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攻略》中乾隆御夫茶阴皇后
干隆热衷于巡回,曾经六次下江南,天津是必经之地,另外,他还经常去天津巡视河工、电影、历史记录,他曾经在天津巡逻了十次。
天津的盘山、估衣街、锅巴菜、贴饽饽熬小鱼等都留下了与乾隆皇帝有关的民间传说,这是野史,咱们还是说正史。早期乾隆来天津,有四次驻跸在水西庄。水西庄是天津芦盐巨商查日乾、查为仁父子二人修建的私家园林,始建于雍正元年,扩建于乾隆年间。园内大量楼台亭榭,分别命名为揽翠轩、藕香榭、枕溪廊、花影庵、数帆台、泊月舫等。据说这里是《红楼梦》大观园的原型。
皇后富察容音
乾隆十三年(1748)正月,乾隆皇帝带着孝贤皇后,也就是傅恒的姐姐富察容音,乘龙船浩浩荡荡来到天津,第一次驻跸水西庄。为接圣驾,查氏父子自前一年年底便开始准备,房间、被褥、吃喝、餐具,一切细节都精心打理。不过乾隆在水西庄只呆了几个小时,天津盐商们都来觐见皇帝,献出巨款,乾隆十分高兴,恩赐了御书、绸缎钱袋和一些宫中带出来的玩意儿、字画,并下御诏,免去盐商第二年的十分之三赋税。
乾隆皇帝偕孝贤皇后富察容音离开天津后,到山东曲阜游览孔庙,举行盛大典礼,登东岳泰山,到济南游览趵突泉、历下亭。三月初八回銮,三月十一日弃车登龙舟,沿运河从水路回京,当晚,孝贤皇后富察容音病死于船上,年仅37岁。
皇后富察容音
之后乾隆又路过了几次天津,都是驻跸在水西庄。到了乾隆三十年(1765),盐商们见乾隆皇帝常常巡幸天津,却无一处行宫,于是合议后决定,捐资修筑一座行宫,以谢圣恩。盐商们将这个想法上报给巡盐御史高诚,高诚奏请朝廷,乾隆当即允准。随后,盐商们积极筹款,招募工匠,购买建材,选址在城东海河北岸田家庄附近的柳树林(今河东唐家口到大直沽)兴建行宫。
这座行宫周长二百四十丈,周围绿柳成阴、海棠盛放,行宫之内建有朝房、大殿、照殿、佛楼、戏台、海棠厅、藤萝厅、御座楼、船厅等五百多间殿堂,有两个花园,中心一面湖泊,水中有一个小岛,岛上一厅一榭一亭,有小桥与园内相连,园内遍植杨柳,花木扶疏。
乾隆画像
乾隆三十二年(1767),乾隆皇帝来天津视察周边水务,三月初四这天,皇帝乘龙舟沿运河抵达三岔河口(今望海楼教堂一带),登岸后策马过海河,自北门进天津城,再到鼓楼,往东走,由东门出城,沿海河到柳墅行宫。乾隆写了《至天津,策马由府城观民阅河,遂至行馆驻跸》一诗,以“地当南北舟车要,水会东西河海循”之句,概况了天津的地理风貌。乾隆三十五年(1770)春,皇帝又来天津,写下了《乘马由天津府城至柳墅行宫作》一诗。
乾隆到柳墅行宫八次,留下许多御笔亲题的匾额、楹联。包括东面牌楼的“柳墅”二字,西面牌楼的“瀛津”二字,前殿的“偕乐堂”三个字,内殿的“播醇堂”“海棠厅”“校签室”九个字,等等。乾隆五十三年(1788)二月、五十五年(1790)四月,乾隆皇帝两次在柳墅行宫内赐宴,招待众盐商。
柳墅行宫
乾隆皇帝受皇太后影响,非常信奉佛教,皇太后出游天津时,总要到三岔河口附近的望海寺、香林苑进香,所以乾隆皇帝对这两座寺观格外重视。乾隆七次到望海寺,五次到香林苑,观礼拈香,并题有诗文。为此,天津的郡守在乾隆三十八年(1773)修建了海河楼,专门为了乾隆来时休息、用茶膳,又可以登高望远。海河楼四周亭榭池台,层楼峻矗,曲廊回旋,乾隆亲笔题写了“海河楼”。
嘉庆六年(1801),天津遭受特大水灾,柳墅行宫被淹。长芦盐政别苏图上奏朝廷说,海河一带沿河的堤岸、行宫、船坞、墙垣大多都被洪水冲垮,众盐商请求拨款维修。奏折得到朝廷的批准。
《延禧攻略》中的乾隆
清嘉庆年间诗人樊彬做《津门小令》:“津门好,福地五云边。柳墅春融花笑日,芥园秋老树含烟。”词中道出了海河边柳墅行宫当时的景貌。不过嘉庆、道光两位皇帝都没来过天津。至道光末年,朝廷批准分段卖掉了闲置的柳墅行宫。
到了1885年,在柳墅行宫的原址上,建成了天津武备学堂。这是中国第一所陆军学堂,由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仿照西洋军事学院创立,后来北洋军阀名将冯国璋、段祺瑞、曹锟、王士珍、段芝贵、李纯、靳云鹏、陈光远都曾在此求学习武。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时被毁,柳墅行宫再无踪影,后来在此建成了天津热电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