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问答 正文

乾隆是第几集死的

时间:2023-10-24 作者:佚名

本篇系精读中国史连载314,《清朝史话》连载21,欢迎收看。

我们前面的文章已说,乾隆中叶以后,汉族人民开始广泛秘密结社,天地会、哥老会、白莲教风起云涌。

而被压迫的少数民族人民,则大多直接地发动起义斗争。

这敲响了清朝由鼎盛开始转向衰落的丧钟。

01、回族、撒拉族人民起义

清朝最高统治者一向推行民族歧视的政策,一向鄙夷回教,一向贱视回民,把回族人民诬为“回子”、“回逆"、“回贼”。

居住在陕、甘一带的回族人民,不满于清朝入关后的屠杀政策,顺治年间,曾在米喇印、丁国栋等率领下,举行过起义,参加的回民有十万人,号称百万。

乾隆时期,居住在甘肃省循化厅的回族和撒拉族人民,遭到沉重的盘剥。最初,清政府规定:水田下籽一石,交粮一斗五升;旱地下籽一石,交粮一斗。这个负担已经不算轻了,后来,还要在正赋之外,按田亩抽厘谷十分之一二。

徭役、兵役也不少:征金川、征西藏、征准部、征台湾,打缅甸,都抽调回民和撒拉族人民。受灾,政府发点赈济,官吏们却从中克扣,装进自己的腰包。

布政使王亶望,吃驴肉只吃活的(从活驴身上一块一块地割取),吃豆腐得拿肥鸭汤煎煮!此外,朝廷还在循化厅设置循化营驻军,并指使地方官员挑起回族、撒拉族人民间的斗争。

以前,回族是十几户、几十户、百户、几百户独立地聚居,各不相属。 明末清初,尤其到了清朝鼎盛时期,随着生产的发展、人民间联系的加强,回族中地主势力的增大,于是,西北地区的回族中,便实行了世袭的地主教长制(门宦制)。

这种门宦制的教长,既通过租赋盘剥教民,还通过念经勒索羊、布。回族、撒拉族人民,对此很是不满,恰好听说安定(今甘肃定西县)有个叫马明心的,从叶 尔羌、喀什噶尔学习回来,创立了一个新教派,主张只诵墨克经,聘诵者不需交羊、布,只交56文“新忏钱”就可以,大家就把他请了来,和总教长韩哈济唱对台戏。

早就和官府通气的韩哈济,再次报告官府,官府便派兵把马明心撵走,韩哈济依仗官府又不断向新教派挑衅,使矛盾越来越大了。这是乾隆二十七年(1762) 的事。

但是,新教派却在受压抑中不断得到了发展,十二工的回族和撒拉族人民,竟有九工信了新教!

乾隆四十六年(1781),查家工的苏四十三,干脆请来马明心,要立新掌教,又遭到了旧掌教韩三十八的坚决反对;新教徒忍无可忍,便在苏四十三的统率下,进攻旧教各庄,杀了韩三十八和旧教徒40个。

韩三十八的儿子跑到兰州陕督衙门告状,陕甘总督勒尔谨立即派兰州知府杨士机领兵前来。杨士机杀气腾腾,还扬言要清洗新教,这更激起了广大贫苦教民的义愤。4月14日夜二更,新教徒男女二千,在苏四十三的率领下,袭杀了杨士机等官兵,夺了他们的器械,攻下了河州城。

勒尔谨把安定的马明心抓进了兰州城,起义军便渡过洗河,直逼兰州城下。他们拆断了黄河上的浮桥,使清军不得入援,随即将兰州城团团围住,四面大呼释放马明心。

当时,兰州城里只有督标兵八百,在西关与起义军打了一仗,已经损失了三百多,布政使王廷赞强迫马明心登城谕众,未成,杀了马明心,起义军于是更加群情激昂。

勒尔谨这时正在河州和起义军打仗,并在循化厅逮捕起义军家属,听得消息,星夜赶回兰州城。

消息传到北京,乾隆大为震惊,一面速遣大刽子手阿桂、领侍卫内大臣海兰察领京师健锐、火器二营两千兵进剿,又令西安将军伍弥泰、提督马彪等驰援,一面又指示“以贼(回族,撒拉族中信旧教的人)杀贼(起义军)"。

