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问答 正文

薛丁山里罗通几集死的

时间:2023-09-25 作者:佚名

王友兵

非物质文化遗产“当阳杀故事”表演。

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当阳杀故事”,是一种融汇了武术、戏曲、音乐、舞蹈等民间艺术元素的大型民俗娱乐活动,流行于当阳东北部漳河流域。其中以八景坡、殷坡、马店、景家河、朱家湾、清平河、烟集等地最为流行。由于历史的原因,已经濒临失传。1993年开始,当阳市文化部门吴闲清等人先后数次对杀故事进行调查和挖掘整理,后根据调查内容创作了《当阳杀故事·过五关》,组织排练演出,再现这一大型民俗表演场景,引起了相关专家的关注。

本文作者王友兵(右一)采访杀故事传承人

2003年,国家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当阳市文化馆组织专业人员对当阳杀故事进行系统调查和资料抢救,笔者参与其中,先后在淯溪八景坡、庙前旭光村(朱家湾)等处调查走访传承人尚经珍、尚友谊、朱清富等人,进行抢救性录音录像及相关资料搜集整理,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工作。2007年,当阳杀故事被当阳市政府公布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先后被宜昌市政府和省政府公布为宜昌市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当阳杀故事”表演。

一、当阳杀故事的相关内容

当阳杀故事是一种娱人娱神的大型年节民俗活动,一般在正月十五以后开始,以同姓村寨为主办单位,户户都要有人参加,参与者少则五六十人,多则一二百人,有时观众、演员达上千人。因为玩杀故事是一件十分神圣的活动,可以去邪禳灾,预示一年风调雨顺。因此家家户户都十分重视,唯恐被排除在活动之外。有的人家人手不够,还要请亲戚朋友帮忙,代表本家庭出席活动。

排练

活动的相关内容如下:

彩灯:灯是"杀故事"的重要内容,是本族人丁兴旺的标志。活动中每户要有一盏灯,灯上贴有骨牌图案,所以又称"骨牌灯"。灯上的骨牌图案是按照各户所居住的方位而定的,本村寨的西方为"天"牌图案,北方为"地"牌图案,南方为"人"牌图案。灯高1.8米左右,上部为长方形木框架,外糊丝棉纸,内点蜡烛,灯架下有一米多长的木柄,最下端是用铁的制的"踩子",将"踩子"踩入地下,灯便立住了。整个事故还要另制两盏灯,分别为"头灯"和"尾灯"。"头灯"两米多高,灯架为锥形,上大下小,上边为弧形,外框顶端有五根凤冠样装饰,灯为红色。"尾灯"为菱形,比头灯稍小,灯顶上有一根凤冠样装饰,灯为黄色或绿色。

烟火:松树皮炒干后磨成粉末,点燃后形似烟花。整个活动有10多盏火把,打火把者除照明外,还负责放烟火,故事玩到精采处,打火把的人就要从布袋中抓起烟火往火把上一撒,立即火花四溅,烘托活动气氛。

锣鼓喧天。牛运洪摄

鼓乐:民谚曰:"杀故事,玩得确,三面鼓,四面锣,伢子大人都出角",其主要乐器是鼓和锣。一面大鼓高一米多,直径一米多,两面小鼓直径50公分左右,三面鼓都有鼓架,行走时两人抬着。四面大锣直径有一米多,由两人用木杠抬着,锣锤是稻草缠成,锣声低沉宏亮。因杀故事后面还有狮子、老虎、麒麟等项目,故至少需要两套吹打乐,由长号、唢呐、小鼓、武锣、大钹、勾锣、马锣组成,俗称"十板家业"。

战旗:大旗一面,方形、红色,两米长、宽,外镶黄色布条,6面三角形战旗,1米多高,为黄、绿、白、红色几种,外边用他色布条装饰,旗杆下有铁制"踩子"。两面令旗,放在将台上,供演出时元帅发令用。

脸谱、服饰。

角色脸谱:皇帝1人、军师1人、元帅1人,将军2人、武旦(俗称女将,系男扮女装)1人、兵士40人左右。所有角色都画妆,根据人物身份画红、黑、花、白脸,皇帝和军师不画脸,只打一点胭脂,女将画粉白脸。所有脸谱用色彩画过之后,又用蜂蜜上光,防止流汗时洗去色彩。

