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女子的肖像》是瑟琳·席安玛自编自导的影片,2019年于戛纳电影节上映,电影节上该片赞誉很高,并获得戛纳最佳编剧大奖。而在戛纳电影节之外,这部影片还被金球奖、奥斯卡奖提名,很多国外专业电影杂志和影评人也将该片评选为年度最具期待电影之一。而在国内的豆瓣电影中,也有着五万多人评分高达8.6的不俗表现。
影片讲述了18世纪中期,年轻女画家玛丽安漂洋过海来到艾洛伊兹家中为其画肖像,先以陪伴身份接近这位性格乖戾的小姐,后随着她母亲离家期间的逐渐深入了解,两人迸发出爱的火花。虽然两人爱的唯美且炽烈,但在母亲回来后的现实压迫下,最终无奈选择了放手。
剧情并不复杂,人物关系也非常简单,在孤岛般的空间里,用四个不同阶层和境况的女性,通过短短五天的共同经历,呈现出一个情感深沉饱满的悲剧爱情故事。但导演并非只是要表现爱情,她在影片中有很多对18世纪欧洲社会中女性卑微地位的抨击与现代社会的影射和思考,使这部电影美轮美奂的表象下又饱含深刻内涵。
因此,本文就从电影的叙事表现手法和镜头语言两方面,分析简单故事如何让观众倾心投入其中。而在第三部分我将对导演表达的主题思想方面,深入解读该影片成为年度最值得期待影片的魅力所在。
01、叙事空间的集中和表现手法的细腻,巧妙地把世俗压迫下两个女子的悲剧爱情刻画出来,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瑟琳·席安玛作为女性导演,有着突出的细腻叙述能力。影片在叙事空间和表现手法上,没有宏大场面和激烈情感冲突,去繁从简地始终聚焦在两位主角情感起伏上。通过个人情感的小格局,窥探18世纪社会女性的压抑与挣扎。
①叙事空间如剧场般狭小集中,却把故事情感张力表现十足
导演将故事地点设定在一个孤岛上的富裕家庭中,整个剧情几乎都在房间和海边发生,仅以有限的一内一外两个空间,把两个女人的情感起伏和挣扎充分表现出来。
玛丽安接受画肖像的工作,来到孤悬海中的一个富贵家庭中。从乘船上岛,到进入房间,镜头毫不拖沓地直接进入故事发生地点。而在与艾洛伊兹的相处经历中,从陪同海边散步,到房间内画像并萌生爱情,空间的呈现非常有限。
随着剧情的推进,女仆要去解决孩子问题时,镜头里只有屋门前结伴而来的三个女人。当进入屋内进行手术,也只呈现出床前的空间。
而在故事结尾部分,当玛丽安离开多年以后,在画展中遇到艾洛伊兹的画像,以及去剧院倾听《四季》交响乐,同样没有表现出建筑空间,只是用长镜头凝固在艾洛伊兹脸庞上。
叙事空间的狭小并不影响到故事情感的表现,更没有带给观众沉闷感。反而把观众的情绪充分带入剧情中,无论是彼此的深情凝视,还是激烈的情感迸发,空间似乎都在忘我的投入中而被忽略了。
②表现手法去繁从简却不失细腻巧妙,把悲剧爱情刻画的淋漓尽致
影片通过少量的人物和道具,以及简单的人物关系,让极具张力的表演直接冲击观众的心灵。
主演是玛丽安和艾洛伊兹,配角是仆人和母亲,而且主要的剧情表现只是三个人在推进。呼应导演想要传达的思想,在影片中男性角色极其有限,还都是一带而过。
甚至在剧情的描述和铺垫上,导演也极尽精简,如果没有仔细理解的话,可能会有一连串情节理解问题出现,比如:为什么去画像?为什么拒绝嫁人?母亲为什么离开五天?女仆为什么怀孕又不想要孩子?
