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政治增加了更浓烈地血腥味。
岳飞尽忠报国的“武治”,对后世的影响很大很大,而他留下的为数不算太多、但却极精到壮美的诗词,对后世的影响更大。多少年来,每当我们抗击外敌侵略时,都是在这样的呼喊中奋勇杀敌的,连我们共和国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里,都在散发着“岳诗”的浩气。毋庸讳言,无论岳飞的人格,还是岳飞的诗文,对后世在维护正义、维护民族尊严方面,所产生的教育、鼓舞、激励作用都是无法估量的。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奸佞。”西湖的北岸,就是岳飞庙,庙的右侧即是岳飞的坟墓。而就在这座墓前,有秦桧夫妇、张俊等人的黑铁铸像,后人将这些陷害忠良的祸国殃民乱臣贼子“五花大绑”起来,让他们永远地跪在了我们的伟大民族英雄的脚下。当我肃立在岳飞的墓前时,心情是那样的沉重。
抬眼南望,湖面上仿佛飞动着颂扬鄂王(岳飞)的诗句——好像是元朝赵孟頫地吟哦声:
鄂王坟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
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
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
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
爱国英雄是那样的壮烈,是那样的崇高,是那样的伟大,后人颂扬他的诗歌比浅塘江口的浪潮还多。
这是悲剧英雄的独特魅力。
六、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
宋朝失却半壁江山,北宋时期结束,便有了一个残破的、但统治集团却依旧引为沾沾自喜的南宋王朝。从政治上说,“南宋”是一个悲哀而心酸的历史概念,尽管当政者并不以为然。可从文学上说,南宋的确有着不小的艺术成就,而这些成就还集中在西子湖畔。
——杭州,成了当时诗歌辞文的“生产基地”和“集散大市场”。
说到南宋的诗,一定会想到陆游。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绍兴)人,是南宋时期最伟大的爱国诗人,一生诗作极丰,仅现存的就达9200余首之多。他的诗歌内容极为多彩,既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思想精神,又有非常深刻的现实内容,素有“小李白”之称。同时,他的诗歌还各体兼备,不但擅写豪放格调,且还长于婉约辞风。其诗尤工于七律。
陆游年轻时就有着一腔报国之志,曾投身军旅,极力主张抗战,无奈光复之梦难圆,只有仰天长叹的份儿。62岁这一年,居家闲赋了5年的他,竟又被任命权知严州(今江苏建德市)。他奉诏到临安入朝辞行,住在西湖一家客栈里听候召见。百无聊赖之中为西湖景致所感触伤情,一首七律《临安春雨初霁》便由其口中涓涓而出: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搂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买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这首诗自南宋至今,一直为人们所称道,它折射出陆游诗作的另一种风格:雅灵清秀,情趣深长,别有韵致。
在杭州,除景物还能给诗人一份儿慰藉之外,京城的官场风气实在令人厌恶。他的先人陆机曾在《为顾彦先赠妇》一诗中写道:“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不仅指羁旅风霜之苦,又寓含有京中恶浊,久居为其所化的意思所化的意思。而陆游在此反用其意,实为自我解嘲。他志不得神,何若回乡躬耕?偌大一座杭州城,竟容不得诗人有所作为,悲愤之情溢于字里行间。
“位卑未敢忘忧国。”
仅此半句诗,足见陆游之爱国之心和高远存志,历来为矢志报国者引为自勉或警示。上个世纪80年代初,李存葆那篇曾引起极大轰动的描写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成名小说——《高山下的花环》,其开篇即是以此句为题记,使读者一开始便受到心灵的震颤,点题使人刻骨铭心,其悲壮思想自始至终都在感染着你,一个时代的人都受到了这种激励。
