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村的唱戏看戏品戏演戏
先说唱戏。鼎盛时期,每个月要唱一台戏,逢年过节、庙会、赶集,那更是必唱无疑。届时,亲朋好友,不请自到。大家推杯换盏、不亦乐乎,酒足饭饱后前呼后拥地去看戏。这种场景,充分体现着大村大镇的风范,充分积聚着大户人家的人气。就在几年前,还有‘烂东头,正月十五亮行头’一说。也即住在村东头的乡亲们自发地集资捐款,请剧团唱戏的一种‘自谦’的说法。当然这只是一种名分、一种表白,是村民们有办法、有祈盼了,找一个唱戏的缘由。戏,一旦唱起来,全村人都会蜂拥而至,一饱眼福,戏场上谁还能分的清是东头、西头组织,还是南头、北头张罗。
印象中,在村南的乐厅隐隐约约地看过几台戏,在村北乐厅看的最后一场戏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唱的是为配合已经在全国轰轰烈烈开展的四清运动、内容有阶级斗争的新编秧歌剧,剧名好像叫《柳树坪》。演出后不久,村南、村北的这两座乐厅就在‘破四旧’的风暴中被拆掉了。当然永康村唱戏大多时候还是在泰山庙那正规的剧场。一是剧场在村中心,便于全村人看戏,二是剧场全封闭,便于管理,三是场地干净、气派、体面。不仅是那时,就是现在那些‘名角’们也是很讲究场地和环境的。场面体现身份,身份需要场面。
那时,农村唱戏是要卖票的,除了本村人外,其他人必须凭票入场。每次唱戏,都要派年轻、体壮、正直的人把门验票。一些嫁出去多年的姑娘们回娘家看戏时,验票人一时没认出来,要票时,往往弄得很不好意思,双方都很尴尬。不过,亲不亲,一村人,一说、一笑也就过去了,谁也不会斤斤计较这些,高高兴兴地看戏是正经。
唱戏所请的剧团,著名演员、名角多,票价自然也就高一些。看戏的人多,就可能收支平衡或者略有节余,否则就由村里支出,或由村民们摊派,或由商贾、富户们捐款赞助。对捐款赞助者是要张红榜、彰显公布、昭告众人的。在四、五十年以前,电视没有普及,广播听起来好听,可它没有视觉效果、有点枯燥,那看戏就成了乡亲们最好的文化大餐,最好的精神食粮。看一场戏就是对常年劳作的人们的一次最好的犒劳,就是人们在精神上一次莫大的享受。
说了唱戏,我们再说说永康人的看戏。有几句顺口溜很能说明看戏对于人们是一种什么样的渴望和向往,又是何等的急切:“宁叫五道堰(永康村农田灌溉主要的五条水渠)上开了豁,也不能误了“毛毛旦”的“六月雪””(“毛毛旦”,当地一晋剧名角的艺名。“六月雪”,一剧目名称,又名“窦娥冤”。著名剧作家关汉卿的名作);“宁愿跑的丢了孩(鞋),也不能误了程玉英的“嗨、嗨、嗨””,(程玉英,誉满三晋的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嗨、嗨、嗨”是她创作的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唱腔)。村里曾经有两口子,用抓阄的办法决定谁在家看孩子,谁去看戏。丈夫做了两个实阄,结果还是被妻子发现了。左邻右舍听了这个事情后都捧腹大笑。为了看戏,善良的人们留下了一段又一段的趣谈。
说到看戏,那可是农村后生们青春年少、躁动炫耀的绝佳场所。是不是体格健壮、强劲有力,是不是气定神闲、具有力拔山河的英雄气概。有的时候就在这看戏时,看你敢不敢、能不能“抗前台”。看戏时谁都想找一靠近台前的位置,就如现在近距离看歌星演唱会似的,所不同的是你现在在城里看演唱会可以按位置的优劣而分为优位优价的甲乙丙丁票,可那时无论谁都是一个价的票。同一个价的票,想找好位置,就得“抗前台”、抢位置。靠台前正中的位置看戏,演员的扮相、音容笑貌、动作表演,看得真真切切,道白唱腔听得清清楚楚,这种享受谁都想优先得到,可台前就那么一块地方,于是就出现了“抗前台”。你村的后生想占据这块地盘,他村的后生却丝毫不让,那就首先是暗暗地较劲。你刚刚站稳,他一使狠劲又把你挤一边了。你来我往中,就显示出这个临时组合起来的群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谁都想占据这块风水宝地的时间长一些,好尽情地多看看台上的表演,而且看的时间越长,也越能说明这拨人的人气旺、底气足,能获一个“好后生”的美称。这个美称,当时的年轻人可都是谁都向往、谁都想得到的。当然,这也仅仅是相互间的一种说法,一种看法。如果一个后生能单枪匹马地在前台落地生根地看上一晚上戏,那才让无数年轻人所敬佩。你可别小看这个“抗前台”,那也是有技术含量的。五六个、七八个或十来个或更多的人,形成一个小集体,侧着身子,用肩膀拨开人群、往里连冲带挤,鱼贯而入。挤到前面,围绕一两个中心人物簇拥、站立在一起,形成真正的“团伙”。同时,你的两个胳膊必须放在自己胸前,或搭在前面自己伙伴的肩上,这是一个非常重要、必不可少的保护性动作。否则,四面八方涌来的冲击力那可是非同小可,挤伤内脏的可能性都有。你想想无数个竞争对手,都是有组织、有计划地来的,好多股劲突然间爆发出的力量有多大,而且那种无声而凶狠的涌动是防不胜防的。有时,抗一场前台下来,一双鞋都能穿的鞋底、鞋帮“离帮”了。尽管回家让母亲或老婆唠叨、埋怨一阵,可心里仍然是喜滋滋的。那时,许多年轻人为了显示自己的“能耐”,每逢自己村或外村唱戏,都要“吆喝”起来,一起去看戏,实际上是去“抗前台”,去展示后生的可畏,可畏的后生。本人也曾参与过几次,可惜当年的自己,身单力薄,伙伴们为了保护自己,不是几个人把我簇拥起来,就是让牢牢地扳住他们的肩膀,好一睹戏台上的精彩。大多时候是用脚尖点着地,有时干脆就被拥挤的悬在空中。悬起来时,有一种一不小心就要掉到不知道什么地方的不踏实感觉,这种感觉有时候超乎了愉悦的享受。由于在村里的时间不长,“抗前台”的享受也就那么能数出来的几次。不过,我很怀念那短暂而有趣的经历,很怀念那时友好互助、相处的就像亲兄弟似的伙伴们。“抗前台”这种历史遗留下来的特定的看戏方式随着文化传媒载体的多样化、层次化、现代化,随着人们文化享受的改变而更加人性化,早已退出历史舞台,不复存在。“抗前台”将成为人们永久的记忆。
