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在11号的时候,对外宣布:毅力号火星车在6号,在火星表面首次钻孔取样任务,以失败告终。
而失败的过程,却令NASA的科学家大惑不解。
毅力号火星车在设计之初,就担负着重要的使命,那就是探查火星生命,而探查火星是否存在生命,或者曾经是否存在过生命的重要依据,就是分析火星不同地方的土壤。
分析火星土壤中,是否存在生命,火星土壤中是否有诞生生命的必备条件。
虽然执行火星任务的火星车上携带有设备仪器,但是终究没有在实验室中的仪器设备细致和准确,如果能把火星土壤带回地球研究,那么,将有助于人类更全面的了解火星情况,彻底弄清楚火星中,是否有生命存在的证据。
所以,毅力号此次就担负着,探测火星生命,取样火星土壤的重任。
为此,NASA的科学家们就设计了一套类似嫦娥5号的取样设备,那就是在火星表面钻孔,然后把钻取的样品装入一个容器之中,在下次火星任务的时候,带回这些样品返回地球分析。
在6号正式钻孔的时候,钻取的过程都很顺利,取样也很顺利,但是等这一切完成后,通过毅力号传回的数据发现,本来应该装有火星样本的容器,却空空如也,样品就这样消失了。
这就好像,当毅力号钻取火星土壤成功后,等放到容器的过程中,中间出现了一股神奇的力量,在中途截胡,把钻取的火星样本截走了。
从现场发布的相片来看,在钻取的洞口旁边,并未发现散落的样本,也就是说钻取样本的时候一起正常,问题出现在封装的过程中。
当NASA公布这条信息的时候,一时之间,让人想起了NASA的另外一次火星任务,也就是在毅力号之前的另外一首火星探测器“洞察号”,其探测的主要任务,就是在火星表面打一个5米深的洞。
其主要目的是探测火星内部的情况,分析火星内部问题和震动的变化,有助于人类了解火星是如何从一颗生机勃勃的星球,变成今日如此荒凉的境地。
NASA对这次任务是抱有很大的期望,并且对这次任务也抱有很大的信心,携带地球上的顶尖设备,在地面上打一个5米深的洞,这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
在洞察号准备打洞前,NASA还专门买了一个大蛋糕,提前开始庆功起来。
在NASA最初的设想中,那片打洞的土壤是经过细密勘察的,第一天至少可以钻70厘米,后面的难度虽然大一些,但是半个月的时间也足够了。
但是理想和现实总是有很大的冲突,第一天只打了20厘米就草草的收场,此后,很长一段时间,这20厘米,就成了洞察号的噩梦。
因为当第一天达到这个深度后,洞察号的钻头就无法前进一分,后来想过很多办法,用洞察号携带的挖斗,又是压,又是砸,又是推的,总算深入了一些,达到了50厘米。
而这50米就成了洞察号无法逾越的一道鸿沟,在之后的2年多时间里,无法逾越一分,而这50厘米也就是钻头的深度了。
直到NASA吃完那个庆功蛋糕2年后,他们对于这个任务彻底死心了,宣告任务失败,本来是一个看似很简单的任务,但是就好像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阻止洞察号前去探测火星的内部。
如果算上这一次毅力号的取样任务,可以说NASA在火星表面,连着两个任务,都以失败告终,而这两个任务,一个是取样带回地球,另外一个是想探测火星的内部。
那么究竟是一股什么样的力量,在阻止这一起,让NASA在火星表面接连两个任务都失败了呢?
这股力量不是别的,就是火星土壤本身。
因为火星的土壤比较细腻,并且由于空气中水分比较少,所以火星土壤比较松散和干燥,加上火星上全球性的火星风暴,每年都来几次,火星表面上就覆盖了一层细腻粉尘组成的土壤。
所以当毅力号看似取样成功了,当时在封装的环节,这些细腻的土壤由于缺乏摩擦力,只要稍微有些角度,就是洒落掉,当然并没有散落在洞口的旁边,所以也就看不到了。
而当洞察号在火星表面打洞的时候,也是由于火星土壤太松散、干燥、细腻,所以在打洞的时候,缺乏足够的摩擦力,所以在打洞的时候甚至出现了打进去1厘米,退出来2厘米的尴尬情况。
结语:在火星上最有经验的NASA,却因为同样的问题,导致火星上两次任务都以失败告终,不得不让人唏嘘,
那个曾经在上世纪60年代末,以现在看来简陋的设备,送人登上月球的NASA,还是我们认识的NASA吗?
好在,为了样品的多样性,毅力号携带有几十个密封罐,以提取火星不同地方的土壤样本,期望它在接下来的任务中能够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