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你选择城市还是家乡?
两天前,一直合作的朋友向我告别,说打算回国。
虽然很突然,但我似乎已经习惯了。近几年媒体上“逃离北上广”的声音不绝于耳,再加上首都控制人口的政策性原因,身边的同学朋友陆陆续续离开北京,蔚然成风,算起来,他已经是第五个了。这哥们算是个自由职业者吧,平时靠接一些视频后期的活为生,技术很不错,前两年行情好,一个月平均下来也有个两三万的收入,本来是一边上班一边兼职接活,后来发现如果把上班的时间,拿来做私活的话,收入反而会增加,就彻底跟公司拜拜,告别了朝九晚五的日子。
但自己干有个很大的弊端就是作息不规律,忙的时候饭都顾不上吃,而闲的时候又燥得整夜睡不着觉,这导致他有了很严重的胃病,痛起来的时候大夏天都浑身冒冷汗。
“先回家把身体养好再说吧,在北京没公司交医保,看不起病呀”。
当我问起他回家后的打算时,他这样说,听着让人有些心酸,但确是实情。年初疫情期间空缴的房租,几乎耗尽了他的积蓄,而来北京后,又迟迟接不到活开工,更让他萌生了退意。
“我做的这个行业吧,在哪都能做,没必要一定赖在北京,对吧”,他有些期待的看着我,似乎迫切的想得到别人的支持。
“对啊,有电脑,有网线,住自己的房子,有活就干,没活也不担心吃住,多舒服啊”。
我知道他在老家葫芦岛市中心买了个房子,年前刚装修完,可能今年的超长假期在自己的新房呆惯了,再回到北京郊区拥挤的小单间,难免有落差,这估计也是他铁了心要打道回府的原因之一。
谁不想住在自己的房子里
然而事实上,我们都知道,你在大城市的竞争力,其实往往并不来自于专业和技术,而是相对公平的商业环境和饱和到溢出的业务需求。
也就是说,他回家后,可能前几个月还能接到点活,但时间一长,人会彻底的与这边的社交圈割裂,再加上确实存在的沟通不便的影响,便很难再接到北京发过去的活了。
人在老家住,活从北上广来,这样的想法,也注定只能是梦想了。
这其实也是我迟迟不能下定决心,离开疲于奔命的一线城市,回到老家“安享晚年”的原因。
混迹北上广十年后,如果不得不回到老家,我们还能干点什么呢?
这个命题我已经思考了三年,也一直在考察身边撤离成功的朋友,但却仍没找到适合自己的路线,现在把这些干货分享出来,希望能与有志于此的朋友一起交流分享,从而找到成功逃离北上广,并能在家乡活得很好的办法。
逃离容易,生存不易
成功案例一:他们的生态果园,五年后才收成,却搭上了助农直播的顺风车
杜姐是我中学同学阿杜的姐姐,年龄上比我们长几岁,相应的,眼光也长远了很多,早在年轻人们还在盲目的冲向北上广的时候,她就已经撤回了老家,带着在深圳打拼十年的存款,一股脑的投在了当时还是不毛之地的大农业项目上。
我知道这个消息,是在14年过年的时候,阿杜突然在微信上跟我说:“帮我起个农家乐的名字吧,最好是什么庄园之类的”,我很诧异,于是详细的询问了来龙去脉,并在阿杜的邀请下去参观了这个传说中的“某某庄园”。
生态果园选址在水库边上
庄园选址在家乡的一个水库边上,是土地流转政策下来后整合起来的700亩农业用地,当时看的时候还百废待兴,但广袤无垠的田地还是给了我极大的震撼,加上杜姐在一旁给我讲述着她的规划:“这边建70亩的樱桃园,这边建80亩的草莓大棚,那边挖个池塘养点鱼,或者给人垂钓也行……”,这哪是农家乐啊,根本就是生态旅游度假村啊。
后来,我当然没敢帮他们起名字,毕竟别人家的生意,起名字是件玄学的事情,万一最后亏了,从风水学上来说,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但因为自己也有一个返乡发展农业的梦想,所以还是一直关心着这件事,时不时就找阿杜打听一下发展情况。
第一年,他回我,“刚把树栽下呢……”
第二年,“还在修路呢……”
第三年,“树长起来了,快了快了……”
第四年,“刚建了个亭子,给进来采摘的人休息……”
