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祖靖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打败日本帝国主义,解放中华民族,我党派遣抗大总校深入敌后办学,就近培养干部输送前线,学校于1940年10月由山西黎城迁到浆水。浆水是太行山抗日根据地内的偏僻镇子。抗大在浆水期间,我们与当地民众朝夕相处、患难与共,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时至今日,当年军民互相支持的许多动人情景仍然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之中。
那是1941年7月的一天,我所在的上干科五队决定由驻地冯家沟去王莽山背柴。
抗大上干科五队驻冯家沟村旧址
王莽山在冯家沟东南二十多华里的地方,是浆水人民特意为我们划出砍柴的山场。为了在敌后站稳脚跟、更好地开展教学,抗大挺进浆水后,经常组织师生到指定的地点去砍柴、背柴。当时,上干科五队有三名教员,我教军事课,霍丁同志教政治课,女教员林凤同志教文化课。每逢队里组织背柴劳动,我们都主动参加,这次更不例外。
这天一大早,我们全队上至队长、指导员和教员,下至学员和工勤人员,共计120多人,携带背柴工具,身背行军水壶,在队长尚耀武、指导员尤进同志的带领下,从冯家沟整队出发,经过大约3个小时的跋涉行军,10点多来到王莽山。
当时正是七月,骄阳似火,气温很高。虽然空着手走路,但每人却热得汗流浃背。我们一到背柴地点,队长便命令先就地休息。随后,大家坐在浓密的树荫之下,边用草帽扇风纳凉,边打开行军水壶喝水,吃窝窝头干粮。
休息了片刻,大家根据队里分配的背柴标准,开始奋斗收拢木柴,进行捆绑。按队里规定,除教员和小鬼(即小战士)等情况特殊、需要个别照顾外,其他同志一般要背七、八十斤。这次,队里分给我和霍丁同志的任务是每人50斤。林凤同志因身怀有孕,本来队里没给她任务,可是她非要参加不可。为了照顾她的身体,指导员尤进只让她背20进,她嫌数量少,自选了30斤。捆绑完毕,试背合适,我因第二天有野外演习课,同时霍丁、林凤也提议先回,于是我们经尚耀武队长同意,比队伍早走了一步。
在返回途中,我背50斤不觉得吃力,霍丁、林凤同志原本生在富有家庭,从小上学念书,很少参加体力劳动,再加上林凤同志行动不便,不一会儿就落在后面。当我走了一段,回头发现他们二人落下很远时,便坐到路旁一棵树下边休息边等候他们。
正在这时,一个年近50岁的老乡走了过来,上前就说:“刘教员,您也来背柴了?”我说了声:“是的。”还没等细想问话老乡是哪个村的,就听那位老乡接着说道:“我是冯家沟的,刚走完亲戚要回家,正好一路,我帮你背柴吧,”我急忙说:“谢谢,不用了。霍丁和林凤还在后头,我是在这里等他们呢。”
老乡一听,便顺着我来的方向回头一看,只见霍丁、林凤二人边擦汗水、边迈着沉重的步伐朝前赶路。我和老乡急忙上前致谢,老乡说:“这没什么。要说谢,你们五队住在俺村,每天给我们打水、扫地,教我们唱歌、识字。夏收时帮助乡亲们割麦子,种玉米时牵来骡马给老百姓耕地。说实在的,这些才值得我们感谢呢!”接着,那位老乡又说:“你们三位可能不认识我,但我可认识你们,连你们的姓名、职务、爱好我都清楚。”我说:“我们联系群众很差,太不应该了。”老乡说:“你们教员的群众是学员。冯家沟七、八十户人家,几百口人,你们哪能都记得清。”我说:“住在一个村好几个月,不认识老乡总是个缺点,今后一定改正。”
休息了一阵子,我们又继续赶路。老乡上前把霍丁、林凤二人的柴捆连在一起,搭到肩上就走。霍、林二人再三要求老乡放在,老乡硬是不肯,并说:“你们是文人书生,干着教书救国的大事,林教员又有身孕,千万不能受累。我一个庄稼汉,年轻时挑个百二八十斤柴禾时平常事。现在虽然年老了,挑百十斤担子还蛮行。”说完他便迈开大步,飞快地踏上山间小路,一会儿就和我们拉开了距离。当我们赶回村里,老乡早把柴捆放到五队伙房。我们一看,马上向老乡再三道谢。老乡说:“这算不了什么,顺便捎带的。你们完成了任务,我也该回家了。”接着,他就向我们招手离去。
看着离去的老乡,我们三人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冯家沟的群众对我们太好了。
时隔多年,霍、林二同志早已西游,那位老乡也未必健在。虽然许多事情因年长日久已经淡忘,但这件体现军民鱼水之情的平凡小事却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我常想: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里,抗大几千人来到浆水。当地人民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腾出房子给我们住,划出山场给我们烧柴,留出最好的水浇地让我们种菜。如果没有人民的支持,我们又怎能在远离党中央几千里之外的敌后坚持办学!多好的老区、多好的群众,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军民之间这种大海一样的深情!
刘祖靖,幼名贵安,1907年9月出生,湖北汉川县城关镇刘家台村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大在浆水时,担任抗大总校上干科军事教员。1982年离职休养,1996年2月因病在北京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