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人怕他是“韩孟子”,他为人树立了气功。有人叫他“黑浣熊老虎”,有人叫他“韩孟子”。敌人称他为“活装备”,称他为“韩念王”,称他为“战神”。
今天为您您介绍抗日英烈——韩增丰。我们带您穿越历史的长河,看看这些“别称”的背后见证了韩增丰怎样短暂而又光辉的人生。祭华北军区烈士陵园韩增丰烈士:
他是一位李云龙式的传奇战斗英雄。六年抗战生涯,他与日军作战不下三百次,立下赫赫战功。他乔装改扮,巧计破温塘;他声东击西,智夺敌碉堡;他英雄虎胆,勇赴鸿门宴。他多谋善断,作战灵活,被日军称为“活张飞”、“韩阎王”。即便身负重伤,仍给日军最后一击,牺牲的时候只有27岁,军分区首长在他的墓碑上题下诗句:“磁河边洒热血,寒林啼鹃数行泪。湾子里哭英雄,长空归雁几度书”。——河北广播电视台瑞芳敬读
又到一年清明节,在华北军区烈士陵园韩增丰烈士的墓前,89岁的韩增盛老人又带着家人来为二哥扫墓。韩增盛让孙子孙明亮给舅爷爷献上一束花,孙明亮几乎每年都要跟着奶奶来祭拜舅爷爷。
看着二哥的墓碑,想到牺牲的亲人,老人潸然泪下。“我是我们家最小的,韩增丰是我们家的老二,牺牲于抗日;我三哥叫韩增荣,也牺牲于抗日;我一个侄子叫韩喜霞也牺牲于抗日。
韩增丰1916年出生于河北平山县。任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4军分区 8区队 区队长。1937年至1943,韩增丰抗战的6年间,他带领部队主要活动在冀西和晋东一带,他作战勇猛顽强、出奇制胜、屡建奇功、战绩辉煌。
韩增丰的外甥女王淼说,即便现在说起韩增丰,平山县几乎无人不知。平山流传着这样一个歌谣:“柳里河有个湾子村,湾子村出了个韩增丰,敌人怕他‘韩猛子’,他为人民建奇功。”
“韩猛子”的绰号,得自于1938年12月,当时日军秋野混成旅近5000人,向晋察冀军区第四军分区驻地洪子店等地“扫荡”,韩增丰认为,这个时候的平山温塘必定空虚,于是化装成给“皇军”送慰劳品的老百姓混进哨卡。韩增丰趁其不备,拔刀刺死了日寇军官,战士们冲进据点奋勇杀敌,摧毁了日军一个中队和几十个伪军固守的温塘碉堡群。秋野当时就号啕大哭,从此给我们根据地群众留下了:“猪肉不好吃,干柴不好烧,鬼子被消灭,增丰计谋高”的佳话。
就这样,韩增丰的部队经常以奇袭、智取、伏击,里应外合等机动灵活的战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打得日军晕头转向。后来平山县城的日本兵想去温塘继续扫荡,一听说韩增丰驻扎在那里,开上车扭头就走。
韩增丰连战连捷,被日军称为“活张飞”、“韩疯子”、“韩阎王”。伪军则更是闻风丧胆,任其部队从炮楼下自由通行。而日本人则恨透了他,想方设法要除掉他。1943年10月12日夜,日军第110师团的林芳太郎中将纠集了行唐城、上碑等八个据点的兵力分三路向宋营实行分进合击,在得知韩增丰被包围后,林芳太郎马上下达“活捉韩增丰”的命令。
韩增丰三次带领部队冲入敌人阵营营救老百姓,不幸身中数弹,昏迷过去,韩增丰倒在村子中间一棵柿子树下,上身趴在一个碾盘上,鲜血在缓缓流淌,手枪和战刀浸泡在脚下鲜血中。
林芳太郎缓步向前走去,想亲眼看看这个对手的真实面目。就在这时,韩增丰突然站了起来,丢出一颗手榴弹。林芳太郎还没有反应过来,眼前闪起一团火光,耳边传来一声巨响,四周几名军官和卫兵被炸飞,自己也被这股气流推倒在地。硝烟散去,韩增丰已经仰面倒地,壮烈牺牲。林芳太郎才意识到韩增丰刚才只是受了重伤,在坚持着等待这最后的一击,不由发出一声感叹:“刑天!”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林芳太郎让军医擦洗了韩增丰的遗体,同时,亲笔给聂荣臻司令员写下了一封深表崇敬和遗憾的信,放在烈土的遗体上,悄然退兵。
一个绰号就是一段传奇,也是一种精神。在烈士牺牲70多年后的今天,韩增丰奋勇杀敌的故事还一直在石家庄地区流传。在民间传说中,韩增丰是民族英雄,是太行山中一座永远屹立的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