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冯导许英宁|崎俊文化纳粹德国时期希特勒的安全保卫工作由贴身保镖、党卫军“警卫队”和国防军的“元帅”护卫队(FFB)负责。
帝国元帅赫尔曼·戈林最初则由“戈林将军”团警卫营负责保卫工作。元首护卫营后来屡经扩充,在1945年1月成为“元首”护卫师。“戈林将军”团警卫营在1942年至1943年冬天扩编为“赫尔曼·戈林”警卫团( Wachregiment Hermann Göring),后在1944年4月更名为“赫尔曼·戈林”护卫团(Begleit-Regiment Hermann Göring),并最终在1944年9月24日被撤编。作为纳粹德国第三号人物的党卫队头子海因里希·希姆莱,也有自己的安保部队——“党卫队帝国领袖”护卫营(Begleit-Bataillon-Reichsführer-SS)。同样,这支部队随着战争的深入逐渐成为作战部队,升格为SS第16“党卫队帝国领袖”装甲掷弹兵师(以下简称“RFSS”师)的这支部队,在意大利前线表现出了顽强的战斗力(其自然比不上其他党卫军王牌师),而战争末期在匈牙利的战史却乏善可陈。另外,该师在意大利制造了多起大屠杀暴行,残杀了2000多名平民。“党卫队帝国领袖”护卫营
海因里希·希姆莱,纳粹德国党卫队最高领导人,其个人的安全保卫工作自“罗姆政变”以来最初由一个8名保镖组成的“警卫队”(Begleitkommando)负责。从1938年开始,这支警卫队的队长为来自巴伐利亚的警察少校约瑟夫·基尔迈尔(Josef Kirmaier)。
希姆莱位于柏林达勒姆(Berlin-Dahlem)和特格恩湖(Tegernsee)畔的家庭别墅,在希姆莱不在家的时,由“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的一支警卫队负责保安工作,但整体保卫工作的安排仍由基尔迈尔负责。
■ 1944年春末,希姆莱(左)与SS“北欧”师师长弗里茨·冯·舒尔茨中将(Fritz von Scholz)交谈。站在两人中央的便是希姆莱的卫队长约瑟夫·基尔迈尔上尉。
1939年,党卫队为希姆莱配了一列名为“海因里希专列”(Sonderzug Heinrich)的警卫列车,作为希姆莱的铁路机动大本营。这列火车包括3节防空车厢、1节行李车厢、1节“大空间”车厢(用作会议室和办公室)、1节餐车、1节冷藏车厢、6节卧铺车厢和1节通讯车厢。
■ 希姆莱的“海因里希”号专列。
二战爆发后,由于希姆莱时常需要前往各占领区和前线各地视察党卫队机构和党卫军部队,因此希姆莱的警卫力量已经无法满足战时条件下的安保工作。于是1941年4月7日至5月15日,希姆莱授意在奥拉宁堡(Oranienburg)在“党卫队帝国领袖”司令部(Kommandostab RFSS)的编制内,组建一个摩托化护卫营,即“党卫队帝国领袖”护卫营。
“党卫队帝国领袖”司令部组建于1941年4月7日,最初名为“党卫队帝国领袖”行动指挥部(Einsatzstab Reichsführer-SS,简称Einsatzstab RFSS),负责指挥在前线后方地区或占领区内执行灭绝行动的党卫军单位。该机构最初直辖于党卫队指挥总局(SS-Führungshauptamt),后被置于希姆莱的直接领导。除“RFSS”护卫营外,最初,该司令部麾下的部队包括2个SS(摩托化)步兵旅、1个SS骑兵旅。
■ 1941年夏天,希姆莱的东线检阅SS骑兵旅。
■ 一名党卫军士兵在东线的一个村庄内,要求俄国农夫销毁缴获的游击队枪械。
