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取敌人的道路,是步步惊心。
下面说一下九子夺嫡的重要人物四阿哥爱新觉罗·胤禛。看看他是如何登上皇位,又是怎样一个不一样的四阿哥。
雍正王朝剧照
爱新觉罗·胤禛(1678.12.13—1735.10.08),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康熙帝第四子,母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乌雅氏。由于其生母乌雅氏出身低微,不能给胤禛带来皇子中的特殊地位,此外,清初时后宫也不允许生母抚育自己的儿子,因此胤禛满月后由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抚养。康熙三十七年封贝勒;康熙四十八年胤禛被封为雍亲王。
康熙二十二年胤禛六岁进尚书房,学习四书五经和满文。少年和青年时代的胤禛,受父皇和师傅的严格管束,从事以四书五经为主要内容的学习。稍长,便跟随康熙帝四出巡幸,并奉命办理一些政事。十九岁胤禛随从康熙帝征讨噶尔丹,胤禛虽没有参加战役,但作《狼居胥山大阅》、《功成回銮恭颂二首》,赞扬乃父用兵的功业。又往遵化暂安奉殿祭祀孝庄文皇后。康熙三十七年二十一岁的胤禛受封为贝勒。二十三岁侍从康熙帝视察永定河工地,检验工程质量。二十五岁,随同父皇巡幸五台山,次年侍从南巡江浙,对治理黄河、淮河工程进行验收。也许正因为康熙早年的严格管束,使得胤禛的性格孤僻,不善与人沟通,众阿哥中唯有十三阿哥胤祥与其关系较好。
康熙四十七年,康熙帝第一次罢黜了太子胤礽。在推选新太子的过程中,胤禛支持复立胤礽,同时与皇八子胤禩也保持良好的关系。胤禛对储位的渴望是有一个转变过程的,在康熙首次废黜胤礽前,这时的他还是“太子党”的人,而且对储位一点也不热衷。他只是想辅佐好太子,尽为臣之道。
康熙四十八年,复立胤礽为太子。同年封胤禛为和硕雍亲王。此间诸皇子为谋求储位,各结私党,勾心斗角极为激烈。直到康熙五十年太子二次被废黜之间,诸阿哥掀起了一个扳倒太子,争夺储位的小高潮。像前文提到的“八爷党”就是在这个时期内逐渐形成的。这时的胤禛地位很不稳固,也无甚威信。他觉得太子宝座离他太过遥远,倘若刻意谋取,成功则罢;失败了的话,那就连亲王也做不成了。所以此时的胤禛仍旧处处维护太子,在太子首次被废后,只有他敢于为胤礽说好话。与此同时,他还和胤禩等人和平共处,不把关系搞僵。
康熙五十年胤礽再次被废。这回众阿哥深刻认识到胤礽此次被废,绝无复立之可能,于是储位之争渐呈白热化。
胤禛看到这一点,也蠢蠢欲动,结党营私,为窥视储位开始活动起来。随着胤禔早被圈禁;胤礽的二度被废;胤祉因势力太小,羽翼未丰,遂主动退出;这次的储位之争,逐渐演变为胤禛与胤禩的“四爷党”和“八爷党”之间的较量。
胤禛为了扩大势力,四处安插家奴,补外省官缺。虽然人数不多,但个个都身居要职。军事上有年羹尧,身为封疆大吏,手握军政大权,集四川、陕西等地重权于一身。地方上有戴铎,历任福建知府、道员、四川布政使,与年羹尧一文一武,为胤禛的左膀右臂。另一个胤禛夺储过程中的重要人物----隆科多,康熙末年时任九门提督。他只要令京师九门一关,京城内包括康熙谁也甭想出去。除了他们,还有一个人不能不提,这就是十三阿哥胤祥。他早年在古北口练兵,所率部下,后多升任京城防卫部队中各级指挥官,诸如丰台大营、绿营等京师卫戍部队皆在他的掌握之中。虽然他在胤礽第一次被废时受到牵连,一直被囚禁到康熙去世,但其威望尚在,那些老部下也都对他和胤禛忠心耿耿。由此不难看出,胤禛不愧是一名深藏谋略的政治家,他所委派、安插之人皆出身于家奴,对他绝对忠贞不二。
雍正王朝剧照
胤禛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处处掩饰自己对储位的希冀,外弛内张。表面上只想做一个与世无争的皇子,不愿过问政事,其实内心的真实想法被表像掩盖了。随着日期的推移,康熙对胤禛的好感与日俱增。在日常政务活动中,常委派他调查皇族案件;或代天子行祭祀大礼。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初九,康熙驾崩的前四天,皇上还委派胤禛代自己到天坛行冬至祭天大礼。这对胤禛日后治理国事都有很大的实践意义。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帝病故于畅春园,当时八爷党支持的十四阿哥胤禵远在西北,四阿哥胤禛留京。康熙近臣步军统领隆科多(清圣祖孝懿仁皇后之弟)宣布康熙遗嘱宣胤禛继承皇位,是为雍正皇帝。雍正为防止再出现兄弟间争夺皇位的惨剧,从此实行秘密建储制度,不再公开设立太子,由皇帝写诏书并放置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后,直到皇帝驾崩后人才能打开并宣布继承人。
九子夺嫡以雍正取胜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