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晶晶
编者按:就地过年,每个人都了不起。澎湃评论部推出春节特别策划《就地过年》,浓浓中国年里每一个就地过年背后都有一份朴实令人动容的深沉情感。此为系列第五篇。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二十三祭灶天,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玩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万万没想到,牛年将至,家里的10后成了最坚定的年俗支持者。
家有“熊孩子”,读书的事没怎么见他上心,倒是对过年放假格外重视。小学一年级课本里,有一课专门讲春节年俗。刚开学,他就自学得滚瓜烂熟,天天在家念叨“磨豆腐、把面发”,尤其钟爱“玩一宿”这一句,恨不能在家搞个过年倒计时。
终于熬到放寒假,小朋友开始天天掰着手指头盼过年。进了腊月,更是两眼放光。从与姥姥一起做腊八蒜开始,爱上有味道的年。
实话实说,定居异乡十几年的我,早就习惯了“就地过年”。除了刚结婚那几年,还为过年该回谁家犯过愁。自打有了小朋友之后的很多“年”,都不忍看孩子旅途劳顿,选择把老人接到身边团圆,他乡早就变故乡。
人到中年,真的疲惫。我以前尤其不喜欢“忙年”这个说法,总想和家里老人掰扯掰扯,为什么不能过个一切从简的年?明明超市就有包装好的腊八蒜、花样繁多的速冻饺子,非得扒蒜、买醋,翻箱倒柜找空罐头瓶?包个饺子,恨不能从小院里割韭菜开始,擀皮活馅儿流程繁琐,几个小时就为那一口热乎,何必呢?
不过,看着“熊孩子”在家里满场飞,跟在老人后面忙碌,满心欢喜地坚持每一个年俗。这一刻,作为中年老母的我,心里那根爆竹捻儿,似乎也被点上一朵小小的火花。他乡也好,故乡也罢,寻找年味儿的人们,其实找的不就是“人情味儿”吗?
细想一下,中年人眼中的“他乡”不正是小朋友的故乡,小朋友们的“就地过年”,不就是他们的“返乡”过年吗?
纪录片《舌尖上的新年》里曾说,“年味越来越淡,只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年夜饭失去了吸引力……母亲每到过年就抱怨:吃什么呢?你们想吃什么呢?儿女们都说随便,您随便做。只好年年依旧。”
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对年夜饭随便的,大多是中年人。老年人不肯减省过年的仪式感,小孩子更是对贴春联、剪窗花都兴奋地跳脚。
这个现象其实挺有趣,如果把生命比作一条长河,身处两头的人,都津津有味地坐船,反倒是中流击水的人,没了浪遏飞舟的意气,甚至只想变成一条游浅底的咸鱼。背后的原因,大概还是划船太累,失掉了观赏沿路风景的力气。
翻出记忆的小本本,回到自己也是“熊孩子”的时候,谁不喜欢过年呢?——叔叔阿姨给的红包,几张大团结都要塞在枕头下藏好,睡醒了就拿出来数一数,生怕掉了一张;为了挣个好彩头,年夜饭的吃饺子大赛,每次都和表哥表姐抢得不亦乐乎,只因饺子里包了硬币、大枣、栗子……
当曾经的“熊孩子”也有了自己的“熊孩子”,中年人不妨重启童心,和孩子学过年,擦亮双眼找寻年的真味,别让春节变成日历上面目模糊的一天。
责任编辑:沈彬
校对:丁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