“RFSS”护卫营最初由两个(编制要求为3个连)摩托化步兵连组成,自1941年5月6日起由前“警卫旗队”第2营营长恩斯特·弗里德里希·许策克少校(Ernst Friedrich Schützeck)指挥。
经过短暂训练后,该营被调往东普鲁士并继续扩编,计划在1941年7月22日结束训练工作。苏德战争爆发后,在东线协助国防军执行反游击行动,围剿落在德军战线后方的苏军散兵游勇,并支援党卫队灭绝部队屠杀占领区内的犹太人。后来,该营被部署在列宁格勒西南60公里处的加里蒂诺(Kalitino)地区,被编入了SS第1(摩托化)步兵旅,在第18集团军的右翼地区作战。
在东线战斗了一年后,“RFSS”护卫营承受了严重损失,于是在1942年6月被希姆莱调回德国,后在同年12月被调往东普鲁士,并扩编为9个连(3个步兵连、1个机枪连、1个反坦克连、1个步兵炮连、1个突击炮连、1个轻型高炮连和1个重型高炮连)。
至1941年年底,“党卫队帝国领袖”司令部麾下的部队至少屠杀了85000人。然而,随着战争的深入,“党卫队帝国领袖”司令部麾下许多部队被用于组建作战部队。1941年夏天,SS第2(摩托化)步兵旅麾下的第14步兵团被解散,第5步兵团在同年冬天亦被解散,第4团在12月被调往克拉科夫,充实进“帝国”师并在1942年4月20日更名为SS“朗格马克”团(SS Regiment Langemarck)。1943年初,第2步兵旅中的“弗兰德斯”志愿兵军团和“尼德兰”志愿兵军团被抽出,余部随后被用于组建SS拉脱维亚志愿兵旅。
1942年夏天,SS骑兵旅被用于组建SS骑兵师(即后来的SS第8“弗洛里安·盖尔”骑兵师)。1943年年底,SS第1(摩托化)步兵旅被调往克罗地亚,组建为SS第18“霍斯特·威塞尔”志愿装甲掷弹兵师。
“党卫队帝国领袖”突击旅
1943年2月14日,党卫队指挥总局下令将“RFSS”护卫营升格为“RFSS”突击旅(Sturmbrigade Reichsführer-SS)。护卫营卡尔·格泽勒中校(Karl Geseler)成为首任旅长。该营随即从东线调往法国布列塔尼附近的雷恩训练场(Truppenübungsplatz Rennes),随后编入了一些党卫军和陆军的补充单位。
■ 1942年6月21日,“RFSS”护卫营营长卡尔·格泽勒(左)与党卫军骑兵与运输事务总监赫尔曼·菲格莱茵上校(右)的合影。格泽勒1931年8月加入党卫队,曾担任“特别任务”师“德意志”团第3营第10连连长,1941年9月进入菲格莱茵所指挥的骑兵旅(担任旅部作战参谋),1942年10月被任命为“RFSS”护卫营营长。护卫营升格为旅后,他又成为首任旅长。突击旅升格为装甲掷弹兵师后,他一直担任第35装甲掷弹兵团团长至1945年1月,期间在1944年7月4日被授予骑士十字勋章。最后,从1945年3月起担任党卫军第37志愿骑兵师上校师长,其前任则是菲格莱茵的弟弟瓦尔德玛·菲格莱茵上校。
随着盟军赢得北非战事的胜利,盟军即将登陆意大利的紧迫形势迫使德军于1943年6月底将“RFSS”突击旅被调往科西嘉岛。该旅首先来到了意大利,随后于7月10日开始前往科西嘉南部的萨尔泰讷(Sartena),执行预防意大利崩溃的“轴心”行动(Fall Achse)的准备工作。
根据命令,该旅负责保卫科西嘉南部博尼法乔港(Bonifacio)、韦基奥港(Porto Vecchio)一线地区,以及科西嘉北部的首府巴斯蒂亚(Bastia)的几座德军机场,为疏散科西嘉南面撒丁岛上的德国部队提供便利。另外,该旅在意大利中部地区留驻了一个装甲掷弹兵营和后勤补给单位的大部,警戒该旅在意大利本土的一处“跳板”港口。为加强该旅的实力,陆军第870掷弹兵团第3营转为党卫军并被编入了突击旅。
