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旺和古书国
作家:郑浩然李永乐
《大运河文化研究》手稿
最近,新皮州论坛上有一篇文章《天下徐人皆出邳州!建议修建“中华徐氏宗祠”或“中华徐氏祖庙”》,作者想借此使泸州市田庄镇禹王山(也叫西山)成为全世界徐氏的寻根、制造地,让世界了解泸州的历史,让中华文明中不可磨灭的西门花在邑重新崛起。
实际上近年来,徐文化和徐器在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等省份都有发现和提及,然而徐国都城及徐文化中心却始终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
一切还要从梁王城遗址的发掘工作说起。梁王城遗址的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从2004年始,至2009年结束,历时5年,由江苏省文物局领导下的梁王城考古队分别对梁王城四面城墙进行了多次解剖发掘,并在“金銮殿”高台上进行了重点的大规模的发掘工作,发掘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其中至关重要的是发掘搞清了梁王城城址本身的建制、性质及城内布局等诸多问题。
经过5年的工作,确认梁王城是按照东周时期都城建制流行的双城制进行布局的。城址由大城和宫城组成,两城平面呈“凸”字形。大城平面近长方形,由四面城垣围合而成,城外有宽阔的护城河。遗址上现仍保存有高出周围农田1米~2米的城墙,其中南、北城墙保存较好,西城墙发现地表以下部分近5米,也保存完好。南城墙现残长900多米、北城墙残长800多米,南北城墙相距约1100米。总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小城位于大城西部,即当地居民所说的“金銮殿”,西部被中运河挖去后,东西残宽120米、南北长160米,面积约20000平方米。
梁王城遗址的南城墙是目前四面城墙中保存最好的一面,其东端最高,约高出周围地表4米,而在当地庄稼人的眼里,南城墙以前还要高且坡度很大,以至于要到城外必须绕道而行,城墙上还有大城门、二城门、三城门的说法。
考古队在南城墙中部偏西布了一条正南北的解剖探沟T1,规格为47米×3米。发掘结果显示城墙主体底部宽约25米,顶部现宽约12米,高度现存约3米。城墙修筑时,先将当时的地面进行整平,然后挖两条相距3.2米的顺着墙体方向的宽沟槽,考古称之为基槽,接着填土夯实,然后在上面修筑墙体。这样墙体和底部基槽之间就像榫卯结构一样扣在一起,非常坚固。墙体的夯筑运用板筑法层层往上夯筑,每层夯土厚约0.15米,现存夯层20层。夯土以灰绿夹沙土为主,局部以青灰粘土、黄沙土夯筑。土质紧密,坚硬。夯窝十分明显,可分为两种,一种呈浅圆柱状,直径约6厘米,使用的是平头夯具,另一种呈圜底状,直径约5厘米,使用的是尖圆头夯具。在城墙的夯土里出土有较多的陶片及部分原始瓷片,有锥状绳纹鬲足、绳纹鬲卷口沿、小高领直口厚唇罐口沿、折腹豆盘、豆直柄、内底有水波纹的原始瓷片等,另有较多的印纹硬陶,纹饰有席纹、细小方格纹,方格内填“×”纹、小方格内填“米”字纹、“回”字形方格内填“×”纹等。在城墙主体下的灰坑里亦出有相类似的陶片。出土陶片单纯,时代特征明显,表明城墙的建筑年代当在春秋战国之际。另据发掘及钻探的结果证明,在南城墙体的南面15米处有一宽阔的护城河,护城河宽约50米,河面距地表约3米。
除城墙外,“金銮殿”高台上的发掘工作也取得了突破,考古队在“金銮殿”高台上发现了一处大型夯土台基及诸多的附属建筑设施。
大型夯土台基编号为TJ1,从整体地理位置上看,TJ1位于梁王城遗址“金銮殿”高台的东北部,由于遭后期扰乱破坏,夯土台基上的建筑遗迹已不存在,仅存夯土台。夯土台基修筑在7层层面上,由于遭后期破坏,台基保存状况不一,有的地方距地表1.5米,有的地方距地表仅0.4米,总体看,台基平面形状基本上呈东西向长方形,东西长约24米,南北宽近15米,现存最高处约1.4米,方向北偏东3度,总面积约360平方米。在夯土台基西壁的中部,有一伸出的土台,向西延伸出探方外,长度不清,宽约2米,推测该土台可能是上下台基的通道。
