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照片位于宜川县东部,距宜川县城12公里,是历史悠久的千年古镇,正街东西长约三华里。
白沙村东白降河岸的坡坎上,分布着厚1.5米,东西长250米,南北宽300米,约7.5万平方米的仰韶文化遗址。原始社会后期,炎黄子孙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
据传,古时此处为五洋江,汪洋一片,洪波涌起。大禹治水时,凿开龙门口,五洋江水退去,江底变为沙地。沙滩呈现白色,后百姓在此聚居,取名白沙。白沙南靠摩天岭,北临顺天岭(又叫北坡),东依娘娘山。白沙古镇正街东西长约三华里,濠寨共有东、西、北各一门,南边有东南、正南、西南三门,共六门。登摩天岭望白沙镇,东西长,南北窄,犹如一艘大船,停泊于白降河畔。
白降河①自东向西从白沙镇中间穿过。《水经注》称白降河为大狂水。《孟子·滕文公(下)》载:“水逆行为洚,洚水者,洪水也”。白降河发源于登封市黄龙洞山,自东向西汇入伊河,为伊河最大支流。白降河蜿蜒穿越白沙镇约十五公里。
千年重镇商贸繁荣
白沙镇夏朝时属轮国。春秋时曰轮氏,属郑国。战国时复为轮国,属韩地。东汉章帝时设轮氏县。北魏,改轮氏县为颖阳县,北魏孝文帝十三年(489年)白沙镇东设湮阳城。隋文帝开皇六年(586年)改湮阳县为武林县,十八年(598年)改为纶氏县。隋大业初并入嵩阳县。唐睿宗时,分登封、伊阙、河南三县各一部设武林县,唐开元间,改武林县为颖阳县。兴定元年(1217年), 颖阳县西部(今江左、白沙等地)归洛阳县。
明朝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巡视中州,见白沙房舍俨然、人丁兴旺,问为何村?百姓应“白沙”后,朱元璋眉头一皱,以为“沙”与“杀”谐音,听起来不吉利,随口说:“山水相绕,平川沃野,真乃兴隆之地也!”百姓欣喜,借皇帝金口玉言,改白沙为“兴隆镇”。
明清时期,白沙镇属河南省河南府洛阳县管辖。
民国十六年(1927年),冯玉祥将军督豫,为根治洛阳南部匪患,划洛阳、登封、伊阳(今汝阳县)、临汝县(今汝州市)各一部置自由县,县政府驻白沙镇。自由县辖包括当时洛阳县龙门南伊河东岸的草店、彭婆、水寨、白沙、程庄、窦村、茹店,登封县(今登封市)的愈西里(今江左、半坡两镇)、吕店里(今吕店镇),伊阳县(今汝阳县)的椿树岭、陶营、大安、内埠、蟒庄,临汝县(今汝州市)的临汝镇、官庄、鳌头、高水泉、东均天、神沟等地。县辖区东西长约22公里,南北宽约40公里,总面积约为880平方公里。1932年秋,自由、平等两县合并,成立伊川县,县政府迁府店街。1944年5月日伪县城设在白沙,汉奸张治公、李友侠先后任日伪县长,韦子斌任警察局长。1948年4月伊川县人民政府从黄兑迁白沙镇。1949年3月县政府迁府店街。
1951年5月至1955年9月白沙为伊川第五区,1956年3月至1956年10月改为白沙乡;1956年10月至1957年8月改为白沙镇;1957年8月至1958年8月改为白沙乡;1958年后改为白沙人民公社、白沙民兵连、五一农庄、农业社;1983年12月复改为白沙乡;2009年7月白沙撤乡建镇。