说到品戏,不能不提永康那由于历史文化底蕴厚重所打造出来的具有“戏迷”的疯狂和执着,又有单一的戏剧评论家的部分知识,还有观察戏文、情节的细腻。这里,实在无法对他们做一个准确的定位,就称其为著名晋剧爱好者、非著名“戏剧评论家”。他们对每一出、每一个折子戏的概况、戏路、唱腔、板调,甚至道白、做作以至出场时脚步的前后顺序都烂熟于心。说他们挑剔吧,可说的头头是道,让许多专业人士、行家里手都找不出毛病;说他们出生梨园世家吧,也不是,然而他们却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欣赏、评论晋剧上。据传说,正是由于永康这一拨又一拨的晋剧爱好者,捧红了今年刚刚去世、享年百岁、誉满三晋的一位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当然,也有因为本村这些著名爱好者的高标准、严要求,加之与演员之间没有及时的沟通而产生误解、误会,而使一些演员在艺术生涯上受过一定的挫折和短时间的影响,但最终的结局是出于对晋剧的共同爱好,握手言和,重归于对艺术的交流和探讨,重归于对民族文化艺术的奇葩——晋剧的弘扬和发展。
好多演员既盼望、又担心来永康演出。在有众多懂艺术、懂戏剧、有数千人看戏的大村展示自己的艺术才华,自然很受锻炼也很风光。那种获得观众一次又一次叫好声的感受,的确很令人自豪和兴奋。一旦演出成功,那轰动效应,非同凡响,也许一夜之间,就会传遍十里八乡。那时候,农村可是演员们主要的演出阵地,千万不能丢失。可一旦把控、掌握不好,演砸了,让人一波又一波地“怼下台”,那名声也会随着人们的议论而一落千丈。是啊,无形的竞争比有形的竞争更残酷、更可怕。这就是一种既挑战自我、又挑战环境和舆论的风险。
说了品戏,我们再说说永康的演戏。永康人的自娱自乐、自演自唱,具有悠久的历史,很有群众性、传统性。村里人男女老少,人才济济,文武场具备,家当齐全,各种角色应有尽有。晋剧爱好者隔三差五地组织“闹票儿”。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上下普及革命样板戏时,永康村的票友们召集一批年轻人,组织起有五、六十人参加的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自己排练出《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红灯记》等晋剧剧目和一些自编的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经常为乡亲们演出。宣传队曾多次代表村里参加公社、市里组织的文艺汇演、调演,一次次捧回奖状、奖品。时不时还应邀到附近的兄弟村庄交流演出,均受到村民们的好评。在那特殊时期,这也是人们难得的精神大餐。时至今日,永康村依然活跃着一支票友队伍,虽然不在登台演出,但坚持每周活动两到三次。现在,尽管有电视、电脑、手机等媒介的普及,但他们的活动,他们的演唱,依然吸引着众多的乡亲们前来观看。他们在不遗余力地继承、使命般地坚守着这一传统。这是一种难以割舍的情结,这是永康人特有的一种秉性。
(王建武)
粉 墨 春 秋 寻 古 味
武 江 波
榆次近郊新开一古官道巷,于是与朋友结伴而游。
古官道巷是古时川陕晋通往京城的官道上一个供旅人休憩的驿站。宽敞的驿舍边有长廊、水车,还有几条热闹小巷,里面有各色当地风味小吃,还有豆腐坊、酒店、醋坊,还有一些特色的手工艺制作品,巷外还有生产食材的农家瓜棚菜地。由于刚刚开放,这里游人如织。
驿舍边的广场上屹立着一座古色古香的戏台。戏台不是很大,但在空旷的广场衬托下还是显得宏伟而高大。戏台两边摆着两排古代兵器架,上面插着刀枪剑戟等古兵器。
戏台的后台为封闭式,显得很厚重,也很沉稳。戏台的前台伸出,上面建有飞檐翘角的棚顶,形成三面均可观看演出的格局。棚顶由两根廊柱支撑,使古戏台的前台好似一只蹲伏的巨兽,随时准备跃起或是振翅高飞,给人轻盈、飘逸的美感。那两根笔直的廊柱上嵌一幅楹联,上联写官道:台上唱官道台下说官道各有所道;下联阐戏旨:戏里演民心戏外论民心别无他心。戏台正中高悬四字横联:粉墨春秋,很醒目,也很耐人寻味。
有朋友说,戏台中间可不置横联,置横联的戏台有几座?有的讲,置横联也不写此四字,哪有唱戏的叫自己粉墨春秋的?我端祥这几个字,觉得放置这里也挺好,能引人产生无限的联想和遐思。
粉墨春秋那几个字书写的古朴端庄很有韵味,寓意则更深广。看着那几个字,你会不由得想起戏台上的各种角色:生、旦、净、末、丑。那些造型各异的古妆戏者:有的浓妆艳抹,有的素衣淡描;有的眉目含情,有的杏眼圆睁;有的脸粉扑扑、嘴红嘟嘟的,有的则在鼻梁上着一撮白粉,滑稽中又隐藏哲理;还有那走路颤微微的老须生、精干漂亮的刀马旦、温婉贤淑的青衣、缠绵悱恻的才子佳人……更有那满脸大黑花,粗喉咙大嗓门,不知为什么他们叫“净”?我小时最怕听他们的吼叫,总是依偎在大人身边。
这些角色便在戏台这块小天地,演绎着一幕幕动人的故事,吟咏着一篇篇荡气回肠的诗章。农耕时代的生活节奏缓慢,人们可在漫漫长夜中细细地品味这动人的艺术。于是戏剧的每一声唱腔,每一个动作,都精雕细琢慢慢演练,那些抖袖子、甩翎子、踱步子,哪怕一颦一笑一回眸都有戏;于是台上嘹亮的唱腔、紧密的梆子,还有那念白、做打,表演的生动热闹;台下则人头攒动、挤挤擦擦、喝彩声声,观赏的如醉如痴;台下还有那年轻人免不了的打情骂俏和私下传情,成为现实中上演的鲜活剧情……
随着时代的变迁,生活节奏的加快,加之现代艺术的精彩涌现,传统戏剧的忠实观众逐渐稀少,古戏台下也开始冷清了。城里只剩下些大年龄的戏迷们在那里捧场,剧团一般都到乡下演出,那里还有传统戏剧的市场。
传统戏剧为求发展也在顽强改进,融入了声光电等现代艺术元素,走进了都市大剧场演出。新编历史剧《王家大院》就在舞美情景表现上作了不少文章,场景逼真、生动多彩,取得了好的视觉效果。
更有蜚声国内的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华晋舞剧团,继舞剧《一把酸枣》后又推出了一部古典舞剧,其剧名就叫《粉墨春秋》。这部舞剧描述了一个梨园戏班中的三个师兄弟在民国初年的人生沉浮,风格独特、色彩艳丽、情感浓烈、哲理深刻,生动地展示了戏人的粉墨人生,以对现实的反思,对历史的追忆,对人性的思考,淋漓尽致地展示了中国优美的传统文化。此剧虽是古典舞剧,但以现代多维呈现的形式展示,美的如诗如画,不仅红遍大江南北,而且海外巡演,让世界领略黄土地的古典风情。这充分说明古典艺术并非没有生命力,而是看能否与现代人的审美观结合起来。
还有一部大型电视纪录片,也叫《粉墨春秋》,是讲徽派戏剧艺术入京历史,
其顶级名伶余叔岩京城家中吊嗓,胡同都会挤满了人,盛况空前; 梅兰芳、程硯秋等京剧名伶打擂叫板,名震中华,堪称戏剧和戏人的传奇。 。还有一首京歌也叫《粉墨春秋》,歌唱着“白脸未必奸,黑脸未必丑…出将入相龙虎斗,才子佳人梦红楼……字正腔圆韵味存,说古唱今竞风流”。还有一首俗歌叫《歌唱脸谱》,唱出了后代与祖辈不同的审美观。
