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散文有一点纪念1月8日同胞诞辰的“水”——
苏轼是宋代的大文豪,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他的散文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其数量繁多,风格多样,且涉及面广。对苏文的理解,我们大多依据苏轼自己的《文说》来加以阐释,"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这里将苏文比作水,其文如水般有万千变化。虽说水是无色无味的,但也可以随物飘香,获得新的生命。同一源流水,段不同味多异,不同的水更相异。因此苏文不仅有水之形,更有水之"味"。苏轼的散文像水般静静的流淌,无处不在,不过分夸饰堆砌典故,也不蜻蜓点水泛泛而谈,无隔靴搔痒之感,能恰到好处的表达自己的思想。他懂得取舍,重布局,使得文章能如水般通畅达意。在生活中他更是把散文发挥到了更高的境界,同时形成了自己文章的独特风格,如流水一般随物赋形,顺畅通达。"意之所到,则笔力曲折,无不尽意"。 苏文不仅有水形,更有水味。
一、 少年苏文:烈如酒
酒承载着历史的厚度,在岁月的变迁中有了生活的味道,变得醇香诱人。苏文亦是如此,品文如品酒。苏轼的文可以说"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故此水可以有味。文人大都是喜酒的,最有名的莫过于李白"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好文如同好酒有其独特的香气。酒越久越香,人生在经过岁月的大浪中慢慢显其真味。苏文酿就的酒,少时如一杯伏特加,锋芒毕露,含情万丈,似出鞘的利剑没有收敛的意味,有着"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自信。
年少的苏轼,于北宋嘉祐四年举家迁往汴京,途经瞿塘峡滟滪堆口作《滟滪堆赋》,言"唯其不自力形,而因物以赋形,是故千变万化,而有必然之理。"滟滪堆世人皆怨其地险,而苏轼却言其功,认为其赋予了水新的生命,是自然的杰作。这篇文章将水势写活了,有苏轼年少的意气风发,像一壶老酒经过岁月的酿造颇有味道。长江水在苏轼点点墨的浸润下有了一个新的名字酒。细细品之,苏轼先道世人的看法,就像品一杯酒,先要了解其产于何时何地,属于何种。紧接着苏轼反言之,就像酒入口后方知其味,笔锋一转道出滟滪堆的妙处。这水在险滩方能尽显其态,苏轼极力彰显滟滪堆的水势,"掀腾勃怒,万夫不敢前兮,"行文亦如激流勇进,势不可挡一气呵成,水味如酒味浓浓,入口的辛辣干烈,给人以强烈的感官冲击。酒与味蕾碰撞恰如水与巨石相击,碰撞出火花,经过激战酒味贯通全身,安然平缓流去。恰如水被山峡所驯服,"相与入峡,安行而不敢怒。"整篇文章,闭眼细揣仿佛身临其境,看水在峡中奔走,品酒在齿间冲刷。水中酒,少年意,这是一杯人生的烈酒。少年得意的苏轼官场上正洋洋得意,不识失意的苦楚,所写之景,有着千种豪情。
接下来苏轼历经了人生的初次失意——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此时的他豪情经过时间的沉淀,变得有了厚度,少了些锐气,但其志丝毫不减,仍是那般乐观向上。在神宗元丰五年所作《前赤壁赋》展现出来的豪情就像一杯梅子酒,淡淡的香甜,后劲很大,于无声无息中醉人。"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苏轼泛舟江上举杯助兴而歌,完全看不出这是他在被贬黄州时所作。《前赤壁赋》语言汪洋恣肆,,如飞瀑直下。细细品读,入口感觉似千军万马在奔腾,"气吞万里如虎"这酒已经有了岁月的痕迹,生命的厚度,这赤壁水好像是自己在歌。酒带给人的不仅仅是味觉的冲击,五感相通,让人身临其境,这是身心的盛宴。稍尝尝酒还是有些许辣味儿,带着一丝苦涩,让人体会到苏轼所写的"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可苏轼是个天生的乐天派,歌中的苦并不是主基调,最终苏轼还是仰天长笑,从客到己,体味出人生的真谛。