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不想睡”或“睡不着”的话,请继续读。
这里或许有个文艺片,这里或许有个恐怖片。不知道你会闷到睡着,还是吓得更睡不着。
今晚介绍一部备受好评的喜剧电影,时长162分钟,却一点都不让人觉得长。
《托尼·厄德曼》海报
德国作家/导演玛伦·阿德(Maren Ade)的第三部长篇《托尼·厄德曼》(Toni Erdmann)自去年戛纳亮相后一直备受赞誉,2016年的各大年度电影榜单上也屡现它的名字。
162分钟史诗长篇的篇幅,节奏又慢得要命。很多时候,观众需要盯着微微晃动的定格镜头,等待一个自称“托尼·厄德曼”的、头戴黑长假发、口戴牙套的老头进入画面。他出其不意的古怪幽默,不按常理出牌又没有逻辑的行径;他想把女儿从虚空的人生、残酷的职场和不可阻挡的全球化浪潮中解救出来的努力,以及这努力的徒劳,令观众在不知不觉中已与他呼吸与共。
《托尼·厄德曼》剧照
影片的前一个小时中,“托尼·厄德曼”是个名叫温弗莱德·康拉迪(Peter Simonischek 饰)的半退休中学音乐教师。离了婚的他和失明老狗Willi一起生活。
参加家人为在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工作的独生女儿提前操办的生日派对时,他发现作为女强人的女儿伊恩斯(Sandra Hüller 饰)已经嫁给了工作(她手上真的始终戴着一枚婚戒),疲惫不堪,并且看上去完全没有自己的生活。
生日派对结束后,女儿飞回布加勒斯特,老爹也不请自来地飞到她的城市,希望帮助女儿找回生活的乐趣,但因为完全不得法而遭到女儿的驱赶。
看上去,这个老爸拯救女儿的故事,将走向父女和解、消弭各自孤独的传统套路。
但玛伦·阿德的野心远不止于此。她的前两部作品即展示了她作为社会学家的宏大视角和小说家般的细腻笔触呈现一个“小”故事的能力。这部影片较之前两部更为宏大和有趣。
《托尼·厄德曼》剧照
通常宏大和有趣难以并存,再加上超长的篇幅,简直是灾难。《托尼·厄德曼》让人不舍得影片结束的秘诀就在于,非常有耐心地领观众渐入一个代沟深重且不断变化的世界。不仅是康拉迪父女间的关系,还有跨国企业的职场关系、发达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性别的差异、全球化的进程等,都成为这幅超长画卷的底色。
这种代沟和变化如此普遍,无论你来自哪个国家,应该都能感同身受。这是影片的第一个层面。
第二层,在这个价值观碰撞的世界里,旧的事物在消失,新的茁壮成长。不过在某些时刻,我们意外发现,原来旧的东西依然在延续,并没有全部消失。
诚然,世界变化得太快。然而即使在这部大部分镜头都取景于摩登俱乐部、奢华大酒店、现代化办公楼和极简敞亮公寓的影片中,依然晃过五颜六色的贫民区和丑陋工地的镜头。
奔跑着向前的人心里,也终于沁出与严谨、拼搏、规划等现代精神格格不入的嬉皮玩乐态度。
《托尼·厄德曼》剧照
难得在西方影片中出现的“延续-轮回”命题,加上这对德国父女特有的干涩幽默,对每个角色和角色间关系细致入微的描写,都是这部电影在西方世界备受好评、同时也能打动东方观众的原因。
影片中,父亲温弗莱德·康拉迪有过三次形象的变化。
第一次如前所述,他是热爱恶作剧的音乐教师,涂尸脸带领学生上台合唱,以死亡比喻退休送别同事,气氛有点尴尬,他的态度不置可否。挚爱的老狗静静死掉,母亲也将去另一个世界报到。他不知道为何而活,但是本能地决定去“拯救”看上去快被工作压垮的女儿。
第二次,父亲被女儿赶回家。一个转身,他戴上假牙套和假发变身为“托尼·厄德曼”,频频出现在女儿职场生涯中的重要场合,成为女儿生怕一回头就会看见的噩梦。
他有意或者无意地羞辱女儿,当着她的面给自己编造各种身份,满嘴跑火车;女儿敢怒不敢言,却发现神经老爹给自己的朋友、上司、乃至罗马尼亚大使都留下了不坏的深刻印象。
本质上,他们是来自两个世界的人。
《托尼·厄德曼》剧照
父亲出生于欧洲婴儿潮时期,青春时期受嬉皮文化影响深远,一世没有野心、随心所欲,悲伤和快乐都在当下,恶作剧起来更是全不考虑后果。女儿生活在竞争激烈、全球化进程如火如荼的年代。小时候的她一定也欣赏过父亲的处世方式,长大后却迅速抛弃父亲的价值观,发誓要为自己在世界上谋一个醒目的位置。
父女俩的差异,用两句话就能概括。
父亲:“你到底是不是人类?”