TJ1采用挖坑和版筑相结合的办法修筑而成,修筑之前,首先对地面进行整平,略加夯实。发掘发现,在台基底部的西头采用挖坑的做法,这样保证了台基底部基本在一个平面上,其他地方采用版筑的办法,层层向上夯筑,夯层清晰,每层厚15~25厘米,现存夯土最厚的七层,最薄的仅一层。整体上采用平夯的办法,夯面平整光滑,局部夯窝明显,呈圆形,直径4~5厘米。夯土呈灰绿色,夹红烧土颗粒及碳屑等,土质结构紧密细腻,夯土内出土陶片均比较碎小,包括有绳纹筒瓦残片、绳纹灰陶残片、泥质灰陶残片及印纹硬陶片。从层位关系及出土遗物推断该台基的建筑年代在春秋战国时期,与梁王城遗址城墙的建筑年代大致相当,也就是说台基与城墙形成于同一时期,两者都是梁王城城址形成时期的重要组成部分。
TJ1北侧发现有一大型房基,编号F5。从已揭露的情况看,F5现存11个石柱础。石柱础分布较有规律,平面成长方形,东西总长11.5米,南北总宽8.2米,距地表1.6米,总面积约120平方米。石柱础分为南北平行并排的3列,每列有4个石柱础,北列与中列相距4.2米,中列与南列相距1.9米,形成东西进深三间,南面回廊的大型房屋建筑。石柱础均有坑,平面近圆形,直径在0.7米左右。础石板状,比较规则,近方形或长方形,立柱面经修理比较平整,多数长0.5米,宽0.4米,厚0.09米。从目前清理的状况分析,F5尚向探方的西边和南边延伸。根据层位关系及各柱坑内出土的绳纹瓦片判断F5应为东周时期的建筑。另外在TJ1南侧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战国时期的大型排水设施及蓄水池、房址等,从地层堆积及包含物判断均为战国初期的遗迹。
高台上发现的大型夯土台基、石柱础房屋建筑、完善的排水设施等等是一个有机整体,无疑是城内的重要建筑,应属于宫殿一类的东西,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当地居民流传的“金銮殿”的传说并非空穴来风,更为我们进一步搞清梁王城城址的整体布局提供了重要线索。
因“金銮殿”是一高台地,春秋时期的活动面与大城内钻探发现的道路面落差在7米左右。在大小城并存时,小城成为统揽整个梁王城的制高点,也就是作为梁王城的主人发号施令的政治中心,其地位毋庸置疑。从年代上看,“金銮殿”高台地在西周中晚期就有聚落和墓地,到了春秋晚期改造成为台城,成为宫殿所在地,其上发现的夯土台基的面积有360平方米,大型石础建筑F5的面积有120平方米,还有诸多大型的石构房基、水道、水井、水池等重要遗迹,证明其为宫城所在地。其后在小城的基础上扩建大城。大城西城墙,为版块夯筑,高5米,夯层厚约0.15米,夯窝清晰整齐,坚硬牢固,为南北向,并非南北通贯,而是分别修筑至小城南、北两侧,在“金銮殿”南、北与台城直接交接。
梁王城遗址规模巨大,城高池深,堆积深厚,自下而上依次为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商代晚期、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堆积,自岳石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堆积大致与徐国及其后裔活动持续的时间相当,地望与古徐城的位置相当,周围分布有与徐国贵族关系密切的大型墓葬,梁王城周边分布有同时期的墓葬,如九女墩墓一号、二号墓中出土编钟,上面铭文刻有“徐王之孙尊”字样。这说明梁王城遗址与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方国徐国的关系至为密切。古代都城的出现是与王国形成相一致的,本次发掘确认梁王城遗址为春秋战国时期苏北最大的城址,且保存良好。特别是双城制布局,为梁王城性质的认定提供了新的基础资料。
那么梁王城与徐国究竟有何关系呢?我们再回头来看看徐夷和徐国的历史。
徐夷最早活动在河北燕山、徐无山一带,始祖是少昊。筑树为巢,与鸟群居,又称鸟族。后南移到泰山、潍水一带,但始终没有建立起统一政权,形成互不统服的部落小方国联合体。
周朝建立,周成王即位第二年,商纣王儿子武庚起兵叛乱,徐奄两国也起来反周。成王命伯禽领兵东征,战了三年,打败徐国和奄国,放逐奄国君主到蒲姑(今睢宁县北),赶徐人到海滨(今淮阴涟水一带)。成王封伯禽在奄国故址曲阜建立鲁国,把徐国邹山一带土地分给鲁国管辖,并叫鲁国监视徐人的活动。
