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阳大学时代道德篇(三一):我想说我还想休息,但天气很凉爽。
在北洋史上,张作霖是日俄口中“压不倒的小个子”,也是北洋三大军阀集团之一奉系军阀的带头大哥,“小诸葛”杨宇霆,“钱袋子”王永江等,谋士战将如云,经过“中兴”后的数十万奉军,坐拥亚洲最大的“东三省兵工厂”,更是装备水平冠绝天下的劲旅。尽管如此,这位名副其实的“东北王”,却成为卧榻之狼日军野心之下的弃子。民国十七年的那场暗杀,从奉天专程赶到山海关迎接张作霖的黑龙江督军吴俊升当即气绝毙命,张作霖被炸得血肉模糊,昏倒在血泊中,由副官王宪武抱着横卧在车中,运回大帅府。当把张作霖从车上抬下来的时候,张作霖对卢夫人说:“我受伤太重了,恐怕不行了,告诉小六子好好干吧!我这臭皮囊不算什么,叫小六子快回沈阳。”
张作霖说完不久即死去,为了奉系军阀之于东北局势,这位“老帅”死后只得秘不发丧,七日后方才正式宣布张作霖于当日子时寿终。但因张作霖死得突然,墓址未选,更谈不上营造陵墓。因此只好将其灵柩先移至张氏家祠,实际上是张作霖生前为“关公”之义而兴建,张学良请人塑了一尊张作霖着大元帅装的泥像,同时供奉在这里,并派官差邢守庆带人看守。安顿好灵柩之后,选择墓地成为当务之急。此间,许多人献计献策,最终敲定抚顺以东离市区六十华里的高丽营子村南,一块向阳山冈为地址,开始兴建“元帅林”,负责人是与张家有两代交情的彭贤。
主体工程于三年后完成,整个陵园坐北朝南,由方城、圆城、墓室三部分组成,颇具陵寝气魄。陵寝基本完工后,奉安期定于民国二十年十一月,送葬路线、途中祭奠等均已安排就绪。正在进行收尾工程中,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很快占领了奉天和抚顺。石楫五急速派人直到奉天请示,即停止营建。原预计在老龙头立的三角石碑,碑文已拟好,尚未刻上,已成无字碑,散落的各种建筑石料尚未清理。毕竟此时就连“张氏帅府”也被日军占领,一直安放在帅府关羽祠的张作霖灵柩也被移出,此后奉系军阀“少帅”的亲信与部下,一直在争取张作霖遗体的安葬。
但是日军借此要挟,如果妥协,将代为安葬于“元帅林”,期其后遭到严词拒绝。就这样张作霖灵柩不得入土,一放又是6年。这期间,尽管人们纷纷逃离东北,彭贤却一再拒绝家人的催促,没有离开沈阳,看守着张作霖的灵柩。为了安葬张作霖,彭贤到处奔走,最后找到了张作霖曾经的的把兄弟,后来投靠日军的张景惠。因日军不同意将张作霖安葬在“元帅林”,张景惠提议葬在张作霖的故里海城。然而日军认为海城是张作霖的发迹之地,也不愿将张葬于此。
最终,张景惠又提出葬在锦县驿马坊,这是张家的早期墓地,日军为早日消除张作霖在东北的影响方才勉强同意。于张作霖九周年的忌日,由张作霖旧部出面,下葬仪式非常简单,在其妻赵氏墓南,先已打好墓穴,墓穴三面已用砖石砌好,灵柩安放后,再以水泥封口,上面培土,与其妻共同培成一个大坟。从此,这里就成了张作霖墓园。一代枭雄,死后九年不能入土,最后草率安葬驿马坊。这样的结局虽然是张家的一件憾事,但总算入土为安。
参考资料:《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名人春秋》、《兰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