■ 1943年夏,一些身着热带制服的“RFSS”突击旅的官兵的合影。
■ 1943年8、9月间,在科西嘉岛上行动的“RFSS”突击旅的三号突击炮车队。
9月2日,第90装甲掷弹兵师撤至科西嘉岛。9月3日,意大利宣布投降,突击旅随后接到命令,夺取意军控制的科西嘉首府巴斯蒂亚。1943年9月8日,该旅与第90装甲掷弹兵师同意大利第20和第44步兵师展开激战,最终在9月13日夺取了这座城市。10月1日,德军撤离科西嘉岛,突击旅被调往意大利里窝那。
■ 1943年8、9月间,一名“RFSS”突击旅88毫米高炮连的士兵在一门88炮前执勤。
■ 1943年9月,科西嘉巴斯蒂亚港口区的一辆“RFSS”突击旅的三号突击炮。
■ 德军撤离科西嘉岛后,“RFSS”突击旅遗弃在巴斯蒂亚郊外的三号突击炮。
SS第16“RFSS”装甲掷弹兵师
10月3日,突击旅根据9月23日的命令,开始了升格为师的扩编工作。随即,突击旅转移至斯洛文尼亚首都卢布尔雅那(当时被称为莱巴赫)。随后,该旅在这里接收了7500名新兵:SS特别训练营的8个连、SS第19装甲掷弹兵团的摩托车手连、SS第9装甲师第20连和一些来自SS补充单位的连队。10月3日,前SS第3“髑髅”装甲师师长马克斯·西蒙少将(Max Simon)被任命为“RFSS”师师长。
10月22日,突击旅正式成为SS第16“RFSS”装甲掷弹兵师。
■ 党卫军第16“RFSS”装甲掷弹兵师师徽。
■ 马克斯·西蒙(1899-1961),1917年成为一名医护兵,1919年10月退伍,同年年底再次入伍,后在1929年再度退伍。1933年加入党卫队,此后加入了党卫队“髑髅”部队系统,曾担任萨克森集中营指挥官。战争爆发后曾指挥“髑髅”师的一个团,于1941年10月20日获得骑士十字勋章。1943年5月至10月曾担任“髑髅”师师长,后转任“RFSS”师师长。1944年10月升任SS第13军军长,于10月29日被授予橡叶饰,12月被晋升为党卫军中将。1945年5月初率该军于德国南部向美军投降。
此时,该师麾下单位包括SS第16炮兵团、第16高炮营、第16(摩托化)通讯营以及第35和第36装甲掷弹兵团。接着,该师又开始组建装甲单位,SS第16装甲营装备了三号F型突击炮。SS第16反坦克营的1个连装备75毫米Pak 40反坦克炮,另外2个连则装备三号F型突击炮,但据称该营也装备了少量“黄鼠狼”自行反坦克炮。
11月12日,SS第16装甲侦察营组建完毕。1943年年底,该师的总兵力为12720人,但仍旧缺乏相应的军官,士官以及必要的装备。也就在这期间,该师大部被调往维也纳附近的巴登(Baden)地区,继续训练。1944年1月15日,SS第16(摩托化)工兵营组建完毕。
■ 党卫军第16“RFSS”装甲掷弹兵师的“党卫队帝国领袖”袖标。
■ 1943年11月,“RFSS”装甲掷弹兵师的车队行进在罗马街头。
转战亚平宁
1944年1月22日,盟军在罗马南面的安齐奥登陆。SS第16师奉命立即组织了一个“党卫队帝国领袖”战斗群(Kampfgruppe RFSS)奔赴安齐奥前线。该战斗群由SS第35装甲掷弹兵团第2、5、7、8连和第36装甲掷弹兵团第2营、第16高炮营一部以及第16反坦克营组成。
■ 1943至1944年冬天,几名“RFSS”师军官观摩一次射击演习。从左向右分别为炮兵团团部连连长沙罗夫中尉(Scharof)、炮兵团团长施坦格中校(Stange)、炮兵团副官于尔登斯中尉(Jördens)和装甲侦察营营长瓦尔特·雷德尔少校(Walter Reder)。
