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ght(Interior Exploration Using Seismic Investigation,geodesy and heat transport)利用地震调查、地质测量和热传导进行火星内部探测
洞察号的任务
洞察号的任务是向火星表面发射一颗火星地质物理研究的着陆器,利用地震仪等设备对火星内部进行立体化探测研究,主要目标是研究火星内部地质结构,通过对火星核、地幔、地壳的大小、厚度、密度等进行探测,找出与地球地质状况的异同,由此探究太阳系类地行星的形成和演化。
尽管洞察号的研究是通过火星开展的,但对于太阳系类地行星40亿年的形成和演化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
洞察号着陆器
美国20世纪70年代发射的海盗号探测器装有地震仪。海盗2号探测到着陆器所在地火星地壳厚度为14-18千米。海盗2号地震仪探测到了来自火星风的振动,补充了气象学的结果。
阿波罗计划登月时也携带了月震仪,为月球地震学提供了许多资料,包括发现了月震。阿波罗月震台网一直运行到1977年,至少探测到28次里氏5.5级的月震。
洞察号的一个任务便是比较地球、月球和火星的“地震”数据以了解更多信息,寻找一个最为基本的科学问题的答案:固体行星是如何形成的?
洞察号采用的技术与以前的探测器相似,但更加精准可靠。
这些仪器将测量火星表面以下的结构、物理和化学特性,探测固体行星形成过程的“指纹”,以及测量行星的“生命体征”,包括 “脉搏”(地震学)、“温度”(热流探测器)和“反射”(精确跟踪)。
洞察号着陆器防热外壳组装
洞察号携带的仪器
洞察号探测器采用了凤凰号着陆器的设计方案,可以节约时间和成本。
探测器总重量694千克,含巡航级、防热外壳、着陆器、推进剂等。
一般将着陆器直接称为洞察号,重量为358千克,尺寸为6.0×1.56×1.0米,配备两个可折叠的太阳能板,展开后宽度约6米。星上设备等由太阳能电池和锂电池提供,功率600瓦。
洞察号着陆器
洞察号可谓是一个多国合作的项目,安装的仪器分别来自于美国和欧空局,主要有:
内部结构地震实验仪(SEIS),由法国航天局(CNES)提供,法国、瑞士、德国、英国等共同参与制造;热流和物理特性包(HP3),包括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提供的矢量磁力计,德国航空航天中心提供的辐射计和热流探头;旋转和内部结构实验(RISE),由喷气推进实验室提供;温度和风监测仪(TWINS),由西班牙天体生物学中心制造;激光逆向回流器(LaRRI),由意大利航天局提供;仪器机械臂(IDA);仪器部署相机(IDC);仪器上下方相机(ICC)等。
旋转和内部结构实验RISE
可防风的地震测量仪灵敏度极高,足以“感知”尺度为氢原子半径的地面运动,记录火星震或陨石冲击所引发的震波;温度测量装置可通过锤击到达火星地下3米或更深处,测量火星内核释放的热量;而旋转和内部结构实验仪可以通过火星与地球间的无线电传输,来评估火星绕轴旋转产生的扰动,用以提供火星内核大小的线索。
内部结构地震实验仪剖面图
另外,洞察号还配备了两颗13.5千克的双胞胎迷你卫星,它们也是首批进入行星际空间的立方体卫星,在洞察号着陆时,把远距离遥测结果直接发回地球,提供中继服务。
洞察号的伴随立方星
洞察号装备的两台相机则进行天气方面的测量工作。
洞察号着陆火星
2018年5月5日,洞察号在范登堡基地由宇宙神V型火箭发射。
洞察号发射
为了确保洞察号成功进入、下降和着陆火星,工程师们在接近段开始紧张的准备工作。时间大约在洞察号进入火星大气层前60天开始,一直持续到其进入火星大气层。