服饰:皇帝穿蟒袍佩玉带,戴皇冠。军师着黑色道袍,头戴道士帽。元帅、将军穿铠甲(战裙)。士兵一般穿黄、绿、黑三色服装,上为马褂或马夹,下为长裤,扎裤脚,胸前背后墨书"兵"、"勇"字样,头上一般为一根布条。铠甲、战袍均用土布剪裁,上面用红、黑、绿、黄绘出龙纹、甲片图样。脚下为圆口布鞋,讲究点的在鞋上扎一红色绒球(如旦角)。

庙前朱湾村杀故事田野调查

故事情节:先是探马来报:有敌来犯边关,元帅便上台点将,接着是各种武器分别拼杀一番,最后得胜回朝。为避免重复,每晚演出时主要角色有些变化,如"三国演义"及薛仁贵、薛丁山、罗通、穆桂英等人物,兵士的角色不变。观众若看见元帅是女将,便以为此出戏是《穆桂英挂帅》,若见元帅和女将形似夫妻,便认为主角是薛丁山与樊梨花,因无台词、唱腔,观众只能根据民间唱本中的内容意会故事情节,可谓"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这样"杀故事"就有一种高深莫测的意味。

兵器:"杀故事"主要情节是武术表演,所以,要大大小小几十件兵器,主要有长枪(长矛)、短枪(梭镖)、方天画戟、铜锤(俗称瓜锤)、钺斧、大刀、小刀(单刀、双刀)、鞭(单鞭、双鞭)、剑(单剑、双剑)、流星锤、弓箭等。大多数兵器均用楠竹片制坯,然后用丝线缠绕再刮上石膏,干燥后用油漆上色,看上去寒光闪闪,几可乱真。

杀故事《过五关》排练。

二、当阳杀故事的活动程序

操练:自决定玩故事之日起,各家各户便派出3人参加活动,1人担任角色,1人负责打灯,1人负责杂务,无人的要请人替代。在正式演出的前三天开始操练,主要是练习各种兵器的使用方法、对打、混打技术,要求熟练,配合默契,近似武术训练。演员们往往练得汗流浃背,精疲力竭。排练的场地被踩出一层细灰,可见训练之艰苦。

扎故事:即画妆、安排角色。演出当天下午,演员和勤杂工都要到场,兵器、人马备齐,开始画妆,然后由"军师"择故事(安排主要角色) "军师"一般由本村有学问的人担任,安排程序,分配兵器,按照故事情节,还要将几样"法宝"交给元帅或大将。这些活动都是关上大门进行的,为的是给观众意想不到的效果。一切安排妥当,所有演员、乐手、勤杂人员都在"出马"的一家用餐,晚饭后开始正式演出。

杀故事《过五关》排练。

请神:元帅带领人马到主家神龛前请神,元帅双手抱拳大声说:"天地老爷,各路神灵,保佑我们这回故事玩得顺遂,不出差错,我给您下礼了!"单膝下跪行礼,然后大将、兵士分别到神前抱拳行礼,接着是狮子、老虎、麒麟进门,面朝神龛跪拜三下,然后出门,将大门关上,整个演出过程都不准开门,有"故事不见家神"之说。

游灯:请神过后,全体人马在门口道场集合,点燃火把灯具,由军师或元帅指挥,开始游灯。游灯先由军师根据活动人数多少择一条线路,在村里主要道路上游行一圈。不可原路返回,谓"不走回头路",游灯时头灯在前,依次是大旗、皇帝、元帅、大将、兵士、狮子、老虎、麒麟、小旗、乐队、骨牌灯、火把夹在队伍中,最后是尾灯。

骨牌灯

祭神:游灯回到出马地点,大门口已搭起点将台:两条高板凳上搁门板,台上放一张八仙桌,桌上放两盏灯,两个香碗,碗内各插令旗一面,中间放一茶盘,盘内放三杯酒和香纸,皇帝坐台左,军师坐台右。元帅走上将台点燃香纸,跪拜,将三杯酒洒在地上,然后走向台前,此时四下静寂无声,元帅高喊:"擂鼓三通!"立时,鼓乐齐鸣,鞭炮阵阵,烟火四溅,大鼓由慢到快擂过三通。元帅手执令旗挥舞三下,全场又归肃静。

