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3月10日消息 2018年,中国之声从近三千位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选取了十位,以他们五年任期为一个观察周期,推出了两会特别节目《代表》,跟踪、记录十位代表五年履职的变化和思考。
今年是《代表》推出的第五年,也是本届全国人大代表任期的最后一年。五年履职即将画上句号,他们为我们带来了什么?他们又有哪些收获和体悟?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交出了他的答卷。
这些年绘制的梦,许多已照进现实
2003年首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时,刘庆峰30岁。他联合18位中科大同学、老师创立的科大讯飞当时刚刚创办第四年,正处于创业的关键期。
在此后连续10年里,这位土生土长的科技创业者一直是安徽代表团最年轻的代表。2018年,连续第四届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时,刘庆峰已45岁。此时,科大讯飞早已是中国在校大学生创业的第一家上市公司、中国“人工智能第一股”,成为中国最大的智能语音技术提供商。
从“创业青年”到“创业中年”,刘庆峰后来回忆,从最初站在草根创业的角度,到今天有更开阔的眼界,履职20年,作为人大代表,自己有变化;但是,“代表创业者的心态,代表科技企业给国家发声,没变”。
履职20年,刘庆峰的议案、建议有很强的延续性。他关注的议题基本围绕民生领域,其中至少七成和大数据、人工智能相关。
刘庆峰回忆,2017年他提交了关于人工智能发展的9条建议,涉及源头技术创新的标准制定、产业生态打造到相关法律体系建设等等。2017年7月,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将人工智能上升至国家发展战略;12月工信部再次发布《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以三年为期限明确了多项任务的具体目标,操作性和执行性很强。在这些规划、计划中,刘庆峰的多条建议被吸纳。
从2017年起,“人工智能”屡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新名词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里,这被认为是人工智能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强烈信号;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强调了“产业级的人工智能应用”,推动人工智能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2019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人工智能”已成为“促进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的新动能”;2020年,则提出“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更为关注产业落地……到了今年,代表们正在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草案)不仅明确提出要培育壮大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数字产业,而且首次以“单独成段”的方式对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为基础的数字经济进行表述,明确促进数字经济发展。
深耕人工智能领域二十余年,刘庆峰对这些变化了然于胸,而且充满自豪。在国家战略的推动背后,是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高科技企业日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我们希望成为中国人工智能的国家队,更希望将来代表国家在全球赢得人工智能话语权。这个话语权不是一个简单的地位,而是它真的推动未来的发展。”刘庆峰说。
2018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刘庆峰曾带着他的翻译机在公众面前亮相。那时的讯飞翻译机只有少数语种,今天则已扩展到60多个语种。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官方自动语音转换与翻译独家供应商,科大讯飞眼下正为北京冬残奥会提供强有力的自动语音转换与翻译技术支持和服务,助力各国友人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语言沟通无障碍。
2018年第一次接受《代表》节目采访时,这位抬手张嘴不离人工智能的人大代表曾面对记者一个大开脑洞的问题——“人工智能将来能为人大代表履职分担一些事务性的工作吗?”他的回答是肯定的。当时,安徽代表团已采用科大讯飞自动语音识别系统对小组会进行现场文字记录。今年,刘庆峰告诉记者,讯飞听见系统已在全国人大17个驻地113个小组和全国政协7个驻地58个界别得到广泛应用,通过智能语音转写、声纹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多项核心技术,会议发言音频被实时转写成文字,辅助工作人员记录整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确保了会议记录的准确性、生动性。
五年履职,刘庆峰的一条条建议正在化为现实。无论是作为人大代表,还是作为人工智能企业的创始人,他都扮演着推动者、实践者的角色。“作为人大代表,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和联系的群体,我们给国家在这个领域提了非常有前瞻性,又有实效性的建议,这些建议慢慢地成为各部委的行动,成为社会共识,在这中间非常有成就感。”刘庆峰说。
让人工智能赋能更大群体,用人工智能解决时代命题
