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故事新编》共有8部作品,大部分是以古代神话及历史传说为题材创作的。其中《采薇》 《出关》 《起死》是鲁迅的收官之作,创作于同一时期,这三部小说以古代历史人物为背景,以社会批评为主。《采薇》的百家、叔治、《出关》的老子、《起死》的庄子鲁迅批判了他们的消极态度,形成了鲁迅批判消极主义的三大手段。
1,对鲍伊、宿治和老子逃避现实的批评。
在《采薇》中,百家和宿治不再是历史气概和气晕的代表,他们遇事就逃避,不承担责任和责任。为了所谓的“先王之路”麻痹自己,但实际上逃避内心。
白衣,作业的第一次逃避是为了“孝泉人”。白为了遵从父亲的命令,传承孝道,作业为了遵从张亚的顺序,践踏了兄弟的姓氏。两人以“孝高”为仁义之本,成为逃避责任的理由。黄伟达发的古觉在西柏杨堂养老安心,抛下天下不管。想想君龙没有首领的国家和人民应该如何自己处事。作为国家的继承人,要勇于负责,承担责任,要有为天下先做的魄力。不是为了所谓的仁义道德美化自己的形象!
白衣,素知的第二次逃避是为了“先王之路”。在他们眼里,父母死了,不送葬,动军队是不符合“孝”的。以臣杀王不符合“仁”。为了乐器动员军队,以下罪行是“不符合先王的道路”。但是他们不认为常州王的变乱旧章、混用舞是否符合仁义道德。盲目的忠诚前兆,徐柏给的晚年后友会,无法回到他们的拥戴之下。然后周王自焚,郁月自杀彻底击溃了他们的忠君思想,他们没有办法应对“不符合先王之道的道路”,如果把“周律”作为对周朝的“不义”反抗,就只能逃离两党,到达寿阳山。
白伊,作业的第三次逃避是为了“主理不食”。他们心中的“不食主理”只不过是安慰对祖先的忠诚、养老皮袍、剩下的薄煎饼、来自养老堂的丝绸迷恋。其实煎饼也好,鼻彩也好,松针也好,他们的心都在“食酒率”上。最后,阿金姐姐的“天下,或许是王拓”打破了他们“自欺欺人”的谎言,白、熟最终走向了永恒的逃避。
他们在需要面对人生的时候选择了逃避。从一开始的国家重任逃亡到锡伯党“为养老养老养老”,最后不吃“主理”,在寿阳山苟延残喘。一系列逃避主义却被“仁义道德”装饰得富丽堂皇。
同样的逃避主义也出现在《出关》。
鲁迅在《《出关》的“关”》中说:“又老又软。“留学者,温柔”,洞也温柔,但球温柔进取,老人却温柔退却。这个关键是孔子在“知道不能做”这件事上没有大小,都是不放松的施行者,总是“什么都不做”,只是说大话的空谈家。"意在批判老子的逃避主义。
功劳两次交锋,第一次是孔子向老人请教,面对孔子的焦虑,直接批评孔子《六经》中的“先王真迹”,孔子深受教导,反思修炼。第二个孔子对老人说:“我自己很久没有投资变化了,怎么能改变别人呢!”问。对道有了新的认识,老人感到了巨大的威胁,这也意味着选择了与孔子不同的道路。老子是“走刘史”,孔子是“常程”。
如果老子仍然把“道”放在原地不“无为”,孔子就赋予了“道”新的时代意义,使其与时俱进,具有实践性和可行性,这也是老子被迫出逃的原因。也许就像他的学生庆尚相的想法一样,认为“我们和他试试”,但老子的“无为”思想却使他停止发扬自己的学说。“硬的东西掉得早,但有软的吗?”“理想无法实现的无力感最终成为函谷关下一位老人孤独的影子。
函谷关老子答应关润熙,在关闭课程之前,他会被拦下来讲课。“因为我以为无法避免。”老子出关本来是没办法的,因为有人想听,老人本该高兴,但像一截木头一样讲课。座位下的学生很困,但他根本不在乎。好像一切都在老人的预料之中。当不被理解为正常状态时,心也从期待变成绝望,重新发行的讲座只有5000字。“为了出关,这似乎也是敷衍了事。”“这也不是绝望后的心灵逃避!