点将:这是整场演出中唯一有台词的场面,其台词如下:

元帅:"今日本帅登将台,大小三军两边排,五幡六号分八队,火烟腾腾点甲兵。""自从盘古分天地,朝朝两国来相争,有了相争各为主,今日安邦定乾坤。外邦年年把贡进,岁岁来朝不发兵,刀枪入库民安定,马放南山乐太平。""探马来朝一声报,三军又报'不好了'!外邦打来一战表,要与我朝把兵交,校场点起人和马,登台点将把兵发!运粮官!" 运粮官:"到"!元帅:"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本帅赐你令旗一面,速备粮草数万,押进大营!"运粮官:"得令!"

元帅:"先行官!"先行官:"到"元帅:"本帅赐你令旗一面,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逢山开路数千里,遇水搭桥万丈高。行军只准一条绳,不许扰害众良民!"先行官:"遵命!"

元帅:"众三军!"众人:"到!"元帅:"人马可否齐备?"

在旅游景点演出。

众人:"齐备多时!"元帅点将:长枪手、短枪手、瓜锤钺斧手、步弓手、马弓手、刀剑手……每点一名,持有该兵器的演员即高声应答:"有!"元帅:"战场非同儿戏,军纪森严,若违军规,当斩则斩!"众人:"是!"

元帅宣布违犯军规的条款:马不备鞍、人不及甲、刀不出鞘、贪生怕死、马踏青苗、奸淫人妻、霸占民房、私通敌军、不听号令、左顾右盼等,每念一款,众人便说:"斩!"有时兴起,将生活中的一些乡规民约、道德规范也列入其中,如:不孝父母、行横打架、偷鸡摸狗、见死不救、损人利己等,也当"斩"不赦,实属"滥用军法"了。军规宣布完毕,元帅走到台前,高声喊道:"放炮起马,开兵前进!"此时鼓乐齐鸣,众人呐喊,演员绕场一周,勤杂人员拆点将台,只剩两条板凳,由皇帝和军师各坐一条。

元帅:"人马来到边庭,安营扎寨,歇马三日。扎营要靠三方水,恐防敌人来包围,三军日夜把哨巡,日防攻打夜防营。"

众军士:"是!"元帅领众人拜皇帝、军师。皇帝点头示意,军师站起,作算卦状,然后向不同方位指几下,意为布好阵式,众人可以开战了。

关陵庙会"杀故事"表演。牛运洪摄

跑旗:这是两军对阵的标志,大旗在前,旗杆上的小铜铃哗哗着响,6面小旗在后。此时所有角色分成三部分:元帅、军师、皇帝在中间,将士左右各一半,7个旗手举旗在三拨人之间穿行,首先跑外圈,反转正转各一次,再跑太极图形,正转反转各一次,称之为:"挖月",再围三拨人马穿行,反正各一次,称之为:"穿八字","穿八字"过后,旗手持旗站到主家大门两边,面向观众,大旗在左,小旗在右。

对阵:跑旗后,元帅便指挥两拨人马开始对阵。按事先安排的顺序,各类兵器依次上场,动作如戏曲中的武打。基本枪法有:"走马换枪"(将兵器抛向空中互换)、"方天画戟"(一种兵器的打法)、"雪花开顶"(兵器在头顶翻飞)、"枯树盘根"(用兵器扫对方腿部)、"大刀二门"、"大刀四门"(大刀、小刀在演出场地四方对打)、"拖刀出阵"、"黄龙摇尾"、"胯对胯"、"美人梳头"(女将兵器在头上舞动)、"面花"、"对花"、"背花"(兵器在前面、左右两边和背后舞动,阻挡对手)等。对阵有单人耍枪,2人对打,4人对打,两阵混打。

对阵时鼓、锣都停下来,只有在一种枪法结束或一对打结束后,众人喝彩,锣鼓才能响。当正派角色取出"法宝"(如小球、小环、小宝塔之类)向敌方抛去,敌方便"拖刀出场",或翻滚出场,表示被打败了。对阵结束,元帅将令旗向上一指,众人便把刀枪上举,齐呼"呜呼——"欢呼"胜利"。接着便是虎、狮、麒麟出场。