在晋中这块大戏台上还崛起过许多当地名伶,号称山西中路梆子派,单从他们的艺名也可看出他们都曾经名噪一时:“盖叫红、说书红、十三红、小十二红、果子红”…… …据史料记载,盖天红幼年丧父,随母改嫁,不堪虐待,十一岁进戏班,投身艺海。他刻苦用功,扮相俊雅,天生童嗓,高亢脆亮,常未曾出场,一句上扬声,喷口刚劲,声震云天,一泻千里,倾倒众人,人称“盖天红”。他出演《芦花》,由于幼年遭虐,中年丧妻,三子均在后妻膝下,演唱时,情动于中,声溢于表,使观众纷纷落泪,以致其生母、继父、后妻都不敢去观戏。同时代的“果子红”丁果仙还红到了北京、天津,人称“女胜于男”……那些名伶演唱者,有的唱腔激昂奔放,表现出黄土高原的豪放和苍凉;有的唱调婉转悠扬,显示出这块土地上人的柔情万种;还有的有非凡的做打之功,观者无不为之击节喝彩……名伶的表演使戏迷们如醉似狂,以致他们戏说自己:宁可跑得丢了鞋(hai),也不能误了名角的嗨嗨嗨…这些趣闻使这块土地上的粉墨春秋史更加丰富和鲜活。
粉墨春秋那几字很深邃,凝聚了多少戏人悲欢离合的人生岁月;粉墨春秋那个词很博大,蕴含着过去时代戏剧艺术的辉煌;粉墨春秋那句话很洗练,代表了我们民族古老灿烂的历史文化。
粉墨春秋那几个字放置在那古戏台上很庄重、很醒目,有画龙点睛之效,看着它我们仿佛听到古老的戏剧艺术回荡在历史时空中的袅袅余音。它和那端庄优雅的古戏台、车水马龙的古官道巷一起,散发着浓浓的古香,吸引着南来北往者在这里作客寻味。
2017.5.18日
郭全秀一出《算粮》,尽显青衣本色
毛守仁
在苏家庄的文殊庙开光庆典时,晋剧青衣名角郭全秀饰演《算粮》中的王宝钏登台献艺,获得满堂彩,把不易叫好的日场变得空前吸引人。
郭全秀扮相雍容贵气,嗓音宽厚宏亮,青衣本功,从唱、做、念诸方面,细致入微地刻划出一个底气充足,傲视群俗、大方、自信、倔强而有强烈个性的王宝钏形象,相府的三姑娘下嫁平民后遭遇坎坷曲折并最终获得成功的人生境遇,通过一出短短的折子戏,折射了出来。
《算粮》,整本故事讲忠奸之辨,批达嫌贫爱富的社会现象,然而,这折戏能成为晋剧的看家戏之一。却并非单靠这些大道理,而是用民间的家常理短、人情世故,来打动百姓,达到长演不衰。郭全秀正是把握住了这出戏的精采范儿,身段步步莲花,入情合理,唱腔清晰明亮、收放自如。自己在台上立得住,让观众在台下站得稳。
看戏,民间叫“看唱”,演员的唱功是首要的,郭全秀最初出名,也靠她的一副好嗓子,然而现在郭全秀对王宝钏的演释日臻成熟,不是一味发力亮嗓,而是将“这一个”的人物性格、情景中的人物关系及人物内心溶入唱腔内,显得变化多而层面丰富,以情带声,形成了她独特的腔嗓、清润的调韵。“曲儿小,腔儿大,”。如出场时的“十八载好比大梦一场”,行腔饱满,高亢与深沉俱从自信中生出,把王宝钏夫妻团圆后苦尽甘来的惊喜,而又深藏不露,要到相府中再次挑破世态冷暖面纱的心思,曲折地展现出来,为后面的情节发展做好基调铺垫。一句“王宝钏离寒窑自思自想”把情境的节点亮出来,“离寒窑”,既是行动的交待,也暗含了命运的转折。唱段稳稳称称显其大家身份,明亮却显其胸怀磊落,又用二音的飘逸点缀出她夫妻久别重逢抑制不住的欣喜。以情带腔,声腔便生出气韵。
而在“三妹妹有话对你言”这一唱段中,又是别一路风格,嬉笑怒骂皆有彩气,含而不露尽情耍笑。
郭全秀的嗓音本钱大,靠声音塑造形象,运用的恰到好处,难怪戏迷们沉醉其中。
郭全秀的戏文好,在这出戏里也尽得展现。尤其道白,更见功夫,俗话说“千金话白四两唱”,她的道白清楚明晰,喷口夺字,咬得出劲道,把相府之女王宝钏的身份、遭遇、及要强的性格淋漓尽致地“道”了出来。借用老子的一句话,“道可道,非常道”,此时的非常道,是因为正义在手,冤案将清、正气得呈,所以能笑立鸡群,呈现鹤状。而且此时的非常道,是经历了生命的华彩片章与悲苦百事后的生命高度,苦守寒窑十八戴后与丈夫重逢的欣慰之色,用贫贱夫妇的小手段裸露出来,情趣无限。这就是王宝钏去请薛平贵来相府算粮的一段相遇,本来是一段过场戏,没什么情节,却演得神色俱浓,这就是郭全秀对角色的把握十分地自信,这场二道幕前的戏,方言白用从容不迫,有情有趣,小动作平常话,洋溢出生活情调,感染了观众。在目前电视剧以浮夸的情节取胜的快餐文化消费成势中,郭全秀的《算粮》用稳稳当当的铺排,笔笔有致地来一番“描写”,用功力展现世俗人情中的柔软处。
当然,“小、杀、算,”是晋剧成熟的折子戏,郭全秀的演出有着很好的继承,借鉴。但她更多了些控制,少了些卖弄,拿捏的分寸更加准确。所以,唱功与做功的丰富素养在更多的限制中表现出来,就多了些张力。
控制,分寸感,这是美学的境界,郭全秀已经有能力根据剧情和塑造人物的需要控制声腔的轻重缓急,控制身段的分寸,戏文舒展自如,把一则老折子戏,唱得情有情调有调,人气十足、情绪饱满,见出个性,多年来,郭全秀孜孜不倦地追求艺术创造,有心耕耘,始有结果。
郭全秀简介
王爱爱之徒
郭全秀,国家一级演员,主攻青衣。毕业于晋中市艺术学校。现为晋中市晋剧团演员。
郭全秀主要演出剧目有:《下河东》、《打金枝》、《明公断》、《狸猫换太子》、《春江月》、《二进宫》、《芦花》、《算粮》等。
郭全秀曾获山西省艺术新秀评比一等奖;山西卫视“走进大戏台”第十八期擂主;山西省第九届戏剧“杏花奖”表演奖。
王爱爱简介
王爱爱,女,1940年出生在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郭家堡乡南关村。国家一级演员,山西省著名艺术家,主工青衣。
曾主演《打金枝》、《明公断》、《算粮》、《三上桃峰》、《走山》等剧目。现为全国政协委员、山西省文联副主席、山西省剧协副主席、山西省晋剧院名誉院长。王爱爱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培养成长起来的新一代艺术家中的杰出代表之一。
从艺50年来,在晋剧舞台上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特别是她创立的“爱爱腔”,独领风骚40余年,成为晋剧旦角声腔之翘楚,为后来者所效仿,受到广大观众和专家的普遍赞赏,并多次在全省和全国获奖。她的唱腔技艺是大大突破前人,现在已被专家们肯定为“爱爱腔”。
一生爱听“爱爱腔”
灵石 金寿
近日在《文化晋中》网站里读了毛守仁的一篇戏评。他对晋剧艺朮情有独钟,把晋剧青衣名角郭全秀扮演《算粮》中王宝钏这一角色的精湛表演描述得栩栩如生,勾起了我这个戏迷的戏瘾。