让我们尝到了留在唇齿间的酒香。在这贬谪黄州期间,酒带给苏轼的不仅仅是味觉享受,更是他灵感的源泉,他在醉酒醒后必要写写画画,记录当时的心境。酒愈久愈香,经历磨难方可飘香,在仕途上艰难困苦,使得苏轼在文学上酿出了属于他自己的"蜜酒"。苏轼的酒风亦是他的文风,他言"醉而狂,醒而止,慧之生定,通之不流也审矣"这体现了他在酒中参得的道。此后在《浊醛有妙理赋》里体现出来的苏轼的哲学,令人对文中的酒味儿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其言"得意忘味,始知至道之肤",饮酒悟道,苏轼的酒有了人情味儿。苏文不单单是有"水性",还加入了他独到的香气,他的专门写酒的著作《东坡酒经》不仅仅是对酒的记载,更是对其真性情的抒发。文与酒是相通的,按其骨变其形。
二、 中年苏文:醇如茶
苏轼的文不是独奏曲,是一曲交响乐,可以有酒味儿,亦可以有茶味儿。酒如果说是动态的,有磅礴之势,可以汹涌而至。那么茶便是静态的,慢慢沁入心脾,"茶香宁静却可以致远,茶人淡泊却可以明志。"苏文的茶味,有着老庄的哲思,细细品味,才能尝到苦涩后的那种淡淡的回甘。茶从字形来看是草木之间一个人字,一片树叶落入水中而有了茶,茶是人与自然的共同记忆,茶的命运也是人的命运,经过高温的烘烤变得香气四溢。如果说酒是苏轼少年的模样,那么茶便是苏轼中年的味道。
苏轼在作《赤壁赋》时已经开始步入中年,其中的豪言壮语,在清闲的岁月里,随风散去,有了淡淡的苦涩。从少年得志到被冤外放,苏轼的生活由以前的忙忙碌碌,变得冷冷清清。他在黄州的生活很是清闲,没有什么实权,酒味已经不能诠释其散文的味道。苏轼于孤独苦闷中,月夜触景生情写下了《记承天寺夜游》,以此来宽慰自己。这篇散文,寥寥数笔,将竹影、月光、夜色,组成了一幅水墨画,宛若一杯清可见底的绿茶,清汤绿叶,散发着自然清香的味道。"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月光皎洁,光影交错,竹影似茶叶,在月光下若影若现,月色似茶汤,茶叶在其中袅袅起舞,正可谓是好水沏好茶。细细品读,不需要过多的赏析、揣摩,唯有朗诵才能展现它的原汁原味。《记承天诗夜游》从景出发,层层推进,少了些许豪言壮语,如叙家常,就像东坡在月下静静吃茶。行文如品茶在当行时行当止时止, 先描月夜竹影,最后言明"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寥寥数语,写出了所思,安排合理。品茶第一步便是冶器,大自然便是最好的茶杯,月色便是这冶器的主角,苏轼先言明夜游的时间、人物、地点,这茶水的准备工作便做好了。接着纳茶,藻荇分拣只待冲泡,眼前景在苏轼的眼中错落有致,不需雕饰,已然天成。冲泡的过程复杂而苏文用月色自然为之,纯色纯香。最后品之,嘬一口,从舌尖到舌苔茶水有着生命之香,这杯茶分毫不差,没有一句多余,也没有一句不足。这游记短小无雕饰,从头娓娓道来,散发着茶的清香,浸润着作者这"闲人"的苦涩。
茶的静是苏轼此时生命的最佳状态,在黄州的苏轼历经冷落,锐气减弱,多了一分成熟。苏轼可谓有着若水的人性,在人生的旅途中不管生活给他加了多少佐料,他都能烹制出东坡味道,兼容并包,兼收并蓄。茶可以说是苏轼的一种精神寄托,他直接描写茶的作品不胜枚举,其中最令人称道的恐怕是在儋州时所抒的《汲江煎茶》,将烹茶和生活联系起来,富有哲趣。从汲水到最后的喝茶,看出了苏轼的一种生活态度,即使在海南那样艰苦的生活环境中他仍能怡然自得。水之与茶,茶之于水不恰当的说如水之于鱼,鱼之于水。《警世通言》中有一则讲了苏轼与王安石的轶事,不同的水质冲出的茶汤不同,说明了茶与水相生的关系。"上峡水性太急,下峡太缓。惟中峡缓急相半。"只有中峡水才能对王安石的病有疗效。苏轼还有《漱茶说》言明用茶水漱口的妙处,这些足见茶与苏轼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水因一片树叶而变得有了生命,变化出千般味道,品出百味人生。
三、老年苏文:化无味
