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11月,中央军委确定,33人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家”称号,1994年8月又增加了3人,确定共36人。
其中,就有许光达。许光达原名许德华,湖南长沙人,生于1908年,与开国上将王震、张宗逊、王新亭,以及陶铸、薄一波、廖承志 李运昌、伍修权、邓萍、韩练成、李贞(开国唯一女将军)、周立波(著名作家)等同龄。
1925年5月,在长沙师范学校读书的许光达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9月转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春,许光达入黄埔军校第五期炮兵科学习。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血腥屠杀共产党人。在黄埔军校内部也大肆清党,限期三日重登党籍。许光达拿起笔,大义凛然地在《学员政治面貌登记表》中填下七个大字“死不退出共产党”!
许光达
1927年7月在国民革命军第4军炮兵营任见习排长,8月2日,许光达奉命由九江赴南昌参加起义,但到达南昌时起义部队已经撤离。后在江西宁都赶上起义部队,任第11军25师75团3营11连排长,这一年,他才19岁。
此时后来的开国上将周士第是11军25师的师长,他手下的小排长许光达后来却成了开国大将。
南昌起义失败后,起义军余部南撤。10月初,许光达参加了三河坝战斗,被炮弹炸伤,与部队失去联系。
从1927年11月到1929年5月的一年半里,许光达“千里寻党”,辗转奔波于广东、上海、安徽、湖北、湖南、河北、北平、江苏等地,甚至当矿工做苦力,跨长江渡黄河。铁的信仰指引他执着寻找党组织,永不放弃。
1929年5月,许光达在安徽芜湖找到了党组织。9月,被中共中央派往洪湖苏区作为党中央代表,从事军事斗争。1930年2月,许光达参与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6军,先后任军参谋长,第17师政治委员和师长等职。参与开辟了以洪湖为中心的湘鄂西苏区,多次率部参加反"围剿"作战。1932年春身负重伤,子弹距心脏只有十公分!后赴苏联治疗。在苏联期间,曾入国际列宁学院和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
许光达在1932年6月到达苏联后拍下的证件照
抗日战争爆发后,许光达回国,历任抗日军政大学训练部部长、教育长、第三分校校长,从事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研究,培养抗日军政干部。1941年1月,任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参谋部部长,兼延安交通司令、防空司令、卫戍司令。后任八路军第120师独立第2旅旅长兼晋绥军区第2军分区司令员,领导军民开展游击战,巩固和扩大抗日根据地。
解放战争初期,许光达任晋绥军区第3纵队司令员。1947年8月,率3纵队西渡黄河,改属西北野战军(后为第一野战军),参加了沙家店、延(川)清(涧)、宜川等战役。
1949年2月,许光达任一野第3军军长,7月任一野第2兵团司令员,在围歼国民党军胡宗南部主力的扶眉战役中,率部迂回敌后,断敌退路,为保证战役全胜起了重要作用。继而挥师西进,攻破兰州南山敌军主阵地,抢占黄河大桥,与第19兵团全歼城中守敌(马步芳军事集团),解放了兰州。
1950年4月,许光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司令员兼政委,9月兼任了第一所坦克学校--中国人民解放军战车学校校长,后又兼任了装甲兵学院院长。
许光达一家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时,根据许光达对中国革命和军队建设所作出的贡献,中央军委决定授予他大将军衔。许光达得知后,除了当面向贺龙提出降衔要求外,还主动给中共中央军委主席、副主席写信,请求降为上将衔。
彭德怀得知后,特意做他的工作,许光达还是坚持自己的请求。为此,毛主席赞许光达为“共产党人自身的明镜”,感慨“五百年前,大将徐达,二度平西,智勇冠中州;五百年后,大将许光达,几番让衔,英名天下扬”。
最后,中央根据许光达的贡献,仍授予他大将军衔。许光达又坚持要求降低行政级别,这一申请被批准。因此,在10位大将中,其他9位都是4级,唯独许光达是5级。
1956年,许光达被选为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1959年9月任国防部副部长。1969年6月3日在北京去世,享年61岁。(刘继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