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苹果公司出现了首次亏损,乔布斯欲将时任总裁斯卡利赶出公司。
谁知,得知消息的斯卡利不仅没有担忧,反而怒不可歇的说:“乔布斯,这里由我说了算,我想你最好离开苹果公司。”
乔布斯不甘示弱:“我想我留下比让你留下对苹果公司更好,当初把你请来是个错误。”
然而,令乔布斯没想到的是,他这个一手缔造了苹果神话的创始人,却不幸被扫地出门。
实际上,苹果公司也不是从一开始就这么牛的,它的早期发展,遭遇过几次大起大落。
叛逆的商业天才
乔布斯出生于旧金山,他的妈妈未婚先孕,并且还在读研。她自知没有条件抚养孩子,便决定送给别人抚养。
收养乔布斯的养父是一名汽车维修工程师,因此,乔布斯从小就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电子元件。
乔布斯的父亲还将他带入惠普探索者俱乐部。在这里,乔布斯从惠普的工程师们那里学到很多东西,奠定了他的电子知识基础。
乔布斯的性格叛逆孤僻。
他从不认真听课,经常顶撞老师,还总喜欢搞恶作剧,冲邻居家的摄像头做鬼脸,放掉汽车的车胎气。
一有时间,他就常常一个人在家研究各种电子产品。上大学后,他嫌所学东西索然无味,干脆直接退学,谁也拦不住。
1975年6月29日,乔布斯的好朋友沃兹尼亚克制造出一台电脑,两个人兴奋不已。
沃兹是个技术天才,但没有商业思维和头脑。而乔布斯恰恰相反,他总能想出各种办法,把沃兹设计的东西卖出去,取得盈利。
有着强烈创业热情的乔布斯说服沃兹一起创业,两人东拼西凑出1300美元,作为创业启动资金。
于是,21岁的乔布斯与26岁的沃兹,在自家的车库里成立苹果公司。
但是,创业之路并非想象中那般美好。
最初,两人设计的第一代苹果电脑,完全没有人看好。乔布斯拿着它到处推销,从学校,商店到企业,甚至是别人家里,去演示和说明自己的产品。
费尽心思,却收效甚微。沃兹的心情非常低落,一度想要放弃。但乔布斯却不以为然,他对自己的产品信心十足。
带着这份自信,他继续给自己的产品寻找出路。
1976年,他和沃兹到大西洋城去参加个人电脑节,并成功在那里接到50块苹果电脑主板的订单。
这是苹果公司的第一笔订单,也是他们赚到的第一桶金3000美元,他们无比兴奋,创业的热情更加火热。
多年后乔布斯说到:“那是苹果公司自成立以来最为重大的一次事件,它的意义极为深远。”
的确,任何创业公司的第一笔订单都意义重大,不仅为他们提供了资金,更让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
极具商业头脑的乔布斯从这笔生意中,也敏锐地意识到,他们的目标客户应该扩展到所有对电脑有需求的人,让组装好的电脑到达普通人手中时就可以直接使用。
如此计算,这个市场将会比现在扩大1000倍。
这种对商业的灵敏嗅觉,连比尔·盖茨也感叹:“他真的对技术了解不多,但他有一种惊人的天赋,知道什么东西能成功。”
早期的苹果公司
苹果一代在卖出200台以后,就开始无人问津。乔布斯和沃兹意识到,苹果一代得进行升级,要研发出更有魅力,更完美的产品。
于是,技术天才沃兹决定用basic语言为AppleⅡ编制一套专用的程序,并为它装上一个外壳,同时扩大它的存储能力,这就是后来的AppleⅡ。
AppleⅡ经过改进后,虽然性能、外观、品质都很完美,但生产成本也大幅攀升至每台几百美元。
如果批量生产,就需要庞大的资金,可是到哪里去弄这么多钱呢?