清军凑足了万余,但都落营于城东,不敢攻打驻扎在城西南高地的起义军;起义军又在城西南关外自由往来,清军仍不敢轻举妄动。清军和起义军小有接仗,也都败了,因此,每天夜里都自相惊扰,只好通宵达旦地放枪放炮壮胆。

由于海兰察率旧教回军袭击起义军,起义军才不得不从龙尾山退居华林山。华林山崖坑陡立,斜通一径,形势险峻,加之山上牛马驴骡、粮草火药充足,清军因而还是一筹莫展。

乾隆一气之下,撤了勒尔谨的陕甘总督职,同时下令调来四川、西藏兵一千,蒙古兵七百,共同“会剿”。

6月份,清军围住华林山,开展了争夺西南大卡的车轮战。起初,起义军还是屡战屡胜,后来,起义军见清军又被打败,就回营休息,不料清军的伏兵却突然进行了袭击,占据了西南大卡,并截断了起义军的水源,使起义军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

起义军突围不成,于是决定继续死守。不幸,8月12日,苏四十三在反击战中牺牲了。清军乘机再次猛攻,被起义军用石头砸退;清军抛掷火弹,妄图烧毁营门,也因天雨而未能奏效。

8月15 日,起义军撤入华林寺,在韩六十个等的率领下继续抵抗。清军攻之不克,放火烧寺,但起义军没有一个人出来投降,全部在烈火中壮烈捐躯,表现了回族、撒拉族人民反抗剥削、反抗压迫的崇高气节。

镇压了华林寺的起义军,清军又扑向洗南、安定、河州、唐家川、洪济桥,大肆屠杀起义军的余部和家属。家属中的女子,统被发配伊犁为奴,幼男全送云南监毙!

他们不仅毁了各地新教寺堂, 强设乡约,不准教民互相来往,而且还叫陕西提督移驻固原, 固原总兵移驻河州,对回族、撒拉族人民进行严密的监视。

然而,人民斗争的火种是扑不灭的。家住通渭(甘肃)小山的田五(马明心的信徒),就在当年(乾隆四十六年,1781)冬天,又开始在远离家乡二三百里的地方,修筑了石峰堡,第二年加固它,在那里聚众礼拜,修造旗帜刀矛,挖窖储粮,以它作为重新斗争的基地。

乾隆四十九年(1784) 5月,田五把回族、撒拉族人民的起义 队伍部署在伏羌县的鹿卢山、静宁州的底店山、潘陇山,决定六月四日起义,不幸被内奸李应得告密,只得提前起义了。六月,田五首战负伤牺牲。战友马四圭等率众攻下通渭县城。甘肃提督刚塔强迫回民带路,被回民导入无人之境;西安副都统明善由静宁赶来,中途被起义军伏击毙命。起义军声威大震,顿时发展到几千人,横扫千余里,拿下村庄1200余处。

乾隆皇帝下令逮捕陕甘总督李侍尧和甘肃提督刚塔,派福康安、海兰察带了火器营二千兵和川、藏、蒙兵万余,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在八月中旬,把这次起义镇压下去。

回族、撒拉族人民两次起义,使乾隆皇帝尝到了厉害。因此,在起义被镇压下去之后,他一方面下令要“诛无子遗",一方面也不得不稍稍改变主意,告诫地方官,要他们“设法化导,不可区别新(教)、旧(教)之名,转资犄角也!”

这就是说:别再划分什么新教、旧教了,别再挑起矛盾了,无论是新教还是旧教,都要统统设法开导。他害怕回族、撒拉族人民再起义。

02、“贼砍老子头矣!”