剧情的去繁从简,呈现给观众的是高度集中的情感体验。比如艾洛伊兹的人物性格和状况表现,在她出场前,玛丽安已经从女仆描述中感受到神秘,接着在看到被涂掉头像的肖像画前思索,然后又在陪同散步时一路追随背影来到海边。大段的人物形象刻画,即使描述艾洛伊兹在此之前的经历,也将她孤僻、无助的性格和处境烘托了出来。
在主题思想的表现上,导演通过几段画家与模特位置互换,巧妙地表现出权力平等性的探讨。影片一开始玛丽安教授学生画画,打破常规地将老师当做模特,以模特角度告诉学生应该如何描画。在给艾洛伊兹画肖像时,彼此对情绪外在表现的调侃,更是将凝视的主客体平等化。画家在凝视模特时,模特也在凝视画家。
女性导演的心思细腻,在影片表现手法上有着天然的优势。玛丽安与艾洛伊兹从相互试探到心生爱恋,再到深陷爱情又骤然分开,人物内心情感的起伏变化,通过凝视、对话、热烈呼应和悲情诀别,把这段悲剧爱情刻画的淋漓尽致。即使旁枝末节被砍的七零八碎,但核心剧情的表现仍然深沉且饱满。
02、通过大量主观视角特写镜头,以及纯净色彩与多层次光线下的唯美构图,使影片在爱情之外更充满多重魅力
除了荣获大奖的编剧和导演别具风格的叙事外,《燃烧女子的画像》的镜头语言处理是另一个被人期待的关键。并且,影片在多个影评人协会奖上获得最佳摄影奖,也充分说明了影片的多重魅力。
①运用大量主观视角特写镜头,刻画出丰富的心理和情感活动
故事是玛丽安的一个回忆,导演却没有使用旁白辅以人物思想的描述,而是通过大量的人物视角互换来表达内在情绪。
电影中艾洛伊兹第一次让玛丽安陪同散步时,玛丽安走下楼梯看到的是艾洛伊兹的背影,随着奔向海滩的脚步越来越急促,镜头在艾洛伊兹的背影和玛丽安的正面间不停切换。一个急切想要看到她的样貌而完成肖像画,一个无意识地想要发泄欲说而不能的苦闷,追赶中的背影和正面特写,细腻地把两人的思想表现出来。
而当两人回到房间内,艾洛伊兹跟玛丽安借书时,镜头变化为玛丽安稍有忐忑的背影与艾洛伊兹试探疑虑的正面。两人视角的不同切换间,把人物内在情绪表现的细腻而饱满。而后两人相处中的凝视、对话,镜头多数也都以此方式表现出来。
在女仆去做手术剧情中,玛丽安插手站立在门口,艾洛伊兹垂头坐在门口,女仆焦虑地走来走去。此时以客观视角把三人不同心境体现出来。而到了屋内女仆躺在床上,悄然落泪时,一个小婴儿无意识地抚摸着她的脸庞。这时的视角是艾洛伊兹和玛丽安两人的,镜头表现沉静却冲击感十足,表现出18世纪欧洲社会女性对自主选择的渴望和无奈。
即使在宏大的剧院音乐会现场,导演也可以把建筑空间忽略掉,镜头中只有玛丽安主观视角下的艾洛伊兹,她坐在那里听到熟悉的旋律,由泪目到抑制再到微笑,长达一分多钟的情绪起伏一镜到底,随着音乐结束电影也戛然而止。毫无拖沓抒情,有的全是直来直去的情感、思想冲击,给观众留下无限遐想。
作为爱情电影,主观视角下的情感表现丰富而细腻,而那些客观视角下的镜头,比如海边篝火聚会和壁炉旁三人讨论故事,则把导演的主题寓意表达出来。主客观视角的完美结合,呈现给观众饱满深刻的观影感受。
②纯净色彩与多层次光线下的唯美构图,使影片充满古典油画般艺术质感
剧中的色彩非常有意思,无论人物衣着还是环境色彩,都有着强烈的情感映衬作用。玛丽安从进入这个家开始,基本上都是红色衣服,而艾洛伊兹肖像服装是绿色,母亲出场时是深蓝色。纯色系的衣服,与人物性格和剧情表达非常契合。
两人衣服一红一绿的鲜亮色彩,把年轻人的热烈和对美好的向往映衬出来。而母亲的深蓝色与刚见面是艾洛伊兹的黑色衣裙,则体现出严肃与沉重的现实。当艾洛伊兹在临别前穿上白色衣裙时,不仅是满足玛丽安的爱,更表示她的妥协与屈服。不同色彩对比之下,把人物内在情绪积极地烘托出来。而且在玛丽安多年后的画作中,神话故事里俄耳浦斯与欧律狄刻的衣服也正是一红一绿。刻意为之下的色彩碰撞,把导演对爱情的思考也展漏无疑。