女儿:“你的人生有没有过规划?”
父女背后,是两代人的差异。
前者自足,安于天命,以玩世不恭对抗社会主流价值观;后者野心勃勃,不仅要在职场争一席之地,而且与所在的咨询公司介入他国,担负起为石油公司解雇几百名员工的重任。
影片开头,父亲问前来接待他的女儿助理安卡(Ingrid Bisu 饰),对英文单词“performance”怎么理解。安卡将其理解为:是否能够遵守规则,满足上司对她的期许。父亲的理解则恰好相反——打破规则地表现,甚至不惜创作出另一个全新的自我,即托尼·厄德曼。
《托尼·厄德曼》剧照
一次,父女两一起来到石油公司的工地。父亲愧疚地对老工人说:“要一直保持幽默感哦。”
女儿批评他,“你怎么能对快要被解雇的他们说这种话!”
即便如社会学调查般描写得十分精准,《托尼·厄德曼》毕竟不是一部纪录片。或者说,不存在没有观点的纪录片/影片。导演玛伦·阿德不动声色地描摹了一群人的关系,包括职场里的性别歧视、严明的层级、所谓的“团队建设”、商场和政界的虚伪、全球化冠冕堂皇又残酷的本质等,其间暗含个人鲜明的好恶。
父亲第三次形象的变化是影片的高潮。一贯严肃的女儿在自己的生日派对上毫无征兆地裸体迎接来客,并规定“为增强团队凝聚力,这将是一个裸体派对”。导演没有交代她为何行为突变,因此格外震撼。
《托尼·厄德曼》剧照
在职场拼杀太久,她几乎忘记了对错和原则,以满足客户和上司的要求、说服他们接受自己的意见为个人价值观的评判标准。她觉得滑稽出丑的“托尼·厄德曼”处处侮辱她,却突然觉醒,真正侮辱她的,是令她的思维变得如此单一可怕的环境。
此时,再次出场的厄德曼变身为一身黑毛的保加利亚传说中的怪物,作用是“驱逐恶灵”。他吓坏了女儿的老板,逗乐了街心花园的小孩,获得了赤脚追出来的女儿一个大大的拥抱。
《托尼·厄德曼》剧照
他也的确为女儿驱逐了“恶灵”。她最终从公司离职,在奶奶的葬礼结束后从老爸的口袋里摸出假牙戴上,又抓了一顶奶奶的帽子,鬼鬼祟祟地谜之一笑,影片结束。
162分钟的影片结束后,我们记住了这个保加利亚怪物,对公司“团建”和势不可挡的“全球化”有了不同的认识;也扪心自问,新旧两个世界的价值观,是否真的非此即彼、难以调和。我们从如同战场一样的职场上获得了自己想要的东西,然而不知不觉间,付出的代价似乎更大。
“托尼·厄德曼”这个角色可能从此消失,女强人伊恩斯则继续她候鸟般的职场生涯。似乎什么都没有改变,但观众看待世界的方式,也许会因这部影片而稍稍有了哪怕一刻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