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平战大败,只是因为赵括的纸上谈兵,真是太委屈了
吉东英
公元前260年,秦朝爆发了张平战,秦国集结了倾国力量,一举歼灭了45万赵军,形成了战国时期最大的围攻歼灭战。
此战对秦国的意义重大。这是范睢先生制定“远交近攻”战略后取得的最大战果,不但彻底击溃了唯一能与自己相抗衡的赵国,更从心理上沉重打击了其余五国,加快了中国统一的步伐。
战争的意义常常在战争之外。长平之战秦国用反间计,成功的使赵国更换了统帅,这是导致赵国失败的直接原因。然而六国竟丝毫不能反省,屡屡自毁长城。此后,秦国故技重施,离间魏无忌先生,瓦解六国联军;谗杀李牧先生,灭亡赵国。对有些满脑袋大粪的统治者来说(特别是赵国,在同一个地方犯两次错误),历史教训的借鉴意义实在是微乎其微。
军事从来都是政治的延续。任何军事上的胜利都离不开政治指导原则的正确。对六国来说,他们从一开始就缺乏战略远见,只想着混日子,根本没有什么富国强兵,甚至一统中原的雄心壮志。如此保守待毙的施政纲领,决定了六国统治者小富即安的习惯性短视。而每当灾祸来临,六国唯一会做的、当然也是唯一能做的,就是利用国际间的矛盾,尽量的把祸水引向别国,以便让自己多拖上几天——一定要让别人死在我前面!
长平之战的导火索正是韩国的上党郡投降了赵国。可叹的是,尽管有赵豹先生的警告在先,但赵国统治者仍旧不愿意放弃这个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迫不及待的吞下足以致命的诱饵。当其为平白无故得了如此好处而沾沾自喜时,却全然不曾看到背后来势汹汹的秦国大军。贪婪短视、以弱凌强。就必须付出代价。可怜那45万冤魂!
有人说,倘若赵国不用赵括替换廉颇,此战可能会是另一种结局。从战术层面上看,这种假设未尝没有道理。论带兵打仗,赵括小儿岂是名将廉颇之敌手?但从战略上考虑,愚蠢昏庸的赵国政府,即便不败在长平,也必定会败在其他战役之中。最终的失败没有丝毫悬念。
贾谊先生曰:亡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诚非虚言。长平之战后39年,秦才统一中国。面对虎狼一般的秦国,此时的六国虽是惶惶不可终日,但也并非完全束手无策。信陵君魏无忌先生的五国联军不久之后,就在邯郸城下大败秦军,说明六国只要精诚团结,足以与秦相抗。更何况秦国战败后国力大损,六国还获得了近20年的喘息之机。
面对如此良机,六国却抱定“能挨一天是一天”苟安策略,不但不思进取图强,而且变本加厉的割地奉秦,百般讨好秦国。更在谁也离不开谁的情况下,只为一点小利,彼此间就恶斗不休。孔斌先生曾引燕雀之喻批评魏国官员目光短浅,其实又何尝独独魏国如此!
长平之战时,齐国对赵国这个天然屏障毫不珍惜,眼睁睁的看着赵军崩溃,全然不曾想到这个门户一旦洞开,唇亡齿寒的厄运即随之降临。魏国则幻想趁着秦赵两败俱伤之机谋取利益,却看不见下一个目标就是自己。楚国早已成惊弓之鸟,若不是毛遂先生以命相搏,根本不可能出兵。至于燕国就更是无耻,见死不救尚嫌不够,还要落井下石,企图趁赵国新败谋取好处。如此,六国不亡,上帝都不会答应。
除非亡国灭种的钢刀砍下,否则六国彼此间都抱着隔岸观火的态度,在看别人笑话的同时,大家甚至还企图浑水摸鱼捞一把。但是他们忘了:苦难岂会都由他国承受,幸福又岂会给自己一国独享?
所以,政治腐败,是长平之战赵国惨败的根源。同时,也是六国覆灭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