>
鲁迅曾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很明显《采薇》中的伯夷叔齐、《出关》中的老子均不符合“中国的脊梁”,他们虽有理想和信仰,在困扰阻碍面前却选择了消极避世,展示了传统知识分子理想和逃避之间的矛盾。“中国的脊梁”是《理水》中艰苦卓绝、坚毅正直的大禹;是《非攻》中勇敢机智,不怕牺牲的墨子;是《铸剑》中嫉恶如仇、行侠仗义的宴之敖者。他们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写照。
二、对群众世俗虚伪的批判
在《采薇》中不只是伯夷、叔齐被“先王之道”掩盖的虚伪,文中众人的虚伪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姜太公面对伯夷、叔齐的“叩马而谏”不觉连连称赞,直呼“义士”。摔倒后的伯夷、叔齐被众人围观,得知是孤竹君的两位儿子连胜赞叹,更有老太太给送姜汤喝,伯夷、叔齐勉为其难,为了形象艰难下咽。
路上的强盗小穷奇都对他们敬称“天下之大老也”,甚至那些在首阳山上慕名而来的群众都要目睹他们的风采,就连首阳村第一等高人小丙君都愿意和他们切磋诗文。这些人表面上是对圣人的尊敬,背后却透漏着世俗的虚伪,市侩的狡黠。
为了满足自己的猎奇心理,以冷眼的态度将自己的责任撇清。阿金姐的一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也是伯夷、叔齐死因的导火索,却为了撇清关系,编造他们贪吃母鹿的谣言来欺骗群众。自视清高的小丙君还不肯给伯夷、叔齐写碑文,说“他们不配我来写”。这些人用冷酷无情,道貌岸然,冷漠自私的虚伪面孔伪装成圣人的模样。
在《出关》中这种虚伪世俗的表现更有甚之,孔老的虚伪状态在孔老的两次交往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孔子就要上车了,他才留声机似的说道: “您走了?您不喝点儿茶去吗?” ,繁琐的礼节透漏出老子的违心,对学生称“您”,明知孔子离去,上车了还挽留喝茶,传统的师生关系在这里却是虚伪世俗。而孔子的回答表面是谦虚尊敬,实则敷衍世故。依旧“是是”,拱着两只手极恭敬的靠在横板上。在得道之后,对老子的态度也发生了改变。“以后就不再来,也再不叫我先生,只叫我老头子,背地里还要玩花样了呀。”古代传统尊师重道的关系却变成了一种形式,夹杂着庸俗和利益。
老子出关,以关尹喜为首的衙役道貌岸然的表现。老子出关,被巡逻的小衙役发现被当作走私犯,态度极其恶劣,而后得知老子的身份,态度急速转变,以关尹喜为首的衙役们表现的极为恭敬。其实背后是对老子利益的蠢蠢欲动,“这时签子手便翻了一通青牛上的鞍鞯,又用签子刺一个洞,伸进指头去掏了一下,一声不响,撅着嘴走开了。 ”但是并没有就此放弃,接着从老子身上榨取金钱的利益,把老子请到关上,一再提议老子讲学,写讲义。
而老子的付出却换来了他们的冷嘲热讽,老子在他们眼里就是一段呆木头,听讲学时候的东倒西歪,敷衍塞责,把严肃的学术仪式作为过场,无不荒诞。更荒诞的是关尹喜的谄媚无知,轻蔑自负,把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理解成“有所爱,就不能无不爱,那里还能恋爱,敢恋爱?”他们将虚伪世俗的心机佯装成真诚善良。
三 、对物质喧嚣的批判
纵观《故事新编》,鲁迅几乎每篇都写到了物质生活,反映了当下物欲横流的社会现实,处处弥漫着物质喧嚣的不平静。在《采薇》中,有多处描写到物质,比如用烙饼的数量和粉的粗细作为时间的度量,“约摸有烙十张饼的时候”,“约有烙三百五十二张大饼的工夫”成为了故事叙述时间的推移,无时无刻不在透露着物质的气息,让人感觉到时间都成了物质的附庸。
在伯夷、叔齐前去首阳山上的路上,小穷奇表面上对他们抱以尊敬的态度,可还是带着一丝期待去搜他们的身,最后面对于穷困潦倒的俩人,小穷奇也是面露失望。在精神和物质面前,小穷奇还是选择了物质,也许真的是被生活所迫吧!