关陵庙会"杀故事"表演。牛运洪摄

三、当阳杀故事的相关习俗

开支平摊:"杀故事"的开销一般是由各家各户分摊,如兵器、服装的添制多由各户或联户分别制作,分别保管,春节期间再拿出使用,邻近的吴家河村的资金来源却带有集体性质,一个房族有一份名为"公益屋"的共有财产,有一幢"四水归池"房屋,其中生活设施齐全,另有七、八亩田产。这些财产由一户或数户租用,租金用于本族玩杀故事等大型公益活动开支。

吃派饭、送打发:玩"杀故事"人多,吃饭也多,村里的富户在这项活动中表现特别慷慨,从开始训练到正式"出马",第一户要数百斤粮,要吃掉一头肥猪,其后每夜都有一户作"出马"户,供一餐晚饭。演出中途的各家,也要千方百计准备一些饭食,如煮几大盆豆饼,放几盘腌菜、酱菜,供参加演出的人随时取用。同时还要给玩故事的人一些"打发"(如鸡蛋、月饼之类),多由狮子、老虎、麒麟用口"吃"进去,装入随身带的布袋中。

杀故事《过五关》排练。

宁冒一湾,不冒一户:"杀故事"是一种祈福消灾的仪式,故各家各户十分重视,故事将要玩到时,主家便在门口面朝故事烧香纸"迎神",门口挂灯,在稻场里用渣材烧起篝火(俗称"烧旺火"),家中有长年生病的人,特别是小孩,都要等"元帅"在其额头摸几下,说几声"消灾、消灾",便认为将瘟疫赶走了,全年家运顺遂。故事离开自己家门口时,要燃放鞭炮,称"送神"。可见"杀故事"在村民心中的地位,因此每家每户必须走到,否则就冒犯了主家,俗称"宁冒一湾,不冒一户"。

不准男女混杂:不准在玩故事时有男女亲热的场面,惟恐亵渎神灵。"杀故事"的头灯上写有"男左女右","不许男女混杂"等字样,演出时旗手面向观众,若发现男女勾肩搭背的,大旗手便摇动旗杆,指向这对男女,武士们见状,立刻用手中的兵器打过去,众人也会指责这对男女。据传有一位扮演"元帅"的演员,在演出过程中与妇女眉来眼去开玩笑,结果当场倒地,口吐白沫,不省人事。

不可怠慢"故事":俗信"杀故事"具有祈福禳灾,驱赶疫鬼的神力,因此不敢怠慢,据传晚清有个暴发户不敬"杀故事",不睬"元帅"之揖,结果不到三年,这户人家全部死绝。这些传说虽是牵强附会,但足以说明当地人对杀故事的一种敬畏心理。

重"一帆风顺":跑旗时,旗手不能跌跤,若跌了跤,主家一年中都要提心吊胆,认为家运不顺。演出过程中,演员不能掉帽子,不能把兵器打断,认为掉帽子预示有断头之祸,兵器折断将会导致家中出乱。

演出

四、当阳杀故事的历史渊源

当阳杀故事形成于何时,源流如何?当地已无人知晓。笔者查阅了本市三个版本的《当阳县志》,都没有关于杀故事的记载,只在清·乾隆五十九年和同治五年《当阳县志》"风俗"篇里,发现有"旧志云……十五上元多龙灯、竹马、鳌山之戏,花爆鼓乐最盛,士民观灯络绎于道,累迹骈肩,廓门不闭,辄达晓"的描述,其中"鳌山之戏"指多种彩灯重叠成山,不知是否包含杀故事表演。

尽管在典籍资料上无法查到杀故事的记载,但就杀故事传承者的描述,其流传时间也有数百年历史了。据当年81岁的杀故事传人尚经珍老人讲:我的爹爹(爷爷)叫尚广全,是杀故事中"军师"的扮演者,爹爹讲他的祖辈就有玩杀故事的习俗。由此可以断定杀故事在漳河沿岸流传至少有200多年历史,其原始形态和发展演变过程就更久远了。

