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种子遇到盛世就是复兴和繁殖。
文/巴古灵(吴晓波频道)
你知道“喷人的饭”吗?你知道那是成语吗?
上周,《新闻联播》播出了名为《究竟谁在全球到处欺侮恫吓他人?》的国际评论。
文中提到,美国无理指责中国破坏世界和平的观点“荒唐得令人喷饭”。此言一出,随即带火了出自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的成语——令人喷饭。“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别看令人喷饭这个词如此接地气,算起来它至少九百岁了。如此高龄成为网红词汇的还不止它,文章、马伊琍离婚文案中那句“一别两宽”“各生欢喜”,则是源自一千年前唐代的一份“离婚协议”,叫作《赵宗敏谨立休放妻书》。
事实上,除了成语外,还有很多高龄的传统文化元素正在以网红之姿回归到大众的视野当中。
它们之中,有些已经在“赚钱”。比如茶和汉服。
01 那些在“赚钱”的高龄网红
茶是传统文化中无法绕过的元素,拥有近五千年的历史积淀。
我国虽是茶叶的故乡,但茶叶消费快速增长也是近十年的事情。2018年,茶叶市场内销额超过2500亿元,这一数据在2009年还不到800亿元。
根据中国农科院的数据,全国茶消费者约有4.7亿人,占总人口数的31%。小巴身边的年轻人,也渐渐把饮料和咖啡替换成了茶叶,有个同事每天来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泡上一壶茶。
这些人当中,有一部分人在喝茶的同时,开始注重喝茶的仪式感。根据吴晓波频道联合竹叶青发布的《2019新中产饮茶消费洞察》的数据,超过半数的受访者会关注烹茶的流程和工艺;13.2%的人会购买茶香配合饮茶,也就是传统文化中的焚香煮茶。
除了茶之外,另一个开始“赚钱”的高龄网红是汉服。
近两年,汉服逐渐在大众的视野当中活跃起来。一些穿着汉服的年轻人穿梭在大街小巷;抖音上与汉服有关的视频,播放量在百亿以上。
此外,还有一批年轻人为之掏腰包。天猫的数据显示,2018年购买汉服的人数同比增长92%,其中95后是购买主力。
这批人也催化了汉服产业的商机。根据垂直媒体汉服资讯的估算,2018年整个汉服产业规模达到10.87亿元,相比2017年翻了一番。
02 高龄网红的“东风”
成语、茶、汉服……这些构成传统文化的元素,为什么能在今天成为网红?
这一切都源于一股风。
第一,在满足物质需求后,人们对文化的需求越发强烈。
1978年,我们国家的人均GDP只有384美元,在全球200多个国家中排在倒数第七位。到今年,我们国家的人均GDP接近1万美元。经济的发展,让我们生活中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从过去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变成了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而文化需求,是美好生活的重要一环。这在韩国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验证。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
1978-1998年的20年间,韩国经济高速发展,人均GDP从1398.4美元一路上升到8000美元,随后韩国提出“文化立国”战略,重点扶植文化产业,在满足国民文化需求的同时,也创造出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其次,Z世代消费力崛起,文化消费市场越来越大。
在我们国家,出生于1995年到2012年的Z世代可以说是传统文化元素的忠实消费者。根据艾瑞咨询数据,中国Z世代人口数量约为3.28亿,占总人口的24%。他们喜爱融合传统文化的动漫、古风歌曲、汉服等。
没有他们,汉服的销售增长不会如此之快。据天猫支付订单数,近一年(2018年6月25日-2019年6月25日)汉服销量同比增长175%。
互联网的发展,更是加速了传统文化的“复出之路”。
前文我们提到的令人喷饭,借力互联网的传播,“复出”只花了几个小时。
从数据看,在令人喷饭跻身热搜榜的短短10小时内,阅读量达到1.4亿次,引发了4万多次讨论。在微信平台上,这个成语的微信指数一天翻了7400倍,达到百万级别,在此之前这个数值仅仅是300,低得可怜。
03 文化复兴之路道阻且长
虽然有这些助力在,但传统文化全面复兴之路依旧道阻且长。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国民对于传统文化的关注还没有被全方位唤醒,目前仍处于亚文化状态——令人喷饭再火,过了24小时,它也会逐渐被淡忘,然后鲜有人想起这个词来自九百年前。
此外,国民在文化方面的消费需求还处在初级阶段——汉服,花了10年,才把市场规模发展到10亿元,还不如日本和服行业低谷期的十分之一。
这时候,国家政策的持续引导就非常关键了。
在2017年党的十九大中,文化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
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全国高考语文改革也从普及诗歌文化开始——在2017年的全国高考语文卷中,在分值占比最高的大作文题目中这样写道: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请从以上诗句中选择一两句你特别喜欢的,谈谈你的感悟。
政策的推动下,不同城市也开辟出文化消费的新需求。
比如上海,鼓励在一定条件下开放深夜影院、深夜书店等夜间文化娱乐业态,以及推出博物馆夜游等文化类夜游项目;北京,今年元宵开放的故宫灯会,让紫禁城古建筑群首次在晚间被点亮,引发网友争相抢票。
产业发展、消费需求、国家政策……这些构成了传统文化复兴和繁荣最好的土壤。
钱穆先生曾说,所谓文化种子,在历史上遇乱世,不是埋藏在下,便是逃避在外。
我们或许可以补充一句:遇盛世,便是复兴和繁衍。
本篇作者 | 吴言 | 当值编辑 | 应诗琦
责任编辑 | 郑媛眉 | 主编 | 魏丹荑 | 图源 | 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