台湾的汉、高各族人民,很早以来就恨透了官府的压迫、剥削。乾隆十八年(1753)、三十三年(1768)就曾竖旗称社(“大肚社”等)反抗过。乾隆中期以后,反清的秘密结社——天地会,大规模地活动起来。

乾隆四十九年(1784),漳州人严烟曾在溪底阿密里组织过天地会,但是,台湾天地会的最大组织者还数林爽文。

林爽文也是漳州人,流落到台湾彰化县,住在大理代庄,靠赶车度日。官吏的贪暴、穷民的困苦,激起了他打富济贫的决心。他于是平时也做“贼"、窝"贼”。他把夺来的银钱用来帮助穷人,穷人很敬服他,他便号召大家加入天地会。他曾被捕入狱,大家把他买放出来后,他还是要跟清廷作对,还把从诸罗逃来的同志保护起来。

乾隆五十一年十一月(1787年1月),彰化知县俞峻带了大军,跑到离大理代庄五六里的大墩,勒令庄民擒献林爽文和“逃犯"。这对早就想反抗压迫的广大庄民,就是火上加了油。

大理代庄是个大庄,有二三千人丁。在林爽文和其他天地会骨干的率领下,奋战七八天,一举歼灭了这股官兵。第二天,冒着大雨,便向彰化县城挺进,第三天,队伍发展到四千多人,砍倒竹栅,冲进了彰化城。

在彰化,林爽文建立了革命政权,被推为“顺天盟主大元帅”,封了将军、军师及各县、各港官员,造了各色“顺天”、“将军”、“元帅"军旗,留下几百人守城,挥军诸罗、淡水。1月24 日,攻下了诸罗。

起义军的另一领袖庄大田,此时进攻凤山。凤山守将、参将瑚图里,领了三百兵驻扎城外迎战。1月31日天刚亮,二千起义军赶到,瑚图里放了一阵枪、炮,就纵马南追,岂知义军却由龟山北门直扑城中,攻入衙署,知县汤大奎自杀。

起义军声威大震,便猛攻台湾府城。在离城50里的盐坦桥,总兵柴大纪负隅顽抗。起义军先用几百只船从水路攻击,随后又用陆军从山上夹击,水陆两路,旋来旋去,使柴大纪成了"釜底游鱼”;也使二月份从大陆来援的水师提督黄仕简等不敢交锋。

总兵郝壮猷费了50天的九牛二虎之力,好容易夺回凤山城,但起义军一反攻,他便又弃城逃进了台湾府城。

乾隆见援兵无力,又派第二批八千人的队伍,叫闽浙总督常青亲自挂帅。常青一到,就杀了郝壮猷、逮捕了提督任承恩,做出非打胜不可的姿态。不过,他既无学问,又不知兵,完全是靠给和珅拍马行贿发的迹,因此,躲在府城里日夜哭泣。

这样,起义军在六七月间,已全部占领了离府城十里的各个村庄。常青不知道,率军出城南,离城十里,骤遇义军万余,还没来得及打照面,便吓得哆哆嗦嗦,连马鞭子也举不起来了,大呼一声“贼砍老子头矣!”调转马头,一口气遁回城里,再也不敢出来。

他还好几次要弃城逃走,连连谎报“敌兵有法术”,请求再增兵一万,并密札和珅,请求把自己换回大陆。

城南一战,十天之间,起义军剧增到十几万人。乾隆五十三年(1788)一月,起义军更增加到几十万人了!

城南战后,林爽文挥军再攻诸罗(柴大纪重占)。柴大纪不敢出战,起义军的火箭便一支支射进城里。柴大纪躲在城里放枪、放炮,起义军又赶制了挡炮车进攻。

起义军杀声震天,柴大纪命令敲锣打鼓来壮胆。柴大纪请求援兵,起义军又给援兵以狠狠的打击:早先,从台湾府派来的三路援兵,就遭到了三路义军的围歼。那时,正值大雨,泥泞一片,起义军光了脚板,又早把道路削窄,援兵无从转身、无处可躲,损失非常惨重。

乾隆叫柴大纪出城进剿,柴大纪回禀不敢,乾隆只好再派大军,叫陕甘总督福康安代替常青指挥。

由于林爽文、庄大田分兵作战,又由于福康安等声言直捣大理代庄,暗地里集重兵疾趋诸罗,与起义军大战于荼子岭、牛稠山,因而诸罗之围被清军解除。

诸罗解围后,清军集中全力猛攻大理代庄。起义军败而复合、合而复战、抵死不退,大战一日,杀死许多官军;黄昏,又重整阵势据战,打着火把进攻清军,不料中了清军的埋伏,被敌人从暗中袭击,蒙受了不应有的损失。但是,起义军顿时灭了火把,擂鼓冲杀,崖战不休,直到黎明,才放弃大理代庄,走集集埔。

