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过的时间,我们再也回不去了。
家庭下面有四个孩子,上面有一个老母亲,一家七口住在上海的胡同里。
不幸的是一家之主顾先生早早病逝,留下这一大家子人,几无活路。曼璐是大女儿,彼时已在青春期,生的貌美如花,父亲在世时,其与同乡青年豫瑾已定亲,两个人情投意合、卿卿我我。
不成想,父亲早逝,母亲又只会做些缝缝补补的小差事,养家糊口的担子就落到了长女曼璐的身上。
考虑再三,曼璐决定与豫瑾退亲,到上海大歌厅去做舞女赚钱养家。
这个故事可不像《情深深雨蒙蒙》,依萍去歌厅唱歌赚钱,还能遇到书桓在身边不离不弃。
曼璐是烈性女子,既然只能走这条路,那我也不拖累你豫瑾,趁早分开还能留下些美好回忆。
这段爱情故事也确实成了曼璐心里最珍惜的回忆。
曼璐做舞女几年后,渐渐年龄大了,容颜憔悴,不复往日风采,只能沦落到做妓女暗娼。客人素质也是逐年下降,都是诸如做小生意的老王老李之流。顾太太也看不下去了,想开口劝劝,却又不敢得罪她。
这个家,没有人去试图理解曼璐,大家对她是一种敬畏和怜悯。
曼璐和一家人分住在一个亭子楼的上下两层,却过着完全不同的生活。楼下曼璐与客人噪杂吵闹、用度奢侈。楼上顾老太太、顾太太带着孩子过着缝缝补补、拥挤在一起的节俭生活。双方的生活完全隔离开来,曼桢交了男朋友世钧,也要在姐姐出嫁之后才敢带回家。
曼璐反而成了大家的负累。
无奈之下,曼璐随便抓了常客祝鸿才结婚。
这个人在上海滩做投机生意,老家乡间还有一个老婆和女儿,他独自一人有钱就吃喝玩乐,对老家家室全然不顾死活。
曼璐也明白这个人品行不好,也心知肚明家世好品行好的青年轮不到她了,只能屈就嫁了祝鸿才做小老婆。
嫁人时准备着跟祝鸿才粗茶淡饭的过一辈子,能安生就行。
偏偏她嫁过去,祝鸿才就发达了。
一家人住在虹桥路自建的房子里,是个有花园的小洋楼,怎么看都是幸福生活的开始。
可祝鸿才始终是薄情寡义,娶妾之前对老家的妻女不管不顾,发达之后又嫌妾不够美。
在家故意与曼璐找茬儿生气,不是吵架就是打骂,日日作践曼璐。一到晚上就外出,在外面玩的不成样子。
好好的曼璐,嫁过来没多久就气病了。
她也知道奈何不了祝鸿才,又不是结发夫妻。况且他对结发的妻子更是不堪,跟他在一起,不过是一起勉强过日子罢了。
祝鸿才自己是个脏污下流的品行,可偏偏对清纯可爱的女学生曼桢倾慕无比。
自从在祝家看到了探病的二妹曼桢后,发觉开始独立工作之后的曼桢更有气质,与他认识的女子都不同,就动了歪心思。
曼璐听到鸿才惦记自己妹妹时,是愤恨无比的。
她道:“ 我这一个妹妹,我赚了钱给她受了这些年的教育,不容易的,我牺牲了自己造就出来这样一个人,不见得还是给人家做姨太太?你别想着顾家的女孩儿全是姨太太胚— ”
她自然明白曼桢的好,年轻、受过教育,曼桢就像是她的一个作品和梦想。
如果不是家道中落,她也是曼桢这样清清爽爽的模样。
曼璐狠狠挡回去了祝鸿才的企图心。
可偏偏这个时候,曼璐的前未婚夫豫瑾来了上海,住在顾家。十年过去了,豫瑾还未娶妻。
曼璐的悲哀是她为家庭放弃了爱情,但家人却不懂她心里的念想。
曼桢不与她亲近,楼梯间相遇甚至害怕直视曼璐。她不忍心看见漂亮的长姐落到憔悴和困顿的模样。这些都提醒着她对姐姐的愧疚。
曼桢白天工作,晚上去做补习老师,努力担起养家的责任。闲暇时一边谈着恋爱,一边努力赚着钱,她也要像曼璐一样给两个弟弟付学费,供他们读书。
或许这就是她可以报答曼璐的所有。
而顾太太作为母亲,她也一点都不懂曼璐。
在她有限的认知里,曼璐与祝鸿才过得不好,也只能忍耐迁就,好歹现在是有钱,劝曼璐先把家里的钱抓牢,乡下的老婆又不是威胁,等生了孩子,曼璐在这个家就有女主人地位。
她不懂曼璐心里还在意与豫瑾的感情,也不明白这是曼璐的一个梦。
顾太太只知这么多年,豫瑾还未成婚,拖累了人家十年不好意思,且豫瑾是一个好青年,曼桢与世钧总是约会还没谈婚论嫁,说不定就散了,还不如把豫瑾留在家里,让他与曼桢凑成一对儿。