郭全秀是晋剧大家王爱爱的高徒,也是“爱爱腔”的的传承人。在诸多的晋剧名家中,我更偏爱晋剧艺朮家王爱爱独创的“爱爱腔”。不管身在何处,只要听到那字正腔圆、刚柔并济、婉转流畅的"爱爱腔",便如沐春风、如饮甘醴。这几年身居异乡,更是把听"爱爱腔"当作排解乡愁的保健品,每天照听不误。
要说到对“爱爱腔”的喜爱,还要从50多年前说起。那是1964年,一部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汾水长流》风靡全国。影片是根据山药蛋派著名作家胡正的同名小说改编的。那时候,山西山药蛋派的五位领军人物西(西戎)、李(李束为)、马(马烽)、胡(胡正)、孙(孙谦)正如日中天。胡正是灵石人,故事演的是晋中的事,再加上影片的主题歌《汾河流水哗啦啦》是由著名词作者乔羽先生所写,自然吸引了许多观众。我记得,那年夏天我高三毕业,正好是学业的空档期。高考过后的轻松自在和青春期的躁动犹如脱缰之马。就在那繁星满天的夏夜里,我连续三场连轴转,赶着看了这部令人难忘的影片。同时,也永远记住了那首动人的电影插曲和演唱这首歌曲的晋剧新秀“王爱爱”的名字。
就在两年之后的1966年"文革"初期,山西大学成立了红卫兵组织。在一次学校和社会同派红卫兵组织大联合大会上,当主持人突然宣布:下面请著名晋剧演員王爱爱和大家见面!立刻引起了会场上一片躁动,人们纷纷引颈注目,有的人甚至挤到过道前头,想抢着一睹心目中这位三晋红人的风釆。只见主席台后排走出一位身材苗条、长相清秀而略带羞涩之气的年轻女子,她热情地向台下的观众招手致谢,在简单地讲了几句话之后,便应大家的盛情邀请使出了她的拿手好戏,一展歌喉,为大家高歌一曲《汾河流水哔啦啦》。
“汾河流水哗啦啦,阳春三月看杏花……”悦耳的歌声犹如汾水长流沁人心脾,又像银瓶乍破响遏行云。她的歌喉是如此美妙,竟使万人大会的听众如痴如醉,忘记了时空,也忘记了喝彩。
之后,随着岁月的流逝和风云的变幻,王爱爱的名字始终在三晋大地上回响。虽然有过沉寂,有过无奈,然而她的"爱爱腔"却越传越远,越来越受到老百姓的欢迎。晋剧成就了王爱爱,王爱爱也成就了晋剧。就在那遭受磨难的岁月里,她依然执着地献身于舞台艺朮;就在传统戏日渐衰败的情势下,她依然坚守在寂寞的梨园与艺朮共存。无论是在北京的怀仁堂,还是在乡村的破旧戏台;无论是为国家领导人献艺,还是为普通老百姓演出;王爱爱都一如既往,一视同仁,一往情深地献出自己的技艺,也捧出了自己的一颗心。
王爱爱成功了,她成为当之无愧的晋剧艺术家,她的爱爱腔不胫而走,红遍三晋。然而,大家风度的王爱爱令人生敬。记得,1994年春节期间县上曾有幸邀请到以她为团长的山西晋剧院来灵石演出。那时候她已50开外,却依旧飒爽英姿,风采不减当年。当时由于县里接待条件有限,又怕对她招待不周,特意为她在县招待所准备了一个接待贵宾的大套间。她听说后,坚持婉言谢绝,说:我要和团里的同志们住在一起,不搞特殊化。在她的带动下,几位资深的老艺术家如田桂兰、马玉楼等都和她一起住在条件简陋的剧院招待所。
就是这样一位大牌名角,把自己的地位和享受摆得很低很低,却把舞台艺术的要求提得很高很高。在县上演出期间,一连三天,场场不拉。她带着为父老乡亲汇报演出的深情,把《打金枝》《金水桥》《算粮》等晋剧精品表演得淋漓尽致、出神入化,让我们这些小县城的戏迷们着实过了把瘾。人们在舞台上再次领略了虽年过半百但艺术炉火纯青的王爱爱,也感受到了这位全国人大代表德艺双馨的精神风貌。
王爱爱是晋中榆次人,她是家乡人的骄傲,是父老乡亲们的知音。家乡人也永远喜爱她,我一生都爱听她的“爱爱腔”。
不知不觉中喜欢上了看戏
正月里,由晋中市晋剧团演出的几场古装戏《七奶奶闹朝》、《女中孝》和折子戏《三娘教子》等晋剧在榆次文化艺术中心演出,我随着人流到剧场观看,剧场里座无虚席,台上演员们演的认真,台下观众们看的入神,观众们不时为演员精湛的表演而拍手叫好。
人们常说:“戏如人生”,看戏也如经历人生,故事中的情节在戏场里演绎,有的亲人在戏场里走散和消失,有的亲人在戏场里团聚,恶人在戏场里得到了报应,好人在戏场里也得到了回报,打动人的不仅仅是演员们精湛的表演,更多的是剧中的情节。
没有进剧场之前,我以为剧场里除了老年人是不会有多少年轻人的,但出乎我的意料,里面的年轻人也不少,有的还带着孩子来看戏,看着年轻的夫妇带着的孩子在剧场里跑来跑去,儿时和大人们看戏时的情景历历在目......
儿时,随父母和奶奶一起去剧院看戏,那时看戏只是图个热闹,并不懂剧中的情节和内容,大人们之所以愿意带着年幼的我去看戏,或许是想让儿时的我尽早懂得人生中做人的道理,她们认定戏中“好有好报、恶有恶报”的人生结局同样会在生活中演绎,大人们看的津津有味,我却在剧场里跑出跑进,大人们讲的那些“大道理”对于幼小的我是不屑一顾的,但大人们还是不厌其烦地翻来复去的讲,在大人们的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之中,我逐渐长大,也从生活的磨练中渐渐地读懂了生活,也读懂了戏文。只是生活中的戏文太长,等我读懂了人生时,我的头上也长满了白发。
长大了的我经常陪奶奶看戏,那时,我上班的地方离剧场很近,只要剧场演戏,我总要想法设法买两张票和奶奶一起去看戏,奶奶一听晚上有戏,晚饭便不吃了,怕的是看戏时上厕所不方便,从家里到剧院只有几分钟的路程,可和奶奶一起走就得提前半个多小时,每次看戏前,上厕所是奶奶的首要任务,等到一切都准备好了,我搀扶着小脚的奶奶一步三摇地往剧场走去。那时,物质的、精神的东西都很少,不像现在,电视、广播、网络文化应有尽有,想看什么节目,打开电视和电脑就可以看。那时,人们能看到的除了电影就是戏了,所以每次剧院演戏,剧院门前都挤满了人,没有买到票的人在等着有熟人带进去,每次演戏,剧院两侧的走廊都挤满了没有买到座位票的人,即使是人挤人,看不清台上演员们的脸,可人们听戏的劲头还是很高。我看戏的任务主要就是陪奶奶,戏中的角色演的好与不好,我并不在意,只是看着奶奶聚精会神的看戏,我就感觉很满足,感觉自己是个大人了,以为自己懂得“孝道”了。
奶奶看戏时准要准备一块手绢,看到伤心处会偷偷地擦眼泪,年轻的我感到奶奶看戏掉泪是为古人担忧,但等我经历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之后,才感觉看戏掉泪是替古人掉泪也是为自己掉泪,一个性情中人,是不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真正的性情人,不会是不关心眼中人的冷眼圣人。他们是有爱心,有同情心的。戏如人生,戏是人生的缩影。从一出戏中,多少能找出我们自己的影子,其中的悲欢离合、曲折坎坷正是我们生活的经历和心迹。
