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的台湾塑化剂风波彻底惊醒大陆梦中人,起云剂就是大陆俗称的增稠剂乳化剂,原本是使用精制棕榈油调配,但不法商家为降低成本,30年来一直使用DEHP这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代替五倍价格的棕榈油。而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不是食品原料,也不是食品添加剂,已经被中国卫生部列入第六批"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黑名单。
台湾塑化剂风波的余威未息,2012年,洞藏酒概念的酒鬼酒就被曝塑化剂超标,让人们平添对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DBP的恐惧度。此后,各路白酒都和塑化剂拉扯不清。
近日,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公布的《油条消费体察情况》将麦当劳推向风口浪尖,麦当劳一家门店的油条里,检测出塑化剂DEHP值为1.35mg/kg,接近国家限量值上限1.5mg/kg,塑化剂又重新成了人们视野中的焦点。
塑化剂这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在空气、土壤和水中都有塑化剂的存在,防不胜防。在我们生活中,它也是十面埋伏般存在,胶合剂、涂料、油墨、地毯衬垫、漆、纺织物、驱虫剂、头发喷雾剂、指甲油、清洁剂、香精、香料、香水、洗发水、沐浴液等等物品都有它的存在,就连混凝土也需要它加盟来增加其强度。
关于邻苯二甲酸酯塑化剂的危害,并没有定论,不过在动物实验中能证实,它发挥着类似雌激素的作用,能干扰内分泌,导致发育和生殖系统危害,会干扰啮齿类动物生殖功能,长期摄入还会导致肝癌。只不过,对人体的毒性数据,目前并不够充分。只是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表明,男性精子数量下降以及生育能力的下降与它的摄入增多可能有关。
化妆品中DEHP如果因大量使用导致进入人体,会增加女性患乳腺癌的概率,还可能危害到未来生育男孩的生殖系统。体内长期累积高剂量DEHP,儿童可能出现性别错乱等症状。通常认为,儿童,尤其是尚在母亲体内的男性胎儿可能会较一般人更易受塑化剂伤害,当塑化剂经由母体血液进入胎儿体内的时候,可能会干扰、抑制男性生殖系统的发育。因此,对男性胎儿及婴幼儿的保护中,应该把防范邻苯二甲酸酯类列在首要位置。
食物是人体摄入塑化剂的主要摄入途径,占总摄入量的90%左右,其次为饮用水,占8%左右。DEHP和DBP被美国环保局列为优先控制污染物,欧盟也将DBP作为高风险评估的管控物质,中国也已经将其列入环境优先污染物黑名单。
DEHP等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取决于其摄入量。微量塑化剂对人体健康没有明显影响。
DEHP的限量标准,依据原卫生部551号文的限量,是1.5mg/kg。世界卫生组织、美国FDA和欧盟认为,60千克体重成人,每人每天摄入1.5、2.4和3.0 mg及以下的DEHP,可以视为是安全的。偶然食用少量的受DEHP污染的问题食品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
这次麦当劳食品中检出1.35mg/kg,接近1.5mg/kg的限量值,虽不必惊慌,但肯定算个风险警示。从这个检测数值看,我判断应该不属于蓄意添加,建议一一排查食品原料和配料,以及包装材料。
记住啊,不论塑化剂含量高低,儿童、孕妇都应该少吃不吃垃圾快餐。
从上个世纪20年代开始,邻苯类塑化剂取代樟脑成为塑料业的新宠,发达国家疯狂地使用,但是现在已经悬崖勒马,限制生产和添加了,而我们却成为了邻苯类塑化剂生产和使用大国。
美国现在是环境友好无毒塑化剂最大的生产商,中国亟待改弦易辙调整塑化剂生产方略,大力发展柠檬酸酯类、环丙酸酯类等无毒塑化剂就迫在眉睫了,作为柠檬酸第二大生产国,有做大做强柠檬酸酯类塑化剂的底气。
在生活中,我们需要了解一点的是,塑化剂的迁移量和塑料的材质、塑料中塑化剂含量、接触时间、环境温度等密切相关。我们平时使用塑料制品,应该注意分辨标识,例如“不得用于油脂性食品”、“不得用于酒精类食品”、“不得用于高温加热”、“禁微波加热”等等,以及标注塑料材质、塑化剂添加品类和比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等,按标识说明正确使用。
2005年后,中国要求塑料袋的制作原料由原来的PVC改为聚乙烯,这使得所加的增塑剂DEHP大为减少,但是,实际操作中塑料袋小作坊可能并未受到严格质控。因为制造食品专用袋的新塑料成本大约每吨1.2万元,像小吃摊上套碗套盘子的大都使用透明状、价格低廉的薄膜塑料袋,而这些塑料袋多数是每吨几千元的聚氯乙烯再生塑料制品,在加工成薄膜时必须加入大量的增塑剂和稳定剂,用这种一次性塑料袋包着油条油饼吃则是有害健康的习惯。
因此,对于塑化剂问题,应该科学与实际相结合的区别对待,不可一味的妖魔化,也不可轻易忽视生活中隐蔽的塑化剂风险。
终究,不用邻苯类塑化剂,才是硬道理,否则覆巢之下难有完卵,塑化剂事件将会层出不穷。
最后卖个关子,来个彩蛋,我博士时,科研能力最强的同学张亚杰,他发明了一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的替代产品,现在正在努力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呢。
这是我博士毕业时的照片,大家可以猜一猜,哪个是我,哪个是张亚杰呢?
(朱毅系头条号签约作者,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