明清时期,白沙商贸繁盛,来自安徽、山西、陕西等省商人在方圆数十里之内进行商品交易。当时逢农历双日为固定集日。另设农历二月十七、三月初三、三月初七、四月十五、七月二十二日、九月二十日为奶奶堂、火神庙等古刹大会。每逢会期,大戏对棚开赛,铜器狮舞助兴,三教九流齐至,热闹非凡。山西、陕西、安徽等省富商均在白沙设有商会馆,其中以山西尉家会馆最大,五间临街,雕梁画栋、金壁辉煌,并在东隔壁设有当铺。清朝初期镇上又兴起临埠大会,三月初十到二十五为会期,商品贸易盛况空前,清中叶至清末兴盛不衰。白沙当时有“小上海”之美誉。自由县建立后,建于明朝初年的兴隆街,也迎来了它最光辉的时光。其时,东南部的平顶山、驻马店、周口、漯河一带的商人,至洛阳经商并经自由县城。在一本《白沙民谣》中,有一首《集市景》就描写了当时兴隆街上商铺云集、盛极一时的景象:“京广杂货居中央,西南两街花粮行。北门以里铁匠铺,饭馆小吃味飘香。”
自由县县衙
白沙是豫西著名的货物集散地。东西走向的商业主街自西至中部稍呈弓形延伸到街心,后又笔直。街道两旁,纯清一色青砖瓦房。为了经商所需,房子前部不是用砖砌起的墙,而是用合扇木门拼装而成。白天将门板摘掉露出柜台,到了夜晚,将一扇一扇木门重新装上,严严实实。清朝后期,白沙商业多为布行、首饰行、粮行、药铺、杂货铺等。若遇古刹会期,方圆的汝州、登封、伊阳(今汝阳)、宜阳等地商人蜂涌而至,于是白沙街上也充斥些瓷器、山珍、洋布等物。白沙正街到李家街处又呈弓形,约100米处,是用夯土建起的寨墙,青砖券起的寨门,上建高高的门楼,下装厚厚的木门,把白沙镇装点得颇有古城气势。
朱熹14世孙白沙镇白沙村东街朱本固、朱守固,为明嘉靖年进士。清初白沙镇白沙村张盛为镇京总兵,朱红英为靖抚将军。晚清白沙镇白沙村南街田家出了田副榜,东街又有个朱铨成举人,赵家出了个神医大国手。朱进士现有其宅院和坟墓为证。张总兵、朱将军、田副榜均有碑记。朱举人的旗杆凹、额,赵神医匾额、碑、匾,全遭损于“文革”。明清时期著名的人物还有:吴智有:白沙镇刘庄村人,官至翰林院大学士,乾隆帝师,晚年还乡。乾隆十三年(1748年),乾隆帝赐送銮驾、笏牌各一套(现存于许昌市博物馆)。孙廷臣:(1776-1846)字献策,白沙镇孙岭村人。清道光年间五品知州。石文秀:白沙镇石岭村人,清甲戌科进士,官至山西省大同府知府。杨春中:白沙镇杨岭村人,清乾隆年间进士。何春平:白沙镇银李村人,清咸丰年间举人,他立志不入仕途,一心教书育人,荣称“翰林之师”。他学富五车,教书有方,弟子盈门,中举者多名,中秀才者不计其数,深受百姓敬佩,其门前悬挂“明镜进士”金匾一面。
白沙街以羊肉汤、火烧馍闻名四方。客至白沙,以品尝白沙火烧馍而尽兴。上世纪白沙闻名的小吃有:李才火烧馍(焦锅魁)、龚义娃水煎包子、关春炒花生、彭老四胡辣汤、蔚根娃羊肉面、王文兴小碗肉、赵捞粽子、范可卤面、韩得有凉粉、赵发娃嚼片、赵三堂炒面、程得明硬面馍、老张烧鸡、吴道华黄闷面等。
白沙古民居
凝聚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坑青布”在白沙古镇也进一步优化,白沙人民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使“坑青布”花色品种更加丰富,白沙“坑青布”闻名四方。“坑青布”(俗称黑布),其染色的过程比较麻烦。据白沙的老年人讲:首先用橡壳、木兰叶、黑矾熬水,把布浸泡一定时间,再从污泥坑里挖出发黑的污泥,把布上抹一层,然后把布卷起来捂一夜,第二天把布上的污泥涮干净,这是第一遍。以后每天照此方法进行重复操作,染色的深浅,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定。真正把布染的很黑,需要八、九遍。这种劳作是非常艰苦的。因为是在冬天,需要反复多次在寒冷的环境下染色、抹泥、洗涮,加上黑矾对皮肤的强烈刺激,手上裂的血口子一道挨着一道,十分痛苦。