有两副关于演戏与看戏的对联流传日久,一副是“戏场小天地,天地大戏场”,一副是“做戏何如看戏乐,下场更比上场难”。人们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人们只看到台上的演员演得好,可有谁想他们在台后所付出的辛劳。
如今,几十年过去了,我也在不知不觉中喜欢上了看戏,在看戏的过程中体味着人生,那鼓师的叫板声一声声敲打着我的心灵,在自己人生的这个舞台中我也曾扮演过各种不同的角色,生活中的角色并不好演,面对纷繁复杂的人生与社会这个大舞台,我时而扮演其中的主角,时而又扮演着其中的配角,扮演配角的时候多一些,其中的酸甜苦辣不管自己喜不喜欢,有没有人喝彩都要自己给自己演下去,为了人生角色的完满,我必须坚持下去,因为家人、同事、亲戚、朋友都在看着自己,自己必须要学会怎样地工作和生活,在人生的舞台上一直演下去,演好自己的角色,不能因为自己的喜好厌恶人生,即使人生是一颗苦果,我也必须咬咬牙咽下去。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从小是听着晋剧成长的,从丁果仙、程玉英、王爱爱、张明清到王万梅、崔建华,这些演员用她们精湛的艺术表演让我看的入神,听名家的演出不仅是一种欣赏,同时也是一种学习。她们的演出不仅吸引了许多的老年人,还吸引着很多的现代人,那些剧中的故事千百年来经过人们的口传心教,已经成为了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古装戏中所演的人物是我们几千年文化的沉淀和精髓,老祖宗遗留下来的历史文化遗产教育了我们一代又一代人,那高亢的戏文和婉转的劝解人的戏词,虽然在我年轻的时候没有听懂,但那些做人的道理却影响了我的一生。
儿时的往事就像家乡的小溪中的流水,流向了江河,沉淀到地下的让我挖掘出来后也渐渐化为了我心中的一个美好的梦境。我想,她还会随着岁月的流去留给我们的子孙,虽然我的孩子他现在还不会喜欢晋剧,但等他成熟后的那一天,他也会喜欢上的,因为那是我们的灵魂。
王秀平
什贴桥头是著名折子戏《三岔口》的发生地
山西对许多历史文化资源缺乏了解,家底不清,一些很有价值的文化资源没有被挖掘。
《三岔口》为传统短打武生剧目,什贴桥头是发生地,故事说的是宋朝年间,焦赞因杀死谢金吾而被发配到沙门岛,途中住进刘利华店中。任堂惠奉命暗中保护焦赞,也住进此店。夜间,任刘双方发生误会,一场恶战,焦赞出面,方解此围。
《三岔口》一名《焦赞发配》。取材于《杨家将演义》第二十七至二十八回。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李少春擅演此戏,并将其发扬光大。
晋中有个戏研室
一位晋中市文艺工作者在戏研室呆了5年,很多地方都想要他,但是他没有走,因为有一种责任,当看到这个电视剧后,深有感触的时任晋中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戏研室主任张喜明,言词恳切地讲述着基层文化工作者的现状。“原生态音乐电视连续剧《大河风歌》就是描写我们这批人的。”
2009年冬,晋中戏研室和剧团联合打造大型新编历史剧《西周大夫》,剧组在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内就完成了剧目的音乐设计、灯光设计、舞美设计、剧目定型等工作。
2004的,市戏研室组织专业队伍精心创作改编移植了一批教育未成年人题材的剧目《偷南瓜》、《失学》、《招聘爸爸》等。
这个单位就是晋中市戏剧研究创作室,人不多,作品不多,但却是晋中文化局下设的唯一一个研究加创作型事业单位。这个单位名气也不大,需要你关爱。
李林虎 1936年生,山西太原人。1953年毕业于山西农学院。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山西剧协理事,山西曲协理事,二级编剧。山西晋中文化局戏研室主任。1956年开始艺术创作,先后在省以上报刊发表过小品《一场时事测验》,小说《侦察兵虎口夺枪》,曲艺《夜袭》、《红兜肚》、《女皇梦》等,戏剧有《勒羊记》、《八仙辞职》、《一眼新窑》、《镇台雪文》、《争分夺秒》、《闹公堂》、《太行英雄》、《焦裕禄》、《美女蛇》、《女中孝》、《三喜临门》等。获得地区及省奖励的有《太行英雄》、《乔厂长上任》、《古井台》、《三喜临门》、《赏金》、《女中孝》、《旧闻新聆》等。
秦书瑞,男,1962年4月出生,山西盂县人,党员,二级作曲,晋中市戏剧研究创作室副主任。几年来陆续完成了十几部戏的音乐创作,并获多项奖励。大型古装故事剧《宫变》在参加第八届中国映山红民间戏剧节目演出中,荣获“优秀音乐设计奖”,省电台“大戏台”栏目曾把采坊自己的录音,制作成专题节目并播放。《宫变》在参加省第十届“杏花奖”评比演出中,荣获“音乐设计奖”。传统系《芦花》在参加省第十届“杏花奖”评比中,荣获“音乐设计奖”。现代戏《香魂女》在参加省移植剧目调演中,荣获“音乐设计二等奖”。小戏《牛嫂戏官》在参加省“三小”调演中,荣获“音乐设计二等奖”。2007年12月《调寇》、《芦花》分别获太原市首届“艺术新秀”、“音乐设计奖”。2007年10月被评为中共山西省委联系的高级专家。2008年6月被晋中市文化局机关党委评为优秀党员。2006年至今陆续创作了《春晖》、《忤逆坟》、《杨门女将》、《哑女告状》、《游西湖》、《起解》、《胭脂河》、《白蛇传》、《予让刺赵》、《三姐下凡》等剧目。
趣谈晋中戏迷
张春亭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上至朝廷,下到民间,或官宦,或庶民,或仕,或农,或工,或商,五行八作,百般所迷,尤以戏迷之众、之广,在社会生态中堪称一绝。
《红楼梦》中的戏曲,集各民族戏曲之大成,可谓博大精深。其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作者曹雪芹用一回的篇目浓墨渲染,对戏曲的喜爱和痴迷可见一斑。清代八旗子弟凭清廷所发龙票,赴各地演出子弟书,不计报酬,为清廷宣传。因为他们的“老佛爷”慈禧就是一个十足的戏迷。