没想到豫瑾住到顾家,看到长大后的曼桢。一下恍惚了,曼桢相貌和气质就像当年的曼璐。他这一住就住了半个月,他喜欢上了曼桢,愿意待在顾家,与曼桢接近。而曼桢,是存着当初年少,做些恶作剧阻扰过豫瑾和曼璐的缘故,所以往豫瑾房间里跑的勤,愿意照顾着他,让他在上海的这段时间住的舒适。
顾太太也是糊涂,让曼璐知道了豫瑾一直住在顾家。曼璐很欣喜,以为豫瑾住在顾家是因为对她还未忘情的缘故。
第二天,特意穿了紫色的衣服来见豫瑾,因为豫瑾早年最喜欢她穿紫色,写信时总叫她“紫衣的姐姐”。
但这一面见的太突兀了,曼璐的期望值又太高。她完全没有想到豫瑾不仅已经忘记了她,还喜欢上了她的妹妹。
为了这一面,她打扮了自己,微笑着上前与豫瑾说话,劝说他把自己忘记。内心深处她想的却是勾起两人以前的回忆,如果还可以,她愿意跟豫瑾去回乡下。与祝鸿才的生活是一地鸡毛,不要也罢。
可看到曼璐的那一幕,把豫瑾吓呆了。面对曼璐说起从前,他硬生生的把以前都否定了:“人总是要变的,我也变了。想想从前的事,非常幼稚可笑。”
情侣再见面的场景像是车祸现场。曼璐一下很囧,她期待重温旧梦,但豫瑾的表现让她恨不得把自己浑身的紫衣都撕碎。
年轻时,不得已要面对残酷的现实,各种无情的场面各种戏弄她的客人,还可以麻痹自己是为家庭的缘故。十年后却发现她的家庭已不需要她,她在中间反而是累赘。母亲和妹妹希望她不在,初恋也背叛了她转头去喜欢与她相似的曼桢。
只想过些小日子,偏偏得到的依旧是富贵而又冰冰的生活,丈夫也只想着得到她的二妹曼桢。
她转而恨了曼桢。
曼璐真恨她,恨她恨入骨髓。她年纪这样轻,她是有前途的,不像曼璐的一生已经完了,所剩下的只有她从前和豫瑾的一些事迹,虽然凄楚,可是很有回味的。但是给她妹妹这样一来,这一点回忆已经给糟蹋掉了,变成一堆堆心的东西,碰都不能碰,一想起来就觉得刺心。
人都难过情关。
顾太太是年老愚昧的妇人,她已不再拥有什么回忆,推己及人,她以为曼璐也是认命的。
曼璐因为曼桢无意中毁掉了她珍藏回忆的爱情,选择了与祝鸿才同流合污,算计着把曼桢也推入和自己一样的深渊。
曼桢拼命挣扎和呼救,她置若罔闻,第二天就与祝鸿才一起喜滋滋的讨论以后如何困住曼桢,把她留在祝家。
这个计谋,从表面上看,她可以一时之间笼络住祝鸿才,另一方面,她也报复了曼桢。
任你再年轻再受教育,还不是和我一样,一辈子都完了!
心肠恶毒,顾太太上门来找曼桢,看到曼璐把一切都打算好了,像是筹谋好了一个局,心里也不禁打了一个寒噤,觉得有什么不对。
曼璐做了这个局,把自己的妹妹装进去。第二天却听顾太太说刚参加了豫瑾的婚礼,他娶了一个上海姑娘。曼璐发现自己好像恨错了曼桢,她隐隐觉得做错了,却无法回头。这个时候曼璐开始转为悲哀,她发现利用妹妹可以制得住鸿才,如果妹妹可以生下一男半女,她的地位也就不愁了。
一切突然变得那么可笑,曼璐不仅出卖了曼桢,同时出卖的还有她自己的十年艰辛。
曼桢被关在祝家一年,病的接近濒死状态,好了之后却发现有了身孕,最终生了一个儿子之后从医院逃出去。
曼璐费尽心机,搭进去妹妹,有了一个儿子,她还是没有获得幸福生活。
曼璐中年病逝,虽是祝家太太,还是活得七零八碎,临死前还在为儿子担心。
看《半生缘》时,我数次想着,如果曼璐没有为了一家人做那么大的牺牲,他们一家人从上海回乡下,做点生意,即使不读书,早早嫁人,她和曼桢也可以活得挺好,不至于最终两个人都是悲剧。
或者曼璐不要嫁给祝鸿才,一家人聚在一起,出去找点事情做,她和曼桢也可以撑起一个家。
或者曼璐索性打起精神,在欢场里也可以谋事,做个大姐头,也不至于被祝鸿才一辈子欺负早逝。
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虽是时代的悲剧,可我也总想着,如果曼桢和顾太太可以多跟曼璐接触一些,多了解她的心思,曼璐也不至于最终选择铤而走险。
最希望还是现在社会不再有为了家庭牺牲了自己爱情和生命的儿女,放弃自己成全他人永远都是悲剧,被成全的人也无法获得心灵上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