不少妇女为了使“裂子”愈合,把黑膏药在灯头上烧化,一滴一滴地滴在裂口处进行粘合治疗,每滴上一滴,烧的疼痛难忍,非常可怜。当时,老百姓用自己种的棉花纺线织出来的布叫“土布”、“老粗布”,将“土布”送到染房可染成黑兰、中兰、月白等布,上世纪有名的染房有东街朱家染房,西街王家、左家、唐家染房等。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白沙镇为伊川县第四区,区长是李玉辉。由于他清正廉明,不畏强暴,在第四区口碑很好。李玉辉调离第四区时,数千百姓为其送行,依依惜别,为表彰他的清正,百姓将李玉辉的鞋脱下,制作了精致的木匣装着,挂在西寨门上,上写“清风细雨”。清官脱靴在白沙镇历史上还是第一回。
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对越自卫反击战白沙镇人民为保家卫国作出了很大牺牲,朱新成(23岁)、朱安帮(22岁)、赵廷珍(21岁)等29人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伊川县志》上已有详细记载,本文不再赘述。解放前夕白沙镇儿女随蒋入台人员也很多,仅白沙村有据可考的有:白沙北街徐应忠、左廷林、张克仁,东街徐国正,西街唐政刚、王成安。两岸三通后,左廷林、徐应忠、徐国正于上世纪90年代回家探亲,唐振刚2006年回家探亲。张克仁上世纪在台病逝,2011年张家后人将老人骨灰接回白沙安葬,王成安失迹。
村名蕴含厚重历史
省庄村:据村民所传,明朝洪武年间,从山西省洪洞县迁来的尤姓人家,生活简朴,精打细算,仅一月就能省下一装粮食。村人以之为谈资,取村名为省装,后演变为省庄。
下磨村:北魏孝文帝十三年(489年),在村东设湮阳城。为解决城内军民生活之需,在城东湮水上游设一水磨,叫上水磨,在下游设一水磨,叫下水磨,又称下磨。明朝初年,迁民在此建村,叫下磨村。
孝村:孝村原名显孝寨,古时该村人崇尚孝道。后来,为纪念王祥卧冰、孟宗哭笋、焦桂香哭麦等孝行,在村中建起了“三孝堂”,故将村名叫做孝村。
豆村:豆村据说在周朝就建有城郭。隋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窦建德,攻打洛阳,曾在此地和当地农民一起共同开垦荒山(山腰现有梯田遗迹),屯集粮草,操练兵马,在村西建有“武林亭”。为纪念窦建德,将村名改为“武林窦村”,解放后演变为“豆村”。
炉坪村:相传楚汉战争时,曾在此设立兵器厂,后改为民用,专门制造农具,并在村周边修建砖瓦窑,村民靠烧窑、铸造起家,加之村周围有一大片平地,故起名“炉坪”。
程子沟村:明朝末年,二程后裔第二十世孙宗贤,从孝村迁村东筑窑居住,后起名“程子沟”。
吴堂村:清顺治年间,吴、郑、白、李族人从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下迁入此地,分片而居,各姓居住地分别定名为郑家屯、吴家寨、白家胡同、李家沟。后来各姓之间互相通婚,吴家寨搬入郑家屯,各姓合为一村。郑氏单传五世,而吴氏发展到二十余户。清乾隆年间,郑家屯改为吴家堂,遂称吴堂村,沿用至今。
叶村:叶村叶姓始祖居浙江省绍兴府山阴县静林坊,叶公十三世孙于明永乐年间调至河南省登封任职。叶姓后裔一支于明洪武年间,由登封迁居此地,因此得名。
大寺沟村:相传村内原有九龙寺庙一座,以此命名。
常岭村:相传,明朝开国大将常遇春第五世孙克长于明朝中叶率三子(长文、次礼、三铎)由弘农(古华阴,今河南省灵宝市)迁居建村,因此处多为岭坡,故取村名为常岭。
