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威驿站的变化,普通人关注着罂粟的死亡。杨贵妃的死有悲剧的美感,但真正严重的结果是政变后的第二天。太子李英带着精锐部队和唐玄宗分道扬镳,前往灵武,在灵武自立为皇帝,遥遥以唐玄宗为太子。
唐玄宗此时已经完全失去了对国家的控制权,只能承认既成事实。陈玄礼作为禁军首领,发生兵变跟他脱不了干系,事先他就向太子李享建议要诛杀杨国忠,太子不置可否,说白了是默许,他敢亲自逼死了杨贵妃,跟太子的暗中支持有莫大关系。
可是他并没有倒向太子,事后脱下军服向唐玄宗赔罪,拒绝李享邀他一起去灵武的建议,保护唐玄宗去了蜀地。
安史之乱结束后,唐玄宗安全重回长安,陈玄礼因为保卫太上皇有功被封蔡国公,食邑三百户。但也未得李享重用,日常工作变成了陪玄宗聊天说话解闷,没多久致仕,回家养老,病死家中。
安禄山造反,表面是杨国忠逼的,根子在唐玄宗身上。
安禄山是个胡人,老娘是个跳大神的巫婆,大约得了老娘的真传,他精于察言观色能说会道,因为偷羊被抓本来应判死刑,凭着一张巧嘴投军立功赎罪,慢慢混出了名堂,后来走了李林甫的路子,被他举荐给了唐玄宗成了宠臣。
李林甫虽然嫉贤妒能,权力欲极强,但他极有手腕,安禄山最怕他,只敢看他脸色行事不敢有丝毫妄动。李林甫死后,杨国忠上台,他同样嫉贤妒能,权力欲极强,容不下得宠的安禄山,可是又没有李林甫的手段和能力,安禄山根本瞧不起杨国忠。杨国忠就经常找安禄山麻烦,时常在唐玄宗面前说安禄山有谋反的野心和迹象。
杨国忠对安禄山的敲诈过狠,再加上担任宰相后的政治腐败,怨声载道,于是安禄山发动了以讨伐杨国忠为名的安史之乱。表面看安禄山是被杨国忠逼反的,但根子还在唐玄宗身上:唐玄宗给了他造反的资本。
唐玄宗晚年,失去了年轻时候的积极进取之心,只想着及时行乐,重用了李林甫这样的小人,高估了安禄山的忠诚,让安禄山兼任三地节度使,允许他集财权军事权人事权于一身,允许他自己募兵,中央禁军只有七八万,安禄山拥兵十八万,全是只听命于他的剽悍胡人,有这样的条件,别说有杨国忠逼他,没人逼都想造反。
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年老昏愦,干的都不叫事儿,人心尽失。
安禄山造反了,唐玄宗还不相信,等叛军攻下了河北,才匆忙应战,连集市上的小贩都征集来打仗。
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带兵坚守潼关不出,安禄山无计可施,可是唐玄宗害怕呀:潼关是长安的大门,你们就这样守着不行,要出击,把叛军赶得远远的才行。他杀了封常清、高仙芝,强令哥舒翰主动出击,被早有埋伏的安禄山围歼,全军覆没。潼关就此失守。
唐玄宗得知消息后,思考的不是如何退敌,而是精密筹谋如何逃走。早上还在颁下制书说要亲征,实际上却是忽悠王公贵族,晚上密令陈玄礼,以重金秘密集合禁军六军,挑选良马数百匹,做好逃跑的准备。
第二天拂晓,趁着众人没有察觉,唐玄宗带领杨玉环及太子李亨等人,在陈玄礼的保护下,弃其他皇亲国戚于不顾,从延秋门仓皇逃窜。来上朝的大臣们傻眼了,宫里一片混乱,皇帝都整丢了,大家也各找门道逃命去吧。掌管宫禁钥匙的边令诚,转身就把钥匙献给了安禄山。
仓皇出逃的唐玄宗一众人,没有任何准备,缺衣少食狼狈不堪,禁军们更惨。好不容易挨到了马嵬坡驿站,驿站里面的官员差役,早就跑没影了,吃喝更没着落,饥渴难耐的士兵们开始躁动起来,眼看着就要哗变。