集集埔前临大溪,就高岸,起义军战士更垒石为高墙,周围垒了好几里长。清军仰攻不得手,就偷偷爬上小半天处,打败了起义军的队伍。

林爽文被迫撤进高山族居住的深山,身边的一些将士却又在猫里社被清军冲散。2月13日,这位起义英雄,在老衢崎不幸被俘。

与此同时,清军抵达南边的千牛庄,袭击了庄大田的队伍,大田走廊桥,负山临海抵抗。清军用舟师封锁海面,进而围困了郎峤山,大田亦被俘。

林爽文、庄大田以及许多起义军将士的家属,被清军残酷杀害了。林爽文、庄大田被凌迟处死,其他一些将士,有的被先挑了脚筋,然后处死。朝廷还将15岁以下(最小的才只有4岁)的起义军将士的后裔,统统阉割,抓到宫里当奴隶!

林爽文的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却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迫使乾隆两易主将,调动了广西、四川、贵州、福建、浙江、湖北、湖南七省十余万的兵力,消耗军费银达一千万两。

林爽文的起义,敲响了清朝由鼎盛开始转向衰落的丧钟。

03、湘、黔、川苗民“乾嘉起义”

平垅吴八月,

上山能擒虎,

下海能降龙,

哪怕清兵千千万!

这是直到今天,在湘西苗族、土家族自治州还流传着的一首歌颂乾嘉苗民起义领袖吴八月的民歌。

吴八月,乾州(今吉首)平垅人,出身贫苦,胆略过人,力气特大,据说能举重三百斤。他又关心苗族同胞的疾苦,痛恨朝廷和汉族地主的压迫、剥削,所以,很受群众的拥护。

改土归流以来,生活在湘西、黔东、川北的苗民,苗族旧贵族的压迫、剥削有所减轻,但是,清朝政府和汉族官吏的压迫、剥削却越来越重。

清朝政府在广大苗区,不仅设立了府、州、厅、县的衙门官府,而且设立了镇、协、营、汛的军事据点,实行高压政策:苗民稍有“不法”,立被搜捕;苗民稍有“抗拒",马上“剿灭"。

乾隆元年(1736),黔东苗民反抗压迫,清朝的七省经略张广泗,就率大军进行了严厉的镇压:焚毁了1224座苗寨, 阵斩了17600多苗民,后来,又把25000多名“俘虏"中的一半以上也杀了!随后,还增筑了城防、增驻了清军。

为了控制苗民,清政府强制苗汉杂居,叫汉族官吏监视苗民的一举一动。乾隆五年(1740),湘桂苗、瑶、侗族人民联合起义被镇压后,清政府更在广大苗区编保甲、立寨长,实行连坐法。

苗民既不能与汉民结亲(雍正五年,1727年规定),又不能参加科举考试,赶集也必须由寨长押去押回。汉官、百户、保长、甲长、寨长,任意勒索,坐吃一半以上的田租不算,还小者逼具酒食,大者强索钱财妻子、置之狱讼;苗民告状,更得先交“规矩钱”8800文!满、汉官僚私设的“公堂”,贪暴自然更甚了。

官吏和乡绅们通过高利贷进行的盘剥,有“客账"(汉族乡绅放)、"营账"(满、汉官兵放)两种,名目则有“放新谷”、“断头粮”等等,利息是一年翻几番,苗民还不起,就得拿田地折算。折算来,折算去,汉族、满族官绅就变成了占有千石、万石谷田的大地主。

永绥(今花垣)厅四郊,原来每一寸土地都属于苗民所有,乾隆末年,竟全部集中到满、汉官绅手里了。贵州松桃地区,情况也大同小异。因此,乾隆五十九年(1794) 2月,贵州铜仁小营寨苗民石柳邓,湘西永绥黄瓜寨苗民石三保,便在湘西凤凰厅鸭保寨的苗民吴陇登家歃血立盟,提出了"逐客民(满、汉官绅)、复故土(夺回被占去的田地)”的口号。这口号,当然得到苗民们的广泛支持。大家于是决定明年2月24日(正月十五日)起义。