戏迷也分三六九等,广义上喜欢看戏和唱戏入迷的人统称戏迷,其中铁杆又称票友,在戏迷中要高一筹。票友大多为自唱自娱,抑或只为捧角,如清朝皇帝爱新觉罗·载涛、袁世凯公子袁克文、北京同仁堂经纪人周子衡和上海滩的杜月笙、银行老板冯耿光、张伯驹、著名作家老舍、夏衍、赵树理等,都是造诣很深的名票。在戏迷中,有不少人由业余转为专业演员,甚至成为名角。在山西,一代晋商就是一个强大的戏迷阵容。在三晋这块黄土地上,他们与晋剧相扶相携,互助共荣。在一定意义上,晋商可谓晋剧成长的摇篮,晋剧则是晋商的精神家园,这种传统一直延续至今,成为晋剧发展与繁荣的强大支柱。
在今天,从城市到乡村,从公园到广场,从农家小院到街角旮旯,都可见到戏迷或大或小的群体活动。我认识一位A先生,著名作家。因工作关系,打交道多了,后来成为朋友。他生于北平,早年因故下放山西。先生无论京剧、昆曲,还是越剧、评剧,到后来的山西梆子,可谓无所不通。单说京剧,他可以从徽班进京谈起,到梅(兰芳)、尚(小云)、周(信芳)、马(连良)到李万春、袁世海、金少山,再到裘(盛荣)派、谭(鑫培)家军,一直到如今的“黄金搭档”于魁智、李胜素。对诸如《霸王别姬》、《贵妃醉酒》、《宇宙锋》、《四郎探母》、《盗御马》、《四进士》等经典传统剧目都有一定的研究。作家有作家的派头,但兴致所至,先生会抖起身架来一段《醉酒》(四平调)“海岛冰轮初转腾,见玉兔,玉兔又东升。那冰轮离海岛,乾坤分外明。皓月当空,恰便是嫦娥离月宫……”。他对汤显祖的《牡丹亭》也赞赏有加,说起来就陶醉。他崇拜汪曾祺,《芦荡火种》智斗一场 “摆开八仙桌,铜壶煮三江……”,那叫个绝!谈到晋剧,先生可以从元曲谈到山陕梆子,从蒲州梆子再到晋剧的中路梆子、北路梆子,耳熟能详,头头是道。他可以将从民国到现今的晋剧名伶随口说出一大串,像丁(果仙)、牛(桂英)、郭(凤英)、冀(美莲),程玉英、花艳君,再到王爱爱、刘汉银、武忠、栗桂莲等,包括生、旦、净、丑各个行当的唱念做打,一招一式,各样绝活,都能评论一番,诸如翎子功、帽翅功、梢子功、髯口功、椅子功、水袖功以及喷火、杠技、甩纸幡等,如数家珍,即便是行家也对其佩服得五体投地。
B君是位干部,关于B君,流传着一个段子:他夸口说与省内某名角说过话,知情人揭出真相是,散戏后戏迷们挤着拥着一睹名角风采,名角说叫大家让一让,B君连连应声:好!好!这似乎为调侃,但B君对戏剧的痴迷确是真真切切。他对戏尤其是古装戏看得多,也懂得多。像《打金枝》、《骂金殿》、《曹庄杀狗》、《牧羊圈》,以及《空城计》、《蝴蝶杯》、《鞭打芦花》、《火焰驹》都能说上一套。光《下河东》不知看了多少遍,最有研究的还是杨家戏,像《李陵碑》、《杨门女将》什么的。当然也免不了将《武家坡》的军爷误倒成薛仁贵,将《梅降亵》说成《梅降雪》,凡此种种,但丝毫不能因此而否认B君老戏迷的地位。他对城内戏迷活动点及城郊四关八村的集会了如指掌,只要有戏,无论刮风下雨,场场不落。为此引发家人怨气,但终归是我行我素,依然如故。
在我老家的镇上,也有一帮铁杆戏迷。C先生系旧工商业者,后来转供销社工作。先生爱戏,也懂戏,是镇上很有名望的票友社主,省内及周边省份的剧团对其悉数知晓。大凡剧团来镇上演出,都要登门拜访,叫“拜山门”。于是先生便会吩咐手下一干跑前跑后,全力效劳。从演员住宿到演出场地,悉数安排妥贴。演员自会卖力演出,否则对不住先生。先生是镇上有头有脸的人物,演不好先生脸上挂不住,在当地也会断了台口。另一位是D君,手工业者,但似乎常年以自乐班为主,方圆百里的婚丧嫁娶,红白喜事,像样人家都要请僱,抖抖场面。D君五大三粗,惯常嘴上叼着香烟,一顶赵本山式的帽子下,耳廓还会夹上一支。D君之所以为班主,自有一套,文武场各样家伙都能拿得起。单说打板,敢对省内著名鼓手贾炳正评头论足,说三道四。在他操持的自乐班里,开本戏是没问题的。D君主铜锤花脸,最拿手的唱段是《铡美案》中的包龙图。要是哪场缺了人手,他也会细着嗓子来一段青衣小旦的,无论《算粮》的王宝钏还是《起解》的苏三,都能引来一片喝彩。
在戏迷中也有这样一族,他们看戏图的是一种氛围,一种快乐。看戏是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似乎也成为他们的生活方式。前几年认识的一位司机朋友E,五十出头,却是近三十年的资深戏迷了。E君膀大腰圆,胡子拉碴,但一脸福相。他说坐在剧场里看戏没意思,还是乡下露天场子过瘾,挤着、扛着,要的就是那股子劲。挤在台口,哪个武生少翻了筋头,看得真切,哪个角儿唱丢了词或走了调,听得仔细。戏迷间也口味不一,各有所好,各执己见,为此会互相抬杠,甚至口角。但抬归抬,嚷归嚷,散戏后下得馆子,就着花生豆,二两酒下肚即烟消云散。他们通常会掌握剧团的行踪,哪一天哪一位名角出场亦悉数知晓。如今他们建起了微信群,情报更快捷了。
舞台是人生的一面镜子。有一副楹联如是说:“戏剧本属虚,虚非为虚,虚内寻实,实非为实,虚非为虚,虚虚实实,方寸地生杀予夺,荣辱贵贱,来做千秋事业,莫道当局是假;弹唱原为乐,乐中有忧,忧民之忧,乐民之乐,乐乐忧忧,顷刻间悲欢离合,喜怒哀惧,现出万代人情,须从戏里传真”。在虚与实、乐与忧的转换中,戏迷以戏体味人生,戏因戏迷日臻完善,彼此互依共存,相映成趣,其间蕴含着多彩的社会生态和浓厚的人文精神。古今真乐府,天地大梨园,世间万象,怎一个戏迷了得!
乡村剧团写实
剧团的饭,剧团的床,剧团的女人吓死郎! 远看剧团像天堂,近看剧团像银行!到了剧团一看像牢房!
个个都说剧团好,个个都往剧团跑!都说剧团伙食好,酸菜面条吃个饱!都说舞台环境好,灰不溜求真烦恼!天天演出天天愁,不知何年熬出头!好女不嫁剧团郎,一年四季他很忙,春夏秋冬不见面,回家一包烂衣裳!我是一个剧团郎,背井离家在外闯,白天累得腿发软, 晚上仍为演出忙;朝靴穿破路还长,何时才能回家乡,思乡痛苦心里藏,四海漂泊习为常,长年累月在外奔, 不能回家陪爹娘;老婆孩子没法管,亲戚朋友见不上,心中有苦说不出, 回答只能笑来挡;工资一点泪成行,怎能买起车和房,压力大得气难喘, 前途在哪路迷茫;朦胧月色撒地上,兄弟把酒聚一堂,后悔走上这条路, 同舟共济把帆扬。
表面风光,内心彷徨;容颜未老,心已苍桑;成就难有,郁闷经常;比骡子累,比蚂蚁忙; 前台演出受罪,唱着心里憔瘁.为了金钱吃苦受罪,台前幕后终日疲惫.马锣一响立即到位,一年到头演出受累.劳动法规统统作废,浑身上下伤病累累.借点小酒喝醉,不伤感情只好伤胃.抛家弃子愧对长辈,半生蹉跎劳成残废. 外面挣钱外面花,根本没钱寄回家。娶了老婆用不上,生了孩子管不上,买了房子住不上,青春撒在舞台上。艺术生涯带走了我的青春,舞台上抹走了我的希望,马锣声一声声敲击我的心房,迷糊中我进入梦乡,梦见在沙堆上轻舞飞扬,我笑问上帝:"我们的路在何方?
