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中说许攸居功自傲,口出狂言,辱骂军士,所以激怒许褚,因而被杀。可是我认为事情并非如此简单,许褚杀许攸恐怕还有着其它的原因。许攸居功自傲是有的,口出狂言也是不错,但绝对是罪不至死。以曹操的治军纪律之严,即便是许褚怒而杀人,那就算不以军法处死,那也会受到极为严厉的惩罚。而且许褚杀的不是普通士兵或将领,而是讨伐袁绍的有功之臣许攸。许攸不但在官渡之战和讨伐袁绍立下大功,而且还是曹操自幼一起长大的伙伴,关系很不一般。许攸被许褚怒而杀死,曹操居然没有处罚许褚,让人感到非常可疑。
许攸和曹操的关系是非常亲密的,从许攸从袁超处叛逃投奔的一段故事就看得出来,曹操还是很看重这个儿时的伙伴的。当他得知许攸从袁绍处叛逃过来时,他高兴得连鞋都忘了穿。这一方面有曹操演戏的成分,另一方面有这意外之喜的原因。当曹军与袁军在官渡对峙时,正如荀攸的信中所说是拉锯战,谁先退谁败。许攸的到来给了曹操一个逼退袁绍的机会,只要曹军喘过这口气,那战争必然走向转折。许攸的到来引发了乌巢之战,让袁军丧失己方优势,从而走向了战争失败的深渊。从这点看,许攸对曹操而言不可谓不重要。
在讨伐冀州袁尚的战斗中,由于审配对邺城守得滴水不漏,让曹军一度陷入攻城战的拉锯之中。又是许攸提出了引漳河水灌城门的主意,一举击垮了袁绍军最后的战斗力,为曹操军攻占邺城拿下首功。可以说在上述的战争中,固然有曹操军将领军士拼命打仗的结果,可是许攸两次出手却是达到了控制战争走向的效果,说其是首功也不为过。战争向来不是以杀人多少为目的的,而是需要军队达到指挥者的战略目标,这才算完成了战争的任务。许褚自认为杀人无数,流血又流汗,就是大功劳了。这完全毫无见识,许攸说他是匹夫之见也没有错。
许褚虽然是莽夫一个,但并不是脑残弱智。什么人该杀,什么人该敬,他心里是很清楚的。许攸与曹操关系密切,又刚立下大功,即便说话不那么好听,可是贸然杀了也会有极其严重的后果。况且刚刚攻下邺城,正是曹操招揽袁绍降将的时期,许攸这种投降派中的标杆绝对是优先保护的对象。许褚与曹操的关系可比不了张飞之于刘备,要是擅自杀了许攸这样的重要人物,很有可能被拿去陪葬。而且许褚在曹操身边警卫多年,对于曹操多疑的性格非常了解。在曹仁结交他时,他都不敢接受宴庆,更何况擅自杀了许攸。
因此从上述理由推测,许褚杀许攸貌似怒而杀人,实际上应该是曹操默许,或者暗中授意的。一般认为许攸被杀是由于居功自傲,然后目无诸将,犯了曹操的忌讳。晋朝史书《魏略》中记述是许攸说出了狂傲的言语被人告发,才被曹操派人处死的。南朝史学家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时,也引用了《魏略》里面的描述,认为许攸被杀是曹操派人为之。所以在小说中许褚怒而杀许攸的事情,实际上是作者罗贯中为了回护曹操而做了艺术的加工。毕竟许攸贪财狂傲,又是叛变投敌的小人,被写得黑一点也不会有人同情。
曹操为啥要杀许攸呢?罗贯中为啥会把杀人者写成许褚呢?这个原因主要得从曹操带兵入邺城的事情说起。当时曹操带兵入邺城大门,立了大功的许攸骑马跟在旁边。许攸既是功臣又是曹操儿时的伙伴,在当时的环境下难免有些飘飘然,说了些不该说的话。其中许攸说了一句话"阿瞒,汝不得我,安得入此门?",我能从这句话中感受到当初许攸是多么的得意忘形,意气风发。他说这句话一是在曹军众将之前夸耀自己的功勋,而是显示自己与曹操特殊的关系。这本没有错,错就错在他说了"阿瞒"这个词。
曹操当时听到这个词时虽然大笑答应,可是心里还是有了芥蒂。这个在小说中没有写,但《魏略》中有提到。可以想象,当时曹操笑着答应其实是非常尴尬的,因为阿瞒这个词不是啥好称呼。三国粉们都知道阿瞒是曹操的小名,却很少人知道在这个名字之前曹操还有个小名叫"吉利"。相比于吉利这个饱含着祝福的词语,阿瞒就不是啥好词。曹操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了奸雄的潜质,欺上瞒下与教书先生对抗,挑拨父亲曹嵩与叔叔的关系等等故事流传了上千年。说白了他当时就是个仗势欺人的官二代,阿瞒其实是曹嵩等长辈骂他的蔑称。
大家看到在很多汉臣骂曹操为汉贼时多用这个词,而袁绍与曹操阵前骂战也用此称呼。许攸、曹操、袁绍一起长大,小时候互相骂惯了,大家也不会计较。可是此刻曹操全面击溃袁绍军,袁绍也病重而死,天下几无抗手,谁敢用这种称呼叫他?许攸得意忘形,还以为曹操还是小时候那个阿瞒,却已忘了身边这位却是即将篡夺汉朝皇权的国贼。曹操的心性三国粉们都了解,为了面子可以强颜欢笑,但事后肯定得找补回来。以许攸口无遮拦的个性,肯定这些话到处说过不少次。曹操虽然碍于情面和功绩不便于公开处理他,但是也不会忍气吞声。
所以许褚借机将许攸杀掉其实是直接解决了曹操的心病,所以不会受到曹操的处罚。可是我认为以许褚的智商还不至于揣摩曹操到这种程度,必须有曹操的暗中授意,他才敢动手。当然事后曹操又是假慈悲一番,跟哭袁绍一样把许攸厚葬了。这一方面是做给袁绍方面的降将看的,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警告己方那些打了胜仗有些飘了的曹军将领。所以口无遮拦且得意忘形的许攸,最终死在自己最为信任的人手里,真是可悲可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