不料消息走漏了,石柳邓乃于乾隆六十年(1795) 2月2日提前起事,首先吹响了苗民大起义的号角。

2月7日,湘西的清军,到永绥去抓人,苗民闻知,当夜就聚集了几千人(乾州平垅的吴八月也率众赶到),一把火烧掉了官军的大营,起义军的灯笼火把,照亮了百十来里的大地。

12日,湘西各地的苗民,纷纷围攻当地的城池,吓得乾州游击陈纶带着营兵首先逃跑。13日,起义军攻下乾州,杀了同知宋如春、巡抚江瑶。镇莘(今凤凰)总兵明安图也被当地起义军打死。永绥城仅余清军二百人,也在岌岌可危之中。

不久,石柳邓率领的贵州苗民起义军,也赶来黄瓜寨与石三保的起义队伍汇合。起义军声势浩大,进而提出了“打到黄河去”、“不到黄河心不死”的战斗口号。清朝大震,派云贵总督、四川总督、湖广督抚和湖南提督合兵镇压,并派福康安为主帅、和琳为随军参议,统领全军。

吴八月率领的起义军,给清军很大杀伤。苗民起义军战士,一个个身披铁甲,头戴铁盔,胸围铁链,腿裹铁皮,左手拿着木牌,右手拎着铁镖,口中含着利刃,踏壁穿涧如履平地,翻山越岭行走如飞。

他们使的鸟枪,枪身比清军的火枪还长尺余,打得既远又准。他们既三三两两地打冷枪,又蜂拥蚁集地大狙击、大围歼,一支支的官军总是吃亏上当。

福康安带兵打黄瓜寨,在鸭保寨遭了截击。两湖巡抚福宁领本部六千兵马,由泸溪增援乾州,在狗岳寨遭到起义军的伏击,被打得落花流水,福宁本人也差一点送命,好容易才钻进一辆辎重车逃走。湖南提督刘君辅,在鸭保寨进攻起义军,被起义军团团围住戳得“遍体鳞伤",冒死方得突出。

苗民们自己吃着树皮、草根,把菜耙献给自己的队伍,吴八月常以此激励战士们,因此,战士们更加抖擞无畏,很快控制了北至保靖,西连松桃,南达镇罕,东通泸溪的广大地区,病深入到四川的酉阳、秀山等县。

九月,各部义军共推吴八月为吴王,斗争方兴未艾,不料鸭保寨的吴陇登,却在福康安的花翎顶戴、锦缎盐米的诱惑下,叛变投敌了。协助吴陇登守寨的吴八月尚不知晓,寨破之后,撤军卧盘寨驻扎,吴陇登佯为溃败,领了三百入混进寨中,12月13日,突然抓了吴八月,献到福康安的营中,吴八月于是被清军杀害。

吴八月牺牲后,石柳邓、石三保领导起义军狠狠地打击了吴陇登等的叛卖活动,派兵夺回了鸭保寨、猛攻下三岔坪,清军和叛徒们被打得惶恐不宁。

不幸的是,嘉庆元年(1796) 6月18日,石三保也被叛徒诱捕而惨遭杀害。

清军的攻击力量全部投入了起义军的最后根据地平珑镇。石柳邓担任了平珑保卫战的总指挥。

9月,清军集中重炮围攻平垅。石柳邓和广大苗民一起,在清军的炮火下,多次击退清军的进攻,打死清军守备王泰和等数十人。

平陇城就这样浩然挺立到嘉庆元年十二月(1797年1月),石柳邓重伤逝世不久,苗奸吴廷梁就捆了吴八月的儿子吴廷礼、吴廷义投降了。

清军压平了湘西苗民的这次起义,留兵二万,屯田养勇,设卡防苗。到嘉庆五年(1800),光在乾城、凤凰、永顺、保靖各厅设立的这种碉卡就有八百多座!凤凰的苗民,不准到泸溪、麻阳去谋生;起义中,苗民得回的一点土地,官府又攫取分给地主和官兵了。这样,贵州松桃厅、湘西永绥厅的苗民又掀起了第二次起义的高潮。