陈玄礼向太子李享建议诛杀杨国忠,李享怎么想的
汉景帝时,中央直接管理的直辖地区仅十五郡,而诸侯王的封地竟达三十九郡。这是个很危险的事情,晁错建议削藩,结果引发七王之乱,打的旗号也是清君侧,讨伐晁错。虽然晁错没有任何过错,汉景帝也只能腰斩晁错。
士兵们怨声载道,不服管教,作为禁军首领陈玄礼也很窝火。李享,陈玄礼都看不惯杨国忠胡作非凡,陈玄礼向太子建议诛杀杨国忠,李享完全可以上表请诛杨国忠,以平天下之愤,让安禄山没有借口。但是李享却不置可否。显然如果真发生兵变,对李享更有利。
玄宗的寿命太长了,七十一了,而且精神气十足,李享偏偏身体不太好,都四十五了,还是老太子,不知道什么登基。有这样的机会自然不会放过,谁知道这些士兵情急之下会干什么,自己坐收渔利就好,所以做为太子,做为儿子,在发生了兵变危及唐玄宗性命的危急时刻,李享根本没有露面。
李享小瞧这三个老头子,陈玄礼和高力士稳住了局势,但父子分道扬镳不可避免。
杨国忠骑马出来,吐蕃使者拦住杨国忠讨要吃的,士兵就有人大喊:“杨国忠与吐蕃人密谋造反”。这一嗓子引发火山爆发了,群情激昂下,将杨国忠射落马下、乱刀分尸。一不做二不休,把杨国忠的儿子、杨贵妃的两个姐姐,统统砍死。乱兵已经杀红了眼。御史大夫魏方进是杨国忠的亲戚,出来呵斥士兵,话没说完,也被砍死。
陈玄礼出来控制住了局面,向唐玄宗报告:“杨国忠谋反,臣等先斩后奏,请陛下责罚。”并提出要求,既然杨国忠谋反,那杨贵妃也不能再侍候皇上,必须处死。唐玄宗不忍,高力士说了一句很重要的话:“将士安宁,陛下才能安全”。言下之意就是,众怒难犯、凶险难测,杨贵妃不死,唐玄宗很可能有生命之忧。于是唐玄宗让高力士把杨贵妃引入佛堂绞杀。
陈玄礼高力士唐玄宗都是六七十岁的老头子了,李享有点小瞧为三老头了,他们都是从血雨腥风时代走出来,武则天屠杀李姓宗室,韦后毒杀中宗,太平公主干政,唐玄宗数次政变才登上皇位,陈玄礼在诛杀韦后时就与玄宗联手政变,这点政治伎俩根本不在话下。唐玄宗虽然感情上舍不得杨贵妃,但是牺牲杨贵妃,安抚士兵情绪平息兵变是必然的。
父子之间的矛盾也几乎摆在明面上了,这么多年的帝王生涯,哪里看不出李享打的小九九,这兵变是不是李享直接推动的都难说。李享也没必要再跟着唐玄宗,他提出北上灵武,带兵抵抗安禄山,于公于私这都是唐玄宗无法拒绝的要求。李享希望陈玄礼跟他一起离开,但他没答应,关键时刻陈玄礼还是站队玄宗。
安史之乱平息,父慈子孝没多久,李享终于还是对亲爹下手了
安史之乱结束了,李享迎回唐玄宗,解释自己称帝是迫不得已,要还位于玄宗,玄宗当然不接受,于是嘉奖保护好玄宗的陈玄礼,把太上皇安置后宫,女儿玉真公主,陈玄礼、高力士相陪,日子过得很是逍遥。
可是李辅国开始下谗言了。唐玄宗宠爱武惠妃时,武惠妃说太子谋反,唐玄宗完全不调查,一日杀三子,信任李林甫,李林甫诬陷李享,为了自保,李享几次杀自己的妻妾,这些旧事让李享对父亲的态度有了变化。
终于因为接见旧将,说了几句疑似抱怨的话,李享把高力士流放,玉真公主幽居玉真观,唐玄宗被软禁,陈玄礼辞官养老。
陈玄礼最先病死,762年4月,唐玄宗在郁郁寡欢中孤寂死去。5月李享病危,李辅国和张皇后发生矛盾,逃到了李享的寝宫躲避,李辅国当着李享将张皇后拖出寝宫,李享受惊吓而死,父子俩前后脚去世。高力士遇赦返回都城,得知唐玄宗凄苦死去,伤心过度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