来到剧团,深感后悔; 一载青春,白白浪费; 演出生活,真不好混; 早起晚睡,又困又累; 闹钟一响,掀开热被; 伸伸懒腰,还想在睡; 逼于无奈,洗刷速起; 急急忙忙,整理必备; 早餐馒头,今人反胃; 不到中午,肠胃开会; 这种生活,深有体会; 休息时间,令人回味; 想打电话,话费太贵; 演出时间,不敢犯规; 雁儿纷飞,爱得好累; 天涯何处,玲珑翡翠; 梦中情人,无缘相会; 仰天长叹,欲哭无泪; 自己太笨,不赖社会…
远看剧团像天堂, 近看剧团像银行, 到了剧团像牢房, 不如回家放牛羊, 个个都说剧团好, 个个都往剧团跑, 外面挣钱外面花, 哪有钞票寄回家, 都说这里工资高, 害我没钱买牙膏, 青菜里面加青草, 都说这里环境好, 蟑螂蚂蚁四处跑, 都说这里演员帅, 个个平头像锅盖, 年年演出年年愁, 天天演出像只猴, 一天三开无报酬, 天天挨骂无理由
平遥晋剧脸谱艺术渊源
肖 旭
山西是戏曲大省,戏曲文物俯拾皆是。而平遥作为我省人文资源大县,所孕育的民间艺术更是光彩照人。且不说平遥推光漆器,单是流传下来的晋剧脸谱,就极具科考价值。
据考证,山西有近五十个剧种,其中中路梆子戏流行于晋中平遥一带,蒲州梆子、北路梆子同属于山陕梆子。100多年前蒲州梆子北移传入晋中地区,在原有的基础上融合了当地民间音乐与秧歌,从而形成了一个新型剧种。1930——1940年左右开始沿用晋剧专用名称,是山西省影响最大的一个地方剧种。
当时的平遥商号林立,号称“海内最富”,晋商的发展直接带动了晋剧的繁盛。许多著名的班社就是由富商直接兴办。像大祝丰园、小祝丰园、天梨园、自成园等班社有三十余家。笔者在南依涧婴溪村考察时,在三教庙戏台中发现了自成园活动的痕迹。试想,在那个“无庙不成村”的年代,在如此偏僻的地方中,有自成园活动的痕迹,可见当时晋剧的繁荣。
剧中各种五颜六色的花脸,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物都有其特定谱式与色彩,即使站在远处也能一眼认出是哪个角色,这就是脸谱的功能艺术效果。脸谱是戏曲表演的一种重要手段与特殊化妆艺术,运用写实和象征并借鉴民间民俗图案相互融合的一种产物。
传统晋剧脸谱相比京剧脸谱简朴。黑色的主框架与色块间大都不开白色线条,而京剧脸谱则开白色与灰色线条相间的修饰。早期的晋剧脸谱勾绘较为简单,净角只用食用油调和铅粉、朱砂、烟锅黑配制成黑、白、红来勾脸,成语“粉墨登场”就是由此而来的。
随着晋剧的繁荣发展,脸谱的图案纹饰与色彩除了借鉴其他剧种脸谱的优点外,自身也不断改进。先后增加了蓝、黄、绿、粉、青、灰、金、银等十多种色彩。晋剧脸谱细化俗称大花脸、二花脸、三花脸(是指丑角)、武花脸等。按谱式上分为整脸、三块瓦脸、十字门脸、碎花脸、元宝脸、象形脸、斜脸、和尚脸、太监脸、神怪脸等十余种。例如关公脸谱是整块红色的色块就叫红整脸,曹操脸上大都是白色的就叫白整脸,杨七郎的脸上用一个“虎”字分割成碎块的黑色所以就叫黑碎花脸。
如按其性质又可分为四种:
一、指事性脸谱:如关公的形象是面如重枣、卧蚕眉、丹凤眼,号称美髯公。也有一说是他曾杀人遭官府通缉,遇神仙点化变成重枣颜面,不易被人认出。
二、假借性脸谱:如张飞、焦赞是黑十字门脸。他们的后代张苞、焦玉就沿用父辈脸谱加以变化。
三、会意性脸谱:如李刚、姚刚、薛刚因名中含有“刚”字,其性格刚烈耿直,所以就会其意勾以黑色为主色的的脸,谓之“三刚不见红”(在京剧种同有)。钟馗死后恨福来迟,艺人们就借助民俗图案在他额头上绘一蝙蝠寓意福到。
四、形声性脸谱:如据其姓氏和名讳勾脸,如金兀术就勾画金色的脸谱;赵玄檀名中有“玄”一字即勾黑脸;五象形脸谱,姜维善于八卦就在额上画一太极,为取形象征,这些都是约定俗称的。浓缩世态百相的平遥纱阁戏人脸谱就是当年晋剧脸谱的活化石。
晋剧名伶荟萃,流派纷呈,经过数百年的发展与不同班社历代艺人的不断揣摩和创造,形成了不同的勾勒风格与脸谱艺术流派。
乔国瑞(1882—1957)艺名“狮子黑”,工大净、博采众长、自成一派。他所勾画的钟馗、曹操等脸谱构图简练大方,气势磅礴,线条流畅。
王正魁(1910—1983),工大净、二净,艺名“京二黑”,在继承传统晋剧脸谱的基础上,吸取京剧脸谱之长。在三块瓦脸谱式的额间装饰不同的图案,达到区别人物身份及其个性的艺术效果。他所画的马武、许褚、秦始皇、徐彦昭等脸谱构图严谨、灵活而不失庄重,在行里行外享有极高声誉。
时至今日,晋剧脸谱在舞台上已经基本上销声匿迹了,取而代之的是京剧脸谱。晋剧艺术家们在舞台唱着山西梆子,却画着京剧脸谱,不能不说是个遗憾。就连相关的图片资料也很稀缺。在北京梅兰芳纪念馆内藏有为数不多的晋剧脸谱图样,晋剧脸谱虽然不在舞台上使用了,但它是数百年间、几代艺人流传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所以应该把这一门独特的艺术发扬光大。
晋剧脸谱从展示形式分为舞台脸谱与工艺脸谱。平遥纱阁戏人中的脸谱就是从舞台脸谱转变成工艺脸谱的。后者发展的空间很大,也便于传承与生产性保护。本人通过数十年的搜集调研,整理出四大梆子戏脸谱五百余幅,晋剧脸谱占到一半以上。
工艺脸谱是近距离观赏的工艺品,所以要求比舞台脸谱更画工精细。我县先后有许立廷(清末)、张育人、巩九伦等数十位艺人从事相关的整理与研究。工艺脸谱是舞台脸谱的再现与延伸,大件一般为居家装饰品,小件为各种生活饰。
制作工序分为脱胎、阴干、打磨、打白底、构图、着色、罩漆、组装、粘合等十几道工序。从材质上有泥塑胚子、环保纸浆胚子、木质胚子、石膏胚子等。用色一般采用国画颜料、水粉颜料、丙烯颜料。有挂件饰品、摆件、大、中、小号光头脸谱、精品漆板壁挂等品种。平遥的工艺脸谱已经具有一定规模,独具的特色工艺品每天都在市场第一线展示,经受市场考验。
2008年在平遥国际摄影展期间举办的“平遥肖旭脸谱面具艺术展”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是山西省内第一次专业性的工艺脸谱展览。之后脸谱作品在2009年6月参加“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大展”时受到了各大媒体与观众的青睐,所带的数百件晋剧脸谱在四天内几乎”销售一空,整个展厅是人气最旺的一家。这些都证明晋剧脸谱的魅力所在与市场所在。”
2009年2月在北京农业展览馆举行的“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使非遗的保护形成空前的高潮。随后“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织专家在山西展开一个多月的调研,调研结果出炉——生产性方式保护在山西不仅大有作为,还开辟出一条新的就业门路”(引自《山西晚报》)。
要想把晋剧脸谱艺术发扬光大,除自身努力外,还离不开各级政府的重视与扶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弘扬地方文明,振兴民间艺术。
晋中人不可不了解的晋剧第一剧目
《打金枝》是名符其实的晋剧第一剧目,即使你或你的家人再不喜欢看晋剧,也请一定抽时间欣赏一下这一剧目。
故事大家请熟悉:汾阳王郭子仪寿辰,作为郭子仪儿媳的升平公主并未前去拜寿,因为她自持是皇帝之女,君拜臣使不得。郭子仪之子、当朝驸马郭暧,怒气冲冲回至驸马府,打碎宫灯闯入,质问公主为何不去拜寿,于是小夫妻们争吵起来;郭暧一怒之下打了公主。盛怒之下,公主去向父皇母后告状。代宗皇帝假意动怒,不顾皇后和公主的劝阻,执意上殿去斩郭暧。
郭子仪绑子上殿,请求皇上治郭暧的死罪,皇上不仅不斩还将郭暧的官职连升三级。回至后宫,父皇母后一起劝说小夫妻们。接着,郭暧对公主百般哄劝。最后,小夫妻们终于重归于好了,父皇母后看着这对没少让人操心的孩子,欣慰地笑了。
这出《打金枝》可是骨子老戏了,活跃于舞台太久太久了,对于观众们来说太熟悉太亲切了。山西省南部地区流行蒲剧,蒲剧又叫南路梆子、蒲州梆子,流传到晋中形成晋剧,流传到晋北雁门关以北形成北路梆子。蒲州即如今的山西永济。蒲州与陕西的同州仅一河之隔,因此蒲州梆子与同州梆子经常同台演唱。同州梆子是陕西梆子(即秦腔)的一个支脉。同台演出时又叫山陕梆子。