朱岭村:相传村原名凤凰岗。因“黄巢未灭,朱梁王(后梁太祖朱温)登基先在东京执掌乾坤,驾崩汴城。将风筝放起,落于凤凰岗之原,即将皇灵金顶玉葬于此。四门有文武将军朝班——石人、石马、石猪、石羊。”遂将凤凰岗改为“朱驾陵”,俗称朱家岭、朱岭。
焦王村:焦王村原名顺天庄。明万历年间形成村落,后经战乱灾荒,居民流离失所,原村庄荡然无存,后焦、王二姓人在原顺天庄遗址重建家园,取村名为焦王村。
下天院村:相传,村北500米处有一座邓天王坟墓,现村址是天王坟的花院,村由此而得名。有天王院、天花院、下天王院、下天院之称,文革中改名红英大队,1980年后恢复原名。
银李村:银李村原名凤凰庄。传说古时一只金凤凰落于此地,帮助一位忠厚的小伙种庄稼、成家立业、繁衍生息。后来凤凰变为肥沃的土地,让人民在此安居乐业。为纪念这只金凤凰,后人把村名改为凤凰庄。元朝末年,兵荒马乱,村民背井离乡,仅剩下姓李的银匠住在村上。随后,何姓、孟姓等迁入,大家商议,将村名改为银李。
新寨村:相传,从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迁来居民初至泥鼓垛村(今张村),清朝乾隆年间,从泥鼓垛村迁出部分居民筑寨定居,相对于原村,取名为新寨。
杨岭村:杨岭村原名“夹马岭”。明洪武十三年,杨姓始祖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此定居,遂改村名为“杨岭” 。
文物古迹星罗棋布
烽火台:地点位于白沙镇农贸市场北,建于商代,现已不存。
文峰塔:地点位于白沙镇西奶奶庙附近,建于明朝洪武年间,塔高15米,六层六角。1941年区长杨明勋下令拆除,砖木料建白沙小学后楼。
濛泉寺:地点位于白降河北、白沙镇兽医站东侧,白降河支流五寺沟小溪旁,清泉穿寺而过。该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盛于武周后朝。以溪为界分上寺、下寺,规模宏伟浩大,大殿均宫殿式。有大殿三间,耳房相对六间、方砖铺地,雕梁画栋。相传武则天赴汝州温泉(距白沙镇22公里)沐浴观光,途经白沙曾拜佛濛泉寺。寺内有宋代吕蒙正题句:“天不得时,日月无光;地不得时,万物不生;人不得时,百运不通。嗨!……” 1961年经王某某支书拆除,建大队部和面粉厂。寺内有大钟一口约2000余公斤,供和尚念经用,1958年大炼钢铁时毁。上世纪九十年代又在原址上复建濛泉寺。
北大庙:在濛泉寺庙基处有天王庙、城隍庙、俗称北大庙。因与西下边濛泉寺相呼应,称濛泉寺为“下寺” ,天王庙、城隍庙为“上庙。”现已不存。
火神庙:地点位于白沙镇初中正门处。现已不存。
城隍庙:地点位于白降河北、白沙镇兽医站西侧,现已不存。上世纪九十年代又在原址上复建城隍庙。
五龙潭:今白沙镇初中院内吃水井,呈方形、青砖券成。平时潭水清澈见底,水味甘甜,据说天旱时在潭边焚香祭拜即下雨。
花姑奶奶庙:地点位于白沙镇兴隆东街白降河东桥东北,本世纪初又在原址上复建花姑奶奶庙。农历三月初七庙会还有很多人参拜。
奶奶堂:地点位于白沙镇供销社院内,1960年被供销社用推土机铲平。上世纪九十年代又在白沙镇西复建奶奶庙。农历二月十七庙会盛况空前。
张总兵坟:地点位于白沙镇粮管所院内,名字不详,每年清明和十月初一张姓子孙聚此烧纸。现已不存。
关帝阁:地点位于白沙镇北街,西南横街而建。现已不存。
戏 楼:地点位于白沙镇南街街口,上下两层,下层可通车,上层为舞台。1951年土改时,分给了贫农没房者,被扒掉。
文昌阁:地点位于白沙镇十字街兴隆东街口,上下两层,土改时被毁。