此后,该战斗群与SS第29武装掷弹兵师一道在安齐奥和内图诺桥头堡地区作战。1944年3月,在维也纳的师主力奉命参加占领匈牙利的“玛格丽特”行动(Operation Margarethe)。3月19日,该师获得了SS装甲掷弹兵教导团和1943年新组建的“RFSS”护卫营的补充,随即跨过奥地利与匈牙利边境,随后占领了匈牙利东部城市德布勒森(Debrecen)及其周边地区。
4月16日,“RFSS”师奉命将4500名官兵移交给SS第3“髑髅”装甲师。为弥补这部分兵员,该师获得2500名匈牙利籍德裔新兵。1944年4月18日,“RFSS”战斗群将阵地移交给陆军第1028掷弹兵团后,返回维也纳与师留守部队会合。
1944年5月中旬,盟军在安齐奥和内图诺桥头堡获得突破,德军在意大利的形势顿时陷入危机。18日,该师接到命令,前往意大利里窝那,阻击英国第8集团军。2天后,部队作为国防军最高统帅部预备队登上了火车。5月26日,该师抵达里窝那,随即被编为F集团军群预备队。
5月31日,该师进驻位于马里纳-迪卡拉拉(Marina die Carrara)至卡拉弗里亚(Calafuria)之间的阵地,预防盟军在卡拉拉至里窝那之间的托斯卡纳沿海地区登陆。6、7月份,该师被编入C集团军群第75军。SS装甲掷弹兵教导旅(前文的教导团)正式成为该师的一部分;“RFSS”护卫营取代了第35装甲掷弹兵第2营的位置,后者则成为新的“RFSS”护卫营。
6月27日,该师位于圣温琴佐(San Vincenzo)的师指挥所被美军的第34步兵师所属第113团第1营捣毁。6月28日,该师又被编入第54军。几天后,盟军进抵德军位于切奇纳(Cecina)附近的阵地。德军最初挡住了盟军的进攻。此后,在所谓的“绿色”防线上爆发了一系列激烈的战斗,盟军数次突入了SS第16师的阵地,迫使其撤过了阿尔诺河(Arno river)。
■ 一辆“RFSS”师被击毁的三号突击炮。
7月底,德军稳定住了战线。8月3日,SS第16师被撤出前线(进驻一道位于利古里亚海岸边的新防线),在撤退行动中曾与英军在锡耶纳和里窝那周边地区激战。这期间,该师得到了陆军第504重装甲营第3连的加强,来自该营第3连的虎式坦克暂时被编入了突击炮营,并比萨周边地区作战。
随后,SS第16师被撤往博洛尼亚地区(Bologna)休整,并在亚平宁山区执行反游击行动。8月25日,盟军发动“橄榄”行动(Operation Olive),目标直指博洛尼亚并进抵利古里亚海与亚德里亚海之间的一线地区。此时,SS第16师负责防守比萨至卢卡(Lucca)之间地区。1944年9月初,该师兵力为14683人,其在比萨以南和里窝那作战期间损失了约3000名官兵。
■ 彩绘作品:1944年8月在意大利作战的“RFSS”装甲掷弹兵师机枪手。
9月10日,美军第4军的部队向该师阵地发起进攻。在整条德军战线上,美军占据着3比1的绝对优势,德军被迫缓慢撤入主防线。随后,盟军发动“煎饼”行动(Operation Pancake),出动大量战斗轰炸机、中型和重型轰炸机猛烈轰炸德军阵地,再度迫使德军于10月13日开始全线后撤。然而,美军第2军在德军的顽强抵抗下,未能占领博洛尼亚。这期间,驻扎在荷兰阿纳姆的“RFSS”师补充营的一个战斗群参加了反击盟军“市场-花园”行动的作战行动。
■ 1944年初夏,“RFSS”师师部军官和麾下主要单位指挥官的合影。前排中央面朝右侧的为师长马克斯·西蒙将军,其右手边为第36装甲掷弹兵团团长赫尔穆特·贝克上校(Hellumth Becker,1944年9月获得骑士十字勋章的橡叶饰),左手便为第35装甲掷弹兵团团长卡尔·格泽勒。第二排(西蒙将军身后)的4名军官从左向右分别为SS装甲掷弹兵教导团团长文岑茨·凯泽中校(Vinzenz Kaiser,1943年4月16日担任“元首”团第3营营长时获得骑士十字勋章)、装甲侦察营营长瓦尔特·雷德尔少校、炮兵团团长马丁·施坦格中校和师作战参谋埃克哈特·阿尔贝特少校(Ekkerhad Albert)。
