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工作多年的幼儿园教师,我每天都真切地感受到每个幼儿的与众不同之处,细心地观察到每个幼儿都有各自独特的个性。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尊重幼儿的个别差异。要因材施教,为幼儿后续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大班面临的重要问题就是年幼的连接问题,怎么样才能让幼儿连接得更顺利?
以下是我们工作的一些摸索、创新。我会和大家分享。
创新的转换环节,适应年幼的个体差异
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活动有很大的差异。通过加强对休息时间和自由活动的指导,使幼儿能够自主安排和管理自己的闲暇时间。
例如:
1.幼儿是小记者,对哥哥、姐姐进行“采访”和参观,了解小学生上课中10分钟在做什么。
2.上幼儿园后,讨论、交流、上课中的十分钟是用来做什么的,到底哪里和幼儿园不一样?彪彪说:“小学课之间可以出去玩。“想做什么都可以做。”吴川说:“你在课堂上做不能做的事吗?单击.
3.通过热烈的讨论,厕所-喝水-做自己喜欢的事。重要的事要放在前面,以免时间不够。
4.讨论结束后,我果断地适当调整了休息时间。在不影响幼儿园活动的同时,充分把过渡过程的时间交给幼儿,培养幼儿良好的时间观念和时间调整习惯,合理安排自己的闲暇时间,无形中提高了幼儿的自立能力,为上小学奠定了基础。
创新地域活动,培养幼儿学习质量。
表面上看,区域活动似乎是孩子们自己的活动,与学习无关,这也是大多数教师对工作的误解。实际上,区域活动以广泛的教育活动形式,提供丰富的活动内容、多种材料向幼儿开放的游戏环境,使幼儿能够在游戏中学到很多知识,培养幼儿的学习质量和自立能力等。
为此,我有目的地创造活动环境:投入活动资料,使幼儿能够在舒适和谐的气氛中进行幼小的团结。
1、结合主题活动,开辟特色作用区“小教室”。
孩子们和老师们一起制定游戏规则。例如,进入区内前先选定角色,每个角色又有自己的游戏规则,教师要尊重学生。说话轻率,学生要尊敬老师,遵守课堂纪律。
孩子们把在活动中学习的、参观时知道的一系列小学惯例搬到了小教室里。幼儿在小教室活动中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了正确的坐姿、写字、握笔姿势等。小老师经常提醒和忠告,不仅能提醒人们及时改正,还能鼓舞小老师“以身作则”。
2、大胆地将青年凝聚力内容融入其他活动领域。
例如:图书区提供有文字的图书。在益地球站加入瓢虫相撞的材料,让孩子们在故事和游戏中对男子汉产生兴趣,并感受到10以内的分解和组合。
益智的鞋带玩具不仅能锻炼手部肌肉和手眼的协调,还能培养自我管理能力。
玩双人三族游戏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协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让幼儿知道合作的重要性,为上小学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创新主题活动,促进年轻流畅的连接。
我们重视把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培养贯穿于幼儿的一天生活中,创造良好、适度的班级环境,让幼儿在环境中学习幼儿园和小学的差异。例如《我要上小学了》主题教育活动。以主题为中心,开展“进入小学”、“整理小书包”、“我的文具盒”、“有趣的象形文字”等小主题活动。
1、参观小学。
(1)举行“我是小记者”活动,与小学携手让孩子们观看小学升旗仪式和广播体操。
(2)参观小学环境,包括操场、教室、图书室、洗手间等。
地方,边看边比较与幼儿园的不同;(3)深入一年级的课堂与小学生同上一节课,了解小学是怎样上课、怎样举手的,并组织幼儿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
(4)“采访”小学老师。在采访中一向内向的越越问道,“我可以带小熊来吗?”继而引发出上小学需要带的问题,通过访问老师和一年级的哥哥姐姐我们知道了上小学需要带文具、书本、水壶、手绢等。
2、教育活动“我会整理小书包”
(1)活动中在每组的桌上都有一张“物品整理清单”,请组内幼儿一起确认要整理的是星期几的书包,有哪些活动,要准备哪些物品,并将物品整齐的放进书包。
(2)教育活动结束后在活动区投放三个小书,文具三套,书本若干,开展“整理书包大比拼”活动。
3、家园共育,“有趣的象形汉字”
以往阅读中幼儿已经熟悉了一些汉字,了解有趣的象形文字是一件有意义的事,可以让幼儿感受到中国文字艺术的博大精深,激发学习汉子的兴趣,从而萌发和热爱祖国民族文化的情感。
(1)幼儿与家长一起搜集有趣的汉字;
(2)幼儿带到幼儿园,与教师将文字整理成册;
(3)认识象形文字,整个过程幼儿的参与度非常高。
在开展幼小衔接的工作中,作为教师我们一直遵循着一幼儿为主体的原则,坚决杜绝拔苗助长式“小学化”现象出现。幼小衔接应尊重幼儿年龄特点采取有效措施,而非强行灌输小学学习内容,减少幼儿自由活动时间,希望这些方法对您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