第五年,“来吧,果子快熟了……”
然后就赶上了疫情。
我有些隐隐的担心,刚刚到了收成的时候,却碰上这样的事情,会不会导致水果销不出去,只能烂在地里。然而,一个月后,我就在抖音上刷到了他们家的直播,杜姐站在结满了鲜红樱桃的果园里,用带着浓重家乡口音的普通话,熟练的介绍着他们的樱桃品种,俨然有了一份当红主播的气质。
据悉,他们不止直播卖货,还进了几个电商平台扶贫助农项目的选品名单,分分钟断货的节奏。
“唉,本来想说邀请你们过来玩的,可是天天发货实在忙不过来,明年吧”,阿杜在微信上跟我解释,语气中透着疲惫的幸福。
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个案例的参考价值不大,毕竟占地几百亩的生态果园,长租二十年的投资额度,不是一般人能够负担得起的,更不用说这是个长线生意,前期都是纯投入,需要沉得住气,也需要有耗得起的财力。
但生态农业确实是未来潜力无限的行业,结合如今的直播红利,可以说只要敢投入,成为“庄园主”不是梦。
樱桃园里的现场直播
成功案例二:他把淘宝店从杭州搬回老家,仓储加物流成本每年省出十万+
鑫哥是我的高中同学,大学时学的是市场营销,毕业后一直在杭州工作,开始几年在一个知名的厨房电器企业品牌部工作,后来偶然间看电视上的一个养生节目,发现了商机。
那个节目介绍了一个据说能延年益寿的保养方式,但市面上却很难找到相应的产品,甚至淘宝上也遍寻不着,于是鑫哥二话没说即刻辞职开店,从此走上淘宝之路。他的淘宝店因为选品的独一无二性,在开起来的当年就销售破百万,并冲上了皇冠。
这些事情,如果不是他亲口跟我讲,以及那个单月销量过万的淘宝店作证,我是难以相信的。毕竟,自从天猫出来后,新开的淘宝小店基本很难生存了,但实实在在的数据在那摆着,让人不得不服,也许商机一直都有,只是我们缺少了发现市场的眼睛。
当年带给鑫哥商机的节目早已停播
鑫哥干淘宝赚了钱后,头两年很潇洒,经常北上广到处跑,不是参加什么大师班培训,就是出席互联网大会的,俨然科技圈新贵的感觉。后来慢慢来得少了,问起原因,说是找厂家OEM了一批货,没想到赶上淘宝限流,货走不动了,只好在杭州租了个仓库放着,仓储压力巨大,一年就得十几万。
“我根本不担心货卖不完,但这个仓库一直租着,把我的学习成本全占掉了,哪也去不了”,鑫哥这样说,很苦恼的样子。
“天有不测风云嘛,想开点,也许这就是你成功道路上的一点小考验”,我只能在电话那头假模假式的安慰。
“所以我回老家啦,这边一个仓库一年才两万块钱租金,物流也比杭州便宜多了,你说我为什么不回来”,鑫哥的语气突然变得欢欣雀跃,末了还补上一句:“你也考虑一下吧,还是家里面舒服啊”。
确实,对鑫哥的淘宝店来说,开在哪都是一样,反正货源也是从阿里巴巴找的,买家也是天南海北,该怎么发货还怎么发,不会受到社交圈的影响。加上鑫哥老婆刚生了孩子,之前一直是两地分居,现在回到家,老婆孩子热炕头,可以说是生活品质大大提高,也难怪他那么兴奋了。
但是这条成功之路还是很难模仿, 除非你也能发现什么独到的产品,有信心在电商平台上杀出一条血路。只能说从他的故事里面学到一点:不管什么时候,不管在哪,商业头脑很重要,最重要多看电视,特别是养生保健节目。
正在发货的淘宝店主
成功案例三:他赶在35岁前考了老家的公务员,现已成为小镇钓鱼专家
凡哥可以说是我见过的最热爱学习的成年人,从认识他以后,每次去他家都见到书桌上摆着一堆学习资料,不是在考研,就是在考公务员。
凡哥出身农村,家庭条件一般,中学时学习成绩也不好,据说当时一心想着做演员,梦想成为第二个王宝强,还屡次耗费巨资逃学跑到横店当群演。不过也正是这段经历让他迅速成熟,因为很快他就发现,没有专业没有学历,即使当群演也只能当个每天80块的路人,不要说台词,连个正脸都不会给,充其量只是个没有感情的工具人。
横店等待开工的群演
