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篇都是原创,期待您的支持,欢迎打赏!阅读原文里有资源。
PS:下文评述的2015年影片《斯坦福监狱实验》,不过资源木有找到。现提供的是2010年版的《生死饰演》,由阿德里安·布洛迪、福里斯特·惠特克联合主演,两部影片都改编于同一个真实事件。
任何人去看《斯坦福监狱实验》都会感觉震惊吧。震惊的不是电影,而是一场真实的实验。若不知道路西法效应,没有人性本恶的先入为主,一定以为这是一场冗长而无趣的实验,就像实验设计者曾经料想的一样。
实验仅仅持续了六天,就被迫叫停。不得不说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实验结果。我们与策划者一起,通过更清晰的屏幕和画面,见证了整个过程。
这不是一次实验,不是模拟监狱,这就是真实的监狱,只不过是心理学教授的监狱。实验叫停后,作为实验对象的男孩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这场实验,是个太过残酷的过程。在我看来,是一场集体催眠。
改变一个人需要多少时间?我想许多人都这样问过。在看完电影之后,我猛然心悸,或许时间从来不会改变人,改变人的是所处的位置。
一群斯坦福的大学生,随机地被分成狱警和囚犯。他们并非真正的狱警或是囚犯,他们的区分最初来源于服装。狱警有笔挺的制服与墨镜;囚犯则是麻布裙装,丝袜头套,脚镣。服装区分了身份,当然也象征了权力,于是一场围绕权利展开的催眠就此开始。
以前看了福柯的《规训与惩罚》,在一知半解中窥见“权利心理学”也猛然发现它寓于各种场景中。权力,看似一个无法定义东西,实则在各种场域中纵横驰骋。一开 始觉得福柯太过夸大“权力”的作用,“斯坦福监狱实验”让我震惊,至少在“监狱”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中,我们看到了权力的力量。
在电影中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扮演狱警的人很快就能进入角色,而囚犯却不是。以前我也曾经疑惑过,那些穷凶极恶的罪犯,在监狱怎么会消停?没有人生来就是囚犯,带着囚犯的基因,进入监狱服刑的过程,就是成为囚犯的过程。
斯坦福监狱实验,模拟了监狱的日常,也给了我们一本手册,“如何让人成为好囚犯”。
首先,剥离他的个性:统一的服装(甚至是女装)、发型,除了一张床外几乎没有私人物品,限制个人爱好。他们赤条条的站在一起,没有分别。
其次,夺走他的姓名,一个编号就是代表,忘了曾经的身份,忘了狱友的身份,接受监狱给他们的定位。当监狱里其他人被要求齐声大喊“891是个坏犯人” 时,891失声痛哭,濒临崩溃,他接受了对于他身份的认定,他忘记了自己的姓名,忘记了这只是一次实验,相信自己就是囚犯891。
再次,限制他的语言,语言与思维有关,或者语言就是思维,控制了语言,便控制了意识形态。反之亦然。狱警要求囚犯回话时必须带有“尊敬的纠正官先生”,狱警 代表了司法的正义。而监狱的牧师充当了意识形态的引导者,是上帝的传道者。他们被两种“高尚”胁迫,在亲友探视期间没有说出对监狱的不满,表现得像一个好 囚犯。
最后,当然也是最关键的,让他忘了自由。不仅仅是身体上空间自由的限制,让他失去时间观念,度日如年,消磨意志,仿佛不配拥有自由。
这就是一场催眠。学生们被限制在一个特定的场景里,进行角色扮演,最后成为了角色里的那个人,就连策划者也牵涉其中。
电影中,最有趣的,是教授的同事问道,你这个实验的自变量是什么?
这让我想起了Cohen老爷子的《Who by fire》,谁燃于火,谁溺于水?当老爷子接到上帝的电话,宣判对他的命运时,他反问了一句:“Who shall I say is calling?”
狱警乐于控制囚犯,囚犯乐于控制自己的群体,而教授,典狱长一般的存在,乐于掌控自己的监狱。当他喊出“这是我的监狱,我不能让它这么毁了。”他的女友震惊了,因为他也已经深陷实验当中,忘记了自己的身份,成为实验的一部分。
权力难以被定义,但可以去定义其他,就是一种权力。
这是一部让人心痛的电影,但绝不是让人绝望的电影,电影中有一位狱警始终没有参与进同行的虐待行为中,他也没有制止,在虐待越演越烈时,摘下了自己的墨镜。 或许在这场实验中,他是唯一没有被彻底催眠的。当实验终于无法控制教授冲进实验区,大喊:“实验结束了!”时,所有人一时间都没有反应过来,他只能含着 泪,说到“斯坦福监狱关闭了。”
男孩们终于恍然大悟。
看完电影,心里也是久久不能平静,一个好人,究竟能坏成什么样子?好与坏的界限突然间就变得有些可笑了。实验中,象征“好”的狱警变成了彻头彻尾的混蛋,而扮演坏人的囚犯,却逆来顺受,最后甚至认为一切是自己应得的,忍受变成了一种品质。
想必看完电影,我们都会问自己,我如果是狱警我会不会成为施暴者?或者,如果我是囚犯,我会不会反抗?
当然这些都只能是假想,也庆幸都是假想。
实验的结果,无疑是让人对人性产生怀疑,但更多的是警醒。
人总是乐于操控,就像以前流行“hold住”一样,总想hold住一切,“掌控”会给人带来存在感,安全感,自豪感,甚至是快感。我们活着,却总是在以各种 方式证明自己的存在。这种证明当然不可能来源与自己,而是来源于他人,看见自己对他人的影响,就是一种证明。谁不想站在世界中心,我这里指的是你自己的世 界。
于是人们越来越热衷于权力、金钱,想要拥有更多,操控更多。欲望催人追逐,也张着大口等待着吞噬着追逐的人。于是有越来越多的人被权力金钱操控。这不奇怪。
可是斯坦福监狱实验的意义是什么?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路西法吗?
或许,不止如此。
这次实验展示的是一次集体催眠,但清醒的你,有机会做那个不被催眠的人。
权利与欲望的催眠,潜移默化,若能摘掉身份的墨镜,保持清醒,洁身自好,恐怕也不难。
我自知是个容易被催眠的人。所以我选择远离,经不起挑战,所以我选择远离挑战。
但是这里藏着另一个问题,你真的害怕成为路西法吗?或着是你也渴望着呢?
人心本无善恶,因事而异。
“监狱”无所不在,无论你在什么样的位置,无论你制定规则或者被困其中,尊重,对别人,亦对自己。
最后希望你的善行能换来比作恶更多的愉悦。
推荐Leonard Cohen《Who by fire》
-------------------------------------------
金小开 点评:
剧本很大胆,比起另外两部,引入了幕后者的深度参与。但是还是没有给出答案。囚犯需要被管理,相对的狱警也需要被管理。单方面无节制,那就不是正常的社会环境了。 在任何环境里,作为基层所看见的高高在上者,也是其他某个系统的被管理者。不可能无端的做出破坏规则的事情后,比如狱警动用大量的暴力后,还是不会被处理。 初次暴力在小圈子里或许侥幸存在,大量的暴力,是会给整个群体带来伤害的。 这部电影还是缺少了重要的一环。
8.0
当。当。。当。。。
特别通知:
为了满足大家对于资源的需求。请在回复中向主页君所求资源,有求必应!或者,看下“阅读原文”,内附资源。(正在上映的片,没有资源哦。)尊重正版,尊重原创,请自行斟酌......
欢迎加入“邑人电影院”。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一键加关注。
不信来试
合作洽谈,请加博主微信:xtlee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