光线多层次变化,在摄影师的镜头下表现的也非常丰富。
大量室内的镜头中,蜡烛和壁炉火光是主要的光源,在昏暗的背景和暖光照射下,人物的表情与内在情感起伏,时而摇曳,时而沉静。即使在白天或海边的环境下,也没有非常明亮的光线,只有两人散步时站在海边,逆光中两人的脸庞泛起一圈光晕,让彼此的凝视直触心灵。
夜晚海边篝火旁,人们阿卡贝拉式地吟唱着“Non possum fugere(我无法逃离)”,站在人群两侧的玛丽安和艾洛伊兹脸上的欢笑逐渐收起,两人内心迸发出别样的情感。没有对话,剩下的只有连眨眼都不舍的深情凝视。伴着歌声和篝火的明暗变化,两人将彼此心思读懂,艾洛伊兹忘情到裙子被火燃起而浑然不知,音乐突然静止,仿佛这一瞬间成了定格。当众人发现衣服着火去扑灭时,音乐又骤然而起。朦胧的爱意,不经意间在两人心中迸发出花火。
要分开前的晚上,玛丽安和艾洛伊兹躺在床上,两侧的暖色光光线打在两人微笑的脸庞,把相互凝视的申请衬托的暧昧且深情。既然无法改变最终要分开的结局,那就让眼睛把彼此刻画在心底,如肖像画般永久珍藏。
母亲回来后,让艾洛伊兹随她过来,镜头中妈妈站在高大的房门前,室外自然光线从她背后照射进来,结合浅蓝色的墙面和敞开的高达的浅蓝色的门,衬托着妈妈思想的权威和不可违背。
《燃烧女子的画像》虽然在戛纳只获得最佳编剧奖,但毕竟题材小众化。更多观众是折服于影片构图、色彩下的唯美艺术感,每一帧都像是一幅浓墨重彩的古典油画,而且充满了情感温度,不自觉就沉迷于故事体验中难以自拔。
03、爱情主题的背后,承载着导演对18世纪欧洲社会女权的控诉,以及对当前社会平等问题的影射与探讨
《燃烧女子的画像》故事背景是18世纪的欧洲,其实于当代来说,也多有影射和探讨价值。
现实中导演瑟琳·席安玛与扮演艾洛伊兹的阿黛拉·哈内尔本就有一段长达十多年的恋情,于是该电影很容易被人理解为瑟琳·席安玛对过往情感的一个交代或总结,毕竟影片中有些类似恋人间小秘密的表现,比如在28页上画像、艺术家与模特人物身份等,这不由得不让人展开联想。
但是,从导演采访时的自我表达,以及影片中很多的隐喻情节表现来看,《燃烧女子的画像》也承载着导演于旧时代和当代社会问题的思考与探索。
①现实权威和普遍共识下,个性化炽烈爱情的压抑与无奈
在18世纪的欧洲女子肖像画是取悦于丈夫的,是爱情的表征。于是,玛丽安第二次画完仍然想要烧掉,她对艾洛伊兹说:“画完成后,就把你送到别人怀抱了。”而电影名字取作《燃烧女子的画像》,显然导演对爱情的压抑与无奈是有所指的。
影片中表现两人爱情过程中,将情欲一笔带过,重点全放在内在情感和外化表情的表演上。比如两人之间的情话,没有一句爱的表白,却从中让人感受到纯挚的感情。
玛丽安对艾洛伊兹说:“当你害羞的时候,你会咬嘴唇。当你生气的时候,你不眨眼睛。”
艾洛伊兹回答她:“当你在凝视我的时候,我也在凝视你。当你不知道说什么时,你会按摩自己的前额。当你失去掌控时,你会扬起眉毛。当你困扰时,你用嘴呼吸。”
两个女子发生爱情,即使在当代也需要社会的极大包容性,何况故事背景是18世纪。可想而知她们炽烈的爱情需要多大的勇气。影片中她们的爱情动机源于彼此理解和欣赏,没有世俗的物质、地位等因素影响,在多次相互凝视中就俘获了对方的心灵。
但是,爱情有多美,现实就有多残酷。玛丽安与艾洛伊兹的心灵之交,却不得不被现实婚姻摧毁,当穿上婚纱找的艾洛伊兹说出“回过头来”时,也表示了这段感情于形式上的结束。