今年,刘庆峰共提交了8份建议,重点围绕人工智能如何助力教育、医疗、养老、无障碍沟通等社会事业建言献策。这延续了他“用人工智能解决时代命题”的一贯立场。
他提交的《关于利用人工智能加速推进老龄守护的若干建议》,在去年“科技适老”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提议使用人工智能机器人辅助老年人康养,甚至提供陪伴、关爱等情感支持,为老年群体提供更有尊严、更加幸福的晚年生活。他对未来的设想鼓舞人心:“两年内让四足陪伴机器人和可养成的机器宠物能够进入家庭,五年左右让我们的老年人穿着外骨骼机器人能像年轻人一样跑步,搬重物,然后到2030年陪伴机器人进家庭。”
在刘庆峰今年的建议中,还有一条格外引人关注。他建议,建立心理健康服务平台和抑郁症智能筛查平台,为全国中小学进行全量筛查,同时将抑郁症及心理咨询纳入医保门诊慢性病病种。他说他对青少年抑郁症关注已久,他希望通过人工智能与多学科交叉研究,建立心理健康服务平台和抑郁症智能筛查平台,助解全量筛查难题,用人工智能守护孩子健康成长。
刘庆峰精力充沛,说话语速极快,尤其说到人工智能,总是充满激情。“用人工智能守护每一个人”,听他畅想未来,总是格外让人神往。
刘庆峰说,人工智能是用更小的社会投入,更广泛地造福更大规模的人群,是“回答时代命题”非常重要的“规模化实现手段”。
刘庆峰认为,真正要“回答时代命题”,社会认知的进步和相关管理逻辑、机制的进步是首位的,技术是支撑。履职20年,他说自己最大的变化是对社会的认知更全面了,“任何技术必须跟着时代往前走,才有更广泛的空间和更远大的前途,才有更大的贡献和更长久的生命力。”
刘庆峰说,我国正经历从“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的转变,未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应用,必将拥抱“人工智能红利”时代的到来。“未来无论是孩子的成长学习、年轻人的工作,还是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人工智能都可以全面赋能”。
刘庆峰畅想,“将来也是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深度融合的时代,我们要做的事情才刚刚开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履职成绩单
2018年:6份建议
包括:
1、进一步深化人工智能国家战略,健全人工智能创新体系
2、制定大数据安全保护法律法规
3、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加快推进“多证合一、证照联办”体系建设
4、推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工作
5、利用人工智能为各国语言翻译服务
6、利用人工智能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2019年:5份建议
包括:
1、进一步加快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2、进一步加强人工智能基础研究
3、进一步加强人工智能人才体系,推动五级“人才矩阵”
4、关于减税降负、提高企业创新源动力的建议
5、健全弱势群体和罕见病患者权益保障体系,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2020年:5份建议
包括:
1、深化人工智能应用,落实减负增效,推动智慧教育发展
2、利用人工智能提升基层诊疗能力、强化公共卫生服务
3、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推进“智慧人大”建设
4、设立中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水平特色高校和特色专业建设工程”
5、持续优化税收政策,提升科技企业全球竞争力
2021年:8份建议
包括:
1、进一步优化税收及再融资政策,加强科技企业创新能力
2、加快构建系统性创新能力,强化我国产业链自主可控
3、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建立传染病和重大危险疾病国家智慧化防控体系
4、加快人工智能在我国基层医疗的应用,建设健康中国
5、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关爱老年人群体,建立科技适老服务平台
6、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
7、利用人工智能推动规模化因材施教,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8、加快推进教育评价方式改革,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2年:8份建议
包括:
1、关于推动人机共教、人机共育,制定人工智能新型教与学终端标准的建议
2、关于利用人工智能加强青少年抑郁症全量筛查并纳入全民医保的建议
3、关于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议
4、关于加快推进人工智能慢病管理深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建议
5、关于推进医疗机构间检查结果互认,助力健康中国战略的建议
6、关于利用人工智能加速推进老龄守护的若干建议
7、关于发挥5G+AI优势,在全球率先开展无障碍智能通信服务的建议
8、关于降低养育成本实现“家校社”共育机制,进一步减轻生育负担的建议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近三千位代表,都是谁?
他们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和故事?
他们,怎样履职尽责?
这是一个持续五年的采访行动
从近三千位全国人大代表中选取十位
跟踪记录他们的履职故事和成长思考
他们是代表中的代表
五年
有坚守
有改变
有收获
有成长
监制:郭静
记者:杨昶
编辑:曹博 贾铁生 娜孜叶·木沙江 刘晓琛 王一夏
统筹:晁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