嘉庆九年(1804)底,永绥厅丁牛寨、岳落寨的石宗四、石贵银发动的起义规模最大。他俩原是吴八月的“将军”和“总统”,也很有组织能力。他们起义后,凤凰县同知傅烈,带了三千多兵勇来镇压,在阳孟寨吃饱喝足便倒头沉睡,没想到黎明前竟遭到了石宗四等率领的万余苗民的突袭。

傅烈袜子也没来得及穿,光着脚、昏头昏脑便想溜走,又碰上在后路截堵的起义军。只是由于大雨大雪,打湿了起义军炸药包的火绳,他和他率领的残兵败将才 没全部丧命。

这次苗民起义,一直坚持到嘉庆十一年(1806) 12月,才被镇压下去。

吴八月等领导的两次苗民大起义,前后经历了12年,沉重打击了清朝在湘西、黔东和川东北广大地区的统治,使清朝动用了七省的兵力,耗费了953000多两的白银,损失了116员将、官(福康安、和琳都是在这里被拖死的),有力地配合了川、陕、楚五省的白莲教起义。

04、川、陕、楚五省白莲教大起义

湘、黔、川苗民大起义之际,川、陕、楚的广大汉族人民的日子也很不好过。乾隆中叶以后,被官、绅逼得背井离乡、逃入南巴老林地区谋生的流民,遭受着地主、商人的双重剥削。

木厂的搬运工,扛着二三百斤重的大木枋,必须在陡峭的山间日行40里,睡在山洞或树林里,吃着自备的干粮,厂主把他们叫做“骡子”,不把他们当人看待。

盐厂的工人,必须背盐240斤,背兜高出肩膀一大截,重心很高,稍一失足,立即摔下山崖陡峭的山涧而粉身碎骨。

歉年粮贵,厂主停业,他们还被解雇。清廷为了镇压人民的反抗,在这里一再推行“保甲法”,衙役兵丁,更是随时无风生浪、敲骨吸髓。

在故乡挣扎的农民,乾隆末年同样苦不堪言:湖北荆州人民,屡遭洪灾,淹死无数;当阳人民没有粮吃,连树皮也啃光了;枝江、长阳人民,只能吃到观音土,枣阳人民,甚至以石粉充饥;四川重庆、忠州一带,饿殍载道,到处是一幅凄惨的画图。

老实厚道的人民,寄希望于白莲教。但是,官府却大肆捕杀白莲教徒。老教首刘松,被发配到甘肃隆德县的配所,前来看望他的弟子、新教首刘之协、宋之清等人,也被逮捕、杀害或充军。

川、黔、湘苗民大起义爆发后,川、陕、楚官府追查白莲教的活动就更猖獗。大大小小的贪官污吏,借着朝廷追查之风,更行压榨掠夺之实。“不论习教不习教,但论给钱不给钱”,凡是不给官吏们钱的人,就被按信奉白莲教严加论处。

达州有个知州叫戴如煌的,本该离任,但为乘机大捞一把,竟私设衙役五千多名。武昌府有个同知叫常丹葵的,任意敲诈迫害村民,连累无辜好几千人;乾隆六十年 (1795),他又到荆州、宜昌一带去“巡捕”,稍得“证据”,便施酷刑,用铁锤猛砸农民,甚至用铁钉把农民钉在壁上!被押到省城去的“嫌疑”分子,每船一二百人。其中,被迫害死的,投尸江上;被严刑拷打死于狱中的,多得连尸首也敛不过来。

其他地区的官吏,在搜捕白莲教徒方面,也同样暴虐:安徽有个姓赵的贡生,死了老人,开了亲朋名单,雇轿头派人挨家通知他们来殡葬。王轿头派伙计李自平去通知。官兵在城隍庙抓到李自平,听说李是“王轿(教)头”派来的,又见李兜里揣了许多人的名单,竟差一点把所有人杀掉!

官逼民反,不得不反!

