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收视率第一, 国产剧《星辰大海》再创新题材——
中年玛丽苏。
呲水告白,强取豪夺,看得人肝胆俱颤。
油腻台词,发癫演技,宛如咆哮帝附体。
戏太过了,味就冲了。
我打开豆瓣一翻,已经2021年了,剧剧都打着"爱情"标签,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俩字:完蛋。
我们有多久没看过高质量爱情剧了?
高分剧,有意避开爱情。
甚至"无感情线"成了衡量一部佳作的重要指标。
低分剧,只讲爱情,可它跟质量丁点儿边不沾。
我们分明早有楷模——
2014年,《父母爱情》,评分高达9.5。
但七年来,再无出其右者。
想起木心一句:爱情是天才行为,早已失传。
如有映照。
9.5分到跌破及格线,爱情剧是怎样走上死路的?
>>>>质感难续
几天前,一篇采访揭露:
国产剧后期专门给演员修脸,平均8000块一秒。
比玻尿酸好使,比肉毒杆菌烧钱。
只是熬瞎后期师,观众跟着费眼。
这光晕,这滤镜,这模糊的边缘......
镜头正反打,主演群演不在一个次元。
审美低端,毫无质感。
演员不敢丑也不愿丑。
那么,便只截取爱情的青春段落,不必演到年老色衰。
所以爱情剧常见于仙侠、都市题材,却难有史诗正剧。
反观《父母爱情》。
年轻时的毛孔黑眼圈,年老时的褶子老年斑。
时间横跨五十年,由生及死,面容细节变化随时光毕现。
更要提剧中的两位农村妇女。
江德花,王秀娥。
一口方言,举止粗俗,面色黑黄,法令纹抬头纹极深,绝非美人样。
认出来了吗?
上面是演员刘琳,下面是演员刘天池。
前者在《知否》里扮演大娘子,也端庄;后者在《我就是演员》里任导师,亦艳丽。
不是不美,只在合适的时候美,这是职业操守。
强行“美”,尚不算致命。
致命的是空心美人,端着吊着,喘不出口新鲜气儿。
狂泼狗血,只见套路。
>>>>寻常趣味
《父母爱情》写时,在杂志连载。
姜文看罢很是喜欢,给作者刘静去信,买下影视改编权。
他想把这书拍出来献给母亲。
但直到版权到期,都未落实。
多年后,新丽传媒找到刘静,又请资深编剧帮忙,要将其拍成电视剧。
那编剧教刘静:
“要抓住观众,提高收视率,就得三分钟一小打,五分钟一大打,矛盾升级,事件不断。”
《星辰大海》就是这样的剧。
开局一集,女主她妈出轨,她爸捅死她妈,她爸自杀,她被霸凌,她被收养,她姑刻薄,她弟赌博,她被卖了抵债......
十剧情节合一剧。
新式大拼盘,美其名曰“故事紧凑不拖沓”。
业内传,编剧门槛低,会写挑事撕逼就行。
刘静听完那些话,心中抗拒:
“我做不到,我不喜欢那种为了钱财你扇我一耳光,我泼你一脸水的电视剧。”
有人懂她,导演孔笙。
孔笙接拍《父母爱情》,原则是“不放大矛盾,不制造苦难,不追求载道”。
拍的是人事,说的是人话。
好的创作者相信生活自有其千钧之力,更能捕捉日常的诙谐玄妙之处。
《父母爱情》的故事始于建国初。
女主安杰,资本家出身的娇小姐;男主江德福,农民出身的军官。
身份自带冲突,见之于小事。
安杰嫌江德福卫生习惯差,新婚夜约法三章:
洗脸,洗脚,洗屁股,不洗休想上床。
江德福乐意哄媳妇儿,应下了。
隔段时间,战友去江德福家吃饭。
江德福求安杰,之前是妇唱夫随,今天咱夫唱妇随。
安杰也乐得给他这个面子,陪他演。
孙子翻身装大爷,席间一顿吹牛摆谱。
结果咧?
