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体脑洞故事# —— 《郭嘉死亡之谜》 1
”“许褚啊,什么事,你说。”
“禀告主公,最近得到一条秘密消息,郭嘉大人并非患病而故,乃是被奸人所害。”
“消息可靠吗?”
“可靠,是我安插在军营中的眼线听来的,我已详加盘问。昨夜三更,他在巡夜,听到虎喷营外有两个人在方便,暗中说着悄悄话,两人说郭嘉大人乃为自己人所谋害。”
“嗯?混账,到底何人?”
“但是当那两人发现有人听到,欲逃跑,他就追,那两人看见无路可逃,就拔刀自杀了。”
“混账,许褚,我给你十天时间,就是掘地三尺也要把那个混账给我找出来,我要看看断我臂膀者到底是什么人?可恶,可恶,可恶!太可恶了。”
“是,主公,我立即去查办此事。”
“你去吧,传荀彧来。”
“是。”
2
“参见主公。”
“嗯,你我不必拘礼。”
“主公召见我?不知有何事?”
“适才方知郭奉孝非为病故,而为人谋害,我伤心也。”
“谋害?此信息确凿?”
“依你之见,是否确凿?”
“这个,奉孝病时,医官诊断为病,当时难道没有看出其中因由?”
“哼,所以这个医官也要审查一下,不能漏掉一丝蛛丝马迹。你去查一下。
“是,主公,属下告退。”
“对了,传程昱来。”
“是。”
3
“参见主公。”
“程昱,你对郭嘉之死有何看法?”
“奉孝大人,那不是因病亡故嘛,主公何故问起此伤心事?”
“我得到消息说郭嘉乃为人谋害,而且更可恶的还是咱们自己人,你知道吗?就是咱们自己的内部人有问题。依你之见,怎么看?”
“主公,郭嘉大人向来与人无冤无仇,而且郭嘉大人的为人,您也知道,他人情练达,不曾得罪过谁啊。”
“哼,可是人心剖测,他不害人,却保不准别人害他。而别人害他并不一定非得是他得罪的,就像我们攻打徐州,那陶潜得罪咱了吗?没有,罪魁祸首是黄巾遗祸,可是我们还是要攻打徐州,为何?”
“那是军事重城,必然得为主公所有啊。”
“这就对了,人所取之,其必有被取之的价值。所以呢,你跟荀彧,最近当心安全,另外,你去暗中查办此事,不得告诉第二个人,切记。”
“是的,主公。”
“对了,你传曹丕来。”
“是,属下告退。”
4
“丕儿,进来。”
“拜见父亲。”
“说说,你最近都在忙些什么?”
“父亲,儿最近按照你的要求,学习政事治理,又读了《春秋》《诗经》。”
“可有收获?”
“颇有收获,只是儿愚钝,理解缓慢,仍需努力。”
“看别人的短长容易,知自己的短长难啊。”
“父亲教诲得是。”
“最近可有什么新鲜事?”
“新鲜事?儿最近没有听得什么新鲜事。”
“嗯?我倒有一件新鲜事,你想知道吗?”
“父亲,请说。”
“你知道郭嘉是怎么亡故的吗?”
“郭大人不是病故的吗?这大家都知道啊。”
“非也,乃为谋害。”
“啊?不可能。”
“还是自己人。”
“这断不可能啊。”
“我在想,这个自己人,到底是谁?依你之见,会是谁?”
“儿猜想不到。”
“那我给你指点几条思路。你觉得郭嘉的军事智谋如何?”
“在具体的军事谋划上,肯定是第一的。”
“那你说人是否有嫉妒之心呢?”
“有。”
“若人因嫉妒之心谋害郭嘉,有可能没有?”
“有。”
“那你说说谁有可能?”
“父亲,儿可不敢乱说哪。”
“但说无妨,恕你无罪。”
“儿胡乱瞎说,父亲不要责怪。”
“说,我听着呢,你说的,你知我知天知地知,我不会告诉第二个人的。”
“依儿之见,父亲推断的有道理,我是这样想的。父亲的众多重要谋臣都足智多谋,其忠诚也自不必说,但是分为两部分。有个别的谋臣对父亲的忠诚是建立在父亲对大汉朝廷忠诚的基础之上,若父亲日后统一全国,权利日盛,甚至那个皇帝没必要摆设的时候······”
“放肆。”
“父亲,儿知错。”
“你接着说重点。”
“儿的意思是,大部分谋臣是忠于父亲您的,而个别谋臣是忠于大汉皇帝的。所以来说,有人担心郭嘉辅佐父亲打败各个势力之后······”
“那么依你来看,谁是忠于朝廷的呢?”
“儿说不上来。”
“单说无罪。”
“荀彧、董承······”
“好了,我一向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父亲英明。”
“你下去吧,此事不可外传。”
“是,父亲。”
“另外,最近要注意留心此事,暗中查办。”
“是,父亲。”
“传荀攸见我。”
“是,父亲,儿告退。”
5
“属下参见主公。”
“荀攸啊,我有一事不明,你帮我分析一下。”
“哪有什么事能令主公迷惑,折煞属下了。”
“人非圣贤,人无完人,我也不是什么都明白的啊。”
“主公贤明。”
“荀攸,我得到消息说郭嘉乃为人谋害而故,你对此事有何看法?”