演出

"杀故事"作为一种民俗事象,与当地历史文化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当阳为楚文化发祥地,荆山余脉连绵境内,沮漳二水是楚人祭祀的两条重要河流。"杀故事"在漳河岸边传承发展,不难看出它与楚文化渊源关系。楚地巫风源远流长,信巫好祠历代盛行。明顾景星《荆州志》载:"楚俗尚鬼,而傩尤甚",及近现代故楚之地仍保留着原始祀神歌舞特征的傩戏、巫舞以及祭祖还愿,禁咒等古楚遗风。"杀故事"表演中的请神、敬神、送神、祈福禳灾等表演形式,更接近于古傩戏的演出形式,只是神的面具被油彩涂抹的脸谱所代替了,而"杀故事"中的角色薛丁山、关公、张飞等人,本身就是民间敬奉的神,其表演也是借用这些神的力量,达到驱逐瘟邪的目的,具有浓厚的巫风特色。因此可以认为"杀故事"是由古代行傩演化而来,融入武术和戏曲表演程式的结果。

景区演出

另外,"杀故事"表演过程中体现出的那种英勇顽强,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与古代楚人尚武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杨雄《十二州箴》说:"楚人风剽以悍,气锐以刚,有道后服,无道先强"。《隋书.地理志》中讲,楚地"其人率多劲悍决烈,盖天性,风气果决,视死如归,其旧风也"。屈原在《国殇》中描绘了楚国将士英勇善战、顽强不屈的群英图:"出不入兮往不返,平原忽兮路迢远。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杀故事"中表现的战斗场面,正是这种精神的体现,表达了楚地民众崇尚英武刚强的审美情趣。其表演形式,或许是古代楚人战前舞蹈表演的遗风。

演出

从表演形式看,杀故事除了具有民间武术特征外,还具有某些戏曲表演的元素,如角色扮演、表演程式、服装、脸谱画妆等。这些近似戏曲的元素在杀故事的表演中似是而非,显得朴拙简约,这到底是戏曲的原始雏形,还是借鉴的成熟戏曲的内容?这个问题还有待研究。如果这些元素是原始戏曲的雏形,那么杀故事的形成应在戏曲成熟之前,反之则亦然。

元代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院本名目》中说:"唐有传奇,宋有戏曲,唱浑,词说。金有院本,杂剧、诸宫调。"从杀故事表演中"元帅""将军"扮演的角色来看,大多是宋代以后民间唱本中的历史人物,如薛仁贵、薛丁山、樊梨花、穆桂英以及三国志人物等。

笔者将《中国大百科全书》中所搜集的戏曲脸谱给看过杀故事的老人辨认,老人说《梅氏缀玉轩》藏明代脸谱(摹本)很象杀故事所画的脸谱。据说上世纪60年代初还有人收藏杀故事的脸谱,但"文革"期间损失殆尽。明代戏曲脸谱较清代脸谱更显朴拙粗犷,大块对比鲜明的色彩更符合民间画妆特征。

综上所述,可以这样认为:杀故事起源于古人的战前舞蹈和原始驱邪仪式,后融入民间戏曲和民间武术的内容而形成的一个综合体。其成熟形态约在明清之际。

演出。

五、当阳杀故事的文化价值

当阳杀故事是人民群众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出来的精神文化成果,反映了人民群众的道德、情感、民俗心理、审美情趣、是非观念,是劳动人民思想智慧的结晶和民族民间文化凝聚力的表现,因此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并能世代流传,保护这一民间文化成果,十分必要。

当阳杀故事表演形式生动活泼,既有原始古朴的意韵,又有现代抽象意识,例如脸谱的画妆及口髯制作就没有戏剧那样写实和细腻,而是带有一种夸张的色块和抽象的粗线条。其表演中既有武打的刚健惊险,又有戏曲的婉约节奏,例如对打场面就更接近武术表演,又有戏曲的美感和流畅。

关陵庙会"杀故事"表演。牛运洪摄

杀故事表演中的"三面鼓、四面锣"、烟火飞溅,战旗飞舞,"天、地、人、和、长"骨牌灯、巫术表演等丰富的民俗内容,表演涉及到美术、音乐、武术、戏剧、舞蹈等多个艺术门类,是民众在长期的传承过程中创造的一个综合文化体,蕴含了大量的文化信息,具有宝贵的研究价值。

抢救保护当阳杀故事,对于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也具有一定价值。2001年有关专家观看《当阳杀故事·过五关》后认为当阳杀故事扩展开来可以成为广场文艺、浓缩起来可以成为舞台艺术,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近年来,经过艺术加工的当阳杀故事在文化旅游节和市内旅游景点演出,受到有关专家的高度关注和海内外关公信众的交口称赞,可见,当阳杀故事作为民俗旅游开发,也具有十分可观的前景。

