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中国吉林网从吉林省教育厅获悉,为稳步推进吉林省高考综合改革,进一步完善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根据有关意见和规定,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和省教育大会精神,结合建立的《吉林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平台》和各级监督工作的实际,为确保工作有序开展,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这个方法从2021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正式实施,共有五个方面!
第一,重大意义
实施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以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发展素质教育的要求。要坚持德寿人的根本任务,培育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实施综合素质评价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助于学校掌握学生的成长规律,有效提高教育水平,使学生适应生活,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有利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完善培养体系,健全德寿人的实施机制。促进评价方式改革,有助于改变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评价学生的方式,为高中入学合格提供重要参考。
二、基本原则
普通高等学校综合素质评价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履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完善“五六并举”实施机制,坚持方向性、引导性、客观性、公正性、可操作性原则。
坚持方向性。决心履行李德洙人的根本任务,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文化观,听党话,与党同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坚持领导性。重点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和整体表现,把握学生的个性特征,指导学生的成长。指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提高自我,改善自我,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仅重视对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评价,还重视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评价。不仅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还突出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发展潜力。
坚持客观性。充分反映程序性评价,如实记录学生成长过程的突出表现,真实反映学生的发展情况,根据事实进行评价。
坚持公平。严格规范评价程序,加强有效监督,确保评价过程公开透明。
(5)坚持可操作性。评价内容要合理,适用,避免形式化和麻烦。操作程序要直观、及时、简便,使评价成为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互动活动。
三、评价内容
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反映了学生的整体发展状况和个性特长,重点考察了学生的爱国情操、遵守纪律、创新思维、遵守体质、审美能力、劳动实践等情况,特别是践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况。省内所有普通高中都要采用统一的格式标准,以便可以考察、记录和比较记录内容。
思想品德。主要考察学生在党的爱国、理想信念、诚实、自爱、责任义务、遵守纪律等方面的表现。重点是学生参与“三早期”育苗工程活动、党团活动、社团活动、公益劳动、志愿者等的次数、持续时间、普通高中青年党校、中等团校学习训练等,为孤独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提供无偿支援。福利院,医院,
(二)学术水平。主要考察学生各科目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情况、实验操作、创新思维、知识利用问题解决能力等。重点记录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选修课内容和成绩、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成果等特别有优势的学科学习情况。
(c)身心健康。主要考察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体育运动习惯、身体机能、运动机能、心理素质等。重点是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主要结果、体育特长项目、参与体育活动频率和效果、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表现等。
(四)艺术素养。主要考察学生对艺术的审美情感、理解、欣赏和表达能力。重点是音乐、美术、舞蹈、话剧、戏曲、电影、书法等方面表现出的爱好特长、艺术活动成果等。
社会实践。学生们主要考察社会生活中的实习、体验经验等。落实国家关于加强新时期对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要求,全面客观地记录课程内外的劳动过程和结果,并将参与劳动教育过程学习和实际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文件。重点记录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次数、持续时间、形成的作品、调查报告等。例如,与技术课程等相关的实习、生产劳动、勤工俭学、军事训练、参观学习、社会调查等。重视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四、实施程序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