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短视频的诞生,很多人的生活离不开刷视频,快手、抖音等,不得不承认,短视频的到来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
随着线上渠道的兴起,短视频也成为保险销售的新领域。然而最近,抖音上出现了不少关于退保的视频,导致很多人跟风退保。
视频大部分都在表达购买了保险后,退保只退了一点钱,根本没有保障,保险都是骗人的。三人成虎,因为刷到的视频多了,本来不信的人也信了。
跟风退保后,非常后悔
买了保险后很想退保,因为最近刷到很多视频都是关于退保的,大家都退了,自己不退,要是被骗了自己不是很吃亏吗?然而跟风退保之后,后悔的人实在太多了。
4月23日,李先生一说起前几天的退保的经历,一脸的后悔。这是咋回事呢?
“我们今天来退保。”声称要办理退保业务,语气不容商量,还有几分急切。
两年前李先生和妻子在保险公司购买了两份重疾险,每人10万额度,每年两个人的保险加起来几千块。
“咱们的保险已经买了2年了,保障也挺不错的,为啥突然想起来退保呢?退保后不仅没了保障,经济上也会有部分损失!”业务员询问李先生夫妇退保原因。
但是他们没有回答,执意说要退保,无奈之下,业务员就给他们办理了退保手续。没想到,办完手续后,夫妻俩才说,之所以退保是因为看到抖音上面说了,保险是骗人的,生病了根本不赔,就算赔也只赔一点,我们也不敢继续缴费买了。”
让人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天一上班,李先生夫妇又打来电话说:“不好意思,我们俩后悔退保了。我们向周围的亲朋其他人了解到,保险不完全像抖音所说的那样!我的保险还在不在?就是减少保额续保也行。”但为时已晚,工作人员说根据规定是不行的。
因此建议各位跟风退保前还是要慎重考虑,退保最终损害的还是你的利益,况且保险本身并没有问题,都是国家银保监会审批通过的。
而且要明白保险的本质是提供保障,当发生疾病和意外的时候,保险可以让你在高额的医疗费面前,松口气。
其实听信短视频上陌生人的劝说就退保的人,跟以前经常见到的听到亲戚朋友劝说就退保的人一样,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都是冲动罢了。
跟风退保,损失的是自己
跟风退保的案例其实并不少见,看到一些视频头脑一热就把保险给退了,但是其实在退保的那一刻,自己已经损失了很多。
1.失去保险的庇护,使自己裸露在风险中
生活中到处都可能有意外,购买保险就是为了让自己在意外到来之时受到保护。
倘若退保,无疑是把自己裸露在风险中,当意外或疾病来临时措手不及,甚至无奈或者无助。
2.直接经济损失
如果过了犹豫期退保,保险公司退还的是保险合同里面规定的保单现金价值,而不是你交了多少保费就给你退多少钱。
一般来说,退保越早,投保人得到的退保金越少。
3.再投保时保费会增加
退保后,再想要购买保险,年龄就大了。
一般来说,投保同一险种,被保险人的年龄越大,保费越高,如果退保后重新投保,便会因年龄的增长而多交保险费。
4.重新投保时可能会被拒保
某些人寿保险条款,以被保险人身体健康且不超过规定年龄为条件。
投保人退保后再投保,可能会因身体状况的变化或超过规定的年龄而被拒保,从而失去获得保险保障的权利。
现如今,在很多网络平台上,有一些讲述如何退保的视频或者文章,看似好像在帮大家,实际上阐述得非常片面,如果消费者轻信后去退保,会损失自己的风险保障,后期一旦发生风险,无法获得理赔,只能自己承担相应经济损失。
保险就是保障,千万不要退
在生活中也如此,不论我们收入多少,生活负担有多重,都应该为自己系上一条安全带,买一份适合自己的保险。
保险不是保证不发生风险,而是当风险发生时能得到帮助,就像飞机上的降落伞、轮船上的救生圈、居家的防盗门,虽然未必用到,但这一份保障却是实实在在的。
一旦发生不幸,家庭的大厦瞬间就会垮掉,亲人们在哀悼的同时,那漫漫人生路也就失去了经济来源,财务的透支严重影响着亲人们的尊严和脸面,唯有通过保险才能让你感觉到就算发生意外,也不会遭受经济损失,才能够放心地工作,舒心的生活!
网上关于保险的负面新闻年年都有,今年特别多。但了解保险行业的都知道,保险行业的平均理赔率能达到96%左右,即使不能理赔的新闻被曝光得铺天盖地,也不过占其中的3~4%。
有不少人在劝别人退保的时候,其实背地里已经为家人都买了保险,光是2020年的保单就526亿件,而你还在听从别人的意见,拒绝保险。
另外还有人说保险就是这样不赔,那也不赔,但是今年1月保险行业原保费赔付支出1538亿元,其中人身险业务赔付支出903亿元,财险业务赔付支出635亿元。
保险,近年来已经渗透到寻常百姓家,成为家家户户不可或缺的保障,买保险是做风险管理,等风险降临时可以从容应对。
如果不买保险,灾难发生时,就构成了危机事件。不做风险管理,就要做危机管理,保险就是钱,是当你最需要钱的时候,能走到你身边的钱!
保险是不是骗人的,不是这些短视频说了算,而是法律说了算、理赔数据说了算,近年来喜人的理赔数据,是最有力的证据。
那些保险是骗人的,根本不会赔,那完全是谣言,盲目跟风退保,损失的是自己。
注: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保险夜听”,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