作者:王友兵

作者简介:王友兵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 湖北省音乐文学学会理事,文化馆副研究馆员。发表文学作品、论文300余件,多次获奖。有歌词入选《中国当代歌词辑粹》和《中国年度最佳歌词》。出版有歌词集《爱的秋天》、论文集《采风与探索》。长期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搜集整理、编辑工作。参与编撰《中国民俗大系·湖北民俗》《中国民俗志·湖北宜昌卷》《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湖北宜昌卷》《巴楚文化源流》等书籍。主编《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湖北当阳卷》被列为全国汉族地区示范本,总纂《中国民俗志·湖北当阳卷》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两次获得湖北省民间文学集成“屈原奖”。曾获“湖北省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编纂成果奖”,“湖北省群众文化工作特别贡献奖”。

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

本文链接:https://www.paituo.cc/ask/1024701.html

  • 小编推荐

    薛丁山里罗通几集死的?总结很全面速看!薛丁山:罗氏一家皆凄惨,罗成万箭穿心死,罗通亦被乱枪捅死

    薛丁山里罗通几集死的相关介绍,{"rich_content":{"text":"","spans":null},"video":{"vid&#

    薛丁山里罗通几集死的?终于找到答案了重识薛家(二八)罗通因盘肠大战而死,故事原型是东汉名将贾复

    薛丁山里罗通几集死的相关介绍,中国古代战争小说中有很多经典的战争场面,这些场面在各种小说、评书和戏剧上仿照,成为民间传说中名将的标准。其中盘肠大战便是这种典型的战争情节,并且成为隋唐系列和薛家将系列小说的经典。很多人对于这种残酷的

    嬴政是几集死的,白起在嬴政几岁死的

    嬴政是几集死的,白起在嬴政几岁死的,嬴政活到几岁死的相关介绍,文:青柠 图:网络 01 《大秦赋》是部男人戏,但里面寥寥可数的几个女性角色,也挺吸引人的。 嬴政的生母赵姬头脑简单、妖艳美丽。阳泉君的姐姐华阳夫人聪明睿智,虽有野心但也有格局。成蛟的母亲韩霓心地善良

    七汐汐第几集死的

    七汐汐第几集死的相关介绍,帮人是情分, 不帮是本分, 然而当代人最不擅长的 就是拒绝那些奇葩的要求, 更令人窒息的是, 对方一副理所当然的态度… 感受一下这波 直接拒绝的爽感, 没有一丝犹豫, 小扑只能说: 干得漂亮! ▼ @

    锦绣南歌霍云第几集死的

    锦绣南歌霍云第几集死的相关介绍,秦昊和李沁主演的《锦绣南歌》作为一部古装大剧,精彩的武打戏份是一大看点,剧中人物也多是文武兼备的英雄豪杰。那么在整部剧出现的角色中,谁的武功能独领风骚傲视群雄,又有谁的武力值和名气不相配,导致垫底呢?

    青春向前冲董事长第几集死的

    青春向前冲董事长第几集死的相关介绍,{"rich_content":{"text":"","spans":null},"video":{"vid&#

    〈马尔科进击的巨人第几集死的〉进击的巨人马尔科伏笔…

    马尔科进击的巨人第几集死的,进击的巨人马尔科伏笔,马尔科进击的巨人资料相关介绍,进击的巨人119话真的是信息量爆炸的一话,连续发生了好几个反转,看得人紧张感爆棚。更悲催的是莱纳这次寻死又没有成功,波克的突然出现解救了他。另外,仔细回顾一下整部作品,我们知晓的三个鄂之巨人继承者都是

    ‘情深深雨蒙蒙雪姨第几集死的’情深深雨蒙蒙雪姨经典台词

    情深深雨蒙蒙雪姨第几集死的,情深深雨蒙蒙雪姨经典台词,情深深雨蒙蒙雪姨敲门是第几集相关介绍,情深深雨蒙蒙中雪姨的孩子多,在孩子身上费的精力也多,即便对待每个孩子的态度不同,可雪姨却能肯定,她对每个孩子都是爱的,可是让雪姨想不明白的是,她对每一个孩子都好,为何等她出事的时候,只有一个如萍留在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