据各种资料介绍,山陕梆子流入河北,逐渐演变成新的梆子剧种,至今已有一百七十余年历史。因受秦腔影响形成,当时就叫做秦腔,解放后,为与西北的秦腔加以区别,命名为秦剧,后正式定名为河北梆子。河北梆子在清光绪年间(1875—1908)成为流行于全省的大剧种。而在其发展历程中,根据这个剧种在不同地区的不同演唱特色,逐渐形成了三大流派:河北的直隶梆子(河北在清朝称为直隶)、北京的京梆子、天津的卫梆子(因天津在清朝建立过天津卫)。
晋中是晋剧保真不假的老家
狭义的晋剧即中路梆子,中路梆子为蒲剧北上晋中演变而成。在其演变过程中,艺人为适应当地群众的欣赏习惯,吸收、融合了祁(县)太(谷)秧歌、汾(阳)孝(义)秧歌的腔调及打击乐,在语音、唱腔、表演方面均发生变化,形成了高亢激越而又清新柔和的风格。
在晋中出现的本地班社有清道光、咸丰年间临县的“德盛班”,灵石苏溪的“双庆班”,介休“竹风园”及榆次聂店的“四喜班”等。至同治年间,祁、太票号大为发展,商业资本远及京、津、苏、杭等地,为中路梆子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经济基础。徐沟县孟封乡尧城村奶奶庙戏台上留有“同治十二年,四月初八、初九、初十日,祁邑上聚梨园到此一乐”的题壁。当时的祁县上、下聚梨园是驰名晋中的中路梆子“字号班”,它到清徐乡村演出,班内重金邀集南北名伶,两班轮番出演,且在音乐上进行改革试验,说明当时中路梆子已进入发展时期。
中路梆子形成初期,以蒲籍演员为主,较著名的有“老十二红”、“一千红”、“八百黑”、“九百黑”、“玉印黑”、“天明亮”、“老三盏灯”、“老元儿红”等,然后由蒲籍艺人培训中路“娃娃”(学艺儿童)。这种以蒲籍艺人为主到以中路艺人为主的过渡,经过了四五十年,约在19世纪末完成。代之而起的中路籍名艺人有“油糕旦”、“三儿生”(孟珍卿)、毛毛旦(王云山)、“十二红”(杜福盛)、“盖天红”(王步云)、“十三红”(张锦云)、“说书红”(高文翰)、“狮子黑”(乔国瑞)等。这批早期的中路籍演员,在艺术实践中大胆吸收晋中民间艺术, 显示出中路地方特色,有力促进了中路梆子的发展。
中路梆子早期还沿着通往绥蒙的商路向北扩展其活动区域。张家口时为商路重镇,人口密集,贸易兴隆。据记载,清末张家口“大部分商业,都操在山西人之手。因此山西梆子腔便占据了娱乐事业的第一位。“老十三旦,是人所共知的”(《立言画报》,1942年209期3页);“山西人于张垣实具有最大之势力,因之所演之戏,亦以山西梆子为主”(《立言画报》,1942年204期4页)“口西北三十里之万全县,……偶然提到张家口之山西梆子,则视为至高且贵之戏剧,故此祭科神拉来之园子戏,演时真能万人空巷”。“落籍”于“口外”的中路梆子,艺术水平提高得很快,对山西内地也产生了巨大影响。如唱花脸的“老狮子黑”(张玉奎)、郭寿子、张胜林,唱须生的“十三红”(张培亭),唱小旦的筱桂桃等即是“口外”培养出的名伶。内地有不少刚出科的演员,也要先去张家口、归绥(今呼和浩特)、包头等地献艺,并同流布在那里的其他戏曲艺术进行交流,一旦回到晋中便声誉大震,观众称之为“从口外回来的名角”。直到今天,中路梆子仍是内蒙古、河北张家口地区及冀西井陉一带、陕西榆林地区的主要戏曲剧种,并有不少职业剧团。清末民初,依仗晋中盆地发达的商业经济和文化素养,中路梆子票社方兴未艾,许多商人和自由职业者热衷于吹拉弹唱,常与职业艺人研讨唱腔,切磋技艺,对中路梆子音乐、唱腔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治、光绪年间,太谷北洸村曹克让创办的“三多堂”自乐班,每年腊月邀集名伶交流竞艺。此外,太原县城的“聚文会”,太原城内的“济生馆”,祁县的“戏曲研究社”等,都曾享誉一时。
从清同治元年(1862)至民国10年(1921)历时50多年间,是中路梆子走向成熟的时期。本世纪20年代末,以大女子、二女子、大牛牛、二牛牛、丁巧云、丁果仙为代表的一带坤伶相继出现于舞台,他们以俏丽的扮相和柔美的声腔独领风骚,以致民间有“男的不如女的,‘盖红天’不如‘二果子’”的舆论,引起中路梆子的一次大变革。从此,坤伶声誉鹊起,人才辈出。本世纪30年代,中路梆子发展达到鼎盛时期。丁果仙(果子红)、张宝魁(筱吉仙)、“三儿生”(孟珍卿)、“狮子黑”(乔国瑞)、高文翰(说书红)、李子健、盖天红、王云山(毛毛旦)等中路梆子各派名伶相继进北平演出,轰动剧坛。同时,中路梆子艺人与京剧同行进行了广泛的艺术交流,丁果仙以《反徐州》同京剧表演艺术家马连良的《四进士》互相学习,吸收了京剧的艺术营养,使中路梆子在艺术上得到提高。
民国26年(1937)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太原和晋中平川的戏曲艺人纷纷出逃。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抗日根据地,有许多文艺团体演唱中路梆子。晋绥根据地先后组建的七月剧社、人民剧社、吕梁剧社、二中剧社,太岳根据地的新华农村实验剧团、沁源绿茵剧团、太岳中学业余剧社等,演出了《打金枝》、《反徐州》、《陆文龙》、《红娘子》、《千古恨》和现代戏《新屯堡》、《血泪仇》、《王德锁减租》等,移植上演了新编历史剧《三打祝家庄》、《逼上梁山》等。音乐家常苏民等专门对晋剧音乐进行了搜集整理。解放战争时期,有的团体随着解放大军挺进西北,直下西南,有的晋剧工作者在其他省区扎根落户,使中路梆子的活动区域和影响进一步扩展。
40年代,晋剧舞台又出现了如张美琴、“子都生”(刘少贞)、牛桂英、郭凤英、冀美莲、“夜明珠”(王艳凤)、“周瑜生”(孙福娥)、任玉珍、程玉英、花艳君等一批著名演员。50年代初期,戏曲界进行民主改革。政府文化主管部门组织力量,吸收晋剧老艺人参加,对旧有剧本进行审查鉴定,《打金枝》等145个优秀传统剧 目继续保留演出,对《双罗衫》等91部精华与糟粕共有的剧目做了修改,明令停止演出《杀子报》等一批坏戏。与此同时,陆续介绍和辅导各剧团上演了百多个新剧,其中有反映农民革命和反抗封建统治阶级压迫的《鱼腹山》等历史剧,有反映民主革命斗争的《白毛女》等现代剧。在1952年全国第一届戏曲会演期间,晋剧演出经过加工整理的《打金枝》、《蝴蝶杯》和《赠剑》等传统剧目,晋剧表演艺术家丁果仙、牛桂英、冀美莲、张美琴、王银桂、梁小云、刘仙玲、郭凤英等分别获得演员一、二、三等奖,老艺人乔国瑞获荣誉奖。
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党和政府为了继承和发展中路梆子的传统艺术,成立了戏曲学校和培训班,培养出新一带晋剧演员。这批演员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成为晋剧舞台上的中年骨干力量。这批人中有的名闻遐迩,饮誉全省。
有省晋剧院及太原市晋剧团的王爱爱(青衣)、田桂兰(花旦)、冀萍(小旦)、武忠(须生)、郭彩萍(小生)、阎慧贞(须生)、肖桂叶(花旦)、刘汉银(须生)、张友莲(刀马旦)、高翠英(刀马旦)、李月仙(须生)等;有在晋中一带负有盛名的程玲仙(小旦)、张鸣琴(须生)、侯玉兰(花旦)、王万梅(青衣)等;有在大同、雁北一带观众中颇有影响的筱桂香(老旦)、李树琴(须生)、杜玉梅(小旦)、李爱梅(小生)、李玉成(须生)等。
2006年5月20日,晋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1月7日,山西省政府日前向文化部正式提交申请,晋剧将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佳实践项目”。全世界仅有3项最佳实践项目,而中国在这方面暂时还是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