王家牌坊:地点位于白沙镇兴隆东街老初中西,面南背北。上书:敕封表王佩妻李氏节表坊,上联:清操励冰霜,林下近传彤管记,下联:论恩光日月,天边遥扬紫泥封。横额:褒灿龙章。现已不存。
营盘地:明崇祯八年(1635年),李自成带兵准备攻打洛阳,曾扎营摩天岭下。由于义军军纪严明秋豪无犯,至今仍沿用营盘地名。
新天仙阁:地点位于白沙镇兴隆东街,面南背北三进院砖瓦大厦,是“天仙庙道会”首领朱金刚住宅,后院有砖砌楼房,下有砖洞、地道,非常讲究。上联:修炼长在洞,下联:道行飞满天,横额:天仙阁。1927年,冯玉祥将军设自由县为自由县县衙。
东寨门:地点位于白沙镇兴隆东街,门楼已不存,仅留下青砖券门洞、木门。东寨门始建于同治元年(1862年),在白沙镇商界领头人朱成周(其父朱金榜时任清代六品武官武略骑尉)及本镇同僚的主持和倡导下,由众百姓集资、商人商会捐款、并经清政府允许而修建竣工的。东、西、东南、正南、西南、北寨门皆有青石雕刻的“兴隆镇”三个字。民国16年(1927年),冯玉祥将军督豫,新置自由、平等二县,将白沙镇设为自由县县城。当时的县政府用石灰将原门额“兴隆镇”覆盖,由当今伊川籍书法名家程豫生之父程默化亲写“自由县”门额。东寨门至今有150多年的历史。
西寨门:白沙镇兴隆西街福临门超市东,现已不存。
北寨门:白沙镇文化北路清真寺北,现已不存。
东南寨门:白沙镇人民东路李家街路口,现已不存。
正南寨门:白沙镇人民东路李某某住宅西,现已不存。
西南寨门:白沙镇人民路与文化路交叉口,现已不存。
自由县立师范学校:地点位于白沙镇兴隆东街老初中,该院有三座大房,每房三间,20余间厦房,后院有体育场。
清真寺:原址在白沙镇文化北路东拐一民宅内,1920年迁此。1983年寺院开放。2008年改扩建。白沙大约有500余口穆斯林信徒,伊川县伊斯兰教协会设在该寺内。
基督教堂:地点位于白沙镇东李家街中部,始建于民国初年,由美国传教士创建。上世纪九十年代扩建。白沙大约有基督教信徒800余人。
降河东桥:白沙东寨门300米处,建于1975年2月23日(农历正月十三),7月1日(农历五月二十二日)通车。
降河北桥:白沙北寨门100米处,建于1976年2月22日(农历正月二十三),5月2日,全村劳力浇筑混凝土桥面。7月1日峻工通车。2010年拆除重建。
降河堤:随着降河二桥落成,白沙大队成立了“专业队”开始白降河改河造堤工程。由小队按人口摊派劳动力,小队记工分,大队专人管理。东至马崖,西至红土崖,约五华里长堤及堤内稻田改造完工。现河堤尚存,稻田目前已成为旱涝保收耕地。
宣陵:即后梁宣陵(朱温墓),位于白沙镇北三公里的朱岭村北的高台地上。朱温生于851年,卒于912年,朱温为后梁第一代皇帝,又名朱全忠,朱晃。宋州砀山(今安徽砀山)人。公元870年他参加了王仙芝、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公元907年他用禅让的形式夺取了宣帝位,代唐称帝,改名朱晃,建国号梁,称梁太祖。改开平元年。建都开封。史称五代梁。后梁开平三年(公元909年)正月迁都洛阳。乾化二年(912年)被其子朱友珪约友冯迁谔剌中腰背后而死。同年十一月葬于宣陵。朱温在位六年,卒年六十一岁。《五代会要》记载:“陵在洛京伊阙县五十华里,龙门东南,地称朱家岭,归属洛阳,今为伊川县境”。据《洛阳古今谈》记载:“在解放前夕,宣陵封土周围为一百二十弓,高五丈,占地九亩八分,陵南面从园门至陵墓有南北向神道,神道两旁有石翁仲,石羊”等。目前陵墓的封土因群众平整土地毁坏的日益严重,留下的封土堆残高10米。东西宽30米,南北宽25米。1958年大跃进时,因大炼钢铁被群众砸毁大量的石翁仲、石羊。