主要操作包括最后的轨道修正,对洞察号进入火星的轨道进行最后调整,必要时更新通信和电源的控制软件;频繁的遥测工作,监视洞察号位置,确保准确启动制动系统。然后启动进入、下降和着陆软件,更新参数。
2018年11月26日上午12时,洞察号登陆火星。
着陆前,洞察号着陆器需要穿过火星稀薄的大气层,首先是防热外壳减速阶段,在下降过程中,防热罩被加热到1500°C。
距离火星表面11.1千米时(此时速度约385米/秒)展开降落伞。几秒钟后,防热外壳从着陆器上脱落,洞察者支脚伸展,并启动着陆雷达。
当下降速度降到约60米/秒、高度下降到1100米时,抛掉后保护壳,同时启动反推固体火箭。
最终,洞察号以大约每秒2.2米的速度降落,准确降落地为一个叫极乐世界(Elysium Planitia)的地方,着陆点为火星北纬4.5°,东经135.6°。
洞察号着陆位置(偏右)
记录到火星风
洞察号着陆器降落火星后,温度和风监测仪气象套件(TWINS)和磁强计开始投入使用。部署和调试其他地质科学仪器大约需要延迟3个月。
温度和风监测仪TWINS
由于接近赤道,洞察号太阳电池板全部展开后,产生的电能高达4.6千瓦时/火星日,创造了火星着陆器的新纪录。这个电能足以支持各仪器开展正常探测工作。
12月7日,洞察号用内部结构地震实验仪记录到火星风的声音,虽然声音相当低,却是人类首次记录到火星风的声音。
洞察号着陆后发回的第一张照片
2018年12月19日,内部结构地震实验仪由机械臂部署在火星表面,在2019年2月4日调试后,开始全面投入使用。
2019年2月12日又部署了热流和物理特性包。2月28日,热流与物理特性包开始挖掘火星表面。
热流和物理特性包
热流和物理特性实验任务失败
探测器配备的挖掘器名为鼹鼠,计划在此后2个月间挖掘最深5米的深度。但到3月7日,鼹鼠只向前伸了约35厘米,即离开其结构的四分之三。
按计划,必须达到地面以下至少3米才能开展有用的研究,地面技术人员试图找出其工作不良的原因并研究解决方案。
这期间,洞察号探测到了第一个火星震,在2019年9月又发现了不明原因的磁脉冲和磁振荡信号。
鼹鼠挖掘器
2019年10月,喷气推进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得出结论,鼹鼠挖掘器不能向纵深掘进,可能是由于火星土壤无法为挖掘器四个支脚提供足够的摩擦力,导致鼹鼠反向转动形成宽坑而不是挖得更深。
他们尝试了钉扎的方法,即将铲子压在鼹鼠掘进孔壁的一侧以增加摩擦,但这个方案的效果也不是很好。
经过各种努力,2020年6月,鼹鼠挖掘器终于钻进了地下,但很快又反弹回来。
在近两年的时间里尝试了许多不同的方法,以使鼹鼠钻地更深,但最终尝试没有成功。
2021年1月9日进行了最后一次挖掘尝试,估计最后只掘入地下约43厘米,远远达不到可以开展研究的深度。
鼹鼠的最后努力
2021年1月14日,由于着陆点的土壤性质与仪器设计不能很好配合,热流和物理特性实验任务宣告结束。
正常的表层下热流实验示意图
洞察号对一年工作的总结
2020年2月24日,洞察号对一年的工作进行了总结,研究发现火星存在活跃的地震、旋风式尘暴和磁脉冲。
宇航局根据洞察号获得的新数据,发现着陆点的火星磁场比先前想象的强10倍左右,而且具有较大的波动性。
内部结构地震实验仪、旋转和内部结构实验、温度和风监测仪仍继续运行。
按宇航局最新的计划,洞察号在火星表面任务将延长两年,直到2022年12月底。
本文未注明来源的图片主要引自美国国家宇航局网站
作者简介:李成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