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新闻:三星设计刷功能是为了取消繁琐的开关按钮。苹果为了取代复杂的启动密码,应用了面部刷洗功能。在机场使用擦脸功能是为了让旅客更快登机。
如果说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刷脸”时代,这也不算夸张。
在这样的时代,我们的脸会常常暴露在各种精准的摄像头前,你是谁?你在哪儿?你在干什么?这些都成了被记录的数据和可获取的信息。
这到底是不是一件好事呢?
如今,学生们还在尝试将监控技术提升至更高级别,把模糊的面部图像变清晰,把平面图像变成3D图像。不仅如此,升级后的技术还可以仅利用人脸的局部特征,如眉毛、眼睛或嘴,通过在数据库中搜索有相似特征的人,确定一个人的身份。
现实之中,人脸识别技术的运用已越来越广泛,最受关注的是被政府和执法部门使用。
2018年6月5日,美国政府宣布要进行一项测试:花两个月时间,在佛罗里达州和得克萨斯州收集大量居民日常活动的画面,形成数据库,然后从今年8月开始,利用面部识别技术监控和辨认出入美国和墨西哥边境的人口和车辆。
这一项目的启动,立刻引发舆论哗然,反对者称这是对公民隐私权的公然侵犯。
除了个人隐私受到侵犯,面部识别技术的成熟还可能威胁到人们的安全。
2017年11月,日内瓦联合国特定常规武器公约会议上,一段视频被公之于众,尽管其中的情节内容纯属虚构,还是令观众不寒而栗。
视频中,一台体型形似蜜蜂的小型机器人,通过面部识别定位,锁定刺杀目标,制造了一场校园屠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