注定无法走向圆满的爱情,该如何让彼此解脱呢?导演不仅通过玛丽安刻在脑海的肖像画和在艾洛伊兹书上28页的自画像,以及最后长镜头中艾洛伊兹听到《四季》音乐响起时的情感起伏变化,表达出形式结束不代表爱情消失。还在影片中关于希腊神话故事中俄耳浦斯与欧律狄刻情感经历的讨论,通过玛丽安的“俄尔普斯放手是诗人的选择”,艾洛伊兹“欧律狄刻请求他回头”,以及多年后玛丽安的俄耳浦斯与欧律狄刻画作中表现的“道别”,把同性爱情的归属理解充分表达出来。与其在现实壁障中撞得头破血流,不如回头留下最美的瞬间,深埋心底永久珍藏。
导演把唯美爱情与残酷现实交织在一起,其实不仅对18世纪欧洲社会观念的诟病,更有对当前现实社会的影射。即使在观念开放的当前欧洲社会,同性与异性恋的平等权利和婚姻合法化都有着社会接纳程度不一的尴尬。而作为其中一员,导演瑟琳·席安玛的感同身受更加剧了她创作观的升华。
②从个体自由选择的抗争,到当前社会平等的影射与探讨
影片中的同性爱情的唯美,其实是导演刻意将边界、冲突问题弱化掉,让镜头中极少出现男性角色。但很多情节的背后仍然能够感受到男性角色的存在,比如,女仆怀孕、艾洛伊兹出嫁、玛丽安画作用父亲名字署名等等。
正如导演瑟琳·席安玛所说:“这不过是个画框,我们知道他们就在那里。”
即使整个影片外在表现中有强烈的女权主义,但现实中男性的影响如影随形般存在。这也直接反映在剧情中画家与模特位置互换与相互凝视的表现中。
在回忆故事之前的画画教学中,玛丽安自己当做模特,从一开始就打破固有位置概念,把画家与模特主动和平等权是相互转换的表达出来。而在与艾洛伊兹相处和画像的过程中,通过对“凝视的同时也在被凝视”的阐述,直观的把平等思想加以强化。
边界问题和现实冲突弱化,并不代表它们的不存在。影片中玛丽安没有权利画男性模特,画作中不能署上自己的名字,母亲期望把女儿嫁到意大利后重返上流社会,这些18世纪欧洲社会女性被不平等压制的无奈,是始终挥之不去的。即使玛丽安、艾洛伊兹和女仆都勇敢地做出自主选择,但迫于社会强权下的观念或制度,她们最终只是勇敢地挣扎而无法改变结局。
导演在孤岛般的故事发生地,创造了一个乌托邦世界,以此传递自己对人性平等的渴求与期望。在这里,不同身份阶层的三个女子可以围坐在一起,做着位置互换的绣花、做饭、讨论情感等表现,她们尽情享受平等环境下的生活。没有世俗和宗教羁绊下,两个女子无所顾忌的相爱了;不知与谁怀孕的女仆,可以选择不想要孩子就放弃掉;没有男人的篝火聚会上,人们肆意地欢笑。
但终究理想与现实存在难以逾越的障碍,当传统制度与观念回归,一切如泡沫般美丽且脆弱。乌托邦只是导演对不平等控诉表达的寄托,现实终会将它戳破。
电影体彩虽然小众化,但其内含的主题探讨放到我们当前现实也是通用,比如拜金主义、爱情观缺失等婚嫁风俗。看似每个人都有选择的自由,但却要建立在一定思想和物质追求基础上。悲哀的不是随波逐流的个体,而是社会的约定成俗。个体于群体共识中的无力感,从被迫接受到形成认知,最后在思想上固化,从而背弃了人的自主和自由选择权。
结语
《燃烧女子的画像》是部非常值得期待的电影佳作,虽然还无法在国内大荧幕上观影,但很多人已经体会到它的魅力。无论从摄影画面、剧情还是主题寓意,轻易就能触动观众的观影欲望。
瑟琳·席安玛无疑是积极勇敢的,她把影片中两个美丽女子爱的炽烈,通过内在情感的深沉和外在表演完美结合,与旧时代背景下人性压抑形成强烈冲突,彰显了自由、平等的可贵。在小众题材影片中把现实问题深刻展现出来,于其自身和同类群体的生存处境改善,以及社会平等观念进步,都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