被捕在中途逃脱、隐居在河南新野县教徒家中的白莲教首刘之协,秘密串连河南、湖北、四川的教徒,约定嘉庆元年(1796) 4月17日同时起义。但是,被官吏们日益凶残、屠杀的湖北宜都、枝江人民,实在忍无可忍,2月初就首先举起了起义的大旗,接着,长乐、长阳等地的人民也继起响应。

当阳县令听得消息,立即升堂,命令衙役们赶快逮捕本县教徒,衙役们齐声答道:“我们都是白莲教,去抓谁呢?”

县令拍桌怒道:“你们反啦?!”

衙役们慢声慢气地答道:“反就反嘛,发什么火呀!”

县令这才如梦初醒,抬腿想跑,大家一拥而上,拿住他,押到衙门外,叫他左手拿钱一串,右手抓银一锭,游街示众后,杀了他,占了县城。

与此同时,湖北远安、来凤等县的人民,也纷纷揭竿而起。

3月10日,王聪儿、姚之富等起于湖北襄阳的黄龙垱。10月,徐天德起于四川达州、冷天禄起于四川东乡(今宣汉)。随之而起的,还有巴州的罗其清、苟文明,通江的冉文寿、冉天元,太平的龙绍周、徐万富,大宁的陈崇德,以及陕西安康县的冯得仕、林开泰等。

各支起义军中,以王聪儿率领的襄阳起义军最强。王聪儿是襄阳地区白莲教首齐林的妻子。齐林是襄阳县衙的总差役,预计2月23日(正月十五日)起义,不料事泄,2月11日被捕牺牲。跟他同时遇难的共有一百多人,他们的头颅被悬挂在小北门,这就更激起了广大教徒复仇的决心。

3月10日,齐林的徒弟姚之富等,便共推王聪儿为白莲教的总教师,发动了声势浩大的起义。

王聪儿是襄阳城里人,从小跟父亲流浪街头、走马卖艺,练就了一身好武艺。后来,父亲当差役,她便和齐林结了婚。夫妻俩看到官吏的贪暴、世道的不平,有着共同的反抗志愿。如今,刚刚20岁的她,丈夫竟惨死于那帮贪官暴吏的屠刀之下,她岂能甘心!

王聪儿剪去了长发,穿上一身白衣,执鞭跨马,投入了人民大起义的滚滚洪流。她指挥着襄阳起义军,进攻襄阳和樊城,随又转战于河南的邓州、唐州之间,火烧了吕堰驿,声威大震,逐渐成了四方起义军的中心。

清朝统治者把襄阳起义军看成是眼中钉、肉中刺,拨下白银二百万两,急调山东、山西、河北、陕西、广西等省的军队入鄂,并赦免了流放在湖南、湖北、河南的偷马罪犯作为骑兵助剿队,后还调来二万苗疆兵,配合湖北原有的军队,妄图首先歼灭这支中坚起义军。

然而,王聪儿等迭挫强敌,冲出包围圈,6月, 兵锋直逼孝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到离汉阳只有一百来里的地方,立时“三楚震动”,吓得清政府马上宣布武昌戒严。

襄阳起义军在襄阳一场伏击战,还杀死了清军参将傅成朋。年底,王聪儿率领的这支队伍,更飞渡了刘家河,进逼谷城、光化,把河南巡抚、和珅的族孙景安(外号“迎送伯")包围在魏家集(今鄂、豫交界处)。敌人的围歼梦宣告破产。

嘉庆二年(1797)初,襄阳起义军兵分三路攻入河南,再经陕西向四川进发。嘉庆皇帝一再命令加强汉水防御,想把起义军堵歼于汉水之北。但是,起义军却早在清军赶来之前五天,全部南渡汉水,六月,竟到达四川的东乡附近。

四川战场,徐天德、冷天禄率领的起义军节节胜利,早在1月27日(大年三十)就一举攻下了东乡县城。六月,当他们正在东乡附近的白秀山遭到清军的围攻时,王聪儿率领的部队分成黄、白、蓝三队,步兵在前、骑兵在后,突然出现在山沟,向清军发动了猛烈的攻击。两个多小时的激战,起义军终于把清军击溃。

