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心。内侧两边门联为:静观天上月;闲来夜谈兵。双忠庙建筑占地面积约15000平方米,大殿神上方悬有“忠维唐祚”大画大匾;两边柱联为:“只手顶山河奋英勇精神沥胆披肝合群合策维唐祚;双忠光俎豆任困途挫折鞠躬尽瘁同心同德守睢阳。”正殿角柱对联云:“乃武乃圣乃神显通万古瞻拜;而侯而王而帝何惭累代宗封。”殿前两廊上方还有左钟右鼓相配。气势宏伟,宽敞壮观。
双忠庙扩建之后,张、许二大元帅成为店上山村中张、官两姓,甚至邻近几百里内乡村的保护神,前来朝拜的人很多,终年香火不断。据说二神非常灵验,信者求财得财,求福得福,求得子,求医病痊,求婚得助。因此,庙堂内挂满“有求必应”、“酬谢鸿恩”等旗幡、匾额。群众中有关二神显灵的传说很多。如有一位香客祭神时心中暗想,口中明言:“这么多人向菩萨祷告,菩萨哪能听得许多,分得清楚?”顷刻间该香客顿觉有物塞耳,挖出是个纸团,展开见上书“眼观千里外,耳听万人言”十个字。众皆骇然,敦促那香客向菩萨叩头,祈求平安。还有一说:距店上山不远有个村庄,一位老者早年曾向二神求孙果得,等孙满六岁时,祖孙俩来庙还愿,叩谢鸿恩。讵料行至半路孙子突然暴病昏死,老者痛不欲生,无奈仍虔诚地来到神前哭诉求救。殊不知昏死丢在半路的孙儿,竟意外地从神龛下探头而出,说有两个老爷爷早接我来了。祖孙见面欣喜若狂,当即在神前再三叩谢。最近几年有一件事也被说得活灵活现:湖村镇巫坊村陈某,庙会期间前往朝拜张、许二神,来时,从鸡橱里随手提了一只公鸡,到庙里去宰,恰巧这只公鸡是准备留作种的,陈某不知,来到庙中将鸡宰杀,以鸡血淋在神前献祭后,将鸡放在编织袋中。下午回家走了5华里到达下埠村时,碰见亲戚硬将其留宿一晚。第二天回家把头日宰杀的公鸡交给媳妇处理,解开编织袋,未想到公鸡却活蹦乱跳逃走了。于是陈某诚心诚意地又捉了一只大公鸡到庙中宰杀还愿。
双忠庙会期,正日是古历七月廿五日,自古沿袭至今。庙会起于何时?又为何选定每年的七月廿五日?没有准确的文字记载。村中群众则有三种说法:一是农历七月廿五日,是张、许二公殉国之日;二是廿五日为“双忠庙”动工始建之日;三是七月廿五日为店上山古牛会之期(即耕牛交流会)。村中老者皆说先有牛会,后有庙会,在有庙会之前,早就有七月廿五日的牛会了,可能是村人把牛会与庙会相结合,既虔诚二神,又开展牛交流,一举两得。
店上山牛会形成年代久远,据张、官两姓族谱记载:“清乾隆年间始建圩场。”以此推论,牛会的形成当在此期间或者更早就有。店上山牛会是闽、赣、粤三省边境贸易中首屈一指的耕牛大交流会,远赛过邻近明溪盖洋和江西石城高田两处牛会,一是规模大,赴会人数多,上市耕牛一般年份五、六千头,最多的年份达一万余头(1962年);二是交易场所好,村左侧、张氏宗祠后面有一座坡度小的山岗,面积几百亩,名叫“牛岗”,满岗古树参天,绿草如茵。农历七月,秋阳似火,牛岗之上,高树之下,蔽日遮阳,凉风阵阵,是理想的天然牧场。三是农七月下旬正是农事间隙,农家使役之牛,当年农耕已毕,农家对耕牛普遍要求更新换代,调剂余缺;四是传统观念影响,说“参加店上牛会可以避瘟驱邪”。有的农民说:“经过赴会的耕牛胃口大开,育肥长膘快,且不沾瘟疫,母牛易怀胎生犊。”耕牛交易会实际也是养牛经验交流会、观摩评比会。交易中,必然以耕牛体形长相、健壮肥膘为标准,由众多的牛牙人(交易中介人),评定公平合理的价格,避免无原则的大起大落。因此,远近村庄农民即便是不打算出卖的耕牛,也会牵来赴会,图个吉利;还有是几户合养的耕牛需要折合,或牛仔需要卖出作价时,亦牵来牛岗“打价”,以达到公平合理解决。赴会耕牛,由廿四上午开始上岗,至廿五日中午,上岗耕牛数量达到高峰。此前,一天多时间,买卖双方都是在牛牙人参与下,互相攀比,讨价还价,很少有成功交易的。至下午二时左右,一旦标准牛价合理说定,耕牛交易进入高潮,成百上千头耕牛一时就买卖交易成功。未交易成功的耕牛,则到廿六日下午下岗。店上牛会耕牛成交价格左右着宁化城关八月十八天后宫庙会和明溪盖洋牛会的价格,因而备受牛商贩家的关注。