现在没有围墙,也没有看护房。2004年8月,宣陵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姚崇故宅:白沙镇南二公里石岭村附近摩天岭有唐代名相姚崇故宅,据明万历《直隶汝州全志》:“梁国公姚崇宅,在石家岭村东北摩天岭偏西百步。相传为梁公庄,有遗井,今废。按本传,公寄语帝曰:“臣年二十,居广成泽,以呼鹰逐兽为乐。张憬藏谓臣当位王佐,无自弃,故折节读书,遂待罪将相。云云。考本传,公陕州硖石人,或流寓于此未可知也。”姚崇祖籍陕州(今河南陕县),武将世家,自幼随母亲居汝州广城外婆家生活二十多年。后考中进士,步入政坛,在武则天、唐中宗、睿宗和玄宗时,姚崇屡次出任宰相。开元元年任同州刺史的姚崇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出任宰相执掌朝政,除去朝中积弊十种,奠定了开元盛世的基础,被誉为“救时宰相”。毛泽东在《新唐书》124卷“姚崇传”的刊头留下了“大政治家、唯物论者姚崇”的批注。
玄妙观:地点位于白沙镇炉坪村西,原有正殿三大间(现封存),厢房24间及和尚住房6间,门楼一座。明清鼎盛时期,有主持一人,和尚4人,庙地80余亩,庙内有石碑30余块。现存大殿三间,殿门匾额“玄妙观”为明万历九年洛阳县知县李载阳亲书,距今已有430余年。
中法三寺:地点位于白沙镇陈村,传说建于明末清初,占地七亩,有大殿、东廊房、西廊房、后十佛殿等雄伟建筑,在少林寺、中岳庙志中均有记载,现已不存。
关帝庙:地点位于白沙镇常岭村西,始建于清代,原貌宏伟壮观,古朴庄重,庙内古柏葱郁、绿茵遍地,“文革”中毁于一旦。2000年复建关帝庙。
奶奶庙:地点位于白沙镇常岭村关帝庙南约300米处,据庙碑记载,该庙修建于清乾隆年间,庙内神像已无,原庙宇尚存,逢年过节,善男信女不断到此祈愿美满婚姻,盼子求孙。
太平桥:地点位于白沙镇朱岭村南约一公里处,长约50米,宽5米,建于明朝末年,现自然损坏严重,仅残存有桥洞的痕迹,此处盛产名贵中药材太平鸟(何首乌),名扬省内外。
龙王庙:地点位于白沙镇新寨村,修建年代不详,解放前庙内有泥塑龙王像。遇到天旱,村民到此祈雨,焚香祷告。
湮阳城遗址:地点位于白沙镇下磨村,面积约一平方公里。该城设南北二门,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十三年(489年),是当时设立的县城。城内有东西两个校场遗址。现可见布纹厚瓦,花纹青砖,铜箭头、青石旗座等文物。
发云寺遗址:地点位于白沙镇下磨村西南100米处,修建年代不详。嘉庆五年(据石碑记载),还有山门、大雄宝殿、甬道等,香火鼎盛。1957年还遗存和尚塔一座。1972年,在遗址西发现方形拱顶墓一座,出土唐三彩7件。
下磨完小学校:1914年,由曹鸿卿等人倡导建立的洛阳南部第一所学校。
“ 尚德”女子学校:民国14年(1925年),冯玉祥将军路过下磨村,提倡男女平等,建立了洛阳南部第一所女子学校。
白沙近现代有影响的人物:
武状元曹凤甲的传说
曹凤甲,白沙镇范村人,清朝咸丰年间在开封考中武举人,传说后来在北京中了武状元。
地方戏曾有《曹凤甲夺状元》又名《曾国藩打南京》一折,其中有两句唱词说是:“家住洛阳在白沙,我的名字叫曹凤甲……”该剧的大致内容是:曹凤甲武艺超群,应点状元,但因是贫民之后,屈居榜眼,陆王之子陆义反被点状元。陆王谋反刺驾被押,王命曾国藩领兵镇压太平天国,曾保释陆王作运粮官,太平军活捉陆义,杀死陆王,但被曾国藩、曹凤甲所败,退回云南。