湖北、四川两支起义大军汇合后,统一分编为黄、蓝、青、白等号,并在军中设了掌柜、元帅、先锋、总兵等组织领导,年底,一共控制了20多个州县的广大农村地区。不久,冷天禄部又拿下了临江市,各支起义军于是纷纷赶来聚会,载歌载舞,欢度除夕。

东乡会师后,王聪儿留下李全部,亲率大军,突破敌人包围圈,又杀回湖北,避实击虚、飘浮不定,连连粉碎清军的围追堵截之计,在郧西杀死清军护军统领惠伦等将领,再次进入陕西,与北上的李全部会师于兴安(今安康),后又进入四川境内。

嘉庆皇帝大骂王聪儿是“贼中首逆”,勒令各路清军务歼襄阳起义军于汉水之南。王聪儿密令一支人马向东北方向出击,引诱敌人穷追,而后挥军北上,抢渡汉水,发动了汉中大战,猛攻郡县(今眉县)、直逼西安,迫得清军日夜兼程赶回西安防守。

由于李全部遭受了重大损失,王聪儿才决定不打西安,东回湖北。又由于各路清军尾追不舍,各地地主乡勇不断发动远甚于清军的进攻,襄阳起义军终于在郧阳境内的三岔河被围。

被围的起义军舍死拼杀,占据山上,奋勇还击,弹药、箭矢用尽,就用石头砸击清军。当敌人得知王聪儿在卸花坡时,便集中全力团团围攻王聪儿。王聪儿沉着地组织了多次反击,终因众寡悬殊,便带领姚之富和十多名女战士,且战且退,直至山顶。

清军步、骑蜂拥而上,妄图将王聪儿等活捉,岂知王聪儿等登上山顶,全都纵身跳下了陡峭的山崖,壮烈地牺牲了!

这一天,是嘉庆三年 (1798) 4月21日,王聪儿才不过22岁!

王聪儿是牺牲了,但是,襄阳起义军的余部却又重新杀回四川,与四川各支起义军并肩战斗,给了清军以沉重的打击。嘉庆四年(1799)底,他们发动了苍溪之战,一夜杀死清军副将以下24名军官,歼灭清军无数。

嘉庆五年(1800) 2月,他们又在蓬溪县的高院场,一举歼灭了大刽子手朱射斗及其率领的一千多名清军。不久,冉天元又率领起义军在江油以西的马蹄冈与清军激战了三天 三夜,清军统帅德楞泰险些儿被活捉。

嘉庆五年(1800)夏天以后,清朝政府下令大办地主乡绅的乡勇、团勇和实行“坚壁清野"、硐堡政策,才使起义军的力量大为削弱。但是,起义军还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了四年的英勇斗争。直到嘉庆十年(1805),这场轰轰烈烈的白莲教大起义,才被清朝统治者最后镇压下去。

川、陕、楚白莲教大起义,是清代中叶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它纵横川、陕、楚、豫、甘五省,历时九年半,沉重地打击了清朝政府从全国16个省调来的军队,杀死其副将以下的军官四百余名,一二品的大官20余名,土豪劣绅不计其数(仅四川一省,就不下五六百人),严重地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

清政府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还消耗了饷银二亿两,相当于它五年的财政收入。从此, 清朝就陷入了武力削弱、财政奇缺的困境,迅速地堕入了没落的深渊。

本文内容编选自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与“读史”联袂打造的中国读本《经典中国通史》之《清朝史话》。

《经典中国通史》全套共有16本,分别是:《夏商史话》《西周史话》《春秋史话》《战国史话》《秦汉史话(上)》《秦汉史话(下)》《三国史话》《两晋南北朝史话》《隋唐史话(上)》《隋唐史话(下)》《五代史话》《宋朝史话》《元朝史话》《明朝史话》《清前期史话》《晚清史话》。

这套书是由十多位出生于上世纪上半叶的老一辈历史学家,耗时数年,精心编撰而成。从夏商到晚清的历史迁徙,五千年华夏史全景描绘,专业权威,又通俗易懂,老少皆宜,传世经典,值得学习珍藏。

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

本文链接:https://www.paituo.cc/ask/1165365.html

  •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