“主公,郭大人不是病故吗?”
“我也是那么认为的。可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消息就这么传来了,你说我是信呢,还是不信呢?”
“信则有,不信则无。然郭嘉大人生前屡现奇谋,对主公也是忠诚无二,立下汗马功劳,即便是无,查一查也算对得起郭嘉大人了。”
“荀攸,你这话说到我心坎里了。一开始我也是这样想的。”
“主公贤明,郭嘉大人也会含笑九泉的。”
“问题是,如果真查出来了呢?”
“那谋害之罪可不能轻饶,定当处死。”
“那依你之见,如果实施谋害的人,是我们中间非常重要的人,我不忍心处死怎么办?”
“这个,主公,这个可难住我了。不过依我愚见,若真有谋害之人,定然不会是我们自己人,而必然来自冀州和东吴方向。”
“为何?”
“袁绍与我们征战良久,最后败亡,他在冀州经营多年,又有子孙众多,保不准暗中使谋害之计。而东吴方面,孙策新死,孙权新立,内部事情处理尚需时日,所以为了给他们自己争取时间,保不准会使人潜入许都,暗害忠良。”
“嗯,你说的也有道理,不过,只说对了一半。”
“另一半,请主公示下。”
“另一半呢,我觉得还是自己人,这个自己人,是忠于大汉皇帝的自己人。但这些事呢,只有查办清楚才能下结论,妄自猜度总是显得小人之心了。”
“主公英明。”
“那你就去暗中查一查来自袁绍和东吴方面的情况吧。”
6
“参见主公。”
“荀彧,有什么新发现吗?”
“三天来,属下通过各种方式对医官进行了盘问,得到确凿消息,郭嘉大人,确为谋害。”
“嗯?为何当时不禀报?”
“因为这个并非医官所为,自然不知,医官也是在我盘问的过程中,属下发现的。”
“请继续说。”
“郭嘉当时病种,医官根据你的命令,日夜诊治,但是按照常理,是当好转,但却每况愈下,日渐严重。”
“嗯。然后呢?”
“于是,我大胆推断,乃是有人暗中更换了医官所调制的药。所以才致使郭嘉病故。”
“有道理。”
“我进一步调查,发现,医官手下有一个采药少年,失踪了,医官说郭嘉病故后不久,少年家里来信说其母亲亡故,让他回去,但一去不回。”
“少年家居何方?立马前往抓捕。”
“少年家住扬州,我已派人暗中前往抓捕。”
7
“程昱,你说。”
“主公,五日来,我暗中调查,发现一个情报。”
“什么情报?”
“主公英明,郭嘉果然为人谋害。”
“那你说说看,到底是为何人谋害?”
“我暗查了郭嘉当时身边的仆从,发现有一个看门的小厮不在了,然后我就调查,发现那个小厮现在在东街市开了一家酒楼,叫盏过酒楼。根据我的判断,那个小厮并无开设酒楼的能力。您知道,在街市的繁华地带开设酒楼,一方面需要资金,一方面需要人脉。”
“嗯?这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所以我就又进一步调查,发现那个小厮背后有人支持,是一个叫做孙诚的商人。这个商人,来许都的时间有一年多,主要经营马屁,以贩卖马屁为主。另外,据我推测,他们应该还捎带贩卖消息。”
“嗯,你接着说。”
“但是这个孙诚的商人行事非常小心,做事缜密,我秘密派去的三个密探,每每到关键时刻,总被甩掉。于是,我使人买通了那个小厮的一个家人进一步调查得知,原来那个小厮在郭嘉病故之前的一个月,那个叫孙诚的商人找到他,他们之间做了一笔买卖,具体是什么买卖没有说,不过郭嘉病故后,那个小厮就立即发达了。由此推算,那个小厮所谓的买卖肯定与郭嘉的病故有关。”
“嗯,好,那你接着调查。”
8
“禀告主公,经过7日来的调查,总算有所收获。”
“荀攸,那你说来听听。”
“我的调查主要为两边同时开展:一方面派人秘密调查袁绍方面的情况,一方面暗中调查东吴方面的情况。袁绍方面,主要调查投降过来的仆佣。东吴方面,主要调查进入城中的商人。经过深入仔细的调查,袁绍这边发现一个可疑人物,乃是袁绍的管家之子,人家都叫他青云,此人生前颇得袁绍关爱。这个叫青云的男子,在袁绍病死后,来到了许都,住在西街市的一个独门小院,每日深入简出,周围街坊都极少见到他。属下感到可疑,日夜派人暗中盯梢,数日来,总算发现一丝痕迹,一天深夜,东街市盏过酒楼的老板刘倾城来访,不过只在门口说了几句话就走了。”
“嗯。好了,我明白了,说说另一边的情况。”
“主公,您明白?”
“是的,与盏过酒楼打交道的,都不是省油的灯。”
“主公,您也知道盏过酒楼。”
“是啊,听说的。但是听说一次就直冒冷汗,盏过,乃斩郭也。我手下的谋士,还有谁姓郭呢?”