在乔布斯一筹莫展之际,曾经为他设计计算机徽标的麦金纳公司,建议他拜访一下自己公司的董事瓦伦丁。
瓦伦丁曾经对麦金纳公司和阿塔里公司进行过投资,而且非常成功,是一名优秀的的风险投资人。
不过,他对乔布斯的公司大失所望,瓦伦丁说:“你们不懂营销,没有产品定位,也不了解自己的产品有多大市场潜力,所以你的销售计划只是空谈。”
但是,对于苹果公司的产品性能,瓦伦丁给予充分肯定,并为乔布斯介绍一位风险投资人麦克·马库拉。
马库拉毕业于南加州大学,是学电气工程专学,他先后在美国休斯公司和仙童半导体公司,担任技术研发和营销总监。他不仅对电子科技工业非常熟悉,对发展趋势也把握得很准确。
他成功投资过Intel公司的微处理器研发项目并一夜暴富。
当马库拉来到苹果公司,看到沃兹的演示,听了乔布斯对苹果公司未来的规划和目标时,他对这一对年轻人非常欣赏。
同时,乔布斯对工作的激情四射,成功的深切渴望,目标的高度坚持,以及他那极具感染力的演说,深深的打动了马库拉。
马库拉认为苹果公司在乔布斯的带领下,一定能走向成功。他当即决定为苹果公司投资,并协助乔布斯做了一份详尽的商业计划书。
马库拉凭着这份商业计划书和个人资产做担保,向美洲银行借到25万美元的贷款,加上自己的9万美元,他得到苹果公司1/3的股份。
当时乔布斯的管理能力还不成熟,因此马库拉挖走了美国国家行政半导体公司的行政主管斯科特,来担任苹果公司的首任CEO。而沃兹担任技术副总裁,乔布斯担任公司董事。
这四个人创造了苹果公司具有转折性意义的AppleⅡ。
1977年4月17日,苹果公司的AppleⅡ以1298美元的价格高调登场。一经亮相,就成为全场关注的焦点。
很快大量的批发商和经销商蜂拥而至,三年后,苹果公司成功上市,股票大涨,一夜之间,乔布斯赚了一个亿,苹果公司市值25亿。
“独狼”领袖的后果
乔布斯的成功引来了全社会的羡慕,尤其是美国的年轻人。他们都渴望自己能够像乔布斯一样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抓住机会,一举成名。
连当时的美国总统里根都亲自接见他,并称他为“美国人心目中的英雄”。
乔布斯在外是全美的英雄,在自己公司的处境却非常尴尬。
马库拉负责战略部署,斯科特负责日常运营,沃兹负责技术方面,只有乔布斯的工作显得很不明确。
员工们都不知道乔布斯整天在做什么,都以为自己是在为马库拉或者斯科特工作。
这让乔布斯非常挫败,他一直沉浸在财富带来的快感,但又极力渴望拥有权利,这样才能让员工把他的想法变成现实,用自己的能力和智慧,创造更多的奇迹。
甚至为此,他不惜用尽办法打压并肩作战的伙伴。
比如,当年苹果公司上市,只有大学学历的高层管理人员才能得到公司股份,而同样为公司作出贡献的学历低人员却没有。
这一举动让乔布斯的朋友费尔南德斯愤然离职。
沃兹对此也非常不满,但他毫无办法,他最后将自己的股份以很低的价格,卖给那些对苹果公司做出过贡献的元老们。
后来,沃兹不满公司减少对AppleⅡ改进的支持,将全部资源用在其他计划上,进而愤然离开苹果公司。
不过,为了照顾乔布斯的情绪,沃兹以兼职的方式继续为公司服务,并代表公司出席活动和展览。
随后,首任总裁斯科特因为乔布斯和马库拉联手制定的丽莎和Macintosh计划耗资巨大,为了降低不必要的项目和开支,他精简公司规模,宣布裁员。
此举引起马库拉的不满,他以不符合公司发展方向,作风强硬不被人们接受为由,辞掉了斯科特。
而乔布斯也站在马库拉这边。
因为斯科特曾将乔布斯赶出丽莎项目组,对马库拉的决定,他双手赞成,致使斯科特黯然离场。
两位合伙人的出走,使乔布斯的能力备受质疑。
为了保住苹果公司的控制权,乔布斯找来百事可乐的CEO斯卡利和自己一起“改变世界”。
但后来他发现斯卡利不愿意听他的,而且能力也不能让自己满意,就计划将他踢出公司。但乔布斯没有想到,有人把这个计划告诉了斯卡利。于是,便出现了开头,他们爆发的激烈冲突。
大家都对乔布斯的傲慢,专横段强烈不满,因此都支持斯卡利。这一年乔布斯30岁,被自己一手缔造的苹果公司扫地出门,颜面尽失。
乔布斯为达到自己的商业理想,不惜一切代价赶走初期时一起打江山的战友。他也因此为自己的 “独狼”行为付出巨大代价。
执着于完美
离开苹果公司的乔布斯很痛苦,这毕竟是他亲手创立的公司,就像孩子一样。
他曾亲述当时的感受:“就像有人狠狠地用拳头击中我的肚子,使我整个人一下子飞了出去。令我感到呼吸困难,简直不省人事了。”