不管是酒味儿还是茶味儿,都是水的味道。万法归心,万物归一,水可谓是这千百态的源泉。"真水无香",真隐于市,原始的才是最美的,水本就无味,茶香、酒醇,倒不如说是水香。老子言"五色令人目盲",这五光十色的世界很美,要用眼睛去发现生活中的美,这"眼睛"应该是心,五感会扰了内心,无感超越外物,这才是老子所追求的内在的美。无味便是真味,最质朴最本真的才是最美的。水谓之水,在于去其雕饰,在于其魂。老子对水有着很好的诠释,以水为喻,写出了智者之所乐。水使得人与自然相融,有水的地方,才会有生命。水是万物的载体,在向前流淌时,被赋予了新的生命,但是水的性却没有发生改变。水无味儿,但有骨,不管怎样变化,它最终归于无味,回到生命最本真的状态。苏轼的散文可以说有水之骨,能在乐时乐,更能在苦时乐,林语堂老先生说苏轼是个天生的"乐天派"这点我颇为赞同,在苏文里处处体现着苏轼的处世智慧,儒道互补,乐在其中。
晚年苏轼的创作可以说在经历了少年的酒气,中年的茶苦后变得淡如水。在《试笔自书》中苏轼面对茫茫大海,有过茫然,但是心境很快的趋于平和。他的自我宽解,是人生的大智,归于原始,在自然中找到了自我。"天地在积水之中,九州在大瀛海中,中国在四海中之中,有生孰不在岛者?"苏轼的智慧就像大海一样,此时已经没有了"闲人"的悲凉,他自解身在何处皆是于岛中。品之感到水在何时皆为水,无色无味,苏轼的人生境界得到了升华,"水"味中含有众味,又无味。此时人生已经归于一,灵魂清零,干净纯粹。苏轼此时做文大多没有任何功利名场的味道,淡如水,止如水。元祐三年苏轼著《乐苦说》更是表达了一种超脱的心境,超越苦、乐,才能获得真正的乐,苏文的"水"味,超越水的千味,才能获得其中的真味。
苏文的言辞、精神对后世散文的创作有着很大的影响,将水文化与文学联系起来,架起了自然与人之间的桥梁。 在水的世界里苏轼得到了自我的提升,心灵得到了净化。有人云"井水处能歌柳词",我想言水中有苏文,苏文隐于水。
四、苏文:归"水"味
苏轼的文浩如烟海,各有千秋,可以说是一部水的交响乐,独奏难表心声,独篇难成"苏海"。众多的文章合奏产生的共鸣才能体现苏文的气势,看尽苏轼的繁华和落寞。 《孟子·万章上》:提出研究评价诗歌的方法是"以意逆志",这同样也适应于对散文的研究,苏文的"水味"不是单一的,它是多种生命意识形态的融会贯通,归于一。苏文如水,无形有骨,如他所言,水是随物赋形的,但是不像风,无根的。随处飘,水是有其骨的,有它遵循的理。刘勰的《文心雕龙·风骨》中对文章的风骨做出了解释,"譬征鸟之使翼也"。水本无香气但是在不同的环境下其形不一,其味不同,但其骨不变。人性若水,苏文已不单单是一部无生命的作品,而被灌注了作者的血肉,成为其精神与人格的化身。
苏轼的旷达,是水的精神的内核,"比大海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只有将水的精神领会到深处,才会有苏轼的旷达,才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首先就是与水的相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是自然万物的依托,苏轼深谙这一点,他的人生波折不断,却可以在自然间回归本真,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水是苏轼人格的外化,苏轼一生随性洒脱,遇事皆能应对自如,这是水所赋予的生命智慧的体现。苏轼的旷达洒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他在面对死亡的时候仍能谈笑自若,古人讲求落叶归根入土为安,苏轼晚年在海岸觉得死后葬在这儿就行。苏轼之道就是水之道,人性若水,能包容万物,于平流中安然自若低调而不失内涵,于险崖上飞流直下,豪放而不失气度,总之水可以附万物之形,有万物之味,但总归是要回归本真,无色无味,可称之为水。苏轼就是这样,大人物,却有着小日子,回归内心,为民为己,在水中陶冶性情,不忘初心"真水无香"。在水中获取自然之气,再以文来歌山水,以行动而生发山水之灵气。
人如其文,见文如见人。其人有水的智慧,其文有水的筋骨。苏文味道之"水"经过了尘世的洗礼,回归到原水,有了深刻的文化意蕴,无色无味,却不是最初的模样。水无味却有了生命,在不断的流淌中,逐步成长,汇入大海,归于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