从那以后,他就开始回归正轨努力学习,先是上了个大专,然后专升本,工作了两年后,又开始考研,但是屡屡考不上,一番折腾下来,已然年近30。演员梦自然早已破灭,工作也毫无起色,积蓄半点没有,在大城市里混着就如同没有明天的浮萍,彻底迷失了方向。
后来有一天,他在“相亲相爱一家人”微信群里看到有个亲戚发了一条老家政府招聘公务员的信息,瞬间醍醐灌顶,终于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不知道是运气好,还是坚持数年的学习生涯改造了他,总之,他确实考上了,摇身一变从在大城市皮包公司打工的“低端人口”,变成了老家县城融媒体中心的宣传干事,还是有编制那种。
“人的命运啊,就在自己选择的一念间”,在离别的前夜,喝了一顿大酒后,他吐着烟圈这样对我说。
我默默喝了一口酒,没有接他的话茬,也确实不知道应该说什么。
“以后可能也没机会帮你的片子客串角色了,以前我出镜的那些镜头,如果不影响剧情,就把我删掉吧”,凡哥说出这番话,隐隐有了点公职人员的派头,看我好像没理解的样子,又补充,“毕竟做为政坛新星,这个算得上黑历史吧,哈哈”。
于是两人碰杯大笑,凡哥在北京的磋砣岁月,在几杯浊酒后,化作前尘往事,飘散成云烟。
对于这种回乡的方式,我也不敢妄言多做评论,毕竟考公务员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我之前看过凡哥的学习资料,一堆莫名奇妙的图形辨别题,让人完全摸不着头脑,更不用说那些需要阅读万把字的材料,然后找主旨写申论的题目了,绝对是比高考都能测智商的神题。
当然,一旦考上,你就可以像凡哥一样在工作之余钓鱼捉虾,重新找回童年的快乐,无疑也是一种让人向往的生活。
回老家后朋友圈可能会变成这种风格
成功案例四:小县城接不完的活儿让他自信爆棚,可说是对同行全方位的降维打击
小斌是个真正拍过电影的导演,至今在优酷里还能找到他拍的这部片子,但苦于片子偏文艺,相比一般的网络电影,缺少吸引力,这也导致票房分成十分有限,不到拍摄投入的十分之一。
在片子上线后的第二天,他就应朋友邀请,回到了老家发展。离别的十分匆忙,甚至来不及告别。但因为同行的关系,联系颇多,偶尔会发一些他在老家做的片子过来给我参考学习。
除了婚礼拍摄之外,其他基本都是一些政府项目,有关于企业改制的记录片,有关于党风建设的宣传片,甚至还有抵制高额彩礼的民风教育片,五花八门,林林总总,可以说,回家两个月接拍的片子,比在北京两年拍的都要多。
田园风光就是最好取景场地
“小地方的圈子太小,这个县的片子你帮他做好了,很快就能传到隔壁县,一传十,十传百,根本不愁没活,毕竟咱们是北京撤回来的,对当地团队来说完全是降维打击。”
当我问起他,为啥业务如此繁忙时,他这样跟我解释,让苦于生计的我不由得十分羡慕,只能拿出他曾经的电影梦想来诘问他。
“电影拍过一次就够了,那不是普通人能走得通的路,现在对我来说,只有两个字,搞钱!”
斩钉截铁的回答与以前的文艺小青年形象,完全判若两人。
留下还是离开,这是个问题
是啊,对于在大城市混迹10年,过了30岁的大龄青年来说,没房没户口,没结婚没家庭,在哪里都是漂泊。可能年纪到了才会明白,如果追逐梦想却才华有限,最终必然是一无所获。与其如此,趁青春还剩下最后一格电的时候,选择更有机会开花结果的另一种生活,才是明智之举。
当然,对于年轻人来说,不去北上广闯一闯,可能也不会甘心,大浪淘沙,泥石俱下,有人能留下,有人要离开,十年时间是个不短的期限了,如果注定留不下来,早做打算另寻出路,也许才是聪明人的做法。毕竟享受过大城市的资源红利,也接触过最前沿的行业讯息,正是年富力强的年纪,如果还有一门接轨一线城市的手艺,那么,就完全有了去小地方降维打击的实力。
所以,混迹北上广十年后,回老家能干点什么,你想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