在被撤出前线休整了几天后,凯塞林元帅又将SS第16师和陆军第95步兵师置于美军第2军的当面。10月16日,美军第34步兵师向SS第16师发起进攻,但经过激烈战斗后仍被党卫军所击退。美军随即调来第91步兵师和第1装甲师,支援第34步兵师,并再度发起进攻。随后,SS第16师则在陆军第94步兵师的支援下再度击退了美军的进攻。美军第85步兵师尽管包抄了“RFSS”师的侧翼,但凯塞林及时调来了第94步兵师以及第29和第90装甲掷弹兵师支援“RFSS”师,迫使美军再度中止了攻势。10月24日,西蒙将军将“RFSS”师交给了双剑橡叶饰骑士十字勋章获得者奥托·鲍姆准将(Otto Baum)。
■ 1944夏天,"RFSS"师的三号突击炮车队。
■ 1944年10月,一辆被“RFSS”师被击毁的三号突击炮。
■ 彩绘作品:1944年夏季,意大利前线,SS第16“RFSS”装甲掷弹兵师突击炮营装备的三号G型突击炮。
■ 奥托·鲍姆(1911-1998),1933年加入党卫队,1939年6月起担任“警卫旗队”第7连连长。1941年3月至1942年11月担任SS第3“髑髅”步兵团第3营营长,期间于1942年5月8日获得骑士十字勋章。1944年6月18日至8月1日曾短暂指挥在诺曼底作战的SS第17“古茨·贝利欣根”装甲掷弹兵师,后又曾短暂指挥“帝国”师至同年10月,随后被任命“RFSS”师师长,并指挥该师直指战争结束。他在1943年8月22日获得过骑士十字勋章的橡叶饰,后在1944年9月2日又获得了该勋章的双剑饰。
此后至1944年12月初,战线一直十分平静。12月20日,“RFSS”师被撤出前线,作为预备队。接着,“RFSS”师被编入C集团军群第14集团军所属第75装甲军。1944年12月底,德军为筹备“冬雷”行动(Unternehmen Wintergewitter),将该师与陆军第5山地师、第26装甲师集结在一起,准备进攻卢卡北面的美军第4军。最终,在这场德军攻势的高潮阶段,盟军调来了美军第1装甲师、印军第34和第8师,增援被围的美军第92步兵师。经过4天的激战,在盟军的猛烈空袭和装甲部队的反击下,德军不得不放弃了这次在意大利战场发动的“圣诞节攻势”。
春醒匈牙利
1945年1月30日,在SS波西米亚训练场(SS-Truppen-Übungsplatz Böhmen)的SS第16反坦克营,携营部连、2个轻型坦克歼击车连、高炮连和后勤补给连,紧急奔赴SS“库尔马克”训练场(SS-Truppen-Übungsplatz Kurmark),加入了组建中的SS第32“1月30日”志愿掷弹兵师。
“冬雷”行动结束后,“RFSS”师被调离亚平宁山区,德军计划将其编入SS第6装甲集团军,参加在匈牙利巴拉顿湖区实施的一次攻势。为了迷惑敌军,“RFSS”师被秘密调离意大利,并自1945年2月14日起获得“第13补充纵队”(Erganzungsstaffel 13)这一秘密代号。
“RFSS”装甲掷弹兵师在意大利战场表现出了顽强的战斗力,而美军第4军后来获悉当面的这块“硬骨头”被调离后,顿时信心陡增。“RFSS”师随后向费拉拉(Ferrara)撤离,乘火车经意大利北部城市帕多瓦(Padua)前往匈牙利与克罗地亚边境城市瑙吉考尼饶(Nagykanisca)。
