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秦统一华夏后,古代中国一旦陷入南北割据态势,长江自然而然便成为南北对峙的分水岭。无论是江南岸的政权还是江北岸政权,处在防守的一方,往往把长江看作是拱卫政权安全的绝对屏障。由此,长江便有了“天险”、“天堑”一说。
但是在历代实际的战争中,长江作为防御的屏障,围绕渡江作战实际上互有胜负,甚至多数时候胜利突破长江的战役还占大多数。
那么长江是否真的险要?长江防线被突破和被瓦解又有何区别?历朝历代,左右战争的真正因素又是什么呢?
长江三峡段
一、长江天险体现在哪些方面
作为一条横亘在华夏大地上的滚滚长河,长江的险峻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长、宽、深、急。
顾名思义,长江很长。直到近现代社会,才确定了长江的源头在青藏高原地区,其长度也达到了6300公里。
对古代中国来说,汉族政权两千多年都位于中东部地区,没有真正深入到长江源头地带,自然人们既找不到源头,也绕它不过。
春秋之时的《尚书》和《左传》中有“江”的记载,从汉代开始,长江被称为“大江”,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第一次有了“长江”的叫法。
古人常用“万里”、“通天”等词语形容长江,无非强调的就是一个“长”字。尤其在古代战争之时,江河湖泊往往成为行军作战的阻碍,若能绕过去便可出奇制胜。
但从古至今,没有任何一场战争从长江的源头绕过去。要想渡江,只能横跨。这就要说到长江的第二险——宽。
长江上游最窄、最急的一段峡谷,就是虎跳峡
长江有多宽?从上游到下游,由于地形地貌的不同,其宽度往往差异很大。最窄处位于云南的虎跳峡,水面宽度仅有30米,虎跳意指老虎都能跳过去。
而越往下游,江面也越来越宽,宽度在200-2000米不等。除了地形因素之外,雨季和旱季因为江水涨落的缘故,也直接影响江面的宽度。比如在雨季,丹江口到钟祥江段,宽度可以达到8-10公里。
江面如此之宽,战争中坐船横渡,会成为对方攻击的活靶子。
有人可能会说,那就选择较窄的地方横渡。这一点在实战中操作起来很难,其实际控制的地域,不见得有较窄的江面。而且即便发现了较窄的地段,行军距离若是到攻击点很远,便抵消了过江的优势。
第三险便是水深。长江的水深在几米到上百米不等,其平均水深在5-10米间。较深的地方比如湖北和江西交界的牛关矶,深度达到了103米。
如果水浅,行军作战可以游过去甚至趟过去,但是在水深超过5米的情况下,只能使用渡船。再加上士兵中如果有人不识水性,水太深便会干扰和阻拦渡江。
长江的第四险便是急。上游地势险峻的地方,水流异常湍急。即使在下游平缓的地带,江水的流速也不慢。否则,李白就不会写“千里江陵一日还”的诗句了。如果是在雨季的话,水流便会更急。
长、宽、深、急,这四险不是单独体现而是集合在一起。在战争状态下,想要把千军万马顺利渡过去,而且还是在对方防守严密的情况下,做到了,往往能左右战争的走向,做不到就意味着失败。
正因为险峻确实存在,所以在古代,每次围绕长江的战争,各方都才特意强调这一点。
但是,长江险峻是事实,可也并非完全固若金汤。
赤壁之战古战场,赤壁山
二、天堑并非不可逾越
公元208年,曹操率领大军,从赤壁到乌林段江面准备横渡攻打东吴,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
此战曹操并未渡过长江,而且还被东吴的火攻打得大败。这场战败,可以算是历史上第一次横渡长江作战的失败。
正是因为这场战败,才让后人形成了一种长江天险不可逾越的意识。可事实上,这种思维意识其实是不靠谱的。
曹操虽然失败了,可随后在西晋统一全国的过程中,长江天险并未能阻拦住司马氏的兵马。这就表明,自然的天险虽然看着很可怕,但却并非真的不能逾越。
尤其在分裂之后的统一战争中,处于进攻的一方,往往能够突破长江天险的阻拦而顺利过江。相比之下,处于防守一方的政权,若过度看重长江的作用,往往败得很惨。
比如在公元588年,隋灭陈的战争中,杨广率领的隋军顺利渡过长江,一举灭掉了南陈政权。
《南史·孙范传》记载:隋师将济江,群官请为备防,范奏曰“长江天堑”,古来险隔,虏军岂能飞渡?
