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街小巷说历史,茶饭后说三国。
公元190年,董卓面对曹操、袁绍、黄建军多方面夹攻的情况,决定迁都避难。
在由洛阳迁往长安的过程中,董卓亲自坐镇洛阳都城抵御来犯之敌。
大将徐荣充当前锋的角色,首先迎战联盟军的先头部队曹操,双方在荥阳汴水展开决斗,徐荣大胜,曹操差点丧命。
董卓派出的另一队人马由部将胡轸(zhěn)指挥,准备袭击驻扎在河南鲁阳的孙坚。胡轸这个怂包被孙坚整齐严明的军风军纪吓到,不战而回。
公元191年,孙坚引兵攻打河南临汝县,眼看着要直逼洛阳,此时董卓的先锋大将徐荣再展雄威,包围了孙坚。
孙坚全军溃败,带着十几名随从艰难突围,险些丧命。突出包围圈的孙坚,一路集合残兵到达河南临县。
此时被孙坚吓退的胡轸看到了雪耻的机会,带领五千人马,火速赶往临县。胡轸立功心切,不顾董卓原地休息的命令,连夜袭击孙坚的营地。
没想到孙坚早有准备,严阵以待,打败了胡轸。胡轸全军溃败,部将华雄也被孙坚斩杀。
孙坚临县一战暴得大名,从此江东猛虎的称号不胫而走。
孙坚的这次胜利,给整个讨董联盟军树立了极大的信心。首次战败的曹操对孙坚更是佩服有加,赞叹不已。
正当人人都为孙坚的胜利高兴的时候,有一个人却心存不安。
这个人就是一直心存不臣之心想要自己称帝的袁术,此刻他对自己的下属孙坚充满了忌惮之心。
袁术想通过克扣军粮的办法限制孙坚,结果被孙坚一通大骂,在盟主袁绍的调和下袁术理屈赔罪。
这件事为孙、袁二人日后的分道扬镳埋下了伏笔,此是后话。
志得意满的江东虎猛虎孙坚拒绝了董卓联姻的请求,乘胜进发,挥师洛阳,准备和西北猛虎董卓一绝高下。
两只猛虎较量的结果是西北猛虎落败,江东猛虎险胜。董卓退守西京长安,孙坚拿下京都洛阳。
此时的洛阳已经被董卓撤退时的一把大火烧个精光。要说孙坚的运气也还不错,竟在一片废墟中找到了天下至宝,玉玺!
什么意思?难道是天意吗?此时的孙坚也难免做些不切实际的遐想。
就在孙坚和董卓交战正酣之际,联盟军的多位头领却相互打了起来。他们似乎已经忘记了最初联盟讨董的目的,各顾地盘,相互攻伐,早把诛灭董卓的誓言抛到了九霄云外。
孙坚见此情景,终于明白所谓的为国为民为社稷全是口号,为自己才是真的。于是怀揣着玉玺,准备回江东老家另谋图存。
再说董卓这边,与讨董联军的几场战役互有输赢,退守西京以后见无人追来攻伐,也就偃旗息鼓,不复攻伐,据关死守。
董卓把汉献帝捏在手里做人质,在西京长安落稳脚跟以后,再也不相信士大夫那一套了,任人唯亲,大封亲戚子弟,有多大官封多官,有多大地封多大地。
给自己加官太师,让汉献帝称他为尚父。在离西京二百多里的地方搞了一个大建筑郿坞,存谷积粮,俨然在西京长安做起了土皇帝。
【《三国志》记:筑郿坞,高与长安城埒,积谷为三十年储,云事成,雄据天下,不成,守此足以毕老。】
在当时关东诸侯分裂割据,相互攻伐的形势下。董卓准备偏安一隅,颐养天年的打算也是极好的。
然而生性残暴的董卓始终不能安分守己的做人。“吾为天下计,岂惜小民哉!”正是这种视民如草芥的心理,让董卓在西京长安城中一手遮天,为所欲为。
严刑峻法,残忍暴虐。一次董卓一边喝着小酒一边处理,投降过来的数百名反叛者,先割断他们的舌头,然后斩断手足,凿掉眼睛,最后上锅蒸煮。有未死之人,在酒会的桌子前面,挣扎嚎叫,参加董卓酒会的人个个吓得战栗不已,哆哆嗦嗦的拿不住筷子,而董卓饮食自若。
董卓的残暴竟然到了如此地步,人神共愤!
多行不义必自毙,公元192年董卓被王允、吕布合谋杀害。
董卓的尸体被扔在大街上示众。董卓是个大胖子,全身的民脂民膏,血流满地,路旁的杂草都被染红了。负责看守尸体的官吏弄了个极粗的棉灯芯插在董卓的肚脐眼中点上火,光明达旦,一连着了好几天。这可能就是传说中的点天灯。
一代枭雄董卓,就这样突然之间丧身殒命。人亡政息,一切仿佛又回到了从前,但平静依旧没有到来。另一段报仇雪恨的江湖恩怨随之而来,血雨腥风的日子就像寒冬的黑夜一般,似乎遥遥没有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