,其他方面的开支就不得不缩减。那些拼颜值的小鲜肉就是不提高演技,除了其“死党”,其他人并不认可其演技,其表演频频令观众失望甚至愤怒。仅靠暂时不错的票房?谁都懂那“票房”是怎么回事。
有颜值的年轻演员初次登台会使观众眼前一亮,可一旦颜值用尽,需要表演功夫的时候,再仅靠颜值吃饭就会露馅儿。对演员而言,演技才是王道。演技好,既是对职业素养的展现,也是对观众的尊重,更是职业精神的体现。如果不具备演技实力,而是敷衍了事,毁掉的不仅是自己的名声,而且是整个演艺市场。因此,小鲜肉这种“低档快餐”在被商业价值榨干用尽后,势必被淘汰。
所以,靠演技吃饭的共识需要达成。一个行业的风气,需要整个行业的共同努力。演好一部戏必须读好多书,以了解与其相关的历史背景、文化习俗等。老一辈演员如李雪健、王刚、六小龄童等这些“老戏骨”的颜值并不高,但就是靠着扎实的表演和宽厚的知识作为底蕴,能把自己表演的角色演绎得出神入化。李雪健演的宋大成没人不说好;王刚演的和珅王刚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六小龄童演的孙悟空谁能超越?姜文、葛优、黄渤也不靠颜值,可人家都是大明星。就是高颜值的陈道明、刘晓庆、陈宝国、章子怡等也个个堪称演技派。没有踏实的前期准备,就不会有形神兼备的后期效果。表演中敷衍了事,观众一眼就能看出来。
如果本身基础就不太好,拍摄前还不认真准备,拍摄时不全身心投入,表演能合格才怪了。小鲜肉受宠,就是利用其粉丝效应,以博得关注。年轻演员底子薄、读书不多可以理解,但要是后天还不努力,就说不过去了。小鲜肉没演技也属正常,但只要肯学习、苦练功、多下基层体验,慢慢就会上道。空洞的眼神、浮夸的表情、僵硬的肢体动作,像小学生背课文一样的台词,构成了银屏上“小鲜肉”的演技群像,接下来便是观众的如潮差评。
那么看脸时代,没有小鲜肉的作品就不受欢迎吗?当然不是。前阶段《中国式关系》和《小别离》等不靠小鲜肉而靠演技的作品,能获得好评就是有力的证明。所以,靠颜值恶性循环的影视剧时代不能走得太远。如果形成风气,非但演技派不吃香,还将使影视剧陷入平庸作品泛滥的境地,可见,还是要靠作演技说话。去年,小鲜肉作品的热度已呈逐渐下降趋势,连不靠谱的票房都打脸了。2016小鲜肉、流量担当们主演的电影票房扑街,很多IP大剧收视率与口碑双输就是证明。小鲜肉们正在毁掉中国影视剧,要知道,虚的、假的、烂的等,终究不会支撑多久。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齐鲁网立场,仅供参考。】
建行特约齐鲁时评,欢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