1945年3月6日,德军在匈牙利巴拉顿湖区发动“春醒”行动,在湖两岸部署了SS第1、第2和第4装甲军,“RFSS”师被部署在湖南面。这次攻势打击的目标为苏军乌克兰第3方面军。德军在巴拉顿湖南岸的当面之敌为苏军第57集团军。这次攻势受到了融雪天气的严重影响,巴拉顿湖地区泥泞不堪。此外,苏军在该地区部署了大量了雷区,并在巴拉顿湖与多瑙河之间地区部署了强大的炮兵兵力和反坦克兵力。
3月8日,德军在一些地区突破了苏军的防线,苏军被迫抽调预备队至前线,阻击德军。3月10日,一轮雨雪天气侵袭匈牙利大地,苏军亦加强了抵抗,迫使德军放缓了进攻了脚步。
■ 1945年3月,一支在巴拉顿湖地区行动的党卫军三号突击炮部队。
在这次攻势中,德军第2装甲集团军于3月6日凌晨4时从大包约姆镇(Nagybajom)出发,向东面的考波什堡(Kaposvár)发起进攻,而进攻的主要压力落在了第68军所属的“RFSS”师身上。但是,该师没有装备坦克,装甲车辆只有突击炮和步兵装甲车。在苏军猛烈防守火力之下,该师的进攻在大包约姆镇以东几公里处于上午9时停滞了下来。第2装甲集团军计划将进攻方向东东面转向东南面,却遭到了德军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部的拒绝。
随后,“RFSS”师被撤出前线,来到毛尔曹利镇(Marczali),以便从这里沿着巴拉顿湖发起进攻。3月14日,该师开始进攻尼克洛村(Nikla),却遭到了苏军的顽强阻击,并承受了重大损失。3月16日,苏军发动反击,德军的“春醒”行动宣告失败,并付出了高昂的代价。3月24日,“RFSS”师的兵力为9399人,但战斗部队只有3134人。三天后,“帝国领袖”师接到命令,在堡乔(Pacsa)地区集结。
苏军在3月29/30日再度发起攻势后,“RFSS”师被迫分散撤退,师主力带着一些其他师的单位随后撤至瑙吉考尼饶地区。此后,“RFSS”师经过姆尔河(Mur)桥头堡最终来到匈牙利西部的“帝国防线”(Reichs-Schutz-Stellung,即“东南墙”)。
■ 1945年3月,正在撤离匈牙利的德军。
兵败奥地利
1945年4月4日,他们在卢滕贝格(Luttenberg)地区被编入第22山地军。3天后,他们有被编入第1骑兵军并向奥地利东南边境小镇施特拉登(Straden)转移。接着,该师在阿尔特-诺伊多夫(Alt-Neudorf)训练场补充了一些空军、海军冗余人员和匈牙利志愿兵。4月13日,“RFSS”师在拉德克斯堡村(Radkersburg)地区进驻准备阵地,然后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被投入到施特拉登以北和以西至波彭多夫村(Poppendorf)以北地区作战。
驻意大利的德军C集团军群投降后,“RFSS”师又被编入第22山地军,并被部署在马尔堡(Marburg,今斯洛文尼亚北部城市马里博尔)至奥地利拉法明德(Lavamuend)之间地区。1945年5月9日,该师残部在奥地利克拉根福地区和格拉茨以西地区放下了武器。
■ 1945年5月,一支庞大的德军战俘队伍行进在奥地利阿尔卑斯山区的公路旁。
需要指出的是,有资料称“RFSS”师警卫连由于人员皆来自最初的“RFSS”护卫营,因此其在“RFSS”师中拥有特殊的地位,在战争末期并没有与师主力在一起,而作为“蒙克”战斗群(Kampfgruppe Monke)的一部分,参加了柏林战役。
罪行累累
1944年8月,SS第16“RFSS”装甲掷弹兵师被调离前线,来到博洛尼亚地区休整并执行反游击行动。在敌我难分的治安战中,该师屠杀了超过2000名意大利平民。