周王朝在开始的200年中,政治稳定,国力强盛,社会经济发展较快,但到了昭王和穆王时大肆外侵,矛盾重重。此时的诸侯国对宗主国的暴虐统治和沉重的负担甚为不满,掀起了多次反周的军事行动,徐偃王就是反对宗周最强烈的国君之一。周穆王六年(公元前996年)春,诸侯子国徐偃王前往周朝锡命(接受赐给爵位),周天子只赐给“伯”爵,从“子”爵升为“伯”爵,只升一级,徐偃王甚为不满。归国后,无视宗周的规定,僭越称“王”,同时逾制建筑徐国都城。当时,周天子的王城“方九里”,而徐城的范围却大大超过了周天子的王城。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故徐国也,其城周十二里。”不仅如此,徐偃王还有代周为天子的雄心。
周穆王十三年(公元前988年),徐偃王率东夷各诸侯国联军向周进攻,当东夷联军进至周王朝东都洛邑附近时,周穆王正在巡狩西戎的征途上,惊闻徐戎率东夷联军侵洛,火速回兵。并密谋令楚乘徐国兵将远徙洛邑,国内无备,大举伐徐。徐乃北走彭城(今徐州市)北武原东山下,百姓跟随者有万余家,聚族而居,仍保留部族之习俗。不久偃王死去,葬于徐山下。徐国在邳建制300余年。周敬王八年,公元前512年,吴王夫差北渡淮河伐徐,放泗水淹徐国。自此徐国失去国号,一部分徐族迁移到浙江,一部分迁移到江西北部,徐国灭亡了,徐族也离开了汉东(淮河中下游地带)。今天在浙江、江西发现的徐器,就是从这里迁去的徐族苗裔留下的遗存。
然丰县、睢宁、泗州、甚至浙江翁州都有偃王城或徐城遗址,这是何故呢?要说清这一问题,必先了解夏、商、周三代时建都习俗。三代时都城有两种:一是圣都,二是俗都。圣都为建国基础之城,是王室政治、经济权力中心,建有太庙,保持祭仪上的崇高地位不变。
俗都是为战争和寻找铜矿需要,随地而建的政权之城,随时可变。如夏朝3次迁都,圣都是夏邑;商朝8次迁都,圣都是亳;周朝4次迁都,圣都镐京。徐国也是这样,丰县的偃王城,可能为穆王十三年徐偃王反周,为战争需要而建的城池。睢宁的偃王壁,可能是公元前526年齐侯伐徐,徐国为抵抗齐兵而建的军事行营,这些皆为俗都。泗州的徐城,则为公元前477年楚惠王封徐王章禹后裔为徐君所迁迁住之城,这时徐国国号已经取消,这个徐城只能作行政区首府看待。浙江翁州的偃王城,是徐国灭亡后徐人迁此而建的城镇,只能作氏族聚居点看待。
徐国的圣都究竟在何处呢?从地望及梁王城遗址的发掘情况看,应是今邳州市戴庄镇梁王城遗址(又叫良城)。良王城在《左传》中记了两条史事:
一、《左传·昭公十三年》中载:“晋侯在良城约会吴王。”说的是公元前529年,晋侯联络吴王馀昧等诸侯在良城结盟,计议伐邾国的政治大事。
二、《左传·哀公十五年》中记载:“公孙贞出使吴国到良城病死了。”这是公元前480年楚王派西子期伐吴,陈闵公遣公孙贞前去调解的外交活动。
这两件事都是侯国之间交往的事件。诸侯首脑会议,使节过境,均在这里交割,说明良城是徐国政治中心之城。近年在良王城附近九女墩墓中出土徐国编钟,上面铭文刻有“徐王之孙尊”字样。编钟是乐器,尊是礼器,权贵举行大的圣典和祭祀时用上它。编钟上刻“尊”字,可能编钟和尊在圣典和祭礼时一并使用,这些都足以证明良城为徐国圣都是无疑的。九女墩目前为止共发掘四座,其中二号墩、三号墩两墓背山面水,封土高大,葬法基本相同,都葬有成组成套的乐器、礼器和车马器,可见墓主的身份十分显赫。随葬之青铜鼎、编钟、石磬说明死者生前为钟鸣鼎食的贵族,同一时期随葬钟磬的仅见于山西长治分水岭269号墓、湖北随县曾侯乙墓,与之相近的安徽寿县蔡侯墓只随葬钟而无编磬,可见钟磬仅为诸侯以上的王侯贵族才有资格使用。
归结起来,良王城,实系古徐国的都城——徐城遗址。“九女墩”古墓群并非梁王之女儿墓,而系徐国君之王陵墓。
历史上的徐姓名人很多。如秦朝时的徐福,传说他向秦始皇上书,说海中有神仙,带得数千童男童女,东渡东瀛,一去不返。三国时因向刘备举荐诸葛亮及孝顺母亲而著称的谋士徐庶;明朝开国大将徐达;明朝地理学家徐霞客;在台湾,有1895年率领台湾义军抗日的徐骧。徐姓的现代名人则有徐向前、徐志摩、徐悲鸿,等等。在兰溪章林村保存的徐氏家谱中,还记载着一位与台湾有着密切关系的人物,他的名字叫徐林。
如此看来,“天下徐人皆出邳州”的言论不无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