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发现先秦越人墓地#
广州先秦时期越人墓的发掘,很容易令人联想起来考古,这架历史的望远镜所见之广东远古的历史,除了发现很早的马坝人、还有比较新出炉的十大考古发现——郁南磨刀山,距今几十万年的旧石器遗址,将广东的历史也大幅度的往前提了;英德青塘旧、新石器时代过度时期的洞穴遗址等。
磨刀山遗址第1地点发掘现场
英德青塘遗址发掘现场
因习俗等与中原人不同,古代中国东南地区的人民被中原北方人称为越,这个事儿,汉武帝的叔叔淮南王刘安找人编纂的《淮南子》中说的比较明白;据说,刘安还发明了一种现代人都比较热爱的美食,豆腐。
淮南王刘安墓
传说中淮南王刘安的贡献--豆腐
还是北方人看越地广东,老李今天说的水上居民,令我和不少北方人感到是比较特殊的一群人,那就是生活在河涌之上的水上居民,历史上被称为疍民一个族群 。北宋时期对他们有了明确的记载,《太平寰宇记》卷一五七记载:“蜑户,县所管,生在江海,居多舟船。随潮往来,捕鱼为业,若居平陆,亡即多,似江东白水郎业。”可是,“疍”或“蜑”本身就是一种带有歧视意义的称呼,广东人认为“疍”字寓意“无出头之日”。新中国成立后的1951年,广东省人民政府明令取消侮辱水上人家为“疍家”的称呼。“疍民”的称呼在曾经在一段时间的文字记录一度消失,内河疍民被称为“水上居民”或“水上人家”,沿海疍民则称为渔民,并在政策上得到一定的保护与照顾。
河上的小舟是他们的家
以佛山三水为例,这里,因西江、北江、绥江三江汇流,被称为三水。
三江汇流,三水档案局友人拍摄
虽然说此处珠三角的三水是珠三角的鱼米之乡,但三水的水上人家身处富饶之地,却顽强地保留着自己的生活传统。最近,根据一些学者的亲身采访了解到,当代居住生活在佛山三水附近北江上的水上人家。依然幸存,他们依靠捕捞河蚬等水产为生,河蚬在现在的市场上一斤只卖四元钱。虽然生活清贫,看着老人、孩子,就想到可以传承,看到勤劳守望的夫妇,顿生敬意!
2020年小艇上(王银田老师摄)
2020年看到艇上开心的孩童,那是希望 (王银田老师摄)
2020年一对勤劳的夫妇忙活自己的生计(王银田老师摄)
应当说,多样性的环境,培育造就了多样性生存适应方式和多样性的文化传统。这些传统都是我们历史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
2020年的收获(王银田老师摄)
水上人家的生活虽然清贫,但从他们的婚俗中,不难见到他们对自己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自豪。拍摄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这组照片,老李每次看到,都由衷地祝福他们。
八十年代婚礼现场1(均由刘永辉先生提供)
八十年代婚礼现场2
八十年代婚礼现场3
八十年代婚礼现场4
八十年代婚礼现场5,一对新人虔诚地祈福,老李被感动了
回望贝丘遗址
民以食为天,当时和现在的水上人家,在河涌谋生活,体现了他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信念与智慧,而数千年前,三水银洲贝丘遗址为我们展现了当时的先民利用河涌,渔猎于此的图景,其中不乏现代水上人家出售的几元钱一斤的河蚬。
目前,老李还在三水,辅助进行三水银洲贝丘遗址的发掘整理工作,那是当时老李三十出头时,跟随朱非素老师等一同进行该项目(由广东与北大联合进行)。当年的发掘阵容可谓豪华,朱老师领队,赵辉是副领队,健在队员现在也都一把年纪了[呲牙]。
赵辉、朱非素、我和严先生,大家听赵老师介绍情况
后排左三张忠培、左四高广仁、左五严文明、右二朱非素等在工地
袁靖、赵辉、朱非素三位老师当年抽样采集贝壳标本
当年,袁靖老师在河边正在进行水洗筛选,以期获得贝类标本
穿越古今的思考
民国年间广州,当时珠江上,东起猎德涌,西至白鹅潭,小艇数万艘。
当年的白鹅潭
现代的白鹅潭
1985年,老李刚来实习的时候,同学李子文先生带我去白鹅潭附近的大排档专门去吃艇仔粥。第一次吃艇仔粥,感觉还是蛮有特点的,一开始有点不习惯,因为在北方要不就是白粥,要不就是放糖的粥、最多放个红枣、豆类什么的,哪里有肉,还有花生等等,内容超乎我想象的丰富。
艇仔粥
吃粥的时候,他对我讲起邓丽君的一首歌,歌词:“他们拍拖,手拉手情话说不完”,告诉我说,拍拖二字得含义:拍拖原为珠江口一带航运俗语。通常大船载货并拖小船 一艘,因近岸时,大船吃水深,难以靠岸,此时小船便卸货上岸,两者相依才能成事。后来用于比喻男女恋爱时的互相关心和难舍难分!
拍拖的船
90年代,老李在英德在做飞来峡水库调查的时候,在连江口,也就是小北江和北江交汇处,还遇到了这些水上人家,并且租用了他们的船,对两岸拟淹没区进行文物调查;过程中也和他们做过一些攀谈,。。。老人家还是说习惯了在船上的生活,不愿意上岸,但是现在,那里基本上已经没有了或者非常罕见吧,因政府照顾,都上了岸。
广东的水上人家,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与广州先秦古越族的文物一样,都应得以保护,或许成为研学项目,让这种独特的生活传统在现代化社会中,能存在更长的时间;按照教科文组织的说法,文化的多样性具有无可取代的价值,水上人家的生活与文化当然也是多样性的组成部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