自己喝高了,把糗事全抖了出去。
隔天军校传开,江德福荣获外号“三洗丈夫”。
校长嫌他怂样,教育道:
“当你深入虎穴,是孤胆英雄改造他们,结果糖衣炮弹,把你攻下了。”
江德福面子挂不住,采取反抗行动:喝大酒,吃大葱。
熏哭你!!!!
反抗刚见苗头就被无情扑灭。
安杰怀孕了,江德福投降缴械上高速:
“我呀,是种子好,你呢,是土地肥。”
你看,寻常家事,也有趣味。
靠语言编排和情节设置。
故事一起一落,一波接一波。
安杰坐月子,江德福妹妹江德花进城照顾。
姑媳二人相看不顺眼,一个嫌对方邋遢,一个嫌对方瞎讲究。
江德花找了个盟友,隔壁家农村出来的媳妇王秀娥。
三个女人一台戏,天天唱起来不重样。
最精彩一场:
安杰怀二胎,半夜突然早产,家里邻里没男人。
三个女人再加一个保姆,去不了医院在家接生。
几人手忙脚乱,气氛紧张活泼。
5分钟的戏,高潮迭起。
教科书级别的严丝合缝,又藏笑点:
王秀娥头回接生,江德花慌乱中拿了瓶茅台酒消毒,王秀娥醉酒操作。
还有个细节。
王秀娥接生前洗手没打肥皂,江德花让她必须打。
往前翻两集,江德花刚来时不愿用肥皂洗手。
这个点暗示,江德花开始理解安杰。
精准的细节回扣,巧妙的日常戏剧化。
比狗血高级,比撕逼耐看。
好的剧,有对世事的洞察及对人性的体恤。
>>>>剧不载道
国产烂剧常不见人味,脑回路也很清奇。
对爱情的想象力匮乏,理解亦十分单薄。
《星辰大海》里,男女主相遇,女主不小心将咖啡泼到男主身上。女主写了封道歉信,并在信里夹了钱,男主一看:这是除我妈外第一个给我钱的女人,好单纯好不做作,女人,我注意到你了。
绝非孤例。
反观《父母爱情》。
江德福和安杰相遇于一场联谊舞会。
江对安一见钟情,说白了就是见色起意。
安杰家有成份问题,江德福自知其军人身份就是最大的诱饵。
安杰不愿,却奈不住上级领导牵线,哥嫂上赶着撮合。
一个图色,一个贪权。
两人的婚姻,经过成本算计,有过得失衡量。
但这剧妙就妙在安杰绝非完全没心动。
婚前,江德福去安杰单位做演讲,讲述战斗事迹。
安杰坐台下听着,生出几分虚荣心、几分崇拜感。
当晚,她对姐姐说:“江德福真是个有情有义的人”。
她幻想过爱情,儒雅英俊文质彬彬,总之与江德福无关。
她看不上他,却也悸动。
理性与感性相互较量,动物性与人性此消彼长。
再看江德福。
直白点说,积极得像只舔狗。
可他不傻。
组织起初不同意两人结婚,江德福宁肯回家种地也要娶安杰。
在此之前,他得先确认安杰值不值得自己这样做。
于是找了熟人帮忙,去试探安杰心意。
当他偷听到安杰说她能跟自己过苦日子时,长出一口气。
爱情要天真,也要世俗。
谁都逃不过个中较量。
有位年轻女兵,去江德福家送报纸,连送几天,江告诉好友,看着这女的忽闪忽闪的大眼睛,心烦意乱。
好友点明,你这叫怦然心动。
安杰知道后,刚要发作,江德福已经将女兵调走了。
安杰将自己的藏书给小女儿看。
女儿看《安娜·卡列尼娜》,在封皮夹页发现一张男人照片。
背面写着:For Miss An。
江德福知道这事,难受不已,质问安杰背面英文的意思。
又喝醉酒大闹。
等宿醉醒来,看到安杰照顾他一夜的样子,又与她和好。
这绝不是现在会拍的爱情。
因为纯度不够高。
现在的剧贩卖高纯度爱情,爱得霸道,爱得惨烈,爱得你死我活。
有的剧还要从重生爱到穿越,爱个三生三世。
《父母爱情》却如此斑驳:
有自负算计,有自卑退让,有难得糊涂,甚至还有并非非你不可。
剧中有处情节,放在今天绝对会被骂惨。
王秀娥去世后,江德花嫁给了王的老公。
德花勤恳顾家三十年,最后孩子们却安排父亲跟王秀娥合葬。
江德花当然难过,却不敢有异议。
是安杰的女儿从中调停,立了个三人合葬墓。
腐朽吗?