尽管如此,他并没有一蹶不振,很快他创办一家叫NeXT的计算机公司,主攻教育方向。
同时他还收购乔治·卢卡斯电影公司的电脑绘图部,将其改名为皮克斯。
他的一半身家都压在了这两家公司上,他本以为可以很快东山再起,但10年里,他的NeXT公司和皮克斯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但乔布斯偏执的自信,执着地坚持,他认为迟早会有转机。
10年亏损的漫长等待,终于,他等到与迪斯尼合作的机会。
为此,他放弃利益,只争取创作权。在乔布斯争取下,双方顺利达成合作。有了迪斯尼的助力,皮克斯风头强劲,发展顺利。
1995年,皮克斯的首部动画长片《玩具总动员》上映,场场爆满,不断刷新动画片的票房纪录,仅仅一周就收回成本。
随后,皮克斯的发展如日中天,成功上市,乔布斯又在一夜之间创造了神话,身价超过12亿美元。
此时的苹果公司在斯卡利的带领下,虽然实现了年收入从8亿美元到80亿美元的跨越。但苹果公司的计算机市场占有率却从20%下降到不足8%,错失了发展的大好时机。
市场逐渐被微软,惠普、戴尔等抢占先机,苹果公司昔日辉煌不再。
随着斯卡利推行的“个人数字助理”项目的失败,他在1993年离开了苹果。新的掌门人斯平德勒依旧无法改变苹果公司的销路难题和新产品的盈利问题。
他甚至通过降低开支、缩减成本来延缓公司的衰退,并相继取消员工的各种福利和津贴,包括晚会和派对,员工的的工作餐等。
后来还进行裁员,弄得人心惶惶,使得公司也深陷危机,濒临破产。
1996年,当乔布斯听说斯平德勒要卖掉苹果计算机公司时,他毅然决定回到苹果公司,让苹果东山再起。
乔布斯回到苹果后,将苹果公司业务重组,做了减法,相继研发出iMac,iOS系统、iPhone等风靡全球的产品,深刻改变了现代通讯、娱乐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苹果公司的产品以极具美感的外观,极致的操作体验和过硬的卓越品质,迅速在全世界掀起狂潮,创造了电子行业一个又一个的神话。
这个过程,离不开乔布斯对细节近乎严苛的把控。早在选Apple2的机箱颜色时,他对设计师们提供的2000种颜色都不满意,便告诉他们要不计成本的创造一种颜色。
他整日叫嚣要改变AppleⅡ的外壳,要给它装上一个塑料外壳,尽管代价是增加了整个机器的成本,但乔布斯通通不听。
乔布斯还要求把整个机箱设计得美观流畅,并且每个接口也都要达到这个要求。
同时还吩咐AppleⅡ不能有风扇,因为风扇的噪音会扰乱使用者的心境,影响用户的体验,让人变得心神不宁。
研发人员认为他的想法简直荒唐,不可理喻。但乔布斯对此置之不理,他要的是尝试,是改变,是结果。
每一款新产品发布前,他又会孜孜不倦地细抠最后一版包装,麦金塔电脑的最终包装,前前后后共设计了不下50次!
乔布斯总是亲自参与重大产品的开发和设计,产品的每一个环节、每一处细节,都需要由他亲口定夺。
员工们觉得乔布斯严苛专横,没有人性。但正是这种追求完美的匠心精神,把产品当做艺术品来做的态度,创造了苹果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以至于后来的企业家们都说,自己的公司需要组建专门的团队来微调他们的产品,但苹果有乔布斯一个人就够了。
乔布斯凭借着对细节的把控和对产品不断的创新,使得苹果公司在IBM和微软的夹击下,实现弯道超车。
他独特的管理风格,产品设计的理念,完美的执著追求,对创新的勇气和明智,都是苹果公司创造神话的核心原因。
乔布斯从不以世俗的眼光看待问题,更没考虑过让自己屈服于世俗的标准。但他同时也很清楚世俗的眼光必定会阻碍自己发挥创造力,也不会因为感情左右他的想法。当年他顶住各方压力赶走了他的合作伙伴,为的就是把自己对苹果的想法付诸现实。
为了摆脱世俗和舆论的巨大压力,他问自己:“如果这是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我会怎么做?”
正是这个死亡假设使他神奇般地摆脱了外界的压力。
我们总是没有勇气面对生活的各种刁难和世俗的各种批判,选择屈服于别人的眼光与价值观,不敢为自己的梦想坚持。
而乔布斯告诉我们,把每一天当成生命的最后一天去过,做你最想做的事情。
纵然疾风暴雨,但他们终将不会把你打倒!
本文作者:青栀
责任编辑:小海洋
审核:蓝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