“主公英明,所以此盏过酒楼实在可疑。我已暗中派人继续调查。另一边,我派人调查东吴的情况是这样的,有一个贩卖草药的商人,叫吴生,在郭嘉病故之前,郭嘉府中的一个小厮患病,曾去他那里抓过一副药,不过令人生疑的是那服药,他并没有吃,或者说,那个小厮患的病与抓的那服药并不对症。这个信息是,那个小厮的一个亲戚说的。由此推断,那个小厮抓的那服药与郭嘉之死肯定有关,于是我又派人暗中买通那个小厮的亲戚,找到那服扔掉的药渣,进行检验,发现那服药已经发霉。但是根据医官的推断,那是一服治疗热感冒的药。与郭嘉当时所患之病和那个小厮当时所患之病皆不相干,然而若食之则可令人冷热相攻,危及生命。但是根据当时负责照顾郭嘉的仆从口供,那个小厮只是取回那服药,谁也没有服用,小厮就请假回家休息了几日,等来时,郭嘉已经病故了。所以,小厮又并非凶手。但······”
“但小厮现在摇身一变成了酒楼老板。”
“哎呀,主公,你怎知晓?”
“所以呢,你应该调查一下那个药铺的吴生老板。”
“主公英明。但是因为那个小厮的嫌疑已经不存在,调查药铺老板吴生的意义何在呢?请主公示下。”
“此小厮身上的嫌疑乃不是不存在,而是经后面高人指点洗刷掉的。如此故意为之,不过是迷惑我们的视线。所以呢,就要顺着这条假线索,才能找到真线索。所谓,迷我之眼,却不能迷我之心。”
“主公英明,属下这就去继续暗查。”
9、
“丕儿,你可曾查到什么?”
“父亲,儿最近查到了一些情况,容儿慢慢禀告父亲。”
“好,那你说说看。”
“儿主要做了两件工作,一是分析了众大臣,哪些是忠于父亲本身的,哪些是忠于大汉朝廷的。得出结论,荀彧、贾诩、董承等都是忠于大汉朝廷,而另一部分都是忠于父亲的。但是父亲说用人不疑,虽然有些人是忠于大汉朝廷,但对父亲也非常忠心。但是到底是什么人谋害郭嘉大人?我暗中派人四处暗查,发现一个重要线索,在郭嘉大人病故之前,他的一个小厮常去跟一个女子厮混,我们的人在东街市的一处宅院偷偷抓走了那个女子,发现那个女子乃冀州人士,是袁绍管家家里的婢女。”
“也就是说,郭嘉大人的病故与此女子有关喽。”
“儿认为,父亲与袁绍征战多年,后来袁绍被打败,其管家一向对袁绍忠诚,他是要为袁绍报仇。但他们又不能对父亲怎么样,所以就要先断父亲手足,斩杀父亲的重要谋士,以破坏我们的大业。”
“嗯,你说得有道理。那么照此说来,此婢女乃袁绍管家故意为之?”
“正是。”
“那么你可查到那个小厮。”
“那个小厮自从郭嘉病故之后,就与那个女子断绝了来往。故而不能查到小厮下落,但是根据那个婢女交代,她曾传递信息,令小厮暗中谋害郭嘉大人。”
“哦?那你接着查。”
“是的,父亲。”
10
“许褚,十日已到,你调查得怎么样了?”
“主公,属下已经查明。”
“嗯?那你说来听听,到底是何人所为。”
“车骑将军董承。”
“董承?”
“是的。”
“你有何凭据?”
“主公英明,容我禀报。自主公大人迎天子到许都之后,天子旧臣开始还算安分,但不久就心怀不满。暗中密谋,抱怨主公大权在握,挟天子以令天下。但当时之时,天下尚不安定,他们也就没有更大作为。但自从主公打败袁绍,平定北方之后,他们的敌意就暴露无遗。但他们一时又对主公无可奈何,就先使人暗中勾结,逐步斩杀主公谋臣。根据属下的调查,袁绍死后,其管家为了给袁绍报仇,就派遣其子潜入许都,与反贼勾结。一方面令其女扮作婢女勾引郭嘉大人的小厮,一方面又许以后金。同时联络东吴刺客,一个是马贩子,一个是开药铺的。他们暗中以慢性草药七日草,由小厮带入郭嘉大人房内,其草暗香,与郭嘉大人当时服用之药相克,不日郭嘉大人便病故了。郭嘉大人病故后,在董承的帮助下,他们在东街市开设酒楼,欲逐步斩杀其他谋士。”
“可恶,可恶,可恶。”
“主公息怒,属下已经将一干人犯收押在监,等候主公发落。”
“再查,查处幕后指使,我倒要看看是谁如此与我曹操作对。”
“主公息怒,董承不肯交代,但是事情已经十分明显。”
“哦,我明白了。”
“董承该死,斩杀,以为郭嘉报仇。”
“是。”
11
“曹贼,曹贼,你不得好死。”
12
“主公,董承已死。”
13
“奉孝,我已为你报仇,请你安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