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非’主流——中非文化交流创意时装秀”现场。
中新网上海5月22日电 (记者 许婧)“‘非’主流——中非文化交流创意时装秀”22日献演2017环东华时尚周,12组70余件作品在灵感上溯源中非传统文化元素,从非洲的自然风光、民族图腾、日常习俗到中国的传统花纹、历史典籍、戏剧曲艺,设计者们通过服装这一独特的“语言”解读非洲、解读传统。
图为“‘非’主流——中非文化交流创意时装秀”现场。 许婧 摄
整场秀以中国师生的视角解读非洲,并通过服装设计进行表达和诠释,使服饰文化成为一种语言、一种符号,成为促成中非民心相通过程中传播文明、达成认同的重要载体。
本场活动指导老师之一、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一下简称“东华大学服装学院”)老师罗竞杰说,本次作品主题定为“非”是想表达两层含义:其一是通过谐音的“非”字突出本次的核心重点“非洲元素”及采用传统及典型的非洲元素所进行的创作;其二是作品本身的定位,通过对传统非洲元素与东方元素的解构与整合创新设计出的具有前卫风格的时尚作品。
图为“‘非’主流——中非文化交流创意时装秀”现场。 许婧 摄
“我的作品灵感主要来自于非洲原始部落元素和中国神话志怪形象,参考资料包括非洲的图腾、中国的《山海经》《聊斋志异》《搜神记》等,以此展现中非传统文化中的共性和差异性。”东华大学服装学院大三学生黄豫、张蓉这样介绍自己小组设计的系列作品《怪谈》。
记者在秀场发现,系列作品《Ndebele》通过提取非洲恩德贝勒族特色图案、自然与艺术元素,在非洲文化符号与中国回纹时尚元素碰撞中,呈现独特的当代风采;系列作品《sacrifice》融入非洲雕刻纹身的圆点线面和中国京剧元素,通过织锦缎面料体现中非元素融合的有序与无序。
图为“‘非’主流——中非文化交流创意时装秀”现场。
本次活动系东华大学服装学院教改试点课程《专业交叉创作实践》的汇报展演,亦缘于去年由东华大学和肯尼亚莫伊大学联合主办的“海上丝绸之路在非洲——肯尼亚纺织品艺术展”。当时,展览承办方莫伊大学孔子学院希望在展览基础上与服装学院的课程展开合作,通过互学互鉴,以进一步发挥服饰文化在两国民众沟通交流中的积极作用。
肯尼亚是海上丝绸之路位于非洲的终点。2015年东华大学在肯尼亚莫伊大学开办了全球唯一一所纺织服装特色孔子学院。2016年,学校与莫伊大学合作举办了中非国际纺织服装论坛暨中非文化交流论坛。今年3月,东华大学联合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上海纺织集团,举办纺织服装产业“一带一路”产能国际合作高级研修班。东华大学现拥有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基地的城市创新服务与创意研究基地,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创意与文化交流研究工作室在基地挂牌成立。
图为“‘非’主流——中非文化交流创意时装秀”现场。
2016年9月,罗竞杰与另一位服装学院老师倪明专程赴莫伊大学孔子学院进行海派服饰文化专题交流讲座,并在当地走访调研,为课程教学的学习和借鉴搜集素材。回国后,两位老师引导学生将非洲元素融入调研、提案、面料设计与再造、服装设计、打版、成衣制作等环节,最终完成了一台具有非洲地域特点与东方元素的碰撞、传统符号化与当代流行的解构与融合的时尚大秀。
罗竞杰和倪明计划在展演结束后携全部作品前往莫伊大学孔子学院进行展示交流,发挥服饰文化的独特魅力,使服装成为两地人民看得懂、都认同的“语言”。
当晚,由东华大学主办的2017”VGRASS·东华杯”第十一届中国大学生服装立体裁剪设计大赛决赛亦举行,33所院校的39组作品先后亮相,接受评委和现场观众的检阅。
图为“‘非’主流——中非文化交流创意时装秀”现场。
由东华大学承办的第23届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国际时尚论坛暨第16届环东华时尚周21日在此间开幕,作为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的品牌项目,今年的活动将持续至5月26日,以“2017时尚上海”为主题,包括海派论坛、海派博览、海派秀场、海派众创四大板块,以艺术、文化等多种形式对上海时尚进行再创再造。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活动在继续凸显高校特色教育资源优势的同时,更强调高校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带一路”倡议及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的学术责任与教育担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