1944年8月12日,SS第35装甲掷弹兵团第2营在安东·加勒上尉(Anton Galler)的指挥下,来到托斯卡纳地区的小山村圣安纳迪斯塔泽玛村(Sant’Anna di Stazzema)。党卫军士兵迅速包围了这个村子,将数百名村名关进了几个谷仓。接着,加勒上尉授意实施系统大屠杀。顿时,机枪枪声和手榴弹爆炸声大作,杀害了大批平民。在小村内的16世纪教堂前,牧师菲奥雷·蒙古佐(Fiore Menguzzu)被及近距离枪杀,德军随后用机枪残杀被聚集在教堂前的100多名村民。
■ 1944年夏季,“RFSS”师在亚平宁山区执行反游击行动期间,几名该师的士兵在圣安纳迪斯塔泽村以北几公里处的一张留影。
最终,党卫军的这场屠杀共杀害了560人(含8名孕妇),至少107人为儿童(最小的为一名年仅20天大的婴儿)。孕妇艾弗丽娜·贝雷娣(Evelina Berretti)的肚子被刺刀挑开,尚未足月的婴儿被拖出后亦被残忍杀害。随后,党卫军又焚烧了尸体,杀死了村内的所有牲畜后又在村内四处纵火,而这一切全部发生在3个小时内。
战后,“RFSS”师师长马克斯·西蒙因圣安纳迪斯塔泽玛村大屠杀,被英国军事法庭判处死刑,后被改判终身监禁,但最终于1954年被提前释放。2004年7月,意大利检方将10名参与过圣安纳迪斯塔泽玛村大屠杀的前党卫军官兵起诉至意大利拉斯佩齐亚(La Spezia)的一个军事法庭。2005年6月22日,法庭最终缺席判处这10人终身监禁,其中一名叫路德维希·戈林(Ludwig Goering)的前党卫军士官被指控杀害了20名妇女。随后,意大利当局向德国政府提出了引渡请求,但遭到了后者的拒绝。
■ 圣安纳迪斯塔泽村大屠杀纪念碑。
2012年,德国检察机关公布了17名(当时8人尚在世)涉嫌参加了圣安纳迪斯塔泽玛村大屠杀的前党卫军成员的侦查报告,称并没有直接证据证明他们屠杀过平民。这份报告这样指出:“作为一名曾部署在圣安纳迪斯塔泽玛村的党卫军成员,他们无法摆脱需要终身证明自身清白。然而,对于每一名被告来说,必须证明他是否参与了大屠杀,以及参与的形式。”作为圣安纳迪斯塔泽玛村大屠杀幸存者的该村村长迈克尔·希里察尼(Silicani)称德国检方的报告是一件“丑闻”,并要求意大利司法部长向德国方面提出交涉。就此,德国副外长米夏埃尔·林克(Michael Link)称,“在尊重德国司法独立性的同时,也不能忽视这份报告给包括幸存者和遇难者亲属在内的意大利人带来深刻的沮丧和新的痛苦。”
1944年8月17日,“RFSS”师屠戮了圣特雷佐蒙蒂村(San Terenzo Monti),杀害159人。8月19日,SS第16装甲侦察营在营长瓦尔特·雷德尔少校指挥下,在菲维扎诺镇(Fivizzano)屠杀了160人。8月24日,该师又在文察村(Vinca)杀害了173人。
■ 瓦尔特·雷德尔(1915-1991)。
9月29日至10月5日,雷德尔少校率部在博洛尼亚南面的马尔扎博托镇(Marzabotto)及其周边地区,为报复当地人对游击队的支持,又一次实施大规模的屠杀。这次大屠杀遇难人数曾经众说纷纭,一些资料称为1830人,一些资料的说法为955人。现在,意大利蒙特索勒山(Monte Sole)和平教育基金会的说法为770人,而这一数据比较接近雷德尔少校在战后的供词。770名遇难者中,45人为不到2岁的幼儿,110人为不到10岁的儿童,95人为不到16岁的少年,142人为超过60岁的老人,316名女性,5人为天主教牧师。
1948年,雷德尔被英国引渡给意大利,1951年在博洛尼亚被判处终身监禁。1984年,雷德尔在狱中给马尔扎博托镇民众写了一封深刻的忏悔信,求得了原谅,随后在1985年1月24日获释。
(全文完)
■ 微信公众号“崎峻军史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