早在孝宗淳熙四年(1177年),正在成都从军的陆放翁,面对朝廷只一味向金兵求和图偏安而不肯强国收复失地的昏庸态度,愤然写下了一首《关山月》来抒发其不满和志向: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崔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志心?沙头空明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作这首诗时陆游已53岁,自他而立之年从军立志抗金到现在,头发已白却不见有寸土收回,反而步步退让求和,作为一个志士,其内心的郁愤悲恨已无以复加。
这首诗集中体现了陆游一生的政治主张,也代表了抗金将士和百姓的心声。它抓住了一些典型的,触目惊心令人愤慨的现象,可谓句句血、声声泪,表达出强烈报国愿望,批判了南宋王朝苟且偷安的国策。故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传诵。
陆游在家乡的闲赋耕作期间,依旧不减复国之志和忧国之心,常作诗以抒怀,其中《书愤》一诗是其间他感情地集中体:
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白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此诗感慨深沉,言词激昂,声泪俱下,刻划出猎猎战旗指引之下,一位横戈跃 马、登高长嘨伟男子的志在抗金的勇武形象,他经常想到的是诸葛亮矢志北伐的《出师表》……
他在山阴闲赋期间的光宗绍熙3年,也就是1192年的11月4日这天,一场狂风暴雨,顿时激发起了这位已是68岁老人的诗人豪情:
僵卧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在陆游来说,恢复中原,“还我河山”已是他一生的梦想与追求,可惜政治上人微言轻,只好带着他毕生的愿望和难酬的大志遗憾地入土了。86岁他去世前,为儿孙写下了他一生中最后的一首诗,权作遗嘱,至今读来,仍能深深地感受到一位宏愿未遂、抱负未竟的残年斗士的英雄之心: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此诗语言浑然天成,是真情地自然流露。它无任何雕琢,却比刻意雕琢的更具美韵。这首诗中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有悲的成份,但基调激昂,千载之下,读来依旧令人感奋不已。
《示儿》这首诗对后世影响非常大,随着南宋政权地变迁,有两位后人曾为之再写续篇,读来备感心酸。
一是1234年南宋和蒙古军队联合消灭了入侵中国的金军,随后南宋军队一度攻占洛阳。金被消灭,洛阳收复,似乎值得庆贺,于是一位叫刘克庄的诗人,借此之机乘兴为《示儿》写下续诗一首:
不及身前见虏亡,放翁易篑愤堂堂。
遥知小陆羞时荐,定告王师进中原。
意思是说,陆游生前没能够看到金朝灭亡,到死都感到悲愤。我想,此时陆游的儿子一定备了祭品,在告慰其父之亡灵,宋军已攻下洛阳,收复中原了。
然而,宋朝已十分衰败,根本无力控制局势,不久就又被元军追打得弃城南逃了。
另一首是1276年诗人林景熙续写的。那年,元军已经攻占了临安(杭州),俘虏了南宋皇帝。林景熙想到陆游一生追求祖国统一,然而,虽然即将统一,却不是宋朝驱除外寇的统一,而是被外寇所灭的“统一”。在宋彻底亡灭之际,感愤之余,由这首《示儿》谐作《题放翁卷后》一续诗为悼:
青山一发愁濛濛,干戈况满天南东。
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
这首诗语言更为无奈和沉痛。陆游向往平定中原,但在投降派始终占主导地位的南宋王朝中,这个夙愿却永远无法实现。最后由元灭宋的结局是陆大诗人万万没有料到的。所以,后人只要读了《示儿》,都会觉得“家祭如何告乃翁”一句实在凄楚而心酸,令人颤栗不已。明朝人胡应鳞在《诗薮》一文中说他每读陆、林两人诗作,“未尝不为滴泪”。
对后来的文人和武将来说,陆游都不失为一名高山仰止的楷模榜样。
作 者 简 介
舞笛,本名蔡全胜,大学文化,祖籍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长期工作于煤矿企业,高级企业培训师,系河南省作家协会和中国煤矿作协会员,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文艺创作协会副秘书长。曾在报刊上用本名和舞笛、狄湖龙等多个笔名发表文学、新闻及理论作品,出版有《人在旅途》、《借题发挥》等三部文学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