除了大臣孙范认为长江天堑不可逾越之外,连陈后主陈叔宝自己都说:王气在此,齐兵三度来,周兵再度至,无不摧没。虏今来者必自败。
陈叔宝和大臣孙范说的并非不是事实,然而此次隋军的渡江不是攻其一处,而是沿长江从上游到下游多处出击。
根据隋军的部署,从上游到下游共兵分八路,杨素攻打永安;刘仁恩攻打江陵;杨俊攻打襄阳;王世积攻打蕲春;韩擒虎攻打庐江;杨广攻打六合;贺若弼攻打广陵;燕荣攻打东海。
彼时隋朝统一了北方,因此从东到西长达几千里地的战线上,能够同时展开,且不用担心渡江后粮草接济的问题。如此一来,长江天险的作用就会被大大削弱。
隋灭陈大军渡江地段
事实最终证明,这样的作战方案是可行的。由于隋军在上游一带率先突破南陈的防线,隋军可以沿江而下,对南岸的守军采取正面和侧面的攻击方式。先是长江上游各处地段被攻破,随后南陈国都建康被拿下。
在这一战中,长江并没有发挥出真正的天堑作用。其中固然有陈后主荒淫无度、不加设防的因素,但另外很重要的原因是,长江天堑的作用其实是有限的。
到了忽必烈灭宋之战中,元军采取先攻取一战略要地,而后沿江而下的作战方式,最终让南宋的长江防线彻底崩坏。
元军选择的战略点就是襄阳,1274年元军攻克襄阳之后,率领大军沿长江的支流汉水南下,在水军进攻的同时,长江北岸的陆军密切配合。随后在1275年,元军在芜湖击败南宋水军的主力,使得南宋长江下游防线也失去了作用。
类似的渡江作战方略,在其后的明朝灭元和清朝灭明的战争中都发生过。在这些关乎国家命运走向的大战中,长江天险并没有起到有效的防御作用。
因为天险的作用本就有限,而战争的形式千变万化,一旦整个长江防线被瓦解,其作用就不复存在了。这也是历朝历代的渡江作战中,形成的一整套宝贵的经验。
三、瓦解和突破的区别在哪里
如果横向对比历代的渡江作战,曹操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在渡江作战中只攻其一点,从而使得防守一方也能集中兵力与其针锋相对。
相比之下,在其后历代发生的渡江作战中,都是分兵进击。由于防守者不知道对方会从哪里渡江,这就增加了防御的被动性。进而天险的作用就被稀释了。
古瓜洲渡口
战争不仅仅是单纯的进攻和防御,背后还牵扯到其他因素。长江防线如果仅仅是在一点突破,进攻的一方虽然可以源源不断地从突破口渡江,但对方的防线如果没有崩溃的话,这个突破点有可能很快被堵上。
如此一来,渡过江的部队不但面临失去后方、失去粮草的危险,同时还要面临背水一战的风险。
再者,攻其一点,防御的一方会在作战开始后增加此处的防御力,如此一来,有天险的加持因素,攻击的难度就会加大。
相比之下,采取多点攻击的方式,防御者同样要分散兵力。一旦整个防线被撕开一道道口子,再进行阻拦的话就难上加难了。
好比浇灌庄稼,田垄上如果只有一个口子,那漫出去的水很快就能被堵住。但若是田垄上多处跑水,整条田垄很快就会被水冲垮淹没。
四、适合的渡江点和人心向背
整条长江几千里,不是所有的地段都很宽、水流很急。越往中下游走,由于地势平坦,江水相对缓慢,比如在下游的瓜州渡口、田家镇和采石矶等地段。
这些水流缓慢的地段,如果有坚固的渡船,相比于上游水流湍急的地段,横渡起来要相对容易一些。
渡江战役
比如解放战争中的渡江战役,不但采取多点渡江的方式,渡江的地点也集中在中下游水流相对平缓的区域。
1949年的4月20日,第三野战军第7和第9兵团,率先发起了渡江作战。解放军很快就从安徽和江苏段的长江横渡过去,并迅速占领了铜陵和繁昌等地。
很快在4月21日夜晚,第二野战军采取多路突击的方式,从湖口到江阴段的江面开始渡江。由于上游一带的防线已经突破,所以解放军很快就占领了滩头阵地。随后通过控制滩头和江面,解放军猛烈地向国军防线的纵深插入。
到4月22日,解放军已经深入到滩头5-10公里,国民党此前宣称的固若金汤的长江防线,不到三天就全线崩溃了。
单纯从军事和地理环境的角度看,由于安徽往下一带的长江两岸,既没有什么险要的地形,江水又很平缓,所以解放军采取多点突击的作战方式,便能一举突破长江防线。
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
而在另一方面,在渡江之前,我军即派出了小股侦察部队,对南岸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了解,这对于其后的渡江作战作用很大。
事实上,类似的战法古人也曾采用过。在隋灭陈的战争打响之前,隋军派了大量的探子潜入到长江南岸大肆破坏,而且散布了大量虚假的流言,最终导致南陈军队军心不稳。
所以不难看出,无论是古代的战争还是近现代的战争,长江天险的作用确实存在,但并不能左右战局最后的真正走向。
因为在战争中,地形因素固然重要,可人心向背、国力强弱、军队战斗实力等因素更加重要。否则,两千多年的孟子就不会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了。
从这个意义来看,若民心不在,即便军力强大,依托长江天险也难以防守成功。可如果是老百姓支持的人民军队,即便长江天堑再险峻,照样可以从薄弱地带突破。
长江九江段
也因此,把险峻的长江当成救命稻草,很多时候只是历史上那些无能、残暴、失去民心的统治者,一厢情愿的幻想罢了。
文/许平野
参考资料:
1、《关于赤壁之战的四个真相》,中国三峡
2、《攻破长江天险》,爱你
3、《渡江战役:“百万雄师过大江”》,人民周刊
4、《虎跳峡 没有“虎跳”只有“心跳”的地方》,中国国家地理
5、《渡江战役72周年之际 官媒:百万雄师身后是千万人民》,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