店上山双忠庙会鼎盛时期,当推清嘉庆至民国年间(1800~1930年)。因庙会与牛会同时举行,前往烧香朝圣者达数万之众,不仅本省闽西北各地,而且邻近江西的广昌、石城、宁都、瑞金、于都,广东的大埔、梅县、蕉岭等客家人居住地区,亦有不少善男信女前来烧香朝神。偶尔也有一些浙江、湖南商人前来销售绉纱、鱼网。过去,庙会期时间更长,从七月廿一日开始就有朝神香客,至廿五日达到高峰。按例规,七月廿一日,张、许二公神像出巡,分别至张、官两姓始祖开基村座驻,接受村民的香火和朝拜。单年驻座丰畲官姓;双年驻座张坑张姓。廿四日抬神像游村。廿五日中午菩萨回庙。届时,前有鞭炮、响铳、号角引路,接着是彩旗布幡、凉傘、香炉开道,之后,是六台古事,再后是两乘安坐张、许二神像的雕龙红辇,分别由八个壮汉打抬。古事和神辇前后各有一篷牌子锣鼓,吹打奏乐,好不热闹。此时,庙会进入高潮,特别在菩萨回庙时段,庙堂内外人山人海,难有立足之地。朝神者三、五成群结伴而行。有的乡村则由一、二十人组成香簇,以旗幡引路,先头响铳,吹奏号角,唢呐与锣鼓相配,一路上土铳轰响,鞭炮长鸣,浩浩荡荡来到庙中。朝神者自备祭品,有“大红花”、“小红花”以及香、烛、纸钱等,在神前“使花”致祭。所谓“大红花”即宰杀猪、牛;“小红花”则为宰杀鸡、鸭。也有挑着煮熟的鸡、鸭、猪肉来还愿的。宰杀的猪、牛、鸡、鸭血都以纸打花(血淋在纸上),层层叠放在殿前凉亭外两个“磉爪(音吨)石”上。由于宰杀的猪、鸡、鸭数量多,两个“磉爪石”上叠放的花纸高达数尺。奇怪的是在“秋热加三分”的七月下旬,神前献祭宰杀的鸡、鸭宰杀后都挑回家处理,经一、二天路程到家再处理也不会腐臭。
由于张、许二神,早在廿一就出游驻村,至廿五日中午才回庙,外地善男信女到庙朝拜,连续十几年的庙会均未亲睹二神尊颜。民间流传有“张公菩萨显外方”的说法,路程越远来朝拜祈祷者越灵验,故此远道而来的信士特别真挚虔诚,有的行至庙前甬道外即头顶香盘、三步一跪、七步一拜,直至殿前向神祈求祷告之事,多以ト阡、跌筶求答,据说一般所求之事,都能从筶板、阡文中直接或含蓄得到答复,使祈祷者得到安慰和鼓舞。朝神者对张、许二神灵圣之说迷信很深,朝拜带回去的东西都是神物。如敬神用过的供品一定要全家共享,并分送给邻里亲友,以保齐家平安。邻近建宁、明溪等地挑来销售的,用黄栀子水染过的黄色竹篮,朝神者都买几只回家,据说庙会上买的这种竹篮可以做药治病,遇有发痧、肚痛,只需从篮子上折下几片竹篾烧灰冲水服下即愈。另外,店上山草木茂盛,青草药很多,识药者沿途采集一些“六月雪”、“四敛风”、“绣花针”、“茵陈草”等青草药带回晒干,以作防病、治病凉茶之用。
店上山双忠庙会时间长,来人多,特别是廿四、廿五两日,前来朝神或贸易的人特多,而店上山村仅二、三百户人家如何住宿?解决的办法:一是家家户户敞门接住香客,楼上楼下,摊开谷笪、草席即是床铺,住满为止。当地居民热情好客,无论熟悉与否,即使非亲非故,同样争相接待,留食留宿,并以客多为荣。二是距店上山5里、10里之邻村住户,也同样乐于接待香客,供住供食且不计报酬。三是庙会期间请戏班通宵上演传统剧目,吸引观众,彻夜观看。
庙会期间人多、牛多,吃、喝、拉、撒,必然导致公共卫生恶化、蚊蝇生。可是各家各户及住宿的香客、商贾都十分注意保护环境卫生,因此,蚊蝇匿迹,都说:“这里真好,从农家到牛岗,蚊子、苍蝇难见一只。”据说张、许二公显灵,每年庙会过后三、五日内,必有一场倾盆大雨,将庙里血腥和牛岗粪便冲洗干净,当地人叫“洗牛岗”。从群众口碑中得知,庙会过后几天内确实没有不下雨的,仅有下雨时间长短和雨量大小之分。