伯夷、叔齐的死亡也和物质有着紧密联系,表面上他们死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思想矛盾,其实是首阳山上的薇菜和松针等可食用的植物在减少,这样来看,不得不说物质是导致伯夷、叔齐死亡的基本因素。
在《出关》中,老子的讲学和讲义在关尹喜那里成了可以用物质衡量的商品,一包盐,一包胡麻,十五个饽饽来,就是作为对老子的报酬。而且因为他是老作家,所以非常优待,假如他年纪青,饽饽就只能有十个了。 知识分子的文化价值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而老子的学术却几次被关尹喜贬低,由十五个饽饽到十个饽饽再到最后的五个饽饽。
老子的学说不断的被物质和贬低,这里的尊师重教弥漫着金钱利益,更可悲的是老子面对世俗的不理解,自己的讲学和讲义成了对牛弹琴,到头来两串稿子,仅值五个饽饽。这也是传统文化所面临的世俗冷漠和学术困境,反映了物欲横流社会下世俗浮躁的心态。
四、对庄子相对主义的批判
庄子在前去楚国讲学的途中,于蓬草之中遇到一个骷髅,心生怜悯和好奇,通过咒语呼唤大司命使骷髅起死回生,复活的杨大已经距离周朝五百年,对所发生的一切一脸茫然。杨大复活后却不知感激,反而向庄子不停地索要衣物,庄子用他的相对主义来劝解,“衣服是可有可无的,也许是有衣服对,也许是没有衣服对。”
在杨大的眼里,庄子的相对主义不过是毫无价值的“屁”,这里庄子的相对主义和杨大的实用主义构成了矛盾,庄子也无法解决,他也无法做到“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我这回要去见楚王,不穿袍子,不行,脱了小衫,光穿一件袍子,也不行”自己也不能没有衣服,很明显庄子的行为和自己所宣扬的相对主义自相矛盾。
而面对生死,那些鬼魂倒是坦然“死了没有四季,也没有主人公。天地就是春秋,做皇帝也没有这么轻松”,骷髅没有强要复活。反而是庄子汲汲于生的渴求,想让骷髅起死,而复活后的杨大一直在和庄子纠缠衣服的有无,这让庄子很为难,又想通过司命让杨大变回骷髅。在生死面前,庄子还是渴望生,他也希望别人能享受生的乐趣。
为了活的更好,庄子也不懈追求名利富贵,“楚王的圣旨在我头上,更不怕你们小鬼的起哄!”“咱们的局长这几天就常常提起您老,说您老要上楚国发财去了。”这里的庄子总是在追求王权的路上,为了赢得王权可以抛弃自己的内心,他说杨大“专管自的衣服,真是一个彻底的利己主义者。”而自己也为了觐见楚王舍不得把自己的袍子借给杨大,最后把麻烦的杨大丢给前来的的巡士,自己潇洒离去,接着追寻自己的权利。而《齐物论》中的“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的生死平等说不过是庄子谋取权利的工具。
在《起死》中,庄子的相对主义和杨大的实用主义是矛盾,庄子的生死观和《齐物论》中的“活就是死,死就是活”是矛盾,而这些矛盾背后皆是做不到“无为”,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庄子为了王权无法舍弃衣服,杨大为了探亲一直索要衣服,巡士为了谄媚庄子陷入和杨大的纠缠之中,这里的衣服成了欲望的代名词,生死、有无、是非不都是我们一生之中所放不下的吗?
结语
《采薇》中的伯夷、叔齐,《出关》中的老子,他们是理想的化身,他们有着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壮志,却在现实当中屡遭挫折,那颗玻璃心最终凌乱,成就了现实的妥协。从他们身上看出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心结,面对现实无奈归隐的矛盾。周围群体的冷嘲热讽,虚伪世俗更成为他们悲惨身世的落井石。
而《起死》中的庄子更是不同于圣贤庄子,他是漆园的庄周,可以说是鲁迅在批判现实当中打着道家名号到处招摇行骗的伪君子。他们自相矛盾,自私自利,总是以自己的标准要求别人而自己却无能为力。
而这些批判消极主义的背后则是鲁迅对现代人们的启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