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剧观察】
在不学有术的时代潮流下,编剧尽可以无知无识,胡编乱造。在他们看来,所有的历史都可以用青春偶像剧来包装。他们可以将惨烈的宫廷政治解构为妃嫔之间的吃醋宫斗;可以将残酷的文字冤狱,解读为文人的无聊滋事;可以将近三百年来为民族独立前赴后继的奋斗痛史,在娱乐至死的电视剧里,人为地进行了和解。
披着“青春偶像”外衣也不能胡编乱造
近几年来,国产电视剧往往创意贫乏、结构松散,质量让观众难以抱有幻想。在娱乐资本大鳄横行的时代,“故事不够鲜肉来凑”,造成荧屏雷剧滚滚、神剧横行。小鲜肉们的片酬问题甚至成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们的议题。但在看了几集青春偶像武侠历史剧《龙珠传奇之无间道》(以下简称《龙珠》)之后,故事之幼稚和乱扯,超出了我的想象。“胸有块垒”不吐不快,吐槽不仅仅是针对《龙珠》,更是针对当下所谓历史剧的痼疾。
明朝抗清名将李定国在《龙珠》的形象,已经激起许多略知历史的观众的愤慨。也不知编剧什么样的脑洞,能编出有一个跟李定国长得一模一样的弟弟在康熙身边当太监,难怪有义愤填膺的网友说编剧侮辱民族英雄。除了“放飞自我”在历史的间隙进行臆想,各种历史细节也丝毫不考究,比如明代遗民直呼崇祯名讳、瓜尔佳氏鳌拜的府邸牌匾赫然写着“鳌府”这样令人啼笑皆非的桥段,在片中比比皆是。主创对待作品如此随意,却不知哪来的脸面天天在自媒体上与吐槽的网友掐架。
莎翁说“太阳底下无鲜事”,天底下的故事再多也不过于“爱”和“死”,所以一部莎士比亚全集、一部大仲马的小说集和全套“飞雪连天射白鹿”的内容,也不过爱恨情仇而已。但它之所以是经典,就是这些作品会讲故事,能吸引人。故事的套路也尽可以模仿,如金庸老爷子对大仲马故事结构的临摹。但模仿不是将故事讲成童稚化的叙事和随意的历史构建,尤其是这部披着“青春偶像历史剧”外衣的《龙珠》。
家国大义在“古装偶像剧”里变得轻浮
电视剧没有结束,但《龙珠》故事最大的戏剧性,就是身负国恨家仇的明公主和满族皇帝康熙相爱无疑。前朝公主和当朝君王的情感纠缠,在影视剧里并不少见。让人不忿的是编剧等主创在处理矛盾的轻浮手法。只要有男女情爱,什么民族大义、血海深仇都可以不管不顾;只要康熙发誓“做一代明君”,前朝公主就可以劝说自己身后的帮派放弃多年经营永远沉寂。
在中国四千年的文明史上,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是屡见不鲜的大事件,传统的民族主义“华夷之辨”由此勃发。“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就被犬戎攻破了镐京而身败名裂。春秋时期的孔子就说:“唯管仲,吾披发左衽矣。”明清易鼎之际,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人,指天画地、涕泪滂沱地要收复旧河山。顾炎武说:“有亡国有亡天下。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率兽食人谓之亡天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当然,用我们现在的民族观点来看,顾炎武显然是有历史局限性的。文字初创、机构初肇,清王朝统治者屠刀逼迫汉人薙发,改易汉族衣冠为长袍马褂,跑马圈地、血腥屠杀。所以有汉族痛史: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所以有少年英雄夏完淳“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成仁故事;所以,也就有了郑成功、李定国不畏强暴、孤军血战的故事。但在《龙珠》里,连谈情说爱的背景都不曾有一个完整的历史观,穿着古人服饰的小生小花们用现代的方式试图拼凑所谓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但是,没有逻辑顺畅的历史叙事,人物的形象最终也只能是扁平化、支离破碎的。
可以想见,童稚化的叙事和对历史的胡编乱造,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成为国产古装剧的主流叙事模式。可悲也!
□周山仁(历史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