江德花自视甚低,又将与男人同葬看得重要。
可也要去看她的成长背景、懂她的认知局限。
孔笙说这部剧不载道。
指这剧不是道德教化机器,不负责校正三观,没有“倡导”,只有“看到”。
>>>>文以隽永
我佩服孔笙。
处理小人物时,他有胆魄与大时代勾连。
这样的勾连又因经过拿捏和权衡而不露锋芒。
比如欧阳懿。
原是一位海外留学归来的知识分子,后被打成右派改造。
折了心气,夹起尾巴。
他的痛,孔笙只给了一场戏。
早先江德福不认识复姓,喊他老欧,后来为配合大环境,所有人都喊他老欧。
他的失落具象于姓的丢失,酒过三巡,崩溃大哭,重复道:“我是欧阳懿呀!”
更隐晦的,如丛校长。
江德福与安杰去看望他,患上老年痴呆的丛校长喃喃道:
“我不剃头,我不剃头......”
外面风雨飘摇,江家安居小岛。
这是部没有戾气的剧,拍家长里短,演俗事堆叠。
吃喝拉撒,婚丧嫁娶,越朴实越隽永。
我常在其中看到父母的影子。
父亲江德福,和稀泥的高手。
妹妹和妻子,妻子和孩子,一旦吵架,他惯会逃离战场,再两头说几句好话。
可妻子真受气了,孩子真学坏了。
他第一个不答应,家法严厉。
母亲安杰,有小脾气但没坏毛病。
某次回家,安杰挺着肚子想坐人力车。
江德福不愿坐,拗不过,遇到上坡便下车帮忙推车。
安杰便让师傅停下,结了钱,走着回去。
江德福有刚有柔,安杰有进有退。
这样的爱情可以抵达死亡尽头。
曾经我嫌你吃饭吧唧嘴,却也会受你传染。
曾经你嫌我扔脏馒头皮,最后我竟也这样。
慢慢变成对方,像血肉连在一起,心脏都一块跳动。
江德福八十岁时,安杰突然病倒住院。
他守在病床前一步不愿离开。
难过起来也是无助的孩子样。
等到安杰醒了,江德福千言万语只说出一句:“你怎么才醒啊”。
木心写:“说了等于不说的话才是情话。”
看完《父母爱情》,心中充盈而失落。
很多剧都追逐荷尔蒙冲动时,它沉住气讲“久处不厌”。
一眼一年,一守一生。
等到最后一集,像面对即将拆迁的老宅,东拾西看,不愿脱离。
处处平实,处处真情,才处处璀璨。
最后我要说,《父母爱情》真正的好,不好在大格局,而是好在微小处:
厨房做饭的灶,包子馒头的热乎气,沙发磨出的线头,挤在一起的陶瓷杯,塑料制的珠帘门,压在玻璃下的照片,墙上泛黄的年代画,收音机上盖的罩巾......
物是人在爱中的证明。
可惜这样的爱情剧再未拍出来。
庆幸这样的爱情剧早已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