相传曹凤甲为人忠厚有胆识,当年在开封考武举人时,比武场上对方将他的大刀击落在地,并凶猛地向他袭来,在这生死关头,曹凤甲急中生智用脚将大刀挑起,手接大刀奋战对方,并将对方的大刀挑飞,欲追杀对方。主考官急喊:“不可伤他性命!”一句话提醒了曹凤甲,才没有使对方成为刀下鬼。考完下场,主考说:“你朝中无人,如果杀了人可就不得了,想夺状元就难啦!”接着又问他脚挑大刀是那一招,他机辩道:“习武贵在将有形化为无形,随机而变,出奇制胜,不能拘泥于一招一式。”主考官点头叹服,遂点曹凤甲为武举第一名。在北京考武状元时,咸丰皇帝亲自到校场观阵,当时慈禧刚刚成为咸丰皇帝的妃子,咸丰对兰儿(慈禧)宠幸有加,形影不离。曹凤甲在校场上叱诧风云,一口大刀出神入化,无人匹敌,击败耀武扬威的陆王之子陆义,主考官奏明咸丰皇帝要点曹凤甲为魁元,这时候兰儿娇滴滴地说,校场上的曹凤甲虽然武艺超群,但是相貌丑陋还是个汉人,不及满人陆王之子陆义相貌堂堂,如果点曹凤甲为魁元,恐天下人要耻笑,还是点陆义为状元比较好。咸丰皇帝为了照顾兰儿的情绪,遂改曹凤甲为第二名榜眼,只封了个御后侠,把陆义封为御前侠。皇上每逢外出曹凤甲在后边随护,皇上宿宫他把守后宫门,而陆义则把守前宫门,深得慈禧喜爱。伊川人为曹凤甲鸣不平,并不认为他是榜眼,仍然说他就是武状元。
后来太平天国兴起,咸丰皇帝也死了,曹凤甲主动请缨离开了慈禧太后,到曾国藩手下效力。曹凤甲历任御后侠及两江总督曾国藩手下的大将,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曾经多次与陈玉成和李秀成等交手,互有胜负。陈玉成和李秀成被清人称之为洪秀全的“一只鸡一只狗”,曹凤甲则被称之为曾国藩手下的“一只熊罴。”太平天国北伐军长驱直入,清兵节节败退,曹凤甲奉命率部从南方回到北方围剿太平军,曾与北伐将领冯云山部大战于伊川县吕店的杨树凹,现在老百姓还口口相传红胡子大战杨树凹的故事。
解放前村里谁家娶新媳妇都借用那顶轿子,都说坐曹凤甲曾经坐过的轿子吉利风光。“文化大革命”的时候破四旧,红卫兵造反派把轿子焚烧了,现在只剩下两根轿杆,在一户姓陈的人家保存着。至于曹凤甲更详细的人生轨迹,因为年久已经不能详考,但曹凤甲确实是伊川历史上有名的武林高手,他的故事妇孺皆知,流传甚广。
“洛阳迷”朱天水
朱天水(1909~1938),艺名香水,绰号“洛阳迷”,白沙镇白沙村人。河南曲剧创始人之一。
父早逝,与母亲姐姐相依为命。后学踩高跷,唱曲子。13岁随张钦堂到洛阳踩高跷谋生。1927年听说高跷曲子演员登上舞台,产生极大兴趣,积极练习台步身段,揣摩旦脚表演技法。后应邀与一批出色的高跷曲艺人在河南省临汝县(今汝州市)组成以他与关云龙为首的班子,到临汝镇登台对戏,一举成功,引起轰动,一时观众蜂拥而至,挤倒了石墙,赢了另外3台戏。随之邀戏的红帖纷纷而至,朱天水与朱六来的合作被观众誉为金玉之配。洛阳南关曲子迷吕老八闻讯,邀朱天水等人进南关火神庙戏楼演出,此为曲子戏首次进洛阳城演出。1929年应第二十路军总指挥张钫之邀,朱天水与朱六来等30余人进部队唱军戏,红极一时。
朱天水嗓音好,高低音、真假声结合自然。曾学习借鉴 "南阳曲子状元"汤印侯的演唱方法,得京剧名须生孙盛甫指教,嗓音运用更为巧妙,唱腔愈加柔媚,无论演悲剧、喜剧,皆为观众喜闻乐见。他饰演青衣、闺门旦,集民间闺秀美姿俏态于一身,形成独特的表演风格,创造了洛阳曲子旦行的最初表演形式,被列为曲剧界“上八仙”之首。民间流传着